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双框架磁悬浮控制力矩陀螺框架伺服系统扰动抑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李海涛 房建成 +1 位作者 韩邦成 魏彤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199-2205,共7页
为了抑制谐波减速器运动误差对双框架控制力矩陀螺伺服系统速率平稳性的影响,提出一种角加速度反馈的控制方法。建立了带有谐波减速机构的陀螺框架系统的数学模型,对谐波减速器的运动误差进行了分析。通过设计非线性微分跟踪器得到加速... 为了抑制谐波减速器运动误差对双框架控制力矩陀螺伺服系统速率平稳性的影响,提出一种角加速度反馈的控制方法。建立了带有谐波减速机构的陀螺框架系统的数学模型,对谐波减速器的运动误差进行了分析。通过设计非线性微分跟踪器得到加速度信号构成加速度反馈,对谐波减速器运动误差所造成的速率波动进行抑制。对框架伺服系统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证明了该控制方法的有效性,在双框架磁悬浮控制力矩陀螺原理样机上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在5度/秒的转速情况下,使框架转速波动量减小了59%,显著提高了转速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框架控制力矩陀螺 谐波传动 非线性跟踪——微分器 加速度反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框架控制力矩陀螺伪逆控制律设计及仿真 被引量:2
2
作者 徐洪亮 翟传润 +1 位作者 战兴群 张炎华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51-855,共5页
提出了一种用于双框架控制力矩陀螺的梯度型伪逆控制律,介绍了控制律的原理与计算方法.该控制律利用系统雅可比阵的伪逆来求解框架运动,并沿奇异测度函数的梯度方向引入零运动,进行奇异回避.针对常用的三正交构型,进行了仿真.仿真过程中... 提出了一种用于双框架控制力矩陀螺的梯度型伪逆控制律,介绍了控制律的原理与计算方法.该控制律利用系统雅可比阵的伪逆来求解框架运动,并沿奇异测度函数的梯度方向引入零运动,进行奇异回避.针对常用的三正交构型,进行了仿真.仿真过程中,框架运动平滑、系统未进入奇异、输出力矩正确.仿真结果表明,梯度型奇异回避伪逆控制律具有物理意义明显、计算简单、奇异回避效果好等优点,能够在航天器中得到实际实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框架控制力矩陀螺 控制律 姿态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框架硅微型机械振动陀螺仪鲁棒控制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方玉明 李普 茅盘松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91-596,共6页
以内框驱动式双框架硅微型角振动机械陀螺仪为对象,建立了闭环力平衡控制模型,采用鲁棒H∞控制理论中的混合灵敏度法设计了鲁棒控制器。仿真结果表明,同开环微机械陀螺相比,通过合理选择加权函数设计出的鲁棒H∞控制器能使微机械陀螺对... 以内框驱动式双框架硅微型角振动机械陀螺仪为对象,建立了闭环力平衡控制模型,采用鲁棒H∞控制理论中的混合灵敏度法设计了鲁棒控制器。仿真结果表明,同开环微机械陀螺相比,通过合理选择加权函数设计出的鲁棒H∞控制器能使微机械陀螺对敏感轴固有频率摄动敏感性显著降低,微机械陀螺鲁棒性能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框架微机械振动陀螺仪 力平衡控制 鲁棒H∞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框架磁悬浮控制力矩陀螺框架系统的扰动抑制 被引量:4
4
作者 李海涛 侯林 韩邦成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68-878,共11页
内外框架之间的耦合力矩和谐波减速器的非线性传输力矩是影响双框架磁悬浮控制力矩陀螺(DGMSCMG)框架系统精确角速度控制的主要因素,为了解决以上干扰问题,实现框架系统高精度角速率伺服控制提出了一种基于扰动观测器和自适应反步的框... 内外框架之间的耦合力矩和谐波减速器的非线性传输力矩是影响双框架磁悬浮控制力矩陀螺(DGMSCMG)框架系统精确角速度控制的主要因素,为了解决以上干扰问题,实现框架系统高精度角速率伺服控制提出了一种基于扰动观测器和自适应反步的框架系统复合解耦控制方法。通过扰动观测器来估计框架系统中的扰动,并结合自适应反步法获得控制律,其间将扰动估计误差当作未知参数设计了其自适应律,对扰动的两次处理使得框架系统干扰估计更加精确,同时可以保证估计参数的收敛性和整个框架系统的稳定性。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此复合控制方法,DGMSCMG框架系统扰动估计误差不超过框架系统实际扰动的3%,实际框架角速率跟踪参考指令角速率的精度达到99.2%。此复合解耦控制方法可以满足DGMSCMG框架系统抗干扰能力强、高精度角速率伺服控制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框架磁悬浮控制力矩陀螺 框架角速率伺服控制 谐波减速器 扰动观测器 自适应反步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框架式振动陀螺仪的系统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黄胜华 苏岩 +1 位作者 王寿荣 周百令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9年第2期28-31,共4页
微机械振动陀螺仪是一类难度较大的微机电系统.本文详细介绍了双框架式振动陀螺仪结构及工作原理,讨论了其驱动方式,分析了其信号测试上的特殊性,提出了一种测试方案,对其中的关键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解决方法.
