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激光及可见光双模导引头结构设计 被引量:5
1
作者 韩冰 武雁熊 +2 位作者 陈晓苹 谷立山 马洪涛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382-1387,共6页
设计了一套用于导弹精确制导的激光及可见双模导引头,采用RC复杂化设计双路共用主、次镜和多次光路折转的形式来减小结构体积。激光光路设计焦距为300 mm、视场为0.6°,用于激光引导后最终目标的确认;可见光光路焦距为100 mm、视场... 设计了一套用于导弹精确制导的激光及可见双模导引头,采用RC复杂化设计双路共用主、次镜和多次光路折转的形式来减小结构体积。激光光路设计焦距为300 mm、视场为0.6°,用于激光引导后最终目标的确认;可见光光路焦距为100 mm、视场为3°,用于较大区域内初始目标的搜索。设计过程采用计算机软件进行优化分析,总质量控制在600 g以内,在满足体积小、质量轻的同时确保了热稳定性和结构可靠性。环境试验结果表明,可见光路的光学传递函数优于0.3@50 lp/mm,满足最终使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 可见光 双模导引头 环境试验 光学传递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达/红外双模导引头技术在空空导弹上的应用展望 被引量:8
2
作者 刘珂 李丽娟 郭玲红 《航空兵器》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5-19,共5页
本文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制导武器雷达/红外双模导引头的应用情况,分析了雷达/红外双模导引头技术在空空导弹上的应用前景,提出了下一代空空导弹用双模导引头的技术方案。本文认为雷达/红外双模导引头技术对于提高空空导弹的反隐身和抗... 本文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制导武器雷达/红外双模导引头的应用情况,分析了雷达/红外双模导引头技术在空空导弹上的应用前景,提出了下一代空空导弹用双模导引头的技术方案。本文认为雷达/红外双模导引头技术对于提高空空导弹的反隐身和抗干扰性能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雷达复合 双模导引头 空空导弹 多模复合制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被动雷达双模导引头 被引量:7
3
作者 刘颖 《航空科学技术》 2009年第1期6-8,共3页
介绍了国外主/被动雷达双模导引头的研制背景和技术特点,重点描述了其发展应用情况及关键技术,指出发展主/被动雷达双模导引头的重要性和前景,希望由此促进我国主/被动雷达双模导引头技术的研究。
关键词 主/被动雷达 双模导引头 导弹制导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达/红外双模导引头中的红外子系统 被引量:4
4
作者 储小川 赵芳铭 +1 位作者 汪朝群 周丽绘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83-285,共3页
研究了雷达 /红外双模导引头中红外子系统的技术特点 ,讨论了单通道控制的红外非成像系统应用于双模导引头的技术方案。介绍了可能采用的技术途径 ,如空间扫描、坐标转换等。这些方法也可应用于其他类型的雷达 /红外 (非成像 )双模复合... 研究了雷达 /红外双模导引头中红外子系统的技术特点 ,讨论了单通道控制的红外非成像系统应用于双模导引头的技术方案。介绍了可能采用的技术途径 ,如空间扫描、坐标转换等。这些方法也可应用于其他类型的雷达 /红外 (非成像 )双模复合导引头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子系统 红外导 双模导引头 双通道控制 雷达 导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达/红外成像双模导引头分布式检测探测能力 被引量:3
5
作者 景永春 谢春思 +1 位作者 王晔 施文辉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7-30,34,共5页
通过对雷达/红外成像双模导引头探测目标工作机理的研究,根据贝叶斯假设检验,分别建立了分布式检测(并行结构)最优融合规则、"与"规则和"或"规则条件下的目标检测概率模型,经过仿真验算,验证了三种规则下信噪比与... 通过对雷达/红外成像双模导引头探测目标工作机理的研究,根据贝叶斯假设检验,分别建立了分布式检测(并行结构)最优融合规则、"与"规则和"或"规则条件下的目标检测概率模型,经过仿真验算,验证了三种规则下信噪比与检测概率之间的关系,并以全系统运行风险为指标,对三种规则条件下的全系统风险作了比较,研究结果对提升双模导引头探测能力具有实际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模导引头 分布式检测 检测概率 探测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模导引头高度定位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被引量:2
6
作者 易义芬 安学智 +3 位作者 袁霖 程晓莉 王诚 陈亮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1-35,共5页
