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l/BMMs双介孔分子筛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在异丙苯催化裂化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刘瑛 任博 +2 位作者 高琳 张丽 孙继红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107-110,共4页
通过后铝化合成方法制备了Al/BMMs双模型介孔分子筛催化剂;采用XRD、BET、FT-IR、TG等分析手段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并且考察了不同硅/铝摩尔比的催化剂在异丙苯催化裂化中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反应后Al/BMMs催化剂仍然保持了双... 通过后铝化合成方法制备了Al/BMMs双模型介孔分子筛催化剂;采用XRD、BET、FT-IR、TG等分析手段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并且考察了不同硅/铝摩尔比的催化剂在异丙苯催化裂化中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反应后Al/BMMs催化剂仍然保持了双介孔结构;同时随着Al含量的增加,异丙苯的转化率增加,当n(Si)/n(Al)=20时,转化率达到最大(约5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分子筛(bmms) 表征 异丙苯 催化裂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模型介孔SiO_2二次孔结构对布洛芬装载和释放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高琳 孙继红 +1 位作者 李育珍 任博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37-342,共6页
通过调整制备过程中的搅拌速度合成了具有不同二次孔结构的双模型介孔SiO2纳米材料(BMMs),进而通过3-(2-氨基乙基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对其表面修饰,以布洛芬为模型药物,重点考察了组装与缓释性能,并根据Korsmeyer–Peppas方程分析其... 通过调整制备过程中的搅拌速度合成了具有不同二次孔结构的双模型介孔SiO2纳米材料(BMMs),进而通过3-(2-氨基乙基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对其表面修饰,以布洛芬为模型药物,重点考察了组装与缓释性能,并根据Korsmeyer–Peppas方程分析其释放动力学行为.采用XRD、TEM、N2吸脱附曲线以及元素分析等多种表征手段,结果表明通过改变搅拌速度可以改变正硅酸乙酯的水解和缩聚速度,从而直接影响BMMs一级孔结构的有序度和由颗粒堆积而成的二级孔大小.选用布洛芬作为药物模型,BMMs一级孔结构主要影响其药物的组装性能,二级孔结构则主要影响药物分子的缓释行为,二级孔越大,释放速率越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 SIO2 布洛芬 装载 释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模型介孔SiO_2负载磷钨酸催化剂催化废油脂酯化反应的失活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白诗扬 戴群和 +4 位作者 孙继红 陈东 任博 庄胜利 武霞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51-157,共7页
以双模型介孔SiO2(BMMs)为载体,采用浸渍法制备负载型磷钨酸催化剂(HPW/BMMs),借助XRD、FTIR、UV-Vis、N2吸附-脱附、31P NMR和XRF方法,重点研究了该催化剂在废油脂酯化反应过程中的重复使用性能、活性下降原因及反应前后催化剂的结构... 以双模型介孔SiO2(BMMs)为载体,采用浸渍法制备负载型磷钨酸催化剂(HPW/BMMs),借助XRD、FTIR、UV-Vis、N2吸附-脱附、31P NMR和XRF方法,重点研究了该催化剂在废油脂酯化反应过程中的重复使用性能、活性下降原因及反应前后催化剂的结构变化和化学组成。结果表明,HPW/BMMs催化剂重复使用4次后,酯化率由72.8%降至60.1%;反应前后催化剂中HPW的Keggin结构无明显变化,但其晶相结构发生了较大改变,同时载体BMMs的结构有序度有所下降,这是催化剂表面吸附了大量有机物所致;催化剂表面严重积炭和HPW的流失(重复使用4次后HPW质量分数由36%降至20%)可能是其活性下降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二氧化硅 磷钨酸 失活 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双孔径分布的介孔C-Al_2O_3-TiO_2纳米复合材料的合成及其红外发射率 被引量:2
