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隶属函数法和GGE双标图的饲草型小黑麦种质适应性评价 被引量:37
1
作者 刘晶 宋谦 +2 位作者 田新会 杜文华 刘汉成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85-96,共12页
为筛选甘肃省不同地区适宜种植的小黑麦品种(系)和甘肃省最适宜种植小黑麦的试验点,以4个小黑麦种质(新品系P2,新品系P4,石大1号,中饲1048)为材料,于2014-2015年研究了上述种质在甘肃省不同试验点(临洮,玛曲,夏河,合作,肃南县马蹄乡和... 为筛选甘肃省不同地区适宜种植的小黑麦品种(系)和甘肃省最适宜种植小黑麦的试验点,以4个小黑麦种质(新品系P2,新品系P4,石大1号,中饲1048)为材料,于2014-2015年研究了上述种质在甘肃省不同试验点(临洮,玛曲,夏河,合作,肃南县马蹄乡和肃南县康乐乡)开花期的干草产量、营养价值(粗蛋白含量,中性洗涤纤维含量,酸性洗涤纤维含量)以及干物质消化率,其中临洮点有灌溉条件,其他试点无灌溉条件,为雨养区。利用方差分析、隶属函数法和GGE(基因型和基因与环境互作效应)双标图法,对测定数据进行了分析,得到以下结果:1)参试的4个小黑麦种质中,品系P2的干草产量最高(12.94t·hm^(-2)),营养评价值最高(0.67),在临洮点和玛曲点具有广阔推广利用前景;品系P4的干草产量较高(10.90t·hm^(-2)),营养评价值较高(0.5);石大1号和中饲1048由于营养评价值低或干草产量低,在甘肃省6个试验点表现均不理想,不适合种植。2)6个试点中,临洮点小黑麦的干草产量(14.13t·hm^(-2))较高(位居第2),营养评价值(0.51)最高;玛曲点小黑麦的干草产量(14.07t·hm^(-2))较高(位居第3),营养评价值(0.50)较高(位居第2),其他4个试点小黑麦的干草产量和营养品质均较差;综合6个试验点小黑麦的干草产量和营养评价值,临洮和玛曲为种植小黑麦最理想的区域。研究将为评价小黑麦种质草产量和营养品质表现及适宜种植区域提供了简便有效的分析手段,可以为小黑麦种质鉴定与推广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黑麦种质 产量的稳定性 适应性 隶属函数 基因型和基因与环境互作效应双标图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标图差异分析的离子选择电极营养液建模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张淼 阳清亮 潘林沛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B07期200-206,共7页
基于双标图法量化表征了山崎生菜、山崎草莓、山崎番茄、康奈尔生菜、康奈尔草莓5种营养液配方以及NO3^-N、PO4^-P、K^+、Ca^2+、Mg^2+、NH4^-N、SO4^-S7种养分元素间的差异性。研究表明,NO3-N、K+、Ca2+在差异性及含量比例皆排在前3位... 基于双标图法量化表征了山崎生菜、山崎草莓、山崎番茄、康奈尔生菜、康奈尔草莓5种营养液配方以及NO3^-N、PO4^-P、K^+、Ca^2+、Mg^2+、NH4^-N、SO4^-S7种养分元素间的差异性。研究表明,NO3-N、K+、Ca2+在差异性及含量比例皆排在前3位,同时山崎系列营养液配方与康奈尔系列营养液配方各自具有高度相关性。通过分别建立统一的建模样本集合进行支持向量机(SVM)模型训练,实现了对NO3^-N、K+、Ca^2+的准确测量,相比于未进行差异性分析为输入的SVM预测模型,在山崎配方环境下,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从7.66%、11.88%、11.55%减小至6.41%、6.14%、10.20%;在康奈尔配方环境下,平均相对误差则分别降低了1.79、2.98、1.13个百分点。基于双标图营养液配方分析方法可为无土栽培营养液电极法监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标图法 营养液差异 离子选择电极 预测模型 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GE双标图的北方旱寒区冬油菜适应性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孙瑞 杨刚 +1 位作者 张华 孙万仓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2-21,共10页
为评判白菜型冬油菜品种(系)的抗寒性以及在北方地区越冬的稳定性和适应性,对北方11个省(区、市)两年25个试点43点次试验的12个白菜型冬油菜品种的越冬率进行了GGE双标图法分析。结果表明,品种效应为55.12%,远远大于环境效应和品种与环... 为评判白菜型冬油菜品种(系)的抗寒性以及在北方地区越冬的稳定性和适应性,对北方11个省(区、市)两年25个试点43点次试验的12个白菜型冬油菜品种的越冬率进行了GGE双标图法分析。结果表明,品种效应为55.12%,远远大于环境效应和品种与环境互作效应,为环境效应、品种与环境互作效应的2.5倍,因此,北方旱寒区冬油菜生产关键是选择超强抗寒品种。陇油6号、7号和12号品种抗寒性优良、越冬率稳定、广适性好,以‘陇油6号’和‘陇油7号’为最佳。GGE双标图分析还表明,本试验25个试点除祁县和天水两个试点外,其余试点对白菜型冬油菜品种抗寒性的鉴别力均较好,可作为北方冬油菜抗寒性鉴定的试点,以泾源、临河和靖边为最佳试点。同时将所有试点划分成不同的生态区,并筛选出了适宜不同生态区的特异适应性品种。‘陇油6号’和‘陇油7号’适于在参试的所有试点栽培;‘07皋兰DQW-1-3’和‘07兰州MXW-1-3’适于在拉萨、酒泉、定州、顺义、延边等地栽培;‘06468’适于在天水栽培。本研究表明,品种效应对冬油菜越冬率的影响占主导地位,但环境效应和品种与环境互作效应对冬油菜越冬率的影响也占较大比重,故在北方旱寒区冬油菜生产中,要综合考虑品种、环境及品种与环境互作效应,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宜地区以及不同地区的种植品种,才能保证其安全越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油菜 越冬率 品种适应性 生态适宜地 GGE双标图法 北方旱寒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