关键词 微机械 振动陀螺仪 双框架 陀螺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框架控制力矩陀螺的空间飞行器非线性姿态控制 被引量:1
6
作者 周荻 周净扬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79-187,共9页
推导出了双框架控制力矩陀螺系统操纵空间飞行器姿态机动的精确数学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基于Lyapunov第二法设计了空间飞行器大角度姿态机动非线性控制律,在设计的同时证明了系统的稳定性。设计了双框架陀螺系统奇异鲁棒+零运动操纵律。... 推导出了双框架控制力矩陀螺系统操纵空间飞行器姿态机动的精确数学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基于Lyapunov第二法设计了空间飞行器大角度姿态机动非线性控制律,在设计的同时证明了系统的稳定性。设计了双框架陀螺系统奇异鲁棒+零运动操纵律。给出了双框架控制力矩陀螺系统奇异性定理,对三个双框架陀螺垂直安装及四个双框架陀螺平行安装两种构形方式进行了奇异性分析。分析和仿真验证了三个双框架陀螺垂直安装构形下系统跟踪常值力矩指令和大角度姿态机动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飞行器 双框架控制力矩陀螺 非线性控制 姿态控制 操纵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型双框架式硅微角振动陀螺仪的工作机理及误差分析
7
作者 张燕娥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1998年第2期27-30,共4页
一本文介绍了改进型双框架式硅微角振动陀螺仪的结构特点及工作机理,给出了它的力学模型,分析了它的各种误差,这对于研制该型陀螺仪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双框架 角振动陀螺仪 工作机理 误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行构型双框架控制力矩陀螺操纵律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王磊 赵育善 李云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551-1556,1563,共7页
研究了平行构型双框架控制力矩陀螺(DGCMG)的操纵律。分析平行构型DGCMG系统奇异情况及控制特点,在此基础上给出角分布操纵律的设计思想及具体形式。从解决奇异问题等方面,对其性能进行分析。针对无法逃离奇异的不足和角分布运动的权重... 研究了平行构型双框架控制力矩陀螺(DGCMG)的操纵律。分析平行构型DGCMG系统奇异情况及控制特点,在此基础上给出角分布操纵律的设计思想及具体形式。从解决奇异问题等方面,对其性能进行分析。针对无法逃离奇异的不足和角分布运动的权重系数动态变化的需要,改进其外框架角速率指令并仿真验证改进后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框架控制力矩陀螺 奇异 操纵律 角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框架控制力矩陀螺奇异分析及可视化 被引量:3
9
作者 王磊 赵育善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613-619,共7页
研究双框架控制力矩陀螺(DGCMG)的几何奇异问题。利用空间几何方法建立三正交构型DGCMG的几何模型及力矩输出的微分动力学模型,在此基础上严格推导系统奇异的几何判别条件,获得角动量空间中的奇点分布并仿真给出角动量奇点分布的可视化... 研究双框架控制力矩陀螺(DGCMG)的几何奇异问题。利用空间几何方法建立三正交构型DGCMG的几何模型及力矩输出的微分动力学模型,在此基础上严格推导系统奇异的几何判别条件,获得角动量空间中的奇点分布并仿真给出角动量奇点分布的可视化结果。使用ε-δ语言精确定义显、隐奇点及空转。根据奇点处模型泰勒展开推出工程可用的空转判别条件。利用数学中连续性概念,严格证明内奇点必是显奇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框架控制力矩陀螺 奇异 空转 奇点分布 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机械双框架陀螺仪的机理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邵良杰 罗晓章 《传感器技术》 CSCD 1999年第5期7-9,共3页
