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多场协同的PEMFC双梯形渐缩流道结构性能分析和评价 被引量:2
1
作者 郝俊红 马腾宇 +3 位作者 周敬龙 郝彤 王星策 杜小泽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5208-5218,I0016,共12页
流道结构的优化设计是提高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s,PEMFC)综合性能的有效路径。该文针对PEMFC的流道结构,提出一种新的双梯形渐缩流道,构建并验证其三维数值仿真模型;基于场协同理论提出PEMFC中的多场... 流道结构的优化设计是提高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s,PEMFC)综合性能的有效路径。该文针对PEMFC的流道结构,提出一种新的双梯形渐缩流道,构建并验证其三维数值仿真模型;基于场协同理论提出PEMFC中的多场协同性能分析评价方法。通过对比平行梯形流道和渐缩梯形流道,发现渐缩流道电池的输出功率、氢气利用率以及膜排水能力均得到有效提升,同时可降低最大温度梯度。基于提出的多物理场协同性评价指标,发现渐缩流道PEMFC与平行梯形流道PEMFC相比,在阴极/阳极流道内浓度场、温度场与速度场的协同性能均提高,在两催化层内传热传质与传递电动势协同性能平均提高约10.4%,膜内的水分浓度场、温度场与速度场的协同性提高25.3%。结果可为改善PEMFC的性能提供一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双梯形 多场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重数值积分双梯形递推算法的研究与实现 被引量:5
2
作者 刘海峰 陈敏歌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5期94-96,共3页
在双梯形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二重数值积分双梯形递推算法,给出了用C++语言编程实现双梯形递推算法的技术要点,通过对同一实例进行不同的计算实验,测试并比较了复化双梯形算法与双梯形递推算法各自运行时占用Pentium150CPU的时间,实验表... 在双梯形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二重数值积分双梯形递推算法,给出了用C++语言编程实现双梯形递推算法的技术要点,通过对同一实例进行不同的计算实验,测试并比较了复化双梯形算法与双梯形递推算法各自运行时占用Pentium150CPU的时间,实验表明:双梯形递推算法是一种快速计算二重积分、节省CPU时间的高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重数值积分 双梯形算法 双梯形递推算法 线性链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形-双梯形接线平衡变压器负序及效率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刘谋君 罗隆福 +2 位作者 张志文 宁志豪 黄际元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66-70,74,共6页
由于现有电气化铁道牵引负荷的不对称性,导致电力系统含有大量负序电流,牵引变压器运行效率不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对星形-双梯形接线三相变两相平衡变压器进行了研究,重点分析其负序特性及效率特性,并在不同负载工况下,探讨一次侧电... 由于现有电气化铁道牵引负荷的不对称性,导致电力系统含有大量负序电流,牵引变压器运行效率不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对星形-双梯形接线三相变两相平衡变压器进行了研究,重点分析其负序特性及效率特性,并在不同负载工况下,探讨一次侧电流不平衡度及变压器运行效率的情况,得出了电流不平衡度为零且变压器运行效率最高的条件。通过MATLAB建模对其负序特性与效率特性进行了仿真研究,结果表明该变压器能抑制负序电流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压器 平衡变压器 星形-双梯形 负序 不平衡度 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车试验中采用等效双梯形减速度曲线的模拟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马志雄 朱西产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11-415,共5页
