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框架控制力矩陀螺伪逆控制律设计及仿真 被引量:2
1
作者 徐洪亮 翟传润 +1 位作者 战兴群 张炎华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51-855,共5页
提出了一种用于双框架控制力矩陀螺的梯度型伪逆控制律,介绍了控制律的原理与计算方法.该控制律利用系统雅可比阵的伪逆来求解框架运动,并沿奇异测度函数的梯度方向引入零运动,进行奇异回避.针对常用的三正交构型,进行了仿真.仿真过程中... 提出了一种用于双框架控制力矩陀螺的梯度型伪逆控制律,介绍了控制律的原理与计算方法.该控制律利用系统雅可比阵的伪逆来求解框架运动,并沿奇异测度函数的梯度方向引入零运动,进行奇异回避.针对常用的三正交构型,进行了仿真.仿真过程中,框架运动平滑、系统未进入奇异、输出力矩正确.仿真结果表明,梯度型奇异回避伪逆控制律具有物理意义明显、计算简单、奇异回避效果好等优点,能够在航天器中得到实际实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框架控制力矩陀螺 控制 姿态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框架控制力矩陀螺的空间飞行器非线性姿态控制 被引量:1
2
作者 周荻 周净扬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79-187,共9页
推导出了双框架控制力矩陀螺系统操纵空间飞行器姿态机动的精确数学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基于Lyapunov第二法设计了空间飞行器大角度姿态机动非线性控制律,在设计的同时证明了系统的稳定性。设计了双框架陀螺系统奇异鲁棒+零运动操纵律。... 推导出了双框架控制力矩陀螺系统操纵空间飞行器姿态机动的精确数学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基于Lyapunov第二法设计了空间飞行器大角度姿态机动非线性控制律,在设计的同时证明了系统的稳定性。设计了双框架陀螺系统奇异鲁棒+零运动操纵律。给出了双框架控制力矩陀螺系统奇异性定理,对三个双框架陀螺垂直安装及四个双框架陀螺平行安装两种构形方式进行了奇异性分析。分析和仿真验证了三个双框架陀螺垂直安装构形下系统跟踪常值力矩指令和大角度姿态机动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飞行器 双框架控制力矩陀螺 非线性控制 姿态控制 操纵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行构型双框架控制力矩陀螺操纵律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王磊 赵育善 李云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551-1556,1563,共7页
研究了平行构型双框架控制力矩陀螺(DGCMG)的操纵律。分析平行构型DGCMG系统奇异情况及控制特点,在此基础上给出角分布操纵律的设计思想及具体形式。从解决奇异问题等方面,对其性能进行分析。针对无法逃离奇异的不足和角分布运动的权重... 研究了平行构型双框架控制力矩陀螺(DGCMG)的操纵律。分析平行构型DGCMG系统奇异情况及控制特点,在此基础上给出角分布操纵律的设计思想及具体形式。从解决奇异问题等方面,对其性能进行分析。针对无法逃离奇异的不足和角分布运动的权重系数动态变化的需要,改进其外框架角速率指令并仿真验证改进后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框架控制力矩陀螺 奇异 操纵律 角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框架控制力矩陀螺奇异分析及可视化 被引量:3
4
作者 王磊 赵育善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613-619,共7页
研究双框架控制力矩陀螺(DGCMG)的几何奇异问题。利用空间几何方法建立三正交构型DGCMG的几何模型及力矩输出的微分动力学模型,在此基础上严格推导系统奇异的几何判别条件,获得角动量空间中的奇点分布并仿真给出角动量奇点分布的可视化... 研究双框架控制力矩陀螺(DGCMG)的几何奇异问题。利用空间几何方法建立三正交构型DGCMG的几何模型及力矩输出的微分动力学模型,在此基础上严格推导系统奇异的几何判别条件,获得角动量空间中的奇点分布并仿真给出角动量奇点分布的可视化结果。使用ε-δ语言精确定义显、隐奇点及空转。根据奇点处模型泰勒展开推出工程可用的空转判别条件。利用数学中连续性概念,严格证明内奇点必是显奇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框架控制力矩陀螺 奇异 空转 奇点分布 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双框架磁悬浮控制力矩陀螺框架伺服系统扰动抑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李海涛 房建成 +1 位作者 韩邦成 魏彤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199-2205,共7页
