期刊文献+
共找到412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模态Logistic Regression及其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吴蕊 孔前进 +2 位作者 王世勋 孙东山 翟怡星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44-248,333,共6页
传统的Logistic Regression能够解决单一模态数据的二分类问题,但在处理多源异构数据时不能很好地利用不同模态间的语义相关性,从而降低了分类性能。为了对双模态数据进行建模,提出同时包含模态内语义信息和模态间语义相关性的双模态Log... 传统的Logistic Regression能够解决单一模态数据的二分类问题,但在处理多源异构数据时不能很好地利用不同模态间的语义相关性,从而降低了分类性能。为了对双模态数据进行建模,提出同时包含模态内语义信息和模态间语义相关性的双模态Logistic Regression模型。设计一个包含模态内损耗与模态间损耗的目标函数,利用梯度下降法优化目标函数,在每次迭代过程中该模型能够根据一定策略交替地更新不同模态的参数。实验结果表明,双模态Logistic Regression能够获得较好的分类性能和跨模态检索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模态logistic Regression 梯度下降法 模态内损耗 模态间损耗 模态检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模态交叉注意力机制的智能合约漏洞检测方法
2
作者 陈锦富 胡心怡 +1 位作者 蔡赛华 闵玺润 《通信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18-232,共15页
针对智能合约漏洞检测中现有深度学习方法依赖单一模态进行特征提取、对上下文信息捕获不足导致检测准确率较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双模态交叉注意力机制的智能合约漏洞检测方法,设计了特定的注意力机制,同时分析合约的源代码和字节码... 针对智能合约漏洞检测中现有深度学习方法依赖单一模态进行特征提取、对上下文信息捕获不足导致检测准确率较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双模态交叉注意力机制的智能合约漏洞检测方法,设计了特定的注意力机制,同时分析合约的源代码和字节码,实现源代码中的高级语义特征与字节码中的底层执行流程双向映射和互补增强,丰富特征表示。引入的残差连接有效地保持和传递原始特征信息,缓解深层网络训练中的梯度消失问题。在公开数据集上进行广泛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相较基线提高了检测准确率2%以上;消融实验结果显示,跨模态特征融合和注意力机制的设计相互协同,显著提升检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合约 漏洞检测 深度学习 模态 交叉注意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2)-Net和CBAM融合注意力的双模态睡眠分期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赵倩 李锦 +2 位作者 凤飞龙 强宁 胡静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1,共11页
针对当前自动睡眠分期方法存在的难点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U^(2)-Net和CBAM融合注意力对EEG-ECG双模态信号进行自动睡眠分期的方法。首先,采用MIT-BIH公开数据集中的EEG-ECG信号进行预处理;然后,利用添加了多尺度特征提取模块的U^(2)-Ne... 针对当前自动睡眠分期方法存在的难点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U^(2)-Net和CBAM融合注意力对EEG-ECG双模态信号进行自动睡眠分期的方法。首先,采用MIT-BIH公开数据集中的EEG-ECG信号进行预处理;然后,利用添加了多尺度特征提取模块的U^(2)-Net网络并行提取EEG和ECG中的波形特征;其次,利用CBAM融合注意力对全部特征进行权重分配;最后,使用Softmax激活函数对睡眠时期进行六分类。结果表明:基于U^(2)-Net和CBAM融合注意力模型进行睡眠分期时,使用ECG单模态信号的六分类总体准确率为80.2%,F1分数为75.3%;使用EEG单模态信号的六分类总体准确率为85.8%,F1分数为81.7%;使用EEG-ECG双模态信号的六分类总体准确率为90.4%,F1分数为85.6%。提出的双模态睡眠分期模型是可行有效的,并且为自动睡眠分期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睡眠分期 EEG-ECG模态信号 U^(2)-Net网络 CBAM融合注意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定形WO_(3)薄膜的四模态双波段电致变色性质