通过对实车碰撞中车体减速度曲线的分析,发现其具有双台阶特征。为此提出了一种从实车正碰试验车体减速度曲线提取出相应的等效双梯形减速度曲线以用于台车试验的方法。台车试验的数学仿真表明,用等效双梯形曲线和相应的实车碰撞减速度... 通过对实车碰撞中车体减速度曲线的分析,发现其具有双台阶特征。为此提出了一种从实车正碰试验车体减速度曲线提取出相应的等效双梯形减速度曲线以用于台车试验的方法。台车试验的数学仿真表明,用等效双梯形曲线和相应的实车碰撞减速度曲线分别模拟得到的假人模型各种伤害响应和运动姿态互相很好地吻合。说明在正碰台车试验中完全可以用等效双梯形曲线代替相应的实车正碰减速度曲线进行模拟,可应用于车辆约束系统的开发等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面碰撞 等效双梯形曲线 台车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假人主要伤害值对等效双梯形减速度曲线的灵敏度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马志雄 朱西产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66-169,165,共5页
文中利用同时配置气囊和安全带、只配置安全气囊以及只配置安全带的3种不同正碰台车试验的MADYMO数学仿真模型,分析了等效双梯形曲线不同特征参数对假人头部HIC值、胸部3ms累积加速度以及胸部变形量等3种伤害值的影响。
关键词 等效双梯形曲线 台车试验 正面碰撞 假人伤害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形-双梯形接线三相变四相或三相变两相平衡变压器原理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张志文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78-82,共5页
提出了一种新颖的星形一双梯形接线三相变四相或三相变两相平衡变压器。该变压器采用三相三柱铁心结构,一次侧构成三相系统,采用星形接线,二次侧绕组采用闭合双梯形接线,便于3次谐波电流流通,改善电压波形。2个梯形形状相同,并具有共同... 提出了一种新颖的星形一双梯形接线三相变四相或三相变两相平衡变压器。该变压器采用三相三柱铁心结构,一次侧构成三相系统,采用星形接线,二次侧绕组采用闭合双梯形接线,便于3次谐波电流流通,改善电压波形。2个梯形形状相同,并具有共同的底边,其中点为四相系统的公共点。2个梯形的4个顶点构成四相或两相系统。该文阐述了该变压器的基本原理、接线方案和基本方程,导出了一二次侧绕组的电流关系,得出了一次侧中性点电流为零的平衡条件和短路阻抗关系。该变压器铁心及绕组结构简单,材料利用率为100%,特别适合于作为四相输电系统及电气化铁路AT供电方式的主变压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衡变压器 星形-双梯形 四相输电系统 电气化铁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梯形金属条的二维超材料性能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田子建 姜泊帆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4-51,共8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平行金属条和细金属线的双梯形二维超材料结构单元.该结构由介质板以及其两侧放置的一对反向对称梯形金属条组成.与传统二维超材料相比,该结构在电磁波平行入射时具有双左手频带特性,在电磁波双向入射情况下具有良好的左... 提出了一种基于平行金属条和细金属线的双梯形二维超材料结构单元.该结构由介质板以及其两侧放置的一对反向对称梯形金属条组成.与传统二维超材料相比,该结构在电磁波平行入射时具有双左手频带特性,在电磁波双向入射情况下具有良好的左手频带拓展性,且结构易于制备.利用电磁仿真软件分别模拟电磁波垂直入射和平行入射条件下该结构的电磁性能.结果表明:该结构在两种入射情况下均能实现双负特性;梯形上底每增大0.5mm,双入射情况下结构的双负特性分别向高频移动0.2GHz和0.4GHz.该研究对基于平行金属条的左手材料的研究以及二维左手材料的发展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材料 双梯形结构 二维 仿真 拓展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BM方法的石油筛管双梯形缝流动研究
8
作者 李夯 刘永红 +2 位作者 王亚洲 李山 徐艳迪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2-15,29,共5页
双梯形缝隙结构与传统的缝隙结构相比具有更大的流通容积,并且与同样流通容积的矩形缝隙和梯形缝隙相比流动阻力更小,可进一步提高采油效率。利用格子boltzmann方法对双梯形缝隙内的流场进行研究,采用D2Q9离散速度模型,并采用具有二阶... 双梯形缝隙结构与传统的缝隙结构相比具有更大的流通容积,并且与同样流通容积的矩形缝隙和梯形缝隙相比流动阻力更小,可进一步提高采油效率。利用格子boltzmann方法对双梯形缝隙内的流场进行研究,采用D2Q9离散速度模型,并采用具有二阶精度的Guo格式处理边界的分布函数,将边界节点的分布函数分为平衡态和非平衡态。结果表明,扩散角度越大,涡旋脱离越明显,并且越大的扩散角,脱离涡旋的尺度越小;随着筛管径向长度的增大,速度均值整体上呈减小的趋势;转折处宽度越大,速度均值越小,总体压力均值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梯形 格子BOLTZMANN Guo格式 LBM模型 流动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渐扩管流阻理论的双梯形筛管割缝结构研究
