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双极性脉冲间歇电压源的土壤电导测量仪 被引量:1
1
作者 郭胜君 王卫星 +1 位作者 胡均万 尹东晓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5-37,共3页
从理论上分析了直流激励下土壤的极化效应,提出了一种双极性脉冲间歇电压激励的测量方法,设计了相应的转换电路、程控放大电路,实现了土壤电导的快速测量。双极性脉冲间歇电压激励信号和脉冲法激励信号的对比试验说明,改进后的激励信号... 从理论上分析了直流激励下土壤的极化效应,提出了一种双极性脉冲间歇电压激励的测量方法,设计了相应的转换电路、程控放大电路,实现了土壤电导的快速测量。双极性脉冲间歇电压激励信号和脉冲法激励信号的对比试验说明,改进后的激励信号能更好地削弱极化效应,测量的结果更加的平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极性脉冲间歇电压源 土壤电导 极化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极性脉冲参数对散绕变频电机绝缘PDIV影响研究
2
作者 陈峻升 何明鹏 +3 位作者 张跃 刘国勇 吴冬桃 王鹏 《绝缘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9-96,共8页
采用差分双极性重复脉冲电压模拟变频电机脉宽调制电应力环境,研究了脉冲宽度、死区时间和脉冲频率对漆包绞线对和散绕变频电机定子绕组局部放电起始电压(PDIV)测试结果的影响,并基于双极性脉冲电压下绝缘的电场分布和气体放电理论分析... 采用差分双极性重复脉冲电压模拟变频电机脉宽调制电应力环境,研究了脉冲宽度、死区时间和脉冲频率对漆包绞线对和散绕变频电机定子绕组局部放电起始电压(PDIV)测试结果的影响,并基于双极性脉冲电压下绝缘的电场分布和气体放电理论分析了脉冲电压参数对PDIV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脉冲宽度与初始电子的产生相关,导致PDIV测试结果与脉冲宽度呈负相关;短死区时间造成的绝缘表面剩余电荷和空间电场分布的变化是PDIV与死区时间呈正相关的可能原因;由于脉冲频率对初始电子产生和电场分布的影响较弱,PDIV与脉冲频率的相关性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频电机 绝缘系统 局部放电 局部放电起始电压 极性脉冲电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5 kV双极性直线型变压器驱动源设计及其在电穿孔中的应用
3
作者 李响 周伟康 王坤 《强激光与粒子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1-97,共7页
提出了一种双极性直线型变压器驱动源布局结构,实现了双极性直线型变压器驱动源模块的灵活叠加。通过调节驱动电路的驱动电压来调控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的导通时间,精确控制脉冲电压的上升时间。在直线型变压器驱动源结构中引... 提出了一种双极性直线型变压器驱动源布局结构,实现了双极性直线型变压器驱动源模块的灵活叠加。通过调节驱动电路的驱动电压来调控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的导通时间,精确控制脉冲电压的上升时间。在直线型变压器驱动源结构中引入了磁芯-铜柱一体结构和反向过冲泄放回路,优化了电磁兼容性,减小了脉冲波尾的反向过冲。研制的双极性直线型变压器驱动源在1 kHz的频率下能够稳定输出脉冲宽度为1μs、幅值为±5 kV的脉冲电压,上升时间从30 ns到100 ns内连续可调。利用研制的双极性直线型变压器驱动源开展了细胞不可逆电穿孔实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线型变压器驱动 极性 纳秒脉冲 不可逆电穿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砷化镓光电导开关的双极性固态脉冲功率源
4
作者 朱章杰 杨迎香 +2 位作者 胡龙 黄嘉 李昕 《强激光与粒子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2-50,共9页
设计了一种基于砷化镓(GaAs)光电导开关(PCSS)的双极性固态脉冲功率源。通过对两级脉冲形成线(PFL)结构端反射系数的研究,分析了单极性正、负脉冲以及双极性脉冲产生的波过程,并采用PSpice工具开展电路仿真研究。研究了输入端电阻阻抗... 设计了一种基于砷化镓(GaAs)光电导开关(PCSS)的双极性固态脉冲功率源。通过对两级脉冲形成线(PFL)结构端反射系数的研究,分析了单极性正、负脉冲以及双极性脉冲产生的波过程,并采用PSpice工具开展电路仿真研究。研究了输入端电阻阻抗对脉冲拖尾的影响,提出了脉冲拖尾调制和脉冲宽度调制的方法。基于体结构GaAs PCSS和两级脉冲形成线结构,搭建了电阻隔离的脉冲充电实验平台,采用光路分时触发技术对光电导开关导通时序进行调控。实验结果表明,所研制的双极性固态脉冲功率源在2.5 kV偏压下可产生峰峰值达3.26 kV、脉宽5.6 ns、重复频率1 kHz的双极性纳秒冲激脉冲,验证了将雪崩GaAs PCSS与多级波拓扑结构PFL结合产生双极性纳秒冲激脉冲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导开关 雪崩模式 极性 固态 脉冲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极性移相控制电压源高频交流环节AC/AC变换器研究 被引量:42