4
作者 有心 郝绚兮 +3 位作者 刘彬 李盼 吕营 刘星元 《发光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507-1516,共10页
WO_(3)是一种优异的双波段电致变色材料,可在电压作用下实现对可见光和近红外光的选择性调控。但受离子嵌入深度和极化子跃迁机制的影响,通常仅能实现“亮冷暗”三种光学调控模式。本文制备的无定形WO_(3)薄膜通过调控退火温度及驱动电... WO_(3)是一种优异的双波段电致变色材料,可在电压作用下实现对可见光和近红外光的选择性调控。但受离子嵌入深度和极化子跃迁机制的影响,通常仅能实现“亮冷暗”三种光学调控模式。本文制备的无定形WO_(3)薄膜通过调控退火温度及驱动电压,成功实现“亮、暗、冷、暖”四种光学调控模式。在可见和近红外波段的最大光学对比度为77.4%和82.2%,平均响应时间为11.7 s。XPS及原位光谱分析显示,W^(3+)及金属W的局域态形成是“暖”模式产生的关键机制,但深层离子捕获效应和过大电位超出材料的稳定范围,导致该模式性能不佳。本研究突破传统双波段器件的多模态调控瓶颈,揭示极化子-离子协同作用机制,为开发高可逆性四模态器件提供了理论指导,并对建筑节能等应用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定形 波段 模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语音和文本的双模态情感识别综述 被引量:1
5
作者 韩令敏 陈仙红 熊文梦 《计算机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25-1034,共10页
情感识别是一种让计算机识别和理解人类情感的技术,在众多领域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也是人工智能领域重要的发展方向。因此,梳理与归纳基于语音和文本的双模态情感识别的研究现状:首先,分类阐述情感表示空间;其次,按照情感数据库的情感表... 情感识别是一种让计算机识别和理解人类情感的技术,在众多领域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也是人工智能领域重要的发展方向。因此,梳理与归纳基于语音和文本的双模态情感识别的研究现状:首先,分类阐述情感表示空间;其次,按照情感数据库的情感表示空间对这些数据库进行分类,并总结常见的多模态情感数据库;再次,介绍基于语音和文本的双模态情感识别方法,包括特征提取、模态融合和决策分类,重点介绍模态融合方法并将这些方法分为特征级融合、决策级融合、模型级融合和多层次融合这4类;此外,比较和分析一系列语音和文本双模态情感识别方法的结果;最后,介绍情感识别的应用场景、面临的挑战与未来的发展方向。以上旨在对多模态情感识别,尤其是对基于语音和文本的双模态情感识别的相关工作进行分析与总结,并为情感识别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识别 模态 模态融合 语音 文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分辨率神经网络的双护盾TBM隧道双模态围岩精准分级
6
作者 龙海涛 张世殊 +3 位作者 马春驰 李天斌 刘庄源 刘洋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168-181,共14页
为实现更精确、更实时的智能围岩分级以匹配双护盾TBM高效掘进,基于先进的HRNet高分辨率神经网络,通过分析地质与掘进参数2类指标的强关联性,构建基于该2类指标融合的高分辨率TBM隧道双模态围岩精准智能分级模型,开展实时的围岩分级工... 为实现更精确、更实时的智能围岩分级以匹配双护盾TBM高效掘进,基于先进的HRNet高分辨率神经网络,通过分析地质与掘进参数2类指标的强关联性,构建基于该2类指标融合的高分辨率TBM隧道双模态围岩精准智能分级模型,开展实时的围岩分级工作。结果表明:1)推进速度与刀盘转矩2个参数与围岩坚硬度有较强的关联性,通过这2个掘进参数二维组合的线性趋势以及拐点区间可以区分不同的岩石坚硬程度;2)刀盘滚动角和撑靴俯仰角2个参数与岩体完整性有较强的关联性,通过这2个掘进参数的摆动幅度和角度可区分不同的岩体完整性;3)通过将2个模态单一的HRNet高分辨率神经网络进行拼接和全连接,构建的双模态围岩分级模型能够实现离散型数值的地质模态数据与连续型数值的掘进模态数据融合,该模型能够从围岩稳定性与岩机交互等多方面更加精确地反映围岩分级,应用准确率可达95.0%;4)相比仅用掘进指标的单模态模型,双模态模型在测试集上表现效果更好,其Macro F1 Score为0.9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盾TBM 高分辨率神经网络 智能围岩分级 模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域对抗神经网络的双模态燃烧室跨构型燃烧模态识别