4
作者 李国显 王涛 +4 位作者 何建平 周建华 薛海荣 马一鸥 胡园园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48-254,共7页
以嵌段共聚物F127(PEO106PPO70PEO106,MW=12600)为模板剂,异丙醇铝和钛酸四丁酯为金属源,低分子量的酚醛树脂为碳源,通过溶胶-凝胶三元共组装法合成了具有双孔径分布的C-Al2O3-TiO2纳米复合材料.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以嵌段共聚物F127(PEO106PPO70PEO106,MW=12600)为模板剂,异丙醇铝和钛酸四丁酯为金属源,低分子量的酚醛树脂为碳源,通过溶胶-凝胶三元共组装法合成了具有双孔径分布的C-Al2O3-TiO2纳米复合材料.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N2吸附-脱附对该复合材料进行结构表征.结果显示,当铝钛原子的摩尔比为1:10时,对应的纳米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有序介孔结构,其双孔径分别为3.9和6.5nm,比表面积可达259m2·g-1,孔容0.37cm3·g-1.以三元乙丙橡胶(EPDM)为粘结剂,与介孔纳米复合材料混合制备涂层.通过调节复合材料中铝钛摩尔比和涂层厚度,红外发射率在0.450-0.617之间可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序 C-Al2O3-TiO2纳米复合材料 红外发射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功能化无机介孔材料对猪胰蛋白酶催化性能的影响
5
作者 邹彬 邓甜 +2 位作者 韦诗宇 夏姣姣 霍书豪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16-120,共5页
通过在SBA-15介孔材料表面引入带有不同官能团及不同亲疏水性质的修饰剂(-SH,-Cl,-NH_2,-C_1,-C_3,-C_8及-C_(16)),改善介孔材料与猪胰蛋白酶的结合力及蛋白酶所处微环境,从而提高酶固定化效率,活性及其稳定性。结果表明,官能团修饰后... 通过在SBA-15介孔材料表面引入带有不同官能团及不同亲疏水性质的修饰剂(-SH,-Cl,-NH_2,-C_1,-C_3,-C_8及-C_(16)),改善介孔材料与猪胰蛋白酶的结合力及蛋白酶所处微环境,从而提高酶固定化效率,活性及其稳定性。结果表明,官能团修饰后载体固定化酶PT-NH2/C8-SBA活性达到255 U/mg胰蛋白,较之未修饰载体固定化酶PT-SBA活性(195 U/mg胰蛋白)有大幅度的提高;并且重复使用五次及在室温下保持5 d后,PT-NH_2/C_8-SBA活力仍然能保持初始活力的85%及81%。而PT-SBA仅仅保留了初始活性的51%及67%。固定化酶的酶学性质和催化反应动力学研究表明,底物与固定化酶PT-NH_2/C_8-SBA具有更好的亲和力,固定化酶PT-NH_2/C_8-SBA有较高的活力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 官能团 猪胰蛋白酶 表面修饰 固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司匹林在双模型介孔分子筛组装过程中的缓释机理
6
作者 高琳 孙继红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B10期265-268,共4页
在本实验中,制备了双模型介孔分子筛,然后用三氨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对双模型介孔分子筛进行改性,使分子筛孔道内表面上的羟基被氨基取代,从而作为阿司匹林的运输载体。结果表明,由于氨基取代量的不同,改性后的分子筛的载药... 在本实验中,制备了双模型介孔分子筛,然后用三氨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对双模型介孔分子筛进行改性,使分子筛孔道内表面上的羟基被氨基取代,从而作为阿司匹林的运输载体。结果表明,由于氨基取代量的不同,改性后的分子筛的载药量有所不同。同时考察了装载阿司匹林的分子筛组装体在水溶液中的药物释放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司匹林 模型分子筛 药物载体 缓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H敏感型双模型介孔SiO_2的制备及其对布洛芬的缓控释性能 被引量:6
7
作者 郭月月 白诗扬 孙继红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81-186,共6页