为了抑制谐波减速器运动误差对双框架控制力矩陀螺伺服系统速率平稳性的影响,提出一种角加速度反馈的控制方法。建立了带有谐波减速机构的陀螺框架系统的数学模型,对谐波减速器的运动误差进行了分析。通过设计非线性微分跟踪器得到加速... 为了抑制谐波减速器运动误差对双框架控制力矩陀螺伺服系统速率平稳性的影响,提出一种角加速度反馈的控制方法。建立了带有谐波减速机构的陀螺框架系统的数学模型,对谐波减速器的运动误差进行了分析。通过设计非线性微分跟踪器得到加速度信号构成加速度反馈,对谐波减速器运动误差所造成的速率波动进行抑制。对框架伺服系统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证明了该控制方法的有效性,在双框架磁悬浮控制力矩陀螺原理样机上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在5度/秒的转速情况下,使框架转速波动量减小了59%,显著提高了转速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框架控制力矩陀螺 谐波传动 非线性跟踪——微分器 加速度反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框架磁悬浮控制力矩陀螺框架系统的扰动抑制 被引量:4
6
作者 李海涛 侯林 韩邦成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68-878,共11页
内外框架之间的耦合力矩和谐波减速器的非线性传输力矩是影响双框架磁悬浮控制力矩陀螺(DGMSCMG)框架系统精确角速度控制的主要因素,为了解决以上干扰问题,实现框架系统高精度角速率伺服控制提出了一种基于扰动观测器和自适应反步的框... 内外框架之间的耦合力矩和谐波减速器的非线性传输力矩是影响双框架磁悬浮控制力矩陀螺(DGMSCMG)框架系统精确角速度控制的主要因素,为了解决以上干扰问题,实现框架系统高精度角速率伺服控制提出了一种基于扰动观测器和自适应反步的框架系统复合解耦控制方法。通过扰动观测器来估计框架系统中的扰动,并结合自适应反步法获得控制律,其间将扰动估计误差当作未知参数设计了其自适应律,对扰动的两次处理使得框架系统干扰估计更加精确,同时可以保证估计参数的收敛性和整个框架系统的稳定性。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此复合控制方法,DGMSCMG框架系统扰动估计误差不超过框架系统实际扰动的3%,实际框架角速率跟踪参考指令角速率的精度达到99.2%。此复合解耦控制方法可以满足DGMSCMG框架系统抗干扰能力强、高精度角速率伺服控制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框架磁悬浮控制力矩陀螺 框架角速率伺服控制 谐波减速器 扰动观测器 自适应反步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框架磁悬浮控制力矩陀螺磁轴承负载力矩复合补偿的控制 被引量:12
7
作者 谢进进 刘刚 文通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211-2219,共9页
提出一种基于角速率前馈与力矩观测相结合的磁轴承负载力矩复合补偿控制方法来提高双框架磁悬浮控制力矩陀螺磁悬浮转子的悬浮精度。建立了双框架磁悬浮控制力矩陀螺磁悬浮转子动力学模型,分析了内外框架转动情况下的磁轴承负载力矩。... 提出一种基于角速率前馈与力矩观测相结合的磁轴承负载力矩复合补偿控制方法来提高双框架磁悬浮控制力矩陀螺磁悬浮转子的悬浮精度。建立了双框架磁悬浮控制力矩陀螺磁悬浮转子动力学模型,分析了内外框架转动情况下的磁轴承负载力矩。分别基于框架角速率前馈和力矩观测设计了磁轴承负载力矩复合补偿控制方法,分析了补偿后系统的稳定性。最后,利用实验室研制的样机搭建试验平台对本文所提出的方法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在框架以角加速度120(°)/s2启动至10(°)/s时,该方法使转子Ax端位移跳动量减小为未补偿前的44.8%;内外框架以幅值频率10Hz正弦激励时,转子Ax、By端的位移跳动量分别减小为未补偿前的23.4%和35.5%。结果显示提出的方法有效地提高了磁悬浮转子在负载力矩扰动下的悬浮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框架磁悬浮控制力矩陀螺 磁轴承 负载力矩 角速率前馈 力矩观测 复合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悬浮控制力矩陀螺框架系统谐波减速器的迟滞建模 被引量:15
8
作者 房建成 陈萌 李海涛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950-2958,共9页
为了抑制双框架磁悬浮控制力矩陀螺(DGMSCMG)框架伺服系统中谐波减速器固有的迟滞特性对系统精度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Preisach模型的谐波减速器迟滞特性建模方法。首先,使用一阶回转曲线法采集谐波减速器的柔轮输出力矩与扭转角,获得... 为了抑制双框架磁悬浮控制力矩陀螺(DGMSCMG)框架伺服系统中谐波减速器固有的迟滞特性对系统精度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Preisach模型的谐波减速器迟滞特性建模方法。首先,使用一阶回转曲线法采集谐波减速器的柔轮输出力矩与扭转角,获得建立谐波减速器迟滞模型的实验数据,其中谐波减速器柔轮的输出力矩是在不使用力矩传感器的条件下用系统动力学模型估计得到的;然后,使用Preisach模型对谐波减速器柔轮输出力矩与扭转角迟滞关系进行建模;最后,采用将模型离散化的数字型实现方法辨识模型中的权重函数,并给出模型的离散递归算法使模型利于简易化编程与进一步的在线控制。实验结果显示,谐波减速器的迟滞模型误差不超过0.005°,MSE值不超过(0.000 83%)°。结果显示了所述建模方法的正确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框架磁悬浮控制力矩陀螺 谐波减速器 迟滞特性 PREISACH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GCMG框架伺服系统摩擦力矩建模及辨识 被引量:4