9
作者 李夯 刘永红 +1 位作者 王亚洲 马建民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0-73,共4页
鉴于目前对割缝筛管的双梯形缝局部阻力损失研究较少的状况,运用渐扩管流动阻力理论,提出基于阻力系数的双梯形缝隙的设计方法,并分别用理论计算与仿真计算方法进行了相应的研究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双梯形缝总阻力系数随扩散角的变化而... 鉴于目前对割缝筛管的双梯形缝局部阻力损失研究较少的状况,运用渐扩管流动阻力理论,提出基于阻力系数的双梯形缝隙的设计方法,并分别用理论计算与仿真计算方法进行了相应的研究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双梯形缝总阻力系数随扩散角的变化而变化,对于给定入口雷诺数与合适转折宽度的情况下,总存在最佳扩散角使总阻力最小;最佳扩散角随入口雷诺数的不同而不同,在常见的雷诺数范围内,雷诺数越大,最佳扩散角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梯形 渐扩管 扩散角 转折宽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接头梯形扣的推广应用
10
作者 蒋正 孙永锐 +1 位作者 杨静 苏碧琼 《钻采工艺》 CAS 2003年第3期112-113,共2页
在大修施工中 ,换套铣头的传统工序是将套铣筒用车拉回工具租赁中心 ,电焊焊上新套铣头后 ,再拉回井场施工 ,这样既费时又费工 ,使用梯形扣双接头 ,就大大简化了传统工序 ,换一个新套铣头只需 2h ,节约了生产时间 ,降低了生产成本。
关键词 接头梯形 接头 磨铣 套铣 油气井 大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特征参数分析的中国MPDB工况特征波形获取与应用
11
作者 于潇 杨笑婷 +3 位作者 费敬 黎震 王沛丰 刘煜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7-46,共10页
为了表征汽车碰撞工况下具有代表性的特征波形,明确相应的乘员损伤响应特征,基于正面50%重叠渐近可变形移动壁障(Mobile Progressive Deformable Barrier,MPDB)碰撞工况4种车型的波形数据,提出一种可行的特征波形处理办法.归纳统计各车... 为了表征汽车碰撞工况下具有代表性的特征波形,明确相应的乘员损伤响应特征,基于正面50%重叠渐近可变形移动壁障(Mobile Progressive Deformable Barrier,MPDB)碰撞工况4种车型的波形数据,提出一种可行的特征波形处理办法.归纳统计各车型波形的特征参数分布规律,针对样本进行时间和加速度的归一化特征平均处理再进行时间缩放,保持波形形状特征和连续性,获得MPDB工况的特征波形.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将特征波形等效为双梯形波,以满足台车试验和仿真的应用稳定性需求.通过MPDB特征波形和等效双梯形波作用下人体模型的仿真应用,对比分析乘员运动响应与损伤,乘员损伤参数结果相差最小可至1%.结果表明,采用归一化特征平均方法获得的波形时间和强度符合波形样本的特征参数规律,等效双梯形波能够很好地捕捉特征波形作用下的乘员运动损伤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度 参数提取 双梯形 乘员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340 GHz返波管的梯形双脊波导慢波结构
12
作者 石惠芬 岳玲娜 +6 位作者 高博宁 徐进 蔡金赤 殷海荣 王文祥 徐勇 魏彦玉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25年第9期39-44,共6页
为进一步提高返波管的耦合阻抗和输出功率,提出了一种梯形双脊波导慢波结构。与正弦双脊波导和平顶型正弦双脊波导相比,在归一化相速度基本一致时,梯形双脊波导的电子注通道中心轴线耦合阻抗和截面平均耦合阻抗都得到了显著提升。仿真... 为进一步提高返波管的耦合阻抗和输出功率,提出了一种梯形双脊波导慢波结构。与正弦双脊波导和平顶型正弦双脊波导相比,在归一化相速度基本一致时,梯形双脊波导的电子注通道中心轴线耦合阻抗和截面平均耦合阻抗都得到了显著提升。仿真结果显示,在320~360 GHz频带范围内,其平均耦合阻抗较正弦双脊波导提升78.33%~86.97%,较平顶型正弦双脊波导提升至少46.65%。在相同工作条件及频带范围内,梯形双脊波导返波管在340 GHz频段的输出功率为5.55~8.03 W,比正弦双脊波导返波管提升26.97%~73.44%,比平顶型正弦双脊波导返波管提升33.65%~52.47%。此时三种返波管均为最佳管长,梯形双脊波导返波管可比另两种结构缩短至少1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赫兹返波管 梯形脊波导 慢波结构 耦合阻抗提升 仿真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江铁路洪奇沥公铁两用大桥主桥方案构思与总体设计
13