5
作者 陈道炼 李磊 胡育文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69-73,共5页
提出了一类双极性移相控制电压源高频交流环节AC/AC变换器,以半桥全波式电路拓扑为例,深入研究了这类变换器的稳态工作原理,获得了变换器功率器件实现软开关的设计准则。借助输出周波变换器换流重叠、输入电网电压极性选择和输出滤波电... 提出了一类双极性移相控制电压源高频交流环节AC/AC变换器,以半桥全波式电路拓扑为例,深入研究了这类变换器的稳态工作原理,获得了变换器功率器件实现软开关的设计准则。借助输出周波变换器换流重叠、输入电网电压极性选择和输出滤波电感电流极性选择,实现了变压 器漏感能量和输出滤波电感电流的自然换流,解决了周波变换器固有的电压过冲和环流问题,实现了输入周波变换器功率器件的ZVS开关和输出周波变换器功率器件的ZCS开关,为获得新型正弦交流稳压器和电子变压器奠定了关键技术基础。仿真与原理试验结果均证实了这类变换器的正确性与先进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性移相控制 电压 高频交流环节 AC/AC变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极性与单极性ns级高压脉冲电源设计及特性比较 被引量:5
6
作者 张祥龙 王毅 +1 位作者 田付强 施洪生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963-970,共8页
为了满足聚合类绝缘材料老化实验及等离子体水处理高级氧化实验2项实验研究的应用要求,分别设计了双极性和单极性2种ns级高压脉冲发生器,且均主要由高压直流电源、两级脉冲储能电容器和气体开关等组成,结构紧凑,具有重复频率、脉冲宽度... 为了满足聚合类绝缘材料老化实验及等离子体水处理高级氧化实验2项实验研究的应用要求,分别设计了双极性和单极性2种ns级高压脉冲发生器,且均主要由高压直流电源、两级脉冲储能电容器和气体开关等组成,结构紧凑,具有重复频率、脉冲宽度及电压幅值可调等优点。2种脉冲电源的主要区别在于各自的核心元件—多电极旋转火花隙开关(MER-SGS)的结构和尺寸设计,同时电源的重复工作频率也可由旋转火花隙驱动电机及电极数量调节控制。为验证火花隙开关的工作性能,采用ANSOFT/MAXWELL ELECTROSTATIC 2D软件建立了仿真模型,对2种开关不同开断关合角度下的电场强度进行了仿真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火花隙的紧凑结构设计能够产生强烈电场畸变进而保证脉冲电源在具备良好输出特性基础上,开关可靠动作,从而达到降低绝缘要求、减少电极烧蚀、延长工作寿命等目的。通过对2种脉冲电源有载情况下实际输出波形的测量可得,脉冲上升时间(<10ns)、脉冲宽度(1~500μs)、重复工作频率(1~3kHz)、平均功率等电源参数均达到各自实验要求标准,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压 ns级脉冲 多电极旋转火花隙开关 MAXWELL ELECTROSTATIC 2D 极性脉冲 波形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脉冲电压源单元的不对称型双输入直流变换器 被引量:1
7
作者 刘福鑫 毛韵雨 +1 位作者 王志成 阮新波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1期15-22,共8页
在新能源联合供电系统中,多输入直流变换器(multi-input DC/DC converter,MIC)可实现多路源同时或单独向负载提供能量,从而简化系统结构、降低总体成本、实现能量的优化利用。在需要隔离的应用场合,现有的MIC结构复杂、变压器绕组数量... 在新能源联合供电系统中,多输入直流变换器(multi-input DC/DC converter,MIC)可实现多路源同时或单独向负载提供能量,从而简化系统结构、降低总体成本、实现能量的优化利用。在需要隔离的应用场合,现有的MIC结构复杂、变压器绕组数量较多。为此该文提出一族不对称型双输入直流变换器,同现有隔离型双输入变换器相比,其优点是结构简单、且可以实现软开关,具有高功率密度和高效率。详细阐述该类变换器的推导过程及其控制策略,以其中某变换器为例,分析其工作原理,并通过一台240 W的原理样机进行实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入 不对称 脉冲电压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极性加载脉冲源中储开关同步击穿特性 被引量:3
8
作者 王天驰 陈伟 +1 位作者 王海洋 杜应超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3387-3395,共9页