7
作者 宋婷 刘和东 +2 位作者 黄玥 陈玉乾 尤延铖 《推进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9-144,共16页
双模态冲压发动机燃烧室在宽马赫飞行过程中会呈现不同燃烧模态来保持稳定工作,燃烧模态的准确识别对燃烧室乃至发动机的控制和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域对抗网络的领域适应策略,提出了一种针对不同构型双模态燃烧室的燃烧模态识别... 双模态冲压发动机燃烧室在宽马赫飞行过程中会呈现不同燃烧模态来保持稳定工作,燃烧模态的准确识别对燃烧室乃至发动机的控制和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域对抗网络的领域适应策略,提出了一种针对不同构型双模态燃烧室的燃烧模态识别方法。首次将域适应的解决思路应用于燃烧及流体的问题中,以提高双模态燃烧室跨域数据集模态识别模型的泛化性能。通过数值模拟得到三种构型燃烧室的数据集,利用原始构型数据集训练模型,对上凹腔扩张构型和下凹腔扩张构型的数据集验证其泛化性能,并将获得的识别准确率与其他识别方法(包括支持向量机、K近邻、决策树)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对亚燃模态和超燃模态进行识别,在上凹腔扩张构型和下凹腔扩张构型的密度梯度分布图的验证中分别取得了93.5%和96.3%的准确率,在温度分布图的验证准确率为91.8%和97.1%。本文的方法可以获得更易于识别燃烧模态的图像信息,以获得更高的跨领域数据识别准确率和更好的泛化性能,为发展适用于不同构型双模态燃烧室的燃烧模态识别方法提供了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态燃烧室 燃烧模态识别 域自适应 对抗学习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共价有机框架的荧光/智能手机双模态检测呋喃西林
8
作者 余兰 胡蓉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674-678,共5页
抗生素是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对人类健康和环境构成严重危害,因此对其进行监测和检测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工作首次通过单体4,4′,4″-(1,3,5-三嗪-2,4,6-三基)三苯胺(TTA)和苝-3,4,9,10-四羧酸二酐(PTCA)的缩合反应合成了共价有... 抗生素是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对人类健康和环境构成严重危害,因此对其进行监测和检测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工作首次通过单体4,4′,4″-(1,3,5-三嗪-2,4,6-三基)三苯胺(TTA)和苝-3,4,9,10-四羧酸二酐(PTCA)的缩合反应合成了共价有机框架(COF),并成功构建了基于COF的荧光/智能手机双模态即时检测(POCT)平台,其对呋喃西林的检测限为0.4μmol/L。同时,该传感器在实际血清检测中也表现出可靠的性能,回收率较高。本工作提出了一种增强COF发光性能的新方法,为其环境监测应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价有机框架 呋喃西林 模态检测 即时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生理信息感知的双模态柔性传感器的设计与制备
9
作者 秦铭泽 李阳 蔺庆辉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04-410,425,共8页
为了解决传统的柔性传感器难以同时捕获双模态生理信号,无法实现双模态生理信息监测问题,设计并制备一种双模态柔性传感器,通过改变控制变量的方式分别研究传感器的压力和温度响应特性。结果表明:所制备的传感器不仅具有较低的压力响应... 为了解决传统的柔性传感器难以同时捕获双模态生理信号,无法实现双模态生理信息监测问题,设计并制备一种双模态柔性传感器,通过改变控制变量的方式分别研究传感器的压力和温度响应特性。结果表明:所制备的传感器不仅具有较低的压力响应下限,较短的响应、恢复时间以及良好的弯曲与按压耐久特性,而且具有较高的温度灵敏度、较短的响应时间和较宽的温度检测范围;将所制备的双模态柔性传感器贴附于人体手腕处,可实现体温和脉搏的双模态生理信号的感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传感器 模态感知 生理信息监测 集成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Logistic增长和Crowley-Martin型发生率的随机SIRS双流行病模型的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赵彦军 苏丽 +1 位作者 孙晓辉 李文轩 《工程数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5-163,共19页