9
作者 李红 杭影 +1 位作者 韩邦成 李海涛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001-1007,1165,共7页
为了减小强陀螺效应条件下双框架控制力矩陀螺(double gimbal control moment gyroscope,简称DGCMG)框架伺服系统的非线性摩擦力矩对框架伺服系统控制精度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对DGCMG框架伺服系统非线性摩擦力矩精确建模和辨识的方法。分... 为了减小强陀螺效应条件下双框架控制力矩陀螺(double gimbal control moment gyroscope,简称DGCMG)框架伺服系统的非线性摩擦力矩对框架伺服系统控制精度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对DGCMG框架伺服系统非线性摩擦力矩精确建模和辨识的方法。分析了DGCMG框架伺服系统的动力学方程,在研究内、外框架摩擦力矩随内外框架角速度和陀螺力矩变化规律的基础上,建立了内、外框架摩擦力矩精确的数学模型,并用控制力矩陀螺的实际参数和实验采集数据对摩擦力矩模型参数进行了遗忘因子递推最小二乘法辨识。实验结果验证了所建模型的正确性和辨识结果的准确性,有助于补偿DGCMG框架伺服系统的非线性摩擦力矩,提高框架伺服系统的控制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框架控制力矩陀螺 框架伺服系统 摩擦模型 参数辨识 遗忘因子递推最小二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基座下DGCMG框架伺服系统干扰补偿控制 被引量:4
10
作者 韩邦成 杨莲慧 李海涛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86-692,778,共7页
针对双框架控制力矩陀螺(double gimbal control moment gyro,简称DGCMG)内外框架间的耦合力矩和航天器快速机动带来的牵连力矩引起框架角速率波动问题,建立了动基座下DGCMG框架伺服系统的动力学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扩张状态观测器(exte... 针对双框架控制力矩陀螺(double gimbal control moment gyro,简称DGCMG)内外框架间的耦合力矩和航天器快速机动带来的牵连力矩引起框架角速率波动问题,建立了动基座下DGCMG框架伺服系统的动力学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扩张状态观测器(extended state observer,简称ESO)的扰动力矩估计方法。对耦合力矩、牵连力矩等扰动力矩进行估计并采用力矩前馈的方式进行补偿,从而抑制扰动力矩对框架伺服系统控制精度的影响。仿真及实验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法能有效抑制由于扰动力矩引起的框架速率波动,提高了框架的速率输出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框架控制力矩陀螺 框架伺服系统 动力学模型 扩张状态观测器 前馈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逆系统方法的DGMSCMG框架伺服系统解耦控制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陈晓岑 周东华 陈茂银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02-509,共8页
双框架磁悬浮控制力矩陀螺(Double-gimbal magnetically suspended control moment gyroscope,DGMSCMG)的框架伺服系统是一个多变量、非线性且强耦合的复杂系统.为了进一步提高框架伺服系统的控制精度,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电流模式的动... 双框架磁悬浮控制力矩陀螺(Double-gimbal magnetically suspended control moment gyroscope,DGMSCMG)的框架伺服系统是一个多变量、非线性且强耦合的复杂系统.为了进一步提高框架伺服系统的控制精度,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电流模式的动态逆系统解耦方法,通过对功放系统的动态补偿有效克服了未建模动态对解耦性能的影响,采用自适应滑模控制器有效提高了系统的跟踪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框架磁悬浮控制力矩陀螺 框架伺服系统 动力学耦合 动态逆解耦 动态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反步的DGMSCMG框架伺服系统控制方法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海涛 闫斌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03-710,共8页