作者 刘振标 夏正春 +2 位作者 印涛 文望青 严爱国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4-132,共9页
深江铁路洪奇沥公铁两用大桥主桥采用(3×100+808+3×100)m超短边跨钢-混组合混合梁斜拉桥,一跨跨越通航水域。该桥公铁分层布置,上层布置8车道城市快速路,下层布置4线铁路。主梁采用倒梯形双主桁截面,桥面布置紧凑、受力明确... 深江铁路洪奇沥公铁两用大桥主桥采用(3×100+808+3×100)m超短边跨钢-混组合混合梁斜拉桥,一跨跨越通航水域。该桥公铁分层布置,上层布置8车道城市快速路,下层布置4线铁路。主梁采用倒梯形双主桁截面,桥面布置紧凑、受力明确、经济性好。中跨主梁采用板桁-箱桁组合结构钢梁,桥面结构参与主桁受力,具有高效综合性能。边跨主梁采用矩形钢管混凝土叠合板-桁组合梁,融结构受力和锚固压重于一体,叠合板采用32 cm厚预制板+40 cm厚现浇层。钢-混结合段采用“钢格室+承压板”构造,钢-混结合面位于桥塔向中跨侧4.6 m。桥塔采用H形混凝土塔,基础采用35根直径4.0 m的大直径钻孔灌注桩。斜拉索采用标准抗拉强度2000 MPa的平行钢丝成品索,最大规格为PES(C)7-547。索梁锚固采用副桁弦杆节点兜底钢锚箱结构,传力可靠、抗疲劳性能好。索塔锚固创新地采用自平衡交叉混合锚固技术,以适应大规格斜拉索锚固。钢桁梁采用“纵向分段、横向分区”制造、运输、现场吊装的施工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桥 公路铁路两用桥 超短边跨多辅助墩体系 梯形主桁截面 混合梁 钢-混组合梁 自平衡交叉锚固 桥梁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车身结构与约束系统集成优化的乘员胸部保护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蒋小晴 杨济匡 肖志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69-374,384,共7页
本文旨在通过综合分析车辆正面碰撞加速度波形和约束系统的关键设计参数,研究提高乘员胸部保护性能的途径。首先基于某车型正面100%刚性墙碰撞实验,建立并验证了正面碰撞下的乘员动态响应的MADY-MO多体运动学模型;再以C-NCAP中乘员胸部... 本文旨在通过综合分析车辆正面碰撞加速度波形和约束系统的关键设计参数,研究提高乘员胸部保护性能的途径。首先基于某车型正面100%刚性墙碰撞实验,建立并验证了正面碰撞下的乘员动态响应的MADY-MO多体运动学模型;再以C-NCAP中乘员胸部损伤评价指标(胸部压缩变形量和胸部合成加速度)最小化为优化目标,以大型、小型和微型轿车3种车型中不同的前舱溃缩空间,以及双梯形加速度波形的第1和第2台阶加速度、发动机参与碰撞时刻、安全带刚度和限力器限力值作为设计变量与约束,采用正交实验设计和多目标遗传算法进行优化。结果表明,3种车型在C-NCAP正面100%刚性墙碰撞中的胸部保护得分率都有明显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面碰撞 胸部损伤 双梯形曲线 集成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滤芯检测机器人控制系统的设计 被引量:2
15
作者 梅志千 杨汝清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48-52,共5页
讨论了一种新型滤芯检测机器人控制系统的设计。控制系统硬件用高精度步进电机加上驱动器 ,其他控制功能在上层软件中实现 ,滤芯检测机器人的末端速度采用了双梯形升降速规律 ,很好利用了电机的工作频率特性。控制系统软件基于Windows9... 讨论了一种新型滤芯检测机器人控制系统的设计。控制系统硬件用高精度步进电机加上驱动器 ,其他控制功能在上层软件中实现 ,滤芯检测机器人的末端速度采用了双梯形升降速规律 ,很好利用了电机的工作频率特性。控制系统软件基于Windows98操作系统平台 ,用VC6 .0开发 ,为保证其实时性 ,控制软件采取了多线程实时优先级的策略。整套控制系统具有硬件成本低 ,系统操作方便的特点 ,在一定检测精度下是一种理想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系统 设计 滤芯检测 实时性 双梯形升降速规律 SCARA机器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海上风电场直流输电的新型变换器 被引量:5
16
作者 刘文晋 王志新 《电网与清洁能源》 2009年第3期37-42,共6页
针对永磁直驱风力发电机变流技术的特点,并根据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电压和功率控制要求,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直流变换器。该变流器采用三电平拓扑结构、内环电流峰值控制,以及适用于三电平Boost变换器电流峰值控制的双梯形波补偿控制方法,经... 针对永磁直驱风力发电机变流技术的特点,并根据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电压和功率控制要求,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直流变换器。该变流器采用三电平拓扑结构、内环电流峰值控制,以及适用于三电平Boost变换器电流峰值控制的双梯形波补偿控制方法,经Matlab/Simulink仿真,研究结果证明该变流器具有功率开关电压应力小、电抗器电流脉动小,以及运行可靠、动态响应性能好等优点,适用于海上风电柔性直流输电等大功率、高电压场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型直流输电 三电平Boost变换器 电流峰值控制 双梯形 MATLAB/SIMULIN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传动误差前馈补偿技术的滤芯检测机器人设计
