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双柔性系统的铣削加工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
1
1
作者
蔡永林
刘宗昊
+1 位作者
王海同
席晓琳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24-131,共8页
针对铣削加工的再生颤振问题,对加工稳定性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综合考虑工件及机床刀尖点的振动状态及动态特性,将单柔性系统推广到双柔性系统,建立考虑再生效应的球头刀切削力模型.基于模态锤击实验及仿真分析,获取工件及机床刀尖点动态...
针对铣削加工的再生颤振问题,对加工稳定性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综合考虑工件及机床刀尖点的振动状态及动态特性,将单柔性系统推广到双柔性系统,建立考虑再生效应的球头刀切削力模型.基于模态锤击实验及仿真分析,获取工件及机床刀尖点动态特性.基于频域零阶分量法,对两种工艺系统下的铣削稳定域进行对比.通过钛合金板件铣削加工实验,基于两种颤振判别方法,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与有效性.可为钛合金材料铣削加工工艺参数的选择及优化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柔性系统
铣削稳定性
颤振
模态参数
切削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移动双柔性梁系统的振动主动控制
被引量:
3
2
作者
邱志成
陈思文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62-67,194,共7页
以弹簧连接移动双柔性梁系统为实验对象,研究多柔体系统的振动特性和振动主动控制问题。针对移动双柔性梁系统存在建模的复杂性和耦合非线性等问题,基于系统的动态线性化数据模型,研究无模型自适应控制算法在多柔体振动主动控制领域的...
以弹簧连接移动双柔性梁系统为实验对象,研究多柔体系统的振动特性和振动主动控制问题。针对移动双柔性梁系统存在建模的复杂性和耦合非线性等问题,基于系统的动态线性化数据模型,研究无模型自适应控制算法在多柔体振动主动控制领域的应用。设计并搭建移动双柔性梁实验平台,进行基于压电驱动器和伺服电机混合控制的双柔性梁振动抑制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无模型自适应控制器可实现对振动的快速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
柔性
梁
系统
振动主动控制
无模型自适应控制
混合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双重驱动双连杆柔性臂系统建模与抑振仿真
被引量:
1
3
作者
戴学丰
孙立宁
蔡鹤皋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26-328,共3页
以宏微双重驱动的双连杆柔性臂机器人为背景,研究其建模与振动控制问题。通过忽略弹性振动对刚性运动的影响,用拉格朗日方程建立了对刚性运动模型,建立了由伺服电机和压电陶瓷共同作用下的振动方程,然后在刚性模型基础上叠加振动模型实...
以宏微双重驱动的双连杆柔性臂机器人为背景,研究其建模与振动控制问题。通过忽略弹性振动对刚性运动的影响,用拉格朗日方程建立了对刚性运动模型,建立了由伺服电机和压电陶瓷共同作用下的振动方程,然后在刚性模型基础上叠加振动模型实现了对柔性臂的描述;这种模型的优点是系统总的模型简单且易于同时考虑多个振动模态。最后给出了压电陶瓷抑振过程的计算机仿真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
臂机器人
压电陶瓷
振动控制
建模
仿真
控制算法
双
重驱动
双
连杆
柔性
臂
系统
计算机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风电经双极混合型MMC-HVDC并网的直流故障穿越协调控制策略
被引量:
16
4
作者
李国庆
张林
+1 位作者
江守其
辛业春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7-36,共10页
架空线MMC-HVDC是大规模风电友好型并网和可靠送出的有效手段。针对架空线故障率高的问题,采用对称双极接线方式和具备故障阻断能力的混合型MMC是其主要解决方案之一。基于此方案提出了风电经双极混合型MMC-HVDC并网的直流故障穿越协调...