针对双框架磁悬浮控制力矩陀螺(DGMSCMG)内、外框架伺服系统耦合力矩及传动机构的非线性传动特性影响框架角速率精度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反步的非线性鲁棒控制器的设计方法。首先分别就双框架伺服系统耦合力矩及框架传动机构的非... 针对双框架磁悬浮控制力矩陀螺(DGMSCMG)内、外框架伺服系统耦合力矩及传动机构的非线性传动特性影响框架角速率精度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反步的非线性鲁棒控制器的设计方法。首先分别就双框架伺服系统耦合力矩及框架传动机构的非线性传动特性对系统稳定性和角速率精度的影响进行分析;其次利用反步理论,通过构造适当的Lyapunov函数并逐级反推得到控制律,保证参数估值的收敛性和系统的全局稳定性;最后通过仿真分析并以小型DGMSCMG系统为对象进行实验,结果表明:与电流前馈控制比较,所提出的自适应反步控制方法,既增强双框架伺服系统的扰动抑制能力,又提高框架角速率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框架磁悬浮控制力矩陀螺(DGMSCMG) 自适应反步控制 传动机构 框架角速率 耦合力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DGCMG的敏捷卫星姿态/角动量联合控制 被引量:3
13
作者 崔培玲 张颖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9-55,共7页
研究了采用双框架控制力矩陀螺(Double Gimbaled Control Momentum Gyroscope,DGCMG)的敏捷卫星姿态/角动量联合控制问题,针对DGCMG的饱和奇异问题,提出了基于Lyapunov的姿态/角动量联合控制方法。首先,建立了采用两个平行构型DGCMG的... 研究了采用双框架控制力矩陀螺(Double Gimbaled Control Momentum Gyroscope,DGCMG)的敏捷卫星姿态/角动量联合控制问题,针对DGCMG的饱和奇异问题,提出了基于Lyapunov的姿态/角动量联合控制方法。首先,建立了采用两个平行构型DGCMG的卫星姿态动力学模型,然后根据陀螺的力矩方程,通过可视化分析得出该构型只有内部隐奇异和饱和奇异两类奇异。隐奇异可以通过操纵律进行避免,而饱和奇异只能通过卸载方式来解决。为了避免采用推力器或磁力矩器等卸载方式带来的问题,设计了连续管理角动量的姿态/角动量联合控制器。此外,为了缩短系统的稳定时间,采用Sigmoid函数对控制器的参数选取进行了改进。该控制器完成敏捷卫星快速机动快速稳定任务的同时,还能连续调节角动量,达到姿态控制和角动量管理的折中。数值仿真结果验证了控制器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框架控制力矩陀螺 敏捷卫星 姿态 角动量姿态联合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使用动量交换装置的滑模姿态控制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磊 赵育善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388-1392,共5页
研究一种基于修正罗德里戈参数的考虑执行机构特性的飞行器滑模控制律.建立结合双框架控制力矩陀螺的飞行器姿态动力学模型和基于修正罗德里戈参数的姿态运动学模型;分析模型不确定性以判断其对滑模控制方法的适用性,提出滑动面进而设... 研究一种基于修正罗德里戈参数的考虑执行机构特性的飞行器滑模控制律.建立结合双框架控制力矩陀螺的飞行器姿态动力学模型和基于修正罗德里戈参数的姿态运动学模型;分析模型不确定性以判断其对滑模控制方法的适用性,提出滑动面进而设计相应的滑模控制器,接着结合线性系统理论和李雅普诺夫稳定原理对控制器的参数确定进行了分析;使用蒙特卡罗法数值仿真验证此控制律的效果.结果证明上述控制器可有效完成姿控任务,且控制精确,鲁棒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模控制 双框架控制力矩陀螺 修正罗德里戈参数 蒙特卡罗法 李雅普诺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DGCMG的空间站扰动辨识动量管理
15
作者 王磊 范高洁 魏传锋 《载人航天》 CSCD 2014年第4期312-318,330,共8页
研究长期在轨空间站的动量管理问题。针对动量管理过程中力矩平衡姿态的求解与稳定性进行分析,应用李亚普诺夫方法,给出一种考虑常值姿态干扰的动量管理控制方法,使用双框架控制力矩陀螺作为姿态控制执行机构,进行动量管理控制仿真。仿... 研究长期在轨空间站的动量管理问题。针对动量管理过程中力矩平衡姿态的求解与稳定性进行分析,应用李亚普诺夫方法,给出一种考虑常值姿态干扰的动量管理控制方法,使用双框架控制力矩陀螺作为姿态控制执行机构,进行动量管理控制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控制准确、收敛快速,可以作为空间站姿态控制的工程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量管理 力矩平衡姿态 李亚普诺夫 双框架控制力矩陀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