通过两步法制备了pH敏感型聚合物葡聚糖(Dex)-聚丙烯酸(PAA)包裹的双模型介孔SiO2(BMMs)纳米复合材料(D-P/BMMs),并采用XRD、SEM、FT-IR、TG和N2吸附-脱附手段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以布洛芬(IBU)为模型药物详细考察了D-P/BMMs对药物IBU... 通过两步法制备了pH敏感型聚合物葡聚糖(Dex)-聚丙烯酸(PAA)包裹的双模型介孔SiO2(BMMs)纳米复合材料(D-P/BMMs),并采用XRD、SEM、FT-IR、TG和N2吸附-脱附手段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以布洛芬(IBU)为模型药物详细考察了D-P/BMMs对药物IBU的缓释及pH敏感控释性能。结果表明,BMMs介孔有序度由于Dex-PAA的包裹而降低;IBU在pH=7.4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的释放率达到46%,明显高于在pH=2.0中的释放率(约26%),说明D-P/BMMs具有较强的pH敏感性,是一种良好的药物控释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 模型材料(bmms) 布洛芬 pH敏感释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孔材料低温氮气吸脱附的孔道网络模型 被引量:4
8
作者 孟金琳 汪宇 +2 位作者 张群锋 叶光华 周兴贵 《化工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893-903,共11页
介孔结构的表征和分析对于介孔材料的开发至关重要,其中低温氮气吸脱附法是最常用的介孔表征方法之一。然而,目前氮气吸脱附法采用的分析模型仍基于平行孔假设,无法描述脱附过程堵孔现象,以及获取孔道连通性等重要孔结构信息。本文建立... 介孔结构的表征和分析对于介孔材料的开发至关重要,其中低温氮气吸脱附法是最常用的介孔表征方法之一。然而,目前氮气吸脱附法采用的分析模型仍基于平行孔假设,无法描述脱附过程堵孔现象,以及获取孔道连通性等重要孔结构信息。本文建立了低温氮气吸脱附的孔道网络模型,用于分析介孔结构对氮气等温吸脱附行为的影响。通过对比氧化铝材料的氮气吸脱附实验数据和模拟结果,证实了建立的孔道网络模型能很好地描述介孔材料中低温氮气吸脱附行为。模拟结果表明平均孔径较小时,毛细凝聚分压低,液氮堵孔效应显著,氮气吸脱附曲线回滞环的范围和面积较大;孔径分布较宽时,小孔和大孔数量均较多,毛细凝聚和堵孔效应显著,回滞环面积较大;孔道连通性不会影响吸附过程,但会通过改变堵孔效应显著影响脱附过程,连通性越差,堵孔效应越强。证实了堵孔效应对氮气脱附过程影响显著,因而氮气吸脱附法需要考虑堵孔效应,建立的孔道网络模型也可为介孔结构分析提供合理的模型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 道网络模型 氮气吸脱附 径分布 道连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杂原子介孔材料的合成及催化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姜艳秋 林凯峰 +3 位作者 刘洁 孙建敏 许宪祝 肖丰收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334-1338,共5页
在强酸性条件下,采用沸石前驱体溶液与表面活性剂自组装的方法,合成了双杂原子掺杂的介孔催化材料Sn/Ti-MS-1.表征结果显示,Sn/Ti-MS-1具有介孔结构,骨架中含有TS-1沸石的结构单元.在苯酚和2,3,6-三甲基苯酚的双氧水氧化反应中,焙烧前后... 在强酸性条件下,采用沸石前驱体溶液与表面活性剂自组装的方法,合成了双杂原子掺杂的介孔催化材料Sn/Ti-MS-1.表征结果显示,Sn/Ti-MS-1具有介孔结构,骨架中含有TS-1沸石的结构单元.在苯酚和2,3,6-三甲基苯酚的双氧水氧化反应中,焙烧前后的Sn/Ti-MS-1均表现出了良好的催化反应活性,表明其钛物种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并且在大分子氧化反应中具有明显的优势.同时,这种Sn/Ti双杂原子介孔材料显示了较快的催化反应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原子材料 热稳定性 大分子氧化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钴卟啉/双模型介孔分子筛的制备
10
作者 罗时杰 靳海波 孙继红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B10期272-274,共3页
通过对双模型介孔分子筛(BMMS)的改性,用疏水性的基团将介孔分子筛表面的羟基硅烷化,利用N端基和钴原子的配位将钴卟啉嫁接到介孔分子筛孔道中,得到了分散度高、热稳定性好的有机无机复合双模型介孔分子筛;并通过XRD、BET、TG-DT... 通过对双模型介孔分子筛(BMMS)的改性,用疏水性的基团将介孔分子筛表面的羟基硅烷化,利用N端基和钴原子的配位将钴卟啉嫁接到介孔分子筛孔道中,得到了分散度高、热稳定性好的有机无机复合双模型介孔分子筛;并通过XRD、BET、TG-DTA等手段对制备的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硅烷化将钴卟啉成功地接枝在BMMS的表面,使钴卟啉得到较好的分散,提高了钴卟啉的热稳定性,且仍保持了BMMS的结构。制备的钴卟啉/BMMS催化剂将用于环己烷和环己烯的非均相催化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分子筛(bmms) 改性 钴卟啉 嫁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铝源对双模型介孔分子筛的物化性能的影响