基于现实生活中多种疾病共存并且受环境噪声影响,建立了一个具有Logistic增长和Crowley-Martin型发生率的随机SIRS双流行传染病模型,目的在于讨论Logistic增长、Crowley-Martin型发生率和双流行传染病对模型全局动力学的影响。分析展示... 基于现实生活中多种疾病共存并且受环境噪声影响,建立了一个具有Logistic增长和Crowley-Martin型发生率的随机SIRS双流行传染病模型,目的在于讨论Logistic增长、Crowley-Martin型发生率和双流行传染病对模型全局动力学的影响。分析展示了模型的全局动力学由随机基本再生数决定。具体地,首先通过构造Lyapunov函数并利用Ito公式,证明了全局正解的存在唯一性;其次结合引入的随机基本再生数和构造的Lyapunov函数,应用LaSalle不变性原理得到决定疾病灭绝和持久的充分条件。结果表明:环境变化在一定条件下会对疾病起抑制作用。最后,通过数值模拟验证了理论结果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gistic增长 Crowley-Martin型发生率 流行病 灭绝 持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模态特征融合的并行双通道轴承故障诊断
11
作者 曹月 王衍学 +1 位作者 姚家驰 王祎颜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71-76,共6页
针对单一通道解释数据存在不全面性、难以达到较高的诊断准确率且在实际生产中旋转机械轴承故障信号微弱易被噪声淹没的问题,提出一种利用图像和时序信号分别进行特征提取、融合分类的并行双通道电机轴承故障分类方法。采用格拉姆角场... 针对单一通道解释数据存在不全面性、难以达到较高的诊断准确率且在实际生产中旋转机械轴承故障信号微弱易被噪声淹没的问题,提出一种利用图像和时序信号分别进行特征提取、融合分类的并行双通道电机轴承故障分类方法。采用格拉姆角场将时序信号转化为二维图像,随后将一维信号和二维图像同时输入到并行双通道模型中。第一个通道采用卷积神经网络提取空间信息;第二个通道采用门控循环单元挖掘振动信号中的时序特征。最后,将两个通道提取的时空特征融合并引入多头自注意力机制进行训练。基于公开和实测数据集的实验结果表明:该诊断方法在多种工况下对故障类型的诊断平均准确率高达98.13%;与单通道模型相比具有更高的准确率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诊断 并行通道 模态融合 格拉姆角场 自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次时空特征自适应集成与特有-共享特征融合的双模态情感识别 被引量:4
12
作者 孙强 陈远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74-587,共14页
在结合脑电(EEG)信号与人脸图像的双模态情感识别领域中,通常存在两个挑战性问题:(1)如何从EEG信号中以端到端方式学习到更具显著性的情感语义特征;(2)如何充分利用双模态信息,捕捉双模态特征中情感语义的一致性与互补性。为此,提出了... 在结合脑电(EEG)信号与人脸图像的双模态情感识别领域中,通常存在两个挑战性问题:(1)如何从EEG信号中以端到端方式学习到更具显著性的情感语义特征;(2)如何充分利用双模态信息,捕捉双模态特征中情感语义的一致性与互补性。为此,提出了多层次时空特征自适应集成与特有-共享特征融合的双模态情感识别模型。一方面,为从EEG信号中获得更具显著性的情感语义特征,设计了多层次时空特征自适应集成模块。该模块首先通过双流结构捕捉EEG信号的时空特征,再通过特征相似度加权并集成各层次的特征,最后利用门控机制自适应地学习各层次相对重要的情感特征。另一方面,为挖掘EEG信号与人脸图像之间的情感语义一致性与互补性,设计了特有-共享特征融合模块,通过特有特征的学习和共享特征的学习来联合学习情感语义特征,并结合损失函数实现各模态特有语义信息和模态间共享语义信息的自动提取。在DEAP和MAHNOB-HCI两种数据集上,采用跨实验验证和5折交叉验证两种实验手段验证了提出模型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取得了具有竞争力的结果,为基于EEG信号与人脸图像的双模态情感识别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态情感识别 脑电 人脸图像 多层次时空特征 特征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模态双向感知下语义信息增强的多模态情感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曲海成 徐波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139-147,共9页
