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向共同体的生鲜电商合法性修复策略与机制——京东生鲜和美团优选的双案例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但斌 江小玲 《商业经济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30,共16页
通过对京东生鲜和美团优选的合法性修复实践展开双案例研究,剖析了生鲜电商面向共同体修复合法性的主要过程及前因结果,识别出了生鲜电商的合法性修复需求,提出了以共同体产品提供为价值导向、由分离式修复策略与技术洞见机制组成的修... 通过对京东生鲜和美团优选的合法性修复实践展开双案例研究,剖析了生鲜电商面向共同体修复合法性的主要过程及前因结果,识别出了生鲜电商的合法性修复需求,提出了以共同体产品提供为价值导向、由分离式修复策略与技术洞见机制组成的修复路径,以共同体服务提供为价值导向、由吸纳式修复策略与情感联结机制组成的修复路径。基于此,构建了面向共同体的生鲜电商合法性修复的理论模型。研究表明:危机造成利益相关者恐慌期待和负面定性,破坏生鲜电商的合法性,引致合法性修复需求;生鲜电商基于共同体支持,选择有效的合法性修复策略,构建利于激发修复策略效能的修复机制;得益于修复策略与修复机制的协同作用,推进共同体治理与协调运营,生鲜电商最终获得共同体价值升华。所得的理论模型能够贡献于现有文献对危机情形下生鲜电商合法性修复及共同体构建关注不足的研究缺口,对生鲜电商企业实现持续运营具有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鲜电商 合法性修复 共同体支持 双案例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鲜电商流通模式演化与服务价值创造——盒马鲜生和京东生鲜的双案例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但斌 江小玲 王烽权 《商业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36,共17页
通过剖析盒马鲜生以新颖导向型流通模式为起点的服务价值创造过程,京东生鲜以效率导向型流通模式为起点的服务价值创造过程,提出了以不同生鲜电商流通模式为起点的服务价值创造的实现机理;通过分析生鲜电商的服务价值创造结果,进一步提... 通过剖析盒马鲜生以新颖导向型流通模式为起点的服务价值创造过程,京东生鲜以效率导向型流通模式为起点的服务价值创造过程,提出了以不同生鲜电商流通模式为起点的服务价值创造的实现机理;通过分析生鲜电商的服务价值创造结果,进一步提出了“双重导向”型流通模式及其服务价值创造的实现机理。研究发现,生鲜电商流通模式的关键构成包括服务提供、能力迭代、场景发展和价值变现;根据构成要素的不同组合,将流通模式细分为新颖导向型、效率导向型和“双重导向”型,其服务价值创造的实现机理反映了多样性互补和聚焦性互补的重要性作用;“双重导向”型生鲜电商流通模式是新颖导向型流通模式和效率导向型流通模式演化的共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鲜电商 流通模式 服务价值创造 双案例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变革视角下学校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动力机制与构型——基于探索性双案例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侯春笑 田爱丽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7-34,共8页
教育数字化转型是在学校及其次级组织中发生的系统性的进阶变革过程。为系统厘清学校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驱动因素及实践形式,文章引入组织变革理论视角,扎根于典型案例探寻学校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动因、构型,并挖掘学校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机... 教育数字化转型是在学校及其次级组织中发生的系统性的进阶变革过程。为系统厘清学校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驱动因素及实践形式,文章引入组织变革理论视角,扎根于典型案例探寻学校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动因、构型,并挖掘学校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机理模型。结果表明:由内外部环境因素和利益相关者因素构成的情境动力,价值承诺因素和利益不满因素构成的触发动力,领导者能动因素和组织能动因素构成的使能动力,是三大驱动因素,不同因素交互协同,形成学校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动力机制。