11
作者 刘芳 靳海波 +1 位作者 罗时杰 孙继红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B10期275-277,共3页
以正硅酸乙酯为硅源,AlCl3和Al(NO3)3为铝源,采用一步法合成了硅/铝比为20的AlCl3/双模型介孔分子筛和Al(NO3)3/双模型介孔分子筛。采用XRD、NH。程序升温脱附、低温N2吸附-脱附等方法表征了所合成分子筛的物化性能,从而考察... 以正硅酸乙酯为硅源,AlCl3和Al(NO3)3为铝源,采用一步法合成了硅/铝比为20的AlCl3/双模型介孔分子筛和Al(NO3)3/双模型介孔分子筛。采用XRD、NH。程序升温脱附、低温N2吸附-脱附等方法表征了所合成分子筛的物化性能,从而考察了铝源对分子筛的结构、酸性、热稳定性及水热稳定性的影响。同时以萘与异丙醇的烷基化反应作为模型反应,初探了铝源对分子筛催化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材料 铝源 萘的烷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解法合成具有纳米ZSM-5结构的双模型介孔分子筛
12
作者 钮永 孙继红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B10期107-109,共3页
通过降解ZSM-5分子筛得到含ZSM-5纳米簇及初级结构的降解液,以CTAB为模板剂,合成了具有沸石二次结构的双模型介孔分子筛。采用XRD、TEM、SEM等分析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复合介孔分子筛具有高的水热稳定性,其形貌为球状... 通过降解ZSM-5分子筛得到含ZSM-5纳米簇及初级结构的降解液,以CTAB为模板剂,合成了具有沸石二次结构的双模型介孔分子筛。采用XRD、TEM、SEM等分析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复合介孔分子筛具有高的水热稳定性,其形貌为球状,颗粒大小为100nm。所制备的纳米ZSM-5,其颗粒直径可达到20nm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ZSM-5 模型分子筛 降解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孔材料分形表征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3
作者 杨华明 张花 +2 位作者 欧阳静 李咸伟 王淀佐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95-498,502,共5页
分形是材料表征中一种新兴的方法。本文介绍了介孔材料的基本特性和表征方法;阐述了分形理论的发展、分形维数的计算测定与分形在介孔材料表征中的应用,分析了介孔材料的分形模型,指出分形在介孔材料表征中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材料 分形 分形维数 表征 分形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O_2介孔球的合成及其对双酚A的光催化降解 被引量:4
14
作者 郝玉兰 周延明 +3 位作者 刘钊 周立军 李清钊 刘璐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69-272,共4页
以不同的含钛化合物作为原料,在无模板条件下经一步溶剂热法合成了两种TiO2介孔球——TiO2-1和TiO2-2。对两种TiO2介孔球的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TiO2-1和TiO2-2粒径分别为5.7 nm和8.0 nm;比表面积分别为159.4 m2/g和128.3 m2/g;孔... 以不同的含钛化合物作为原料,在无模板条件下经一步溶剂热法合成了两种TiO2介孔球——TiO2-1和TiO2-2。对两种TiO2介孔球的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TiO2-1和TiO2-2粒径分别为5.7 nm和8.0 nm;比表面积分别为159.4 m2/g和128.3 m2/g;孔径约为4.0 nm和5.0 nm。采用P25型TiO2、TiO2-1和TiO2-2对双酚A溶液进行光催化降解反应。在催化剂加入量为0.5 mg/L的条件下降解60 min,双酚A去除率分别为76.3%,99.7%,98.5%。TiO2-1和TiO2-2的光催化效果优于P25型TiO2,且TiO2-1的光催化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二氧化钛 材料 光催化 降解 酚A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磺酸官能团的有机-无机介孔材料的合成与催化性能研究