架空线MMC-HVDC是大规模风电友好型并网和可靠送出的有效手段。针对架空线故障率高的问题,采用对称双极接线方式和具备故障阻断能力的混合型MMC是其主要解决方案之一。基于此方案提出了风电经双极混合型MMC-HVDC并网的直流故障穿越协调控制策略。通过混合型MMC零直流电压控制实现了故障电流的有效阻断,并维持了故障极MMC对交流电压的支撑能力。基于对称双极接线方案运行方式灵活的特点,根据故障极功率能否被非故障极完全吸收,分别提出了自吸收和非自吸收工况下非故障极MMC的控制策略及其参数调整原则。并基于风电场频率响应能力设计了无需通信的精确减载控制策略,以实现非故障极MMC满载运行,在维持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同时降低对受端交流系统的影响。最后,基于Matlab/Simulink搭建并网系统模型,验证了所提直流故障穿越协调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并网
对称
双
极
柔性
直流
系统
零直流电压
直流故障穿越
协调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双柔性系统的铣削加工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
1
1
作者
蔡永林
刘宗昊
王海同
席晓琳
机构
北京交通大学机械与电子控制工程学院
出处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24-131,共8页
基金
装备预研教育部联合基金重点项目(M18GY100021)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3194055)。
文摘
针对铣削加工的再生颤振问题,对加工稳定性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综合考虑工件及机床刀尖点的振动状态及动态特性,将单柔性系统推广到双柔性系统,建立考虑再生效应的球头刀切削力模型.基于模态锤击实验及仿真分析,获取工件及机床刀尖点动态特性.基于频域零阶分量法,对两种工艺系统下的铣削稳定域进行对比.通过钛合金板件铣削加工实验,基于两种颤振判别方法,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与有效性.可为钛合金材料铣削加工工艺参数的选择及优化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双柔性系统
铣削稳定性
颤振
模态参数
切削实验
Keywords
dual flexible system
milling stability
chatter
modal parameter
cutting experiment
分类号
TG702 [金属学及工艺—刀具与模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移动双柔性梁系统的振动主动控制
被引量:
3
2
作者
邱志成
陈思文
机构
华南理工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出处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62-67,194,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2175093,51775190)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9A1515011901)
+1 种基金
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资助(202002030113)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2018PY14)。
文摘
以弹簧连接移动双柔性梁系统为实验对象,研究多柔体系统的振动特性和振动主动控制问题。针对移动双柔性梁系统存在建模的复杂性和耦合非线性等问题,基于系统的动态线性化数据模型,研究无模型自适应控制算法在多柔体振动主动控制领域的应用。设计并搭建移动双柔性梁实验平台,进行基于压电驱动器和伺服电机混合控制的双柔性梁振动抑制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无模型自适应控制器可实现对振动的快速抑制。
关键词
双
柔性
梁
系统
振动主动控制
无模型自适应控制
混合控制
Keywords
double flexible beam system
active vibration control
model free adaptive control
hybrid control
分类号
TH113.1 [机械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双重驱动双连杆柔性臂系统建模与抑振仿真
被引量:
1
3
作者
戴学丰
孙立宁
蔡鹤皋
机构
哈尔滨工业大学机器人研究所
出处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26-328,共3页
基金
高等学校博士点科研基金资助项目(2000021323)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项目(1043)
文摘
以宏微双重驱动的双连杆柔性臂机器人为背景,研究其建模与振动控制问题。通过忽略弹性振动对刚性运动的影响,用拉格朗日方程建立了对刚性运动模型,建立了由伺服电机和压电陶瓷共同作用下的振动方程,然后在刚性模型基础上叠加振动模型实现了对柔性臂的描述;这种模型的优点是系统总的模型简单且易于同时考虑多个振动模态。最后给出了压电陶瓷抑振过程的计算机仿真结果。
关键词
柔性
臂机器人
压电陶瓷
振动控制
建模
仿真
控制算法
双
重驱动
双
连杆
柔性
臂
系统
计算机仿真
Keywords
flexible link manipulators
PZT
vibration control
modeling
simulations
分类号
TP242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TP391.9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风电经双极混合型MMC-HVDC并网的直流故障穿越协调控制策略
被引量:
16
4
作者
李国庆
张林
江守其
辛业春
机构
现代电力系统仿真控制与绿色电能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东北电力大学)
出处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7-36,共10页
基金
国家电网公司总部科技项目资助(5102-201999343A-0-0-00)。
文摘
架空线MMC-HVDC是大规模风电友好型并网和可靠送出的有效手段。针对架空线故障率高的问题,采用对称双极接线方式和具备故障阻断能力的混合型MMC是其主要解决方案之一。基于此方案提出了风电经双极混合型MMC-HVDC并网的直流故障穿越协调控制策略。通过混合型MMC零直流电压控制实现了故障电流的有效阻断,并维持了故障极MMC对交流电压的支撑能力。基于对称双极接线方案运行方式灵活的特点,根据故障极功率能否被非故障极完全吸收,分别提出了自吸收和非自吸收工况下非故障极MMC的控制策略及其参数调整原则。并基于风电场频率响应能力设计了无需通信的精确减载控制策略,以实现非故障极MMC满载运行,在维持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同时降低对受端交流系统的影响。最后,基于Matlab/Simulink搭建并网系统模型,验证了所提直流故障穿越协调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关键词
风电并网
对称
双
极
柔性
直流
系统
零直流电压
直流故障穿越
协调控制策略
Keywords
wind power integration
bipolar MMC-HVDC
zero DC voltage control
DC fault ride-through
coordinated control strategy
分类号
TM721.1 [电气工程—电力系统及自动化]
TM614 [电气工程—电力系统及自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双柔性系统的铣削加工稳定性分析
蔡永林
刘宗昊
王海同
席晓琳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移动双柔性梁系统的振动主动控制
邱志成
陈思文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双重驱动双连杆柔性臂系统建模与抑振仿真
戴学丰
孙立宁
蔡鹤皋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风电经双极混合型MMC-HVDC并网的直流故障穿越协调控制策略
李国庆
张林
江守其
辛业春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1
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