依据技术指向和教育指向两个维度,学校教育数字化转型实践呈现出随动转向型、技术指向型、教育指向型、整体转向型四种构型。此外,教育数字化转型实践与学校组织变革有着共同的关键共演路径,呈现出双重优化的显著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教育数字化转型 动力机制 构型 双案例研究 组织变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数据合作资产赋能下电商平台企业自有品牌的成长机理——基于小米有品和网易严选的双案例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朱国军 赵鼎新 郑鸿浩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0-140,共11页
运用扎根理论方法,以电商平台企业小米有品、网易严选为研究对象,将大数据合作资产理论引入电商平台企业自有品牌的成长机理研究,开展“分析性归纳”。研究发现:电商平台企业自有品牌成长的动力源泉在于大数据合作资产的技术赋能与市场... 运用扎根理论方法,以电商平台企业小米有品、网易严选为研究对象,将大数据合作资产理论引入电商平台企业自有品牌的成长机理研究,开展“分析性归纳”。研究发现:电商平台企业自有品牌成长的动力源泉在于大数据合作资产的技术赋能与市场赋能;电商平台企业借助大数据合作资产经由“品牌社群价值共创—创新机会动态识别—双元即兴创新”的逻辑赋能驱动自有品牌成长,获得产品创新力、渠道创新力、价值创新力;电商平台企业自有品牌成长可以选择“品”为核心或者“选”为核心的路径范式。电商平台企业在自有品牌塑造中应充分激发大数据合作资产的赋能驱动作用,根据自身赋能方式和成长机制特点选择合适的自有品牌成长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合作资产 电商平台企业自有品牌 双案例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变革视角下企业价值分享的动力机制与构型——基于华为和万科的双案例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张志朋 李朋波 +2 位作者 周禹 刘光建 刘周浩 《南开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7-38,I0006,I0007,共14页
为了有效应对外部不确定性环境、推动组织可持续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注重与核心人才进行价值分享,以调动这些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然而,现有研究并未揭示企业开启价值分享的动力机制,也未对价值分享实践的构型进行提炼总结。... 为了有效应对外部不确定性环境、推动组织可持续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注重与核心人才进行价值分享,以调动这些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然而,现有研究并未揭示企业开启价值分享的动力机制,也未对价值分享实践的构型进行提炼总结。基于对华为和万科两家中国标杆企业的案例分析,本文从组织变革视角对企业价值分享的前因、构型进行了探讨,并构建企业价值分享的机理模型,即厘清企业为什么进行价值分享、可以采取何种价值分享形式及如何进行价值分享。研究发现,外部环境因素、外部利益相关者因素和从业者特征因素所构成的情境动力因素,价值承诺因素和利益不满因素所构成的触发动力因素,企业家能动因素和组织使能因素所构成的使能动力因素是企业价值分享的三大前因动力要素,不同前因要素之间相互联结演化形成企业价值分享的动力机制。按照风险联动和劣后分享两个构型维度,企业价值分享实践可划分为四种构型,即共担共享型价值分享实践、风险联动型价值分享实践、劣后分享型价值分享实践和互惠交易型价值分享实践;另外,企业的价值分享实践呈现出不同情境下多元类型兼容生效的重要特点。本研究有助于丰富并促进企业价值分享的理论研究,对企业导入价值分享实践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分享 动力机制 构型 双案例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发企业参与乡村产业振兴的长效路径探索--基于关系投资视角的双案例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简冠群 邓首华 《金融发展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72-78,共7页