针对不同模态间存在情感信息分布不均匀,难以获得更深层次的多模态情感语义信息问题,提出了一种双模态双向感知下语义信息增强的多模态情感分析方法。对文本-视觉模态、文本-音频模态分别融合,捕获双模态话语中的相互依赖关系,获得模态... 针对不同模态间存在情感信息分布不均匀,难以获得更深层次的多模态情感语义信息问题,提出了一种双模态双向感知下语义信息增强的多模态情感分析方法。对文本-视觉模态、文本-音频模态分别融合,捕获双模态话语中的相互依赖关系,获得模态间双向的上下文感知信息;考虑到双模态在融合时产生较多冗余信息,采用门控机制选择有效的情感特征,以提升识别关键情感信息的能力;通过跨模态信息交互机制对多种模态间的信息进行建模,得到语义信息增强的模态特征向量。在公开的多模态情感分析数据集CMU-MOSI上对所提出的模型进行评估,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的情感分析结果优于大多数现有先进的多模态情感分析方法,能够有效提升情感分析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态情感分析 模态向感知 门控机制 信息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肾镜碎石术后双J管相关严重并发症危险因素的Logistics回归分析 被引量:27
14
作者 韦巍 钟羽翔 +4 位作者 黄剑华 麦源 蒲小勇 王怀鹏 徐战平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440-1443,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碎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PCNL)后双J管留置相关严重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依标准筛选2014年1月~2016年4月泌尿外科PCNL术治疗上尿路结石并留置双J管病例272例,运用SPSS统计软件对可疑危险因素行二分类单...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碎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PCNL)后双J管留置相关严重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依标准筛选2014年1月~2016年4月泌尿外科PCNL术治疗上尿路结石并留置双J管病例272例,运用SPSS统计软件对可疑危险因素行二分类单变量Logistics回归筛选,有统计学意义之因素再行多变量Logistics回归逐步分析。结果共63例患者发生较严重的双J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23.1%),筛选后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包括:输尿管异常(β=1.735,P=0.000,OR=5.670)、留置时间(β=1.206,P=0.028,OR=3.340)、性别(β=0.895,P=0.016,OR=2.446)、术前控制欠佳的尿路感染(β=0.849,P=0.020,OR=2.338)和粗细型号(β=0.847,P=0.011,OR=2.333)。结论男性是PCNL术后双J管严重并发症的危险人群,为减少其发病率,须积极控制尿路感染,术前术中发现输尿管异常时,谨慎选择双J管粗细型号,术后恢复良好的情况下应尽早拔管,减少留置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肾镜碎石术 J管 并发症 危险因素 logistics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文本和声学特征的双模态融合抑郁倾向识别算法 被引量:1
15
作者 赵健 崔骞 +1 位作者 石佳 刘岳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9-58,共10页
