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回热布雷顿循环的双模式核热推进系统工质分析及优化
1
作者
周子杨
张昊春
+2 位作者
游尔胜
苗馨予
李可一
《原子能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520-1532,共13页
面对深空探测任务对大功率空间核动力系统的需求,设计了基于布雷顿循环的双模式核热推进系统。分别从推进部分和发电部分对系统进行数理建模,分析对比了空间布雷顿循环中各种常见工质的比热容比、密度、黏度及导热系数,以探究其热力学...
面对深空探测任务对大功率空间核动力系统的需求,设计了基于布雷顿循环的双模式核热推进系统。分别从推进部分和发电部分对系统进行数理建模,分析对比了空间布雷顿循环中各种常见工质的比热容比、密度、黏度及导热系数,以探究其热力学特性及输运特性。提出了氦氩(He-Ar)混合工质并研究其性能以及氦的质量分数对He-Ar混合工质的比热容比及黏度这两项主要性质的影响,最后对系统进行了多目标优化。得出了影响双模式核热推进系统的主要参数,以及各工质在不同温度及压强下的性质变化及优劣。结果表明:He-Ar混合工质在热力学性质上比其他混合工质更适用于深空探测任务,而在输运性质上稍显不足,整体上可考虑以He-Ar混合工质作为备选循环工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雷顿循环
核热推进
He-Ar混合工质
双模式空间核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回热布雷顿循环的双模式核热推进系统工质分析及优化
1
作者
周子杨
张昊春
游尔胜
苗馨予
李可一
机构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出处
《原子能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520-1532,共13页
基金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创新团队项目(KJCX-2022-TD-02)。
文摘
面对深空探测任务对大功率空间核动力系统的需求,设计了基于布雷顿循环的双模式核热推进系统。分别从推进部分和发电部分对系统进行数理建模,分析对比了空间布雷顿循环中各种常见工质的比热容比、密度、黏度及导热系数,以探究其热力学特性及输运特性。提出了氦氩(He-Ar)混合工质并研究其性能以及氦的质量分数对He-Ar混合工质的比热容比及黏度这两项主要性质的影响,最后对系统进行了多目标优化。得出了影响双模式核热推进系统的主要参数,以及各工质在不同温度及压强下的性质变化及优劣。结果表明:He-Ar混合工质在热力学性质上比其他混合工质更适用于深空探测任务,而在输运性质上稍显不足,整体上可考虑以He-Ar混合工质作为备选循环工质。
关键词
布雷顿循环
核热推进
He-Ar混合工质
双模式空间核动力
Keywords
Brayton cycle
nuclear thermal propulsion
He-Ar mixed media
dual-mode space nuclear power
分类号
TL33 [核科学技术—核技术及应用]
V419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回热布雷顿循环的双模式核热推进系统工质分析及优化
周子杨
张昊春
游尔胜
苗馨予
李可一
《原子能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