产业振兴情境下的关系投资是指基于农村地区市场发育程度尚低的现状下,为克服市场失灵,以情感认同为基础,利用社会网络渠道动员企业等社会主体长效参与乡村产业振兴的投资模式。文章通过贵州苗姑娘集团与广东海大集团两家企业参与农村... 产业振兴情境下的关系投资是指基于农村地区市场发育程度尚低的现状下,为克服市场失灵,以情感认同为基础,利用社会网络渠道动员企业等社会主体长效参与乡村产业振兴的投资模式。文章通过贵州苗姑娘集团与广东海大集团两家企业参与农村贫困地区产业振兴的案例实践,提炼出关系投资主要有直接捐助、半价值化投资和价值投资三种具体模式。企业通过关系投资向贫困地区输入资金、人才、技术、信息等要素,帮助贫困地区培育内生能力,并盘活市场生态,进而实现产业振兴。成熟的社会关系网络与农村市场化程度尚低的现状是关系投资实施的情境条件;兼具情感认同与财务实力的企业是关系投资实现的主体条件;建立更为理性包容的经济制度才能真正发挥关系投资的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产业振兴 关系投资 企业参与 双案例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数据分析和直觉分析对组织决策的影响机理——基于双重加工理论的双案例研究
7
作者 舒波 苏芳 孙艳华 《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 2025年第4期521-534,共14页
为应对VUCA时代资源和时间的双重压力,组织需要在短时间内做出高质量决策。大数据分析和直觉分析综合决策成为一种有效的方式,但如何协调使用大数据分析和直觉分析进行高质量决策的机制成为需要研究的重要问题。基于双重加工理论,选择... 为应对VUCA时代资源和时间的双重压力,组织需要在短时间内做出高质量决策。大数据分析和直觉分析综合决策成为一种有效的方式,但如何协调使用大数据分析和直觉分析进行高质量决策的机制成为需要研究的重要问题。基于双重加工理论,选择两家典型电商企业作为案例对象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大数据分析产生的加工决策和直觉分析产生的探索决策之间的动态匹配影响组织决策效率。当加工决策和探索决策匹配结果相互支持时,决策者通过协调策略,主观评估方案可行性,进行复制式行为;当加工决策和探索决策匹配结果不能相互支持时,决策者通过填充策略,客观评估方案可行性,进行探索式行为;当二者相悖时,组织会选择放弃决策。通过探索大数据分析和直觉分析对组织决策的动态协调机制,拓展了双重加工理论的适用情景和边界,对决策者进行组织决策具有启发和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分析 直觉分析 组织决策 重加工理论 双案例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体育用品企业战略转型演化轨迹的案例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李军岩 程文广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35-40,共6页
战略转型是我国体育用品企业发展过程中的核心问题,涉及到技术、品牌、渠道、管理制度等要素的动态调整,直接或间接决定企业的竞争优势。通过梳理我国体育用品企业的研究脉络,并在深入阐释战略转型理论的基础上,采用扎根理论双案例研究... 战略转型是我国体育用品企业发展过程中的核心问题,涉及到技术、品牌、渠道、管理制度等要素的动态调整,直接或间接决定企业的竞争优势。通过梳理我国体育用品企业的研究脉络,并在深入阐释战略转型理论的基础上,采用扎根理论双案例研究方法,推演了李宁和安踏公司战略转型的演化轨迹,探究出两次转型所涉及的3个战略发展阶段,得到我国体育用品企业战略转型可借鉴的3个重要启示:注重战略过程中的两个匹配、注重企业共性和个性的统一、注重企业发展过程的关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用品企业 战略转型 演化轨迹 双案例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业教育在区域创新集群中的作用研究——以中关村和“剑桥现象”为例
9
作者 陈晓红 周源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2-101,共10页
创业教育是推动创新集群迭代发展的活水来源,学术界对此有初步揭示,但缺乏深入的案例研究和对其不足的探讨。以“剑桥现象”和中关村创新集群为双案例,通过案例内分析和案例间分析的对比研究方法,对创业教育在区域创新集群中的作用,特... 创业教育是推动创新集群迭代发展的活水来源,学术界对此有初步揭示,但缺乏深入的案例研究和对其不足的探讨。以“剑桥现象”和中关村创新集群为双案例,通过案例内分析和案例间分析的对比研究方法,对创业教育在区域创新集群中的作用,特别是具体的做法、动力、挑战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剖析。研究发现,双方在教育内容、教育形式等方面有所异同,同时在政策激励、投后管理、人才迁移等方面提出一定的建议。研究一方面弥补了已有研究的不足,另一方面对实践发展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业教育 “剑桥现象” 中关村 创新集群 案例比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