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维生物学数据两阶段组合降维策略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荀鹏程 钱国华 +2 位作者 赵杨 于浩 陈峰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26-629,共4页
目的探讨高维生物学数据的多阶段组合降维策略。方法以微阵列数据的判别分析为例,采用实际数据和模拟数据相结合的方法,提出"初步选维→进一步降维"的两阶段组合降维策略,并与后续的"判别→验证"相结合,形成了"... 目的探讨高维生物学数据的多阶段组合降维策略。方法以微阵列数据的判别分析为例,采用实际数据和模拟数据相结合的方法,提出"初步选维→进一步降维"的两阶段组合降维策略,并与后续的"判别→验证"相结合,形成了"选维→降维→判别→验证"的判别分析思路。以后续判别分析的预测效果、预测结果的稳定性与敏感性等为指标,对2种单一降维(PCA,PLS)方法和4种组合降维方法(PCA+SIR、PCA+SAVE、PLS+SIR和PLS+SAVE)进行了考察。结果从判别模型的预测效果、预测结果的稳定性及敏感性来看,PLS优于PCA,PLS+SIR/SAVE的组合降维效果更佳。结论用t计分法选维,以"PLS+SIR/SAVE"法进行降维的两阶段组合降维策略,对于微阵列数据判别分析,是实用的、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阶段组合降维 最小二乘 切片逆回归 切片均方误差估计 微阵列数据 判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SCE SHM Benchmark模型的两阶段结构损伤识别方法 被引量:2
2
作者 刘朝 雷鹰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0-64,共5页
近年来,一种激励未知和输出部分已知条件下结构局部损伤识别的新方法得以提出,这种方法能基于子结构思想进行复杂结构的局部损伤识别,基于此方法,提出两阶段的损伤识别策略,并将其应用于第1阶段ASCE SHMbench-mark模型的case 4的4种损... 近年来,一种激励未知和输出部分已知条件下结构局部损伤识别的新方法得以提出,这种方法能基于子结构思想进行复杂结构的局部损伤识别,基于此方法,提出两阶段的损伤识别策略,并将其应用于第1阶段ASCE SHMbench-mark模型的case 4的4种损伤识别,以检验此方法的有效性.在第1阶段,提出8-DOF的损伤模型以进行损伤层的定位;第2阶段,利用子结构的思想,提出12-DOF的损伤模型,在包含损伤层的子结构中对损伤进行准确识别和定位.采用扩展卡尔曼方法对增广状态向量进行估计并使用最小二乘对未知激励进行递推,识别未知激励下的结构物理参数.损伤识别的结果显示,此方法能高精度地识别benchmark模型的各种损伤情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损伤识别 阶段策略 SHM BENCHMARK模型 子结构方法 扩展卡尔曼估计 最小乘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部门一般均衡条件下劳动报酬的决定——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谢攀 李文溥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00-109,共10页
对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劳动报酬份额下降的问题,目前的研究多从宏观层面进行分析。基于劳动力市场和产品市场同时均衡条件下劳动报酬份额的决定机制,在一个将资本-产出比、技术进步、FDI、进出口贸易等关键变量内生化的联立方程... 对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劳动报酬份额下降的问题,目前的研究多从宏观层面进行分析。基于劳动力市场和产品市场同时均衡条件下劳动报酬份额的决定机制,在一个将资本-产出比、技术进步、FDI、进出口贸易等关键变量内生化的联立方程模型中进行三阶段最小二乘估计,可从微观角度分析中国劳动报酬份额下降的成因。研究发现,居民在劳动力市场上因整体谈判力下降以及在产品市场上因面对价格加成而导致的福利损失,可能超过了企业因利润增加而惠及员工的收益。这些效应因经济全球化趋势下,收入分配中向资方倾斜而被进一步强化,最终导致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和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下降。进一步检验发现,劳动力市场分割、垄断行业与非垄断行业分化、宏观税负过高以及两头在外的加工贸易和FDI,均不利于劳动报酬份额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门一般均衡 劳动报酬 阶段最小乘估计 省级面板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代际弹性系数估计偏误的修正与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喆 刘春红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5-10,共6页
代际弹性系数表示父代对子代的持久影响程度,除能解释社会利益分化的代际传递现象外,还可反映子代在组织支持感分布上相对父代的变动情况。由于微观数据库无法提供持久性数据,利用临时性均值替代持久性组织支持感,易发生真分数理论、不... 代际弹性系数表示父代对子代的持久影响程度,除能解释社会利益分化的代际传递现象外,还可反映子代在组织支持感分布上相对父代的变动情况。由于微观数据库无法提供持久性数据,利用临时性均值替代持久性组织支持感,易发生真分数理论、不同生命周期、内生性及样本选择性等偏误。为修正理论研究中的四种偏误,文章通过构建双样本两阶段最小二乘法模型,利用CHNS数据库和CHIP数据库,对代际组织支持感流动性进行应用研究。发现代际组织支持感的主要传递工具为教育,影响组织支持感强度变化因素为出生年代、教育、职业和城乡变量等,研究表明代际弹性系数估计偏误修正模型具有较强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际弹性系数 组织支持感 传递工具变量 样本阶段最小二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门限随机前沿模型的构建与估计 被引量:2
