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双核铂(Ⅱ)配合物通过p53-Bak途径诱导人乳腺癌MCF-7细胞凋亡 被引量:3
1
作者 王静 杨猛 +2 位作者 陈曦 沈敏敏 戚雅丹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60-168,共9页
新型双核铂(Ⅱ)配合物{[cis-Pt(NH_3)_2Cl]2L}(NO_3)_2(L=4,4'-methylenedianiline)对多种肿瘤细胞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作用机制不明。本研究以顺铂为对照,探讨了该双核铂(Ⅱ)配合物对MCF-7细胞增殖抑制、细胞周期、细胞凋亡及凋亡... 新型双核铂(Ⅱ)配合物{[cis-Pt(NH_3)_2Cl]2L}(NO_3)_2(L=4,4'-methylenedianiline)对多种肿瘤细胞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作用机制不明。本研究以顺铂为对照,探讨了该双核铂(Ⅱ)配合物对MCF-7细胞增殖抑制、细胞周期、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因子p53、P-p53(ser15)、p21、Bcl-2、Bak、Cleaved-caspase-3、c PARP(cleavage of poly(ADP-ribose)polymerase)的影响。MTT法检测配合物或顺铂在不同浓度或不同作用时间后对MCF-7增殖的影响,其中作用48 h后配合物对MCF-7的IC50为1.59μmol/L,顺铂为7.95μmol/L。原位移植瘤实验显示,配合物组肿瘤抑制率为54.1%,高于顺铂组(36.2%)。同等条件下,配合物处理的MCF-7细胞,经Hoechst33342染色后出现明显细胞体积缩小和染色质固缩现象。流式细胞检测技术分析显示,经该配合物处理后,大部分MCF-7细胞停滞在S期,并出现了细胞膜外表面的磷脂酰丝氨酸外翻与线粒体内膜急剧下降等典型的细胞凋亡现象。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随着配合物浓度增加,Cleaved-caspase-3、p53、P-p53(ser15)、c PARP、Bak蛋白表达增强,而p21、Bcl-2表达水平下调。上述结果表明,该配合物可能通过p53-Bak途径诱导DNA损伤,进而导致MCF-7细胞发生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核铂()配合 顺铂 人乳腺癌MCF-7细胞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iR,1^(ii)R,2~iR,2^(ii)R)-N^i,N^(ii)-(1,3-亚苯基双(亚甲基))环己烷-1,2-二胺作为配体的双核铂配合物的合成及其抗癌活性
2
作者 高传柱 陈骥 +6 位作者 王天帅 张艳 钱韵旭 杨波 苟少华 董鹏 张英杰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188-2196,共9页
以(1iR,1iiR,2iR,2iiR)-Ni,Nii-(1,3-亚苯基双(亚甲基))环己烷-1,2-二胺(HL)作为配体,设计并合成了7种双核铂配合物,并利用IR,1H NMR,13C NMR,ESI-MS和元素分析等进行了表征。通过MTT法测定目标双核铂配合物对人类Hep G-2,A549,HCT-116... 以(1iR,1iiR,2iR,2iiR)-Ni,Nii-(1,3-亚苯基双(亚甲基))环己烷-1,2-二胺(HL)作为配体,设计并合成了7种双核铂配合物,并利用IR,1H NMR,13C NMR,ESI-MS和元素分析等进行了表征。通过MTT法测定目标双核铂配合物对人类Hep G-2,A549,HCT-116和MCF-7四种癌细胞系的细胞毒性。结果表明,所有的化合物对Hep G-2,A549和HCT-116细胞系均表现了良好的细胞毒活性,但对MCF-7细胞系均无活性。其中,以3-羟基环丁烷-1,1-二羧酸为离去基团的配合物P7对HepG-2和A549细胞系的活性优于卡铂,对HCT-116细胞系的活性接近于奥沙利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核铂()配合 手性配体 体外细胞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