15
作者 刘健 杨启华 +3 位作者 张静 杨杰 郭亚军 李灿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853-855,共3页
以(OR')SiRSi(OR')[R:-C2H4-,-C6H4-]及(OMe)3SiCH2CH2CH2SH为硅源,在酸性条件下使用非离子型聚合物C18H37(OCH2CH2)10OH为模板剂,采用H2O2原位氧化法直接合成了磺酸基功能化有机-无机杂化介孔材料.XRD、N2吸附-脱附表征结果证... 以(OR')SiRSi(OR')[R:-C2H4-,-C6H4-]及(OMe)3SiCH2CH2CH2SH为硅源,在酸性条件下使用非离子型聚合物C18H37(OCH2CH2)10OH为模板剂,采用H2O2原位氧化法直接合成了磺酸基功能化有机-无机杂化介孔材料.XRD、N2吸附-脱附表征结果证明所制备的材料为六方有序介孔结构;紫外拉曼光谱和13C CP-MASNMR确证了-SH被完全氧化为-SO3H.制备的磺酸基功能化有机-无机杂化介孔材料在催化合成双酚A反应中显示出良好的催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无机材料 酚A 磺酸基 苯酚 丙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孔材料的合成机理与应用 被引量:7
16
作者 林永兴 孙立军 +1 位作者 张文彬 郑雪萍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3年第F09期226-228,共3页
对近年来介孔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就介孔材料的主要合成机理,即液晶模板机理、电荷匹配机理、静电作用模型、棒状自组装模型和层状折皱模型等进行了简要介绍,对介孔材料在催化、吸附、纳米复合体系及其他领域的应用情况进行... 对近年来介孔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就介孔材料的主要合成机理,即液晶模板机理、电荷匹配机理、静电作用模型、棒状自组装模型和层状折皱模型等进行了简要介绍,对介孔材料在催化、吸附、纳米复合体系及其他领域的应用情况进行了总结,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 合成机理 液晶模板机理 电荷匹配机理 静电作用模型 棒状自组装模型 层状折皱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硬双模板法制备双介孔炭及其储锂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孙兵 唐文 +2 位作者 丛野 袁观明 李轩科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76-284,共9页
以中间相沥青为前驱体,三嵌段共聚物F127和纳米CaCO_3分别为软硬模板剂,采用有机-无机自组装方式制备双介孔炭(BMCs)用作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借助XRD、Roman、SEM、TEM、氮气吸脱附及恒电流充放电测试对所制双介孔炭材料的结构、形貌... 以中间相沥青为前驱体,三嵌段共聚物F127和纳米CaCO_3分别为软硬模板剂,采用有机-无机自组装方式制备双介孔炭(BMCs)用作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借助XRD、Roman、SEM、TEM、氮气吸脱附及恒电流充放电测试对所制双介孔炭材料的结构、形貌及电化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研究了软硬模板剂比例与热处理温度对其孔结构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中间相沥青、三嵌段共聚物F127、纳米CaCO_3质量比为2∶1∶7时,所制备的双介孔炭材料电化学性能最佳,在100 mA/g的电流密度下,该材料首次放电比容量可达563.2 mAh/g,100次循环容量保持率为81.25%,在2000 mA/g的电流密度下,其放电比容量为206.3mAh/g;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双介孔炭孔道结构逐渐坍塌,其可逆储锂容量不断降低,在热处理温度为1800℃时降到最低值,当热处理温度进一步升高达到2300℃以上时,因石墨微晶排列有序度大幅提高,有利于锂离子的嵌入脱出,由此导致材料的可逆储锂容量又开始不断增加。热处理温度低于2300℃时,材料的储锂容量主要取决于其内部缺陷及孔隙,在2300℃及更高温度进行热处理时,材料的储锂容量主要为层间插锂容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间相沥青 锂离子电池 负极材料 模板法 储锂性能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功能性离子液体溶胶-凝胶法制备介孔SiO_2 被引量:1