在抑郁症诊断中,抑郁症患者的面部表情、声音信号和文字等数据可以作为评估抑郁倾向的客观指标。相较于视频,文本和音频模态在处理敏感的个人信息时能更好地保护患者的隐私,并且文本和音频均属于语言模态,相关性较强。针对抑郁倾向识别... 在抑郁症诊断中,抑郁症患者的面部表情、声音信号和文字等数据可以作为评估抑郁倾向的客观指标。相较于视频,文本和音频模态在处理敏感的个人信息时能更好地保护患者的隐私,并且文本和音频均属于语言模态,相关性较强。针对抑郁倾向识别中变长文本数据不易被分析以及手动提取音频特征存在局限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Transformer的融合网络优化方法。对于文本模态,使用卷积神经网络对文本进行特征提取,得到文本在不同尺度下的局部特征,然后引入Transformer模型来处理全局信息和长距离依赖。对于音频模态,为了降低手动提取音频特征对识别结果的影响,通过使用VGGish网络来自动提取音频特征,并将提取好的音频特征送入Transformer中。最后,为进一步增强文本和音频模态融合网络的识别性能,引入SE通道注意力机制,使模型能够自适应地调整各模态之间的权重分配,更有效地聚焦于关键特征。实验结果表明,双模态融合后的网络准确率达到92.7%,相比仅使用文本或音频模态,准确率分别提升2.9和4.9个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nsformer模型 VGGish网络 模态融合 抑郁倾向识别 SE通道注意力机制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向编码表示转换的双模态软件分类模型
16
作者 付晓峰 陈威岐 +1 位作者 孙曜 潘宇泽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239-2246,共8页
针对已有方法在软件分类方面只考虑单一分类因素和精确率较低的不足,提出基于双向编码表示转换(BERT)的双模态软件分类方法.该方法遵循最新的国家标准对软件进行分类,通过集成基于代码的BERT(CodeBERT)和基于掩码语言模型的纠错BERT(Mac... 针对已有方法在软件分类方面只考虑单一分类因素和精确率较低的不足,提出基于双向编码表示转换(BERT)的双模态软件分类方法.该方法遵循最新的国家标准对软件进行分类,通过集成基于代码的BERT(CodeBERT)和基于掩码语言模型的纠错BERT(MacBERT)双向编码的优势,其中CodeBERT用于深入分析源码内容,MacBERT处理文本描述信息如注释和文档,利用这2种双模态信息联合生成词嵌入.结合卷积神经网络(CNN)提取局部特征,通过提出的交叉自注意力机制(CSAM)融合模型结果,实现对复杂软件系统的准确分类.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在同时考虑文本和源码数据的情况下精确率高达93.3%,与从奥集能和gitee平台收集并处理的数据集上训练的BERT模型和CodeBERT模型相比,平均精确率提高了5.4%.这表明了双向编码和双模态分类方法在软件分类中的高效性和准确性,证明了提出方法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件分类 向编码表示转换(BERT) 卷积神经网络 模态 交叉自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μ综合控制的磁悬浮双转子拍振响应研究
17
作者 王念先 周泽鼎 +3 位作者 刘明政 蔡勇军 邓江洪 卢本才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92-198,共7页
双转子系统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不平衡量,当两个转子的转速比较接近时,系统的不平衡响应呈现出拍振现象,会降低转子运行性能。针对磁悬浮双转子系统存在不平衡量时的振动问题,本文设计μ综合控制器对系统进行控制。首先基于磁悬浮双转子有... 双转子系统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不平衡量,当两个转子的转速比较接近时,系统的不平衡响应呈现出拍振现象,会降低转子运行性能。针对磁悬浮双转子系统存在不平衡量时的振动问题,本文设计μ综合控制器对系统进行控制。首先基于磁悬浮双转子有限元模型,推导其控制模型,并采用模态截断法对原有高阶状态空间进行降阶处理,得到低阶控制模型,再通过D-K迭代法得到μ综合控制器。Simulink仿真结果表明:在内、外两个转子转速较为接近时,磁悬浮双转子系统与传统机械双转子系统一样存在拍振现象;与PID控制相比,μ综合控制下的磁悬浮双转子系统的拍振响应幅值和拍振强度得到更有效的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悬浮转子系统 Μ综合控制 拍振 不平衡响应 模态截断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元双模态下二次门控融合的多模态情感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青文 买日旦·吾守尔 古兰拜尔·吐尔洪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65-172,共8页