飞行高度精确测控是双模导引头执行目标指示、航姿遥测的主要实施单元。针对传统高度测量方法的缺陷和导引头趋于小型化、智能化、标准化的要求,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具有大气压采集、温度补偿、大气压高度转换与经纬度信息实时同步的高度... 飞行高度精确测控是双模导引头执行目标指示、航姿遥测的主要实施单元。针对传统高度测量方法的缺陷和导引头趋于小型化、智能化、标准化的要求,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具有大气压采集、温度补偿、大气压高度转换与经纬度信息实时同步的高度定位系统,其大气压高度转换率高、输出数据可靠稳定。经过外场飞控综合性能测试和模拟打靶功效测试验证,表明高度定位系统测量数据精准度和实时性满足导引头研发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模导引头 MS5534B 温度补偿 大气压高度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双模导引头目标检测的模糊数据融合算法
7
作者 何向军 《电讯技术》 2005年第6期166-168,共3页
本文利用模糊集合来描述传感器的检测率和虚警率,提出了一种双传感器目标检测的模糊数据融合算法,并将其应用于双模复合导引头的目标检测,仿真结果表明算法合理。
关键词 双模导引头 目标检测 模糊集合 数据融合 分布式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国开始着手进行“硫磺石”导弹试验——皇家空军评估可能代替“收割者”无人机载AGM-114“海尔法”导弹的装有双模导引头的导弹
8
作者 周江阳 王秀萍 《航空兵器》 2013年第6期57-57,共1页
英国皇家空军的通用原子航空系统公司的“收割者”无人机获得使用英国研发的空地导弹的能力,但是英国国防部确认,空军不会同时研究取代现有激光制导炸弹的可行性。一项计划在今年晚些时候进行的试验将评定用MBDA公司的装备双模导引头... 英国皇家空军的通用原子航空系统公司的“收割者”无人机获得使用英国研发的空地导弹的能力,但是英国国防部确认,空军不会同时研究取代现有激光制导炸弹的可行性。一项计划在今年晚些时候进行的试验将评定用MBDA公司的装备双模导引头的“硫磺石”导弹取代“收割者”现有的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AGM-114“海尔法”导弹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国皇家空军 AGM-114 导弹试验 双模导引头 海尔法 收割 硫磺 机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洛·马公司成功验证新型激光雷达/半主动激光双模导引头
9
《光电技术应用》 2007年第1期29-29,共1页
英国《防务新闻》2007年1月9日报道,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导弹与火控分部在美国陆军位于亚拉巴马州的红石兵工厂,对其多模式增强型激光雷达(E-LADAR)导引头进行了两次成功的验证试验.
关键词 双模导引头 激光雷达 验证试验 半主动 《防务新闻》 美国陆军 亚拉巴马 马丁公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成功完成对联合空对地导弹双模导引头的性能测试
10
作者 雨丝 《太空探索》 2012年第12期49-49,共1页
美国洛马公司在高速飞行试验中对联合空对地导弹的双模导引头进行测试,并取得了成功。这验证了其在高速飞行状态下捕获地面目标的能力。试验期间,一架佩刀喷气式飞机在美国亚利桑那州的尤马试验场投放了联合空对地导弹,从测试中获得... 美国洛马公司在高速飞行试验中对联合空对地导弹的双模导引头进行测试,并取得了成功。这验证了其在高速飞行状态下捕获地面目标的能力。试验期间,一架佩刀喷气式飞机在美国亚利桑那州的尤马试验场投放了联合空对地导弹,从测试中获得的数据确认了导引头的毫米波模式与激光半主动模式对典型目标的最大侦测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模导引头 空对地导弹 性能测试 对联 亚利桑那州 喷气式飞机 飞行试验 洛马公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改进的“爱国者”导弹将采用双模导引头
11
作者 梁业 《制导与引信》 1992年第2期60-60,共1页
美军已制订了“战区高空防空”(THAAD)计划。它成为“全球防卫有限攻击”(GDALS)构想的一部分,起到外大气层武器和点防御之间战术重合的作用。点防御包括现在正在改进的“爱国者”和新武器 ERINT(扩展射程的拦截器)。美国陆军导弹司令... 美军已制订了“战区高空防空”(THAAD)计划。它成为“全球防卫有限攻击”(GDALS)构想的一部分,起到外大气层武器和点防御之间战术重合的作用。点防御包括现在正在改进的“爱国者”和新武器 ERINT(扩展射程的拦截器)。美国陆军导弹司令部最近已授给雷声公司一系列的合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国者"导弹 双模导引头 导弹 制导
全文增补中
共孔径红外/激光双模成像导引头系统研究 被引量:14
12
作者 遆小光 姚郁 周凤岐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77-581,共5页