微机械双框架陀螺仪是一种用于测量运动物体角速度的微型惯性器件。由于其尺寸的大幅度减少,使它在许多领域都有极其广泛的应用,是当今微米/纳米技术发展的一个主要方向。介绍了该陀螺仪的结构组成与工作机理,建立其力学模型,并在此基础... 微机械双框架陀螺仪是一种用于测量运动物体角速度的微型惯性器件。由于其尺寸的大幅度减少,使它在许多领域都有极其广泛的应用,是当今微米/纳米技术发展的一个主要方向。介绍了该陀螺仪的结构组成与工作机理,建立其力学模型,并在此基础上,主要对原理误差进行了定性的分析,得出了影响其精度的主要干扰源,为误差的补偿指明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速度 微机械 双框架陀螺仪 误差 陀螺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框架磁悬浮控制力矩陀螺磁轴承负载力矩复合补偿的控制 被引量:12
11
作者 谢进进 刘刚 文通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211-2219,共9页
提出一种基于角速率前馈与力矩观测相结合的磁轴承负载力矩复合补偿控制方法来提高双框架磁悬浮控制力矩陀螺磁悬浮转子的悬浮精度。建立了双框架磁悬浮控制力矩陀螺磁悬浮转子动力学模型,分析了内外框架转动情况下的磁轴承负载力矩。... 提出一种基于角速率前馈与力矩观测相结合的磁轴承负载力矩复合补偿控制方法来提高双框架磁悬浮控制力矩陀螺磁悬浮转子的悬浮精度。建立了双框架磁悬浮控制力矩陀螺磁悬浮转子动力学模型,分析了内外框架转动情况下的磁轴承负载力矩。分别基于框架角速率前馈和力矩观测设计了磁轴承负载力矩复合补偿控制方法,分析了补偿后系统的稳定性。最后,利用实验室研制的样机搭建试验平台对本文所提出的方法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在框架以角加速度120(°)/s2启动至10(°)/s时,该方法使转子Ax端位移跳动量减小为未补偿前的44.8%;内外框架以幅值频率10Hz正弦激励时,转子Ax、By端的位移跳动量分别减小为未补偿前的23.4%和35.5%。结果显示提出的方法有效地提高了磁悬浮转子在负载力矩扰动下的悬浮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框架磁悬浮控制力矩陀螺 磁轴承 负载力矩 角速率前馈 力矩观测 复合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框架控制力矩陀螺奇异性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卢松涛王 磊赵育善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096-1100,共5页
针对双框架控制力矩陀螺群的奇异性问题,定义了框架坐标系;提出了显隐奇点的ε-δ定义,并对奇点进行了3种分类;将陀螺群的角动量在奇点进行了泰勒展开,并定义了空转的判定条件;分析了陀螺群陷入奇异与各角动量相互平行的关系;针对定常... 针对双框架控制力矩陀螺群的奇异性问题,定义了框架坐标系;提出了显隐奇点的ε-δ定义,并对奇点进行了3种分类;将陀螺群的角动量在奇点进行了泰勒展开,并定义了空转的判定条件;分析了陀螺群陷入奇异与各角动量相互平行的关系;针对定常转速且角动量大小相等的不限定框架构型的陀螺群的奇点问题,给出了内奇点必是隐奇点的严格证明.通过三正交构型20°纬度圈的最小显奇点的实例验证了内奇点必是隐奇点的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力矩陀螺 奇异性 双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改进型的双框架硅微机械陀螺仪
13
作者 王寿宁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4期42-45,共4页
本文分析了双框架式硅微机械陀螺仪的作用机理,提出了改进双框架式硅微机械陀螺仪性能的措施.仿真结果表明,通过改进,陀螺仪的灵敏度和信噪比都可以大大提高.