17
作者 梅志千 杨汝清 +1 位作者 陈亮 李光布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649-1652,1656,共5页
讨论了一种新型滤芯检测机器人的设计.这种滤芯检测机器人的机械本体采用新颖的SCARA结构,控制系统中采用间隙前馈补偿技术,机器人末端速度采用了双梯形升降速规律,充分利用了电动机的频率特性.实验表明,采用这种补偿技术,末端的轨迹跟... 讨论了一种新型滤芯检测机器人的设计.这种滤芯检测机器人的机械本体采用新颖的SCARA结构,控制系统中采用间隙前馈补偿技术,机器人末端速度采用了双梯形升降速规律,充分利用了电动机的频率特性.实验表明,采用这种补偿技术,末端的轨迹跟踪精度有较大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滤芯检测机器人 前馈补偿 双梯形升降速规律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a波段耦合腔行波管的粒子模拟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洋 徐进 +7 位作者 刘漾 赖剑强 许雄 沈飞 黄民智 唐涛 魏彦玉 宫玉彬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88-693,共6页
利用粒子模拟技术对Ka波段耦合腔行波管的非线性互作用现象进行了研究。互作用电路采用的是重入式双交错梯形线耦合腔慢波结构,设计了匹配良好的高频耦合系统,并建立了一个基于CPI的Ka波段耦合腔行波管的三维电路模型。粒子模拟结果... 利用粒子模拟技术对Ka波段耦合腔行波管的非线性互作用现象进行了研究。互作用电路采用的是重入式双交错梯形线耦合腔慢波结构,设计了匹配良好的高频耦合系统,并建立了一个基于CPI的Ka波段耦合腔行波管的三维电路模型。粒子模拟结果表明,当采用和CPI管子相同的电气参数和色散特性时,该管能在28.3~30 GHz的频率范围内有大于550 W的饱和平均输出功率,瞬时带宽大于600 MHz,相应的饱和增益和电子效率分别大于33 dB和8.39%。上述结果与CPI的测试结果吻合良好,证明了设计方案的可行性以及粒子模拟能较准确地对耦合腔行波管的工作性能进行估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耦合腔行波管 KA波段 粒子模拟 重入式交错梯形线 慢波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耦合腔行波管慢波结构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3
19
作者 杨洪 张国书 +2 位作者 孙爱萍 彭晓东 曹建勇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3-57,共5页
利用三维电磁场程序MWS及周期性高频结构的场对称计算模型,对X波段休斯耦合腔慢波结构和Kα波段毫米波梯形耦合腔慢波结构进行了场结构的数值模拟,给出了满足整管设计要求的慢波结构,色散特性和耦合阻抗。
关键词 行波管 休斯耦合腔 交错梯形耦合腔 高频结构 场对称计算模型 耦合阻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压电‒弹性‒流体耦合的压电喷墨打印研究
20
作者 王屹 余心宏 +2 位作者 张国超 董盈升 余齐严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1期237-243,共7页
目的通过研究双极性梯形波的时间参数和电压幅值对液滴喷射的影响,确定合适的驱动波形,旨在避免卫星液滴出现的同时提高压电喷墨打印头液滴喷射的速度。方法利用ANSYS Workbench平台仿真分析压电喷墨过程,对压电-弹性-流体双向流固耦合... 目的通过研究双极性梯形波的时间参数和电压幅值对液滴喷射的影响,确定合适的驱动波形,旨在避免卫星液滴出现的同时提高压电喷墨打印头液滴喷射的速度。方法利用ANSYS Workbench平台仿真分析压电喷墨过程,对压电-弹性-流体双向流固耦合模型和两相流模型进行分布结构分析,根据液滴状态及喷射速度优化驱动波形。结果最终确定双极性梯形波的时间参数为4、14、4、20、4μs,电压幅值为15 V和35 V,加载该驱动波形,液滴喷射平均速度达3.1 m/s,且液滴状态较好,无卫星液滴出现。结论驱动波形的时间参数和电压幅值对压电喷墨打印头喷射液滴的速度和卫星液滴的控制有一定的影响,通过对驱动波形进行优化可以提高压电喷墨打印头喷射液滴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打印头 压电-弹性-流体向流固耦合 极性梯形 ANSYS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