针对巡航导弹以及各种对地攻击的灵巧炸弹的末制导段,提出了一种共孔径红外/脉冲激光(IR/Ladar)双模成像导引头系统设计方案,可用于对地面固定目标和各种可重定位(Relocatable)目标进行精确地识别和跟踪。该系统采用了被动红外和主动脉... 针对巡航导弹以及各种对地攻击的灵巧炸弹的末制导段,提出了一种共孔径红外/脉冲激光(IR/Ladar)双模成像导引头系统设计方案,可用于对地面固定目标和各种可重定位(Relocatable)目标进行精确地识别和跟踪。该系统采用了被动红外和主动脉冲激光两种成像模式,以被动红外成像来辅助导引头对目标的搜索和捕获,以主动激光雷达成像来完成对目标的精确识别和跟踪,并且被动红外与主动激光成像系统共用一套光学系统,这样既满足目标搜索和捕获阶段的大探测视场的要求,又满足了目标识别跟踪阶段的高分辨率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模导引头 被动红外成像 主动脉冲激光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红外双模环形孔径导引头光学系统设计 被引量:3
13
作者 谢亚峰 朴明旭 +4 位作者 唐金力 赵渊明 连文泽 范杰平 张博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92-399,共8页
为了实现激光/红外双模导引头成像系统的小型化,简化光学系统结构,设计了四次反射的双模共光路环形孔径超薄成像系统,研究了该系统的分光路设计原理,给出了遮拦比与视场角的关系,实现了仅有单一光学元件的长波红外7.7~9.5μm和激光1.064... 为了实现激光/红外双模导引头成像系统的小型化,简化光学系统结构,设计了四次反射的双模共光路环形孔径超薄成像系统,研究了该系统的分光路设计原理,给出了遮拦比与视场角的关系,实现了仅有单一光学元件的长波红外7.7~9.5μm和激光1.064μm双模导引头成像系统。双模环形孔径系统在长波红外波段的焦距为70 mm、等效F数为1.3、全视场为8°、空间频率为41.7 lp/mm时各视场MTF值均大于0.136。双模环形孔径系统在激光波长的焦距为53.8 mm、等效F数为1、全视场为10°、全视场范围内的光斑分布均匀。在环境温度范围为-40~80℃时,长波红外波段各视场MTF值均大于0.13,激光波长的弥散斑形状和能量分布基本不变,实现了光学被动无热化。通过公差分析可知双模环形孔径系统具备可加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设计 双模导引头成像系统 环形孔径 非球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引头共形相控阵天线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4
作者 宋银锁 马妙技 《航空兵器》 2008年第6期44-47,共4页
对双模导引头研制中的瓶颈技术,即复合传感器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了共形相控阵天线在双模导引头应用中的优势,介绍了共形相控阵天线的发展与研究现状,探讨了开发共形相控阵天线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难题和可能的技术途径。最后,对导引头... 对双模导引头研制中的瓶颈技术,即复合传感器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了共形相控阵天线在双模导引头应用中的优势,介绍了共形相控阵天线的发展与研究现状,探讨了开发共形相控阵天线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难题和可能的技术途径。最后,对导引头共形相控阵天线的发展前景作出了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形相控阵天线 共形天线 天线 双模导引头 空空导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达/红外双模复合导引头抗光电干扰的数字仿真技术 被引量:3
15
作者 汪朝群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36-240,共5页
导引头的抗干扰性能通常是通过地面实验来验证的。为了尽可能地仿真实际的干扰环境,需要研制大量的干扰设备和相应的仿真设备。而战场上的干扰环境又千变万化,技术发展十分迅速,这就要求仿真设备不断更新,极大地增加了研制周期和成本。... 导引头的抗干扰性能通常是通过地面实验来验证的。为了尽可能地仿真实际的干扰环境,需要研制大量的干扰设备和相应的仿真设备。而战场上的干扰环境又千变万化,技术发展十分迅速,这就要求仿真设备不断更新,极大地增加了研制周期和成本。探讨了导引头抗干扰的数字仿真技术,使抗干扰性能得到定量的评估。讨论了非成像光电寻的导引头的抗干扰数字仿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末制导 双模导引头 抗光电干扰 数字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拉法尔公司将为长钉导弹填装激光导引头
16
作者 黄英 《太空探索》 2012年第5期46-46,共1页
以色列拉法尔公司近日表示,公司将很快为其直升机载远程长钉导弹填装激光导引头,并将对这一增添新能力的导弹进行演示。现有的装备在以色列空军贝尔AH-1眼镜蛇攻击直升机上的长钉导弹装备了光电/红外双模导引头,射程为25千米,能够... 以色列拉法尔公司近日表示,公司将很快为其直升机载远程长钉导弹填装激光导引头,并将对这一增添新能力的导弹进行演示。现有的装备在以色列空军贝尔AH-1眼镜蛇攻击直升机上的长钉导弹装备了光电/红外双模导引头,射程为25千米,能够配备至少3种类型的战斗部,对付的目标包括坦克装甲车辆、掩体及步兵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弹装备 激光导 填装 攻击直升机 以色列空军 坦克装甲车辆 双模导引头 光电/红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更新式的导引头 被引量:3