为了平衡情感信息在不同模态中分布的不均匀性,获得更深层次的多模态情感表征,提出了一种基于双元双模态二次门控融合的多模态情感分析方法。对文本、视觉模态,文本、语音模态分别融合,充分考虑文本模态在三个模态中的优势地位。同时为... 为了平衡情感信息在不同模态中分布的不均匀性,获得更深层次的多模态情感表征,提出了一种基于双元双模态二次门控融合的多模态情感分析方法。对文本、视觉模态,文本、语音模态分别融合,充分考虑文本模态在三个模态中的优势地位。同时为了获得更深层次的多模态交互信息,使用二次融合。在第一次融合中,使用融合门决定向主模态添加多少补充模态的知识,得到两个双模态混合知识矩阵。在第二次融合中,考虑到两个双模态混合知识矩阵中存在冗余、重复的信息,使用选择门从中选择有效、精简的情感信息作为双模态融合后的知识。在公开数据集CMU-MOSEI上,情感二分类的准确率和F1值分别达到了86.2%、86.1%,表现出良好的健壮性和先进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态情感分析 模态 二次融合 门控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MD-KPCA-LSTM与SVG控制的双馈风电系统次同步振荡抑制方法
19
作者 张旭 徐鑫 +1 位作者 董成武 张继龙 《电气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4-67,共14页
静止无功发生器(Static var generator, SVG)凭借其快速动态响应特性,在抑制双馈风电系统并网的次同步振荡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传统控制策略在应对系统复杂的非线性和时变特性时,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为此,提出一种基于经验模态分... 静止无功发生器(Static var generator, SVG)凭借其快速动态响应特性,在抑制双馈风电系统并网的次同步振荡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传统控制策略在应对系统复杂的非线性和时变特性时,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为此,提出一种基于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EMD)、核主成分分析(Kernel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KPCA)、长短期记忆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 LSTM)与SVG附加阻尼控制的次同步振荡抑制方法。首先,通过EMD提取系统的振荡特征,利用KPCA进行降维优化,进一步通过LSTM对系统的动态特性进行建模与预测,从而显著提高了预测精度。在此基础上,结合SVG的附加阻尼控制功能,实时调节SVG的控制信号,有效抑制次同步振荡,提升系统的稳定性。该方法的创新在于将信号处理技术与深度学习算法相结合,构建了一个高效的预测与控制框架,为传统控制策略提供了全新思路。最后,利用PSCAD进行仿真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为高渗透率新能源电网的稳定运行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同步振荡 经验模态分解 长短期记忆网络 馈风电系统 静止无功发生器 核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态分析的双定子电励磁场调制电机弹性模量调整方法 被引量:1
20
作者 宋春同 王玉彬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713-1724,共12页
准确获得电机结构的模态分析结果是研究电磁噪声的前提条件。该文以一台双定子电励磁场调制电机为研究对象,首先,利用有限元软件对影响其模态分析的弹性模量展开研究,探索弹性模量变化对各阶固有频率的相对影响率大小,找到外定子、电枢... 准确获得电机结构的模态分析结果是研究电磁噪声的前提条件。该文以一台双定子电励磁场调制电机为研究对象,首先,利用有限元软件对影响其模态分析的弹性模量展开研究,探索弹性模量变化对各阶固有频率的相对影响率大小,找到外定子、电枢绕组、机壳和端盖的弹性模量变化对模态分析结果的影响规律,由此明确参数调整的方向性。然后,采用锤击法进行模态实验,并获得外定子、外定子组件以及整机模态实验结果与仿真结果二者误差的大小。最后,根据二者误差大小及参数调整的方向性,选择合适的弹性模量调整值将其误差均调整到4%以内,从而得到精确的模态仿真结果,进而有利于后续该电机电磁噪声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子电励磁场调制电机 有限元模态分析 弹性模量调整规律 模态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