18
作者 葛倪林 张迪 +1 位作者 魏海兵 丁运生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0期20068-20073,共6页
首先合成了一种新型双功能性离子液体1-甲基-3-(3'-磺酸丙基)咪唑十二烷基磺酸盐([PMIM(SO3H)][C12SO3]),并采用FT-IR、1H NMR和13C NM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进一步以该离子液体为模板剂和酸源,以正硅酸乙酯(TEOS)为硅源,通过溶胶-... 首先合成了一种新型双功能性离子液体1-甲基-3-(3'-磺酸丙基)咪唑十二烷基磺酸盐([PMIM(SO3H)][C12SO3]),并采用FT-IR、1H NMR和13C NM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进一步以该离子液体为模板剂和酸源,以正硅酸乙酯(TEOS)为硅源,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出介孔SiO2,利用TGA和FT-IR研究了介孔材料的形成过程,采用SAXRD、SEM、TEM和氮气等温吸附-脱附等手段对介孔材料的结构形貌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其对Pb2+的吸附性能。结果显示,以[PMIM(SO3H)][C12SO3]为模板剂和酸源制备的介孔SiO2其比表面积、孔容、平均孔径大小分别为1 010m2/g、0.95 cm3/g、3.25 nm,其对重金属Pb2+有很好的吸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离子液体 模板剂 溶胶-凝胶 材料 吸附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CM-41介孔分子筛组装过渡金属配合物的电子光谱 被引量:6
19
作者 霍涌前 李珺 +2 位作者 王伟 弓亚琼 张逢星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81-284,共4页
通过γ 氨丙基修饰纳米孔材料MCM 4 1,将其与过渡金属Mn ,Cu ,Co ,Fe的N ,N 双水杨醛缩乙二胺席夫碱配合物进行化学组装。用IR和Vis UV等谱学技术对其进行了初步的表征。结果表明 ,组装产物的IR光谱 ,呈现出氨基和Schiff碱相应基团的特... 通过γ 氨丙基修饰纳米孔材料MCM 4 1,将其与过渡金属Mn ,Cu ,Co ,Fe的N ,N 双水杨醛缩乙二胺席夫碱配合物进行化学组装。用IR和Vis UV等谱学技术对其进行了初步的表征。结果表明 ,组装产物的IR光谱 ,呈现出氨基和Schiff碱相应基团的特征吸收 ,其中氨基较游离态表现出明显的红移 ,但Schiff碱相应基团的IR吸收较组装前的配合物变化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CM-41分子筛 过渡金属配合物 电子光谱 化学组装 N N-水杨醛缩乙二胺 席夫碱配合物 纳米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限域于介孔孔道中的纳米零价铁对三硝基甲苯的降解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瑞敏 李健生 +1 位作者 关莹 戚琳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9-23,共5页
以短孔道的六方板有序介孔材料Zr-Ce-SBA-15为载体,采用双溶剂浸渍-煅烧-H_2还原的方法合成纳米零价铁(nZVI)限域在有序介孔孔道内的复合材料。用这一复合材料处理三硝基甲苯(TNT),考察其对TNT的还原性能以及复合材料的载铁量、投加量... 以短孔道的六方板有序介孔材料Zr-Ce-SBA-15为载体,采用双溶剂浸渍-煅烧-H_2还原的方法合成纳米零价铁(nZVI)限域在有序介孔孔道内的复合材料。用这一复合材料处理三硝基甲苯(TNT),考察其对TNT的还原性能以及复合材料的载铁量、投加量、pH对TNT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大复合材料铁负载量和投加量,溶液中TNT的去除率增大,酸性条件能促进反应进行,提高TNT的去除率,碱性条件则相反。采用铁硅摩尔比为0.15的nZVI/Zr-Ce-SBA-15复合材料,在投加量为1g/L、TNT初始质量浓度为20mg/L、pH为3时,溶液中TNT的去除率为98.4%。对TNT还原反应产物的傅里叶红外光谱步析表明,复合材料中的nZVI将TNT还原为氨基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序材料 纳米零价铁 三硝基甲苯 溶剂法 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