17
作者 梁棠文 《制导与引信》 1998年第1期45-47,共3页
介绍了西方空一空、面一空、空一面导弹导引头技术最新发展情况及趋势,重点在空一空导弹方面。 文中指出电子波束控制能使下一代的导弹导引头满足隐身和抗先进干扰的要求,法国汤姆逊CSF公司正在研究有源相控阵雷达导引头,电扫描导引头... 介绍了西方空一空、面一空、空一面导弹导引头技术最新发展情况及趋势,重点在空一空导弹方面。 文中指出电子波束控制能使下一代的导弹导引头满足隐身和抗先进干扰的要求,法国汤姆逊CSF公司正在研究有源相控阵雷达导引头,电扫描导引头可减小RCS。 文中对雷达与红外导引头作了对比,由于采用了成象红外导引头而使它们之间的差别缩小。 文章大量篇幅讨论了双模导引头问题,采用单个导引头还是采用双模导引头问题,西方有很大的争论,争论的中心是采用双模导引头增加的费用和复杂性是否能增大有用的作战性能,多数的导弹公司和用户认为在空一地作战中双模导引头是有用的。但是对空一空应用情况还不明朗。 美国休斯飞机公司认为对于空一空武器,雷达导引头很可能提供足够的精度。双模导引头虽可改善ECCM性能,但改进雷达导引头的信号处理是对新干扰作出反应的较廉、较快的途径。 文章详细讨论了双模导引头的安装布局问题,比较了四种方案:①IR导引头装在雷达导引头天线罩的尖端;②头部安装半主动雷达导引头,弹体例边安装IR导引头;③两个导引头共用一个外罩(即“单孔径”);④雷达导引头采用弹体共形天线,头部空间安装光一电导引头。文章认为第④种最好,而且共形天线导引头波束可控,视角可以大大扩展。美空军及澳大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弹 智能导 双模导引头 综合分析
全文增补中
飞行器共形天线技术综述 被引量:20
18
作者 许群 王云香 +1 位作者 刘少斌 巩亚萍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50-54,共5页
共形天线具有低剖面特点,有利于提高飞行器的气动性能和隐身性能,能够增大机载天线的孔径、妥善解决双模导引头天线孔径叠合的矛盾。对共形天线的需求背景、主要功能和研究内容进行了综述,对微带天线、缝隙天线、螺旋天线、共面波导天... 共形天线具有低剖面特点,有利于提高飞行器的气动性能和隐身性能,能够增大机载天线的孔径、妥善解决双模导引头天线孔径叠合的矛盾。对共形天线的需求背景、主要功能和研究内容进行了综述,对微带天线、缝隙天线、螺旋天线、共面波导天线等常用共形天线单元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归纳了共形天线在设计和制造方面的关键技术,总结了共形天线对天线罩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形天线 天线罩 共形天线阵 双模导引头 微带天线 缝隙天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拖曳式诱饵对抗技术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郭颖睿 任宏滨 《航天电子对抗》 2010年第3期15-17,40,共4页
基于机载拖曳式诱饵会对雷达导引头形成双点源干扰这一背景,对拖曳式诱饵对抗技术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拖曳式诱饵形成干扰的原理,针对拖曳式诱饵不能够对红外导引头形成干扰这一特点,基于雷达/红外信息融合技术,对雷达/红外双模导引头对... 基于机载拖曳式诱饵会对雷达导引头形成双点源干扰这一背景,对拖曳式诱饵对抗技术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拖曳式诱饵形成干扰的原理,针对拖曳式诱饵不能够对红外导引头形成干扰这一特点,基于雷达/红外信息融合技术,对雷达/红外双模导引头对抗拖曳式诱饵技术进行了研究,论述了双模寻的目标检测跟踪流程。最后在干扰条件下利用雷达/红外信息融合技术对目标跟踪进行了仿真,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拖曳式诱饵 信息融合 双模导引头 卡尔曼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扩展卡尔曼滤波算法的双模制导仿真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刘广哲 张科 +2 位作者 吕梅柏 王靖宇 王佩 《航空兵器》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7-32,共6页
传统仿真方法利用目标运动参数的真实值来实现制导律时不能反映导弹真实工作过程。将扩展卡尔曼滤波算法应用于制导回路中,分别采用雷达单模及雷达/红外双模测量信息对目标运动参数进行估计,进而利用广义比例导引律形成制导指令,使导弹... 传统仿真方法利用目标运动参数的真实值来实现制导律时不能反映导弹真实工作过程。将扩展卡尔曼滤波算法应用于制导回路中,分别采用雷达单模及雷达/红外双模测量信息对目标运动参数进行估计,进而利用广义比例导引律形成制导指令,使导弹飞向目标。仿真结果表明,利用目标参数估计值形成制导指令能够引导导弹准确命中目标,然而导弹的法向加速度在弹道初始段及末段存在较大的抖动,反映了寻的导弹在末制导阶段的真实工作状态,对于制导律的优化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工程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展卡尔曼滤波 寻的制导 双模导引头 分布式融合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