关键词 传感器 微机械陀螺仪 双框架 灵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框独立驱动式双框架位标器的指向分析
14
作者 汤海亮 陈余辉 +2 位作者 席斐 朱全发 屈军利 《弹箭与制导学报》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96-99,共4页
研究了后框独立驱动式双框架位标器的指向问题。首先建立后框独立驱动式双框架位标器的几何模型,然后利用坐标变换和位标器前后框的空间几何关系、驱动特点,给出位标器前框偏航-俯仰角的计算方法,得到前框指向角与后框驱动角、内框连杆... 研究了后框独立驱动式双框架位标器的指向问题。首先建立后框独立驱动式双框架位标器的几何模型,然后利用坐标变换和位标器前后框的空间几何关系、驱动特点,给出位标器前框偏航-俯仰角的计算方法,得到前框指向角与后框驱动角、内框连杆长度及后内环摇臂长度的函数关系,最后通过数值求解,分析前框指向角随后框驱动角的变化趋势。计算结果表明,该形式位标器的指向角不能用后框驱动角简单替代,框架传动形式对指向的影响不可忽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框架位标器 后框独立驱动 前框指向角 后框驱动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框架式动量交换装置角动量包络分析方法
15
作者 王卫杰 汪洲 +1 位作者 庞维坤 杨洋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591-1598,共8页
针对单框架控制力矩陀螺(SGCMG)、双框架动量轮(DGMW)、磁悬浮控制敏感陀螺(MSCSG)等典型框架式动量交换装置构型角动量包络分析效率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框架等效的框架动量轮角动量包络分析方法。比较基于机械实体框架的SGCMG和DGMW与基... 针对单框架控制力矩陀螺(SGCMG)、双框架动量轮(DGMW)、磁悬浮控制敏感陀螺(MSCSG)等典型框架式动量交换装置构型角动量包络分析效率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框架等效的框架动量轮角动量包络分析方法。比较基于机械实体框架的SGCMG和DGMW与基于磁悬浮微框架的MSCSG角动量交换原理的异同,研究设计SGCMG与MSCSG角动量径/轴向分量间的等效系数,利用双正交SGCMG实体框架构建MSCSG微框架等效模型,对比MSCSG与DGMW遍历法角动量表达式,分析所提方法在DGMW角动量分析的适用性。量化分析所提方法的误差,证明所提方法计算结果相较于传统遍历法角动量绝对误差和角动量方向误差均在千分之一以下。分析2种方法参数维度,证明所提方法的快速性。分别基于传统遍历法和所提方法对MSCSG和DGMW角动量包络进行仿真对比,证明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所提方法在MSCSG群角动量包络分析中具有更广泛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框架控制力矩陀螺 双框架动量轮 磁悬浮控制敏感陀螺 角动量包络 误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策略蒸馏主仆框架的优势加权双行动者-评论家算法
16
作者 杨皓麟 刘全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81-94,共14页
离线强化学习(Offline RL)定义了从固定批次的数据集中学习的任务,能够规避与环境交互的风险,提高学习的效率与稳定性。其中优势加权行动者-评论家算法提出了一种将样本高效动态规划与最大似然策略更新相结合的方法,在利用大量离线数据... 离线强化学习(Offline RL)定义了从固定批次的数据集中学习的任务,能够规避与环境交互的风险,提高学习的效率与稳定性。其中优势加权行动者-评论家算法提出了一种将样本高效动态规划与最大似然策略更新相结合的方法,在利用大量离线数据的同时,快速执行在线精细化策略的调整。但是该算法使用随机经验回放机制,同时行动者-评论家模型只采用一套行动者,数据采样与回放不平衡。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策略蒸馏并进行数据经验优选回放的优势加权双行动者-评论家算法(Advantage Weighted Double Actors-Critics Based on Policy Distillation with Data Experience Optimization and Replay,DOR-PDAWAC),该算法采用偏好新经验并重复回放新旧经验的机制,利用双行动者增加探索,并运用基于策略蒸馏的主从框架,将行动者分为主行为者和从行为者,提升协作效率。将所提算法应用到通用D4RL数据集中的MuJoCo任务上进行消融实验与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其学习效率等均获得了更优的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线强化学习 深度强化学习 策略蒸馏 行动者-评论家框架 经验回放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层双跨混凝土框架结构加固后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郑昊 郑乔文 +1 位作者 朱春明 李向民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7-62,74,共7页