5
作者 蒋青嬗 李毅君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5-31,共7页
基于空间计量视角拓展门限随机前沿模型,从技术效率时变和非时变两个层面分别构建空间门限随机前沿模型。模型同时考虑了生产单元的异质性和空间相关性,适用性较佳。分别使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和极大似然方法估计非时变和时变层面下的参... 基于空间计量视角拓展门限随机前沿模型,从技术效率时变和非时变两个层面分别构建空间门限随机前沿模型。模型同时考虑了生产单元的异质性和空间相关性,适用性较佳。分别使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和极大似然方法估计非时变和时变层面下的参数,使用JLMS法估计效率。蒙特卡罗结果表明:此方法的估计精度较高。随着样本容量的增加,估计精度增加;忽略空间效应或者门限效应,估计精度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前沿模型 门限效应 空间效应 阶段最小二乘 极大似然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城乡代际收入流动性的测度及影响机制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彭骏 赵西亮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2-128,共17页
基于CHIP1995—2013年调查数据以及CHFS2015与2017年数据,使用双样本两阶段最小二乘估计方法(TS2SLS)考察中国城乡居民家庭代际收入流动性的变化趋势及其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城镇与农村居民家庭的代际收入流动性在较长的时期内均呈现上... 基于CHIP1995—2013年调查数据以及CHFS2015与2017年数据,使用双样本两阶段最小二乘估计方法(TS2SLS)考察中国城乡居民家庭代际收入流动性的变化趋势及其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城镇与农村居民家庭的代际收入流动性在较长的时期内均呈现上下波动的变化趋势;农村居民家庭的代际收入流动性持续高于城镇家庭;随着子代出生年份的推移,城镇家庭不同出生队列的代际收入流动性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而农村家庭不同出生队列的代际收入流动性则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影响机制分析结果表明,父代的非教育因素在城乡家庭代际收入传递过程中均发挥着主导作用,对农村家庭的影响甚至更大。得益于社会整体制度环境不断改善,父代的非教育因素在城镇家庭代际收入传递过程中的影响逐渐减弱,而教育因素的影响则逐渐上升,特别是城镇中、低收入家庭,父代的教育因素在代际收入传递过程中的影响大幅提高,但父代的非教育因素对农村家庭代际收入流动性的作用则一直保持较高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际收入流动性 双样本两阶段最小二乘估计 人力资本 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居民收入差距对代际收入流动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李超 商玉萍 李芳芝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2-46,共15页
伴随着中国居民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代际收入流动性是否也有不断增强的趋势?基于此,在居民收入差距测度和代际收入流动性测度的基础上,运用双样本两阶段最小二乘法、分位数回归方法研究两者的相互关系。结果显示:中国居民收入差距的扩... 伴随着中国居民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代际收入流动性是否也有不断增强的趋势?基于此,在居民收入差距测度和代际收入流动性测度的基础上,运用双样本两阶段最小二乘法、分位数回归方法研究两者的相互关系。结果显示:中国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对城镇"贫困阶层"和"中等收入阶层"代际收入流动性具有较强的提升作用,对城镇"精英阶层"代际收入流动性具有抑制作用;而对农村"贫困阶层""精英阶层"和"中等收入阶层"代际收入流动性的抑制作用则依次递减。另外,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对城镇父子代际收入流动性的提升作用大于城镇父女代际收入流动性,对农村父女代际收入流动性的抑制作用大于农村父子代际收入流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入差距 代际收入流动 样本阶段最小二乘 分位数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城乡居民多代际收入流动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李芳芝 张焕明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50-57,共8页
根据多代际收入流动的理论研究框架,基于CHIP2013和CHIP1995的调查数据,分别使用两样本两阶段最小二乘估计(TS2SLS)和分位数回归方法,估计城乡子代对父代和祖父代的多代际收入弹性,结果发现:城镇父子代际收入弹性大于农村父子,城镇居民... 根据多代际收入流动的理论研究框架,基于CHIP2013和CHIP1995的调查数据,分别使用两样本两阶段最小二乘估计(TS2SLS)和分位数回归方法,估计城乡子代对父代和祖父代的多代际收入弹性,结果发现:城镇父子代际收入弹性大于农村父子,城镇居民的代际收入流动性低于农村居民;在多代际收入流动的理论模型中控制父代收入变量,城乡祖父代对子代收入的回归系数都明显下降;城乡居民的父子代际收入弹性从低收入家庭到高收入家庭都呈现递减的特征;城镇和农村居民不同收入阶层多代际收入流动现象差异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代际收入流动 多代际收入弹性 样本阶段最小乘估计 分位数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