通过低周反复水平荷载试验对四榀双层双跨混凝土框架结构加固后的破坏形态、破坏机制、滞回曲线、骨架曲线、位移延性、刚度退化、耗能能力等性能进行了较为深入系统的研究。研究表明,混凝土框架在加固后均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同时采... 通过低周反复水平荷载试验对四榀双层双跨混凝土框架结构加固后的破坏形态、破坏机制、滞回曲线、骨架曲线、位移延性、刚度退化、耗能能力等性能进行了较为深入系统的研究。研究表明,混凝土框架在加固后均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同时采用软件SeismoSoft 4.0对模型框架进行数值分析,计算结果表明,计算值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混凝土框架 低周反复水平荷载 滞回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廊式双跨框架结构扭转效应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高峰 孙柏涛 闫培雷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51-158,共8页
本文基于一内廊式双跨框架结构实例建立不同偏心率的ABAQUS有限元模型并合理考虑填充墙对框架结构的影响,分析内廊式双跨框架结构体系的扭转效应规律,研究结构偏心率对结构层间位移角和层间扭转角的影响。时程分析结果表明:结构的扭转... 本文基于一内廊式双跨框架结构实例建立不同偏心率的ABAQUS有限元模型并合理考虑填充墙对框架结构的影响,分析内廊式双跨框架结构体系的扭转效应规律,研究结构偏心率对结构层间位移角和层间扭转角的影响。时程分析结果表明:结构的扭转效应随偏心率增大而增强,结构扭转效应会对层间位移角产生较大影响。根据分析结果本文量化结构在多遇地震、设防地震和罕遇地震作用下偏心率与最大层扭转角角和偏心率与最大层间位移角之间的关系,便于设计时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廊式框架结构 偏心率 扭转效应 层间位移角 层扭转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地流转如何影响农户生计:基于双IS框架
19
作者 王一清 匡远配 《江苏农业科学》 2018年第23期427-431,共5页
农地具有功能多重性,农地流转将产生经济和社会的双重变革,必然对农户的生计产生影响。为了从整体上衡量农地流转经济活动对农户生计结果的影响,从农户生产生活2个方面构建了双IS理论框架,考察了农地流转活动对农户生计的影响机制,在此... 农地具有功能多重性,农地流转将产生经济和社会的双重变革,必然对农户的生计产生影响。为了从整体上衡量农地流转经济活动对农户生计结果的影响,从农户生产生活2个方面构建了双IS理论框架,考察了农地流转活动对农户生计的影响机制,在此基础上,运用弹性分析法对2007—2016年中国农地流转和农民收入的宏观数据进行弹性计算,进一步研究农地流转对农户生计的具体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农地流转对农户生计结果的影响弹性效应都不高,即农地流转对改善农户生计状况作用有限。因此,在推动农地流转的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弱化农地的社会保障功能,继续加强财政支农力度,建立健全农业服务体系等一系列配套措施,进而改善农户生计,实现农业转型和农户生计改善"双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流转 农户生计 IS框架 弹性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支柱货币政策框架下的货币条件指数构建
20
作者 程强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2期151-154,共4页
考虑我国货币政策执行过程中侧重数量型工具的特殊性,文章结合完善货币政策双支柱框架的目标任务,运用误差修正模型来构建货币条件指数MCI。根据应对经济周期和金融周期的逆周期调控手段的不同,构建了5个MCI指数。格兰杰因果分析表明:... 考虑我国货币政策执行过程中侧重数量型工具的特殊性,文章结合完善货币政策双支柱框架的目标任务,运用误差修正模型来构建货币条件指数MCI。根据应对经济周期和金融周期的逆周期调控手段的不同,构建了5个MCI指数。格兰杰因果分析表明:在应对经济周期上,货币政策源于产出缺口,但对产出和通胀同时产生影响;而目前在应对金融周期上货币政策还略显被动,资产价格是货币政策的格兰杰原因,货币政策稳定金融市场的职能有待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条件指数 经济周期 金融周期 货币政策支柱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