采用2级压缩回路和双极性脉冲叠加技术可以获得高电压快脉冲,但这对脉冲源各级开关同步特性要求较高。为研究初级源对中间储能电容器充电时间约120 ns时中储开关击穿特性对脉冲源运行的影响,文中分析了一种双极性加载脉冲源对中储开关... 采用2级压缩回路和双极性脉冲叠加技术可以获得高电压快脉冲,但这对脉冲源各级开关同步特性要求较高。为研究初级源对中间储能电容器充电时间约120 ns时中储开关击穿特性对脉冲源运行的影响,文中分析了一种双极性加载脉冲源对中储开关同步击穿的要求,通过实验获得了自触发预电离中储开关在相应充电时间下的击穿电压、时延及抖动特性,并根据实验数据计算了正、负极性脉冲下中储开关击穿时延差值的概率分布。结果表明,该双极性脉冲源需要控制中储开关击穿时延差值小于10 ns;自触发预电离中储开关在0.2~0.7 MPa氮气中、不同极性脉冲下的击穿时延抖动均小于3 ns;取99.99%置信区间时,气压0.5~0.7 MPa时正、负极性中储开关击穿时延差值小于10.8 ns。该结果可作为考核中储开关同步特性和分析峰化电容器绝缘裕度设计要求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性脉冲 中储开关 击穿时延 抖动 同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双极性电流源型谐振逆变器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朱建华 罗方林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2003年第4期1-5,共5页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双极性电流源型谐振逆变器,该逆变器具有优异的零电压开关特性,能够显著地减小开关损耗。文章推导了谐振电压和电流的解析表达式,并且讨论了不同元件参数和开关频率对零电压开关特性的影响。PSpice仿真和实验结果验...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双极性电流源型谐振逆变器,该逆变器具有优异的零电压开关特性,能够显著地减小开关损耗。文章推导了谐振电压和电流的解析表达式,并且讨论了不同元件参数和开关频率对零电压开关特性的影响。PSpice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相应的理论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性电流 谐振逆变器 电压开关 软开关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相混合体双极性脉冲放电降解五氯酚的研究
10
作者 张驰 张若兵 +1 位作者 王黎明 关志成 《广东电力》 2010年第10期54-59,69,共7页
双极性脉冲放电是一种有效的水处理方法,研究了在双极性脉冲放电条件下气-液-固三相混合体反应器内五氯酚的降解规律。结果表明:五氯酚的降解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式;脉冲电压、放电功率和气量提升时,五氯酚降解速率随之提升;五氯酚的... 双极性脉冲放电是一种有效的水处理方法,研究了在双极性脉冲放电条件下气-液-固三相混合体反应器内五氯酚的降解规律。结果表明:五氯酚的降解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式;脉冲电压、放电功率和气量提升时,五氯酚降解速率随之提升;五氯酚的降解机理为脱氯→开环→矿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性脉冲 五氯酚 气-液-固混合体 脉冲电压 降解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的双极性Marx高重频脉冲发生器 被引量:15
11
作者 王晓雨 董守龙 +2 位作者 马剑豪 余亮 姚陈果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99-806,共8页
随着脉冲功率技术在生物医疗、食品加工、电磁成形、等离子体研究等领域日益广泛而深入的应用,脉冲发生器的研制面临高压高频化、双极性、全固态化等新要求。因此,该文提出一种新型模块化的双极性高压高频脉冲发生器的研制策略,主要包... 随着脉冲功率技术在生物医疗、食品加工、电磁成形、等离子体研究等领域日益广泛而深入的应用,脉冲发生器的研制面临高压高频化、双极性、全固态化等新要求。因此,该文提出一种新型模块化的双极性高压高频脉冲发生器的研制策略,主要包括拓扑结构研究、电路理论仿真及原型机研制等内容。通过理论分析、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此发生器较好地结合了固态Marx和桥式电路的优点,可根据实际需求,通过量化的多级模块堆叠实现高压输出;并可使用开关的时序逻辑控制实现输出极性和脉冲宽度灵活调节;同时具有高重频长寿命。实验原理样机具体参数为输出电压幅值±5kV,脉冲串内重复频率2.5MHz,脉冲宽度200ns^10μs连续可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功率 碳化硅MOSFET MARX电路 电压技术 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极性直线型变压器驱动源的研制 被引量:5
12
作者 唐潇 孙文杰 +3 位作者 何明祖 姚陈果 余亮 董守龙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31-38,共8页
针对双极性脉冲电压介质阻挡放电(DBD)的应用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直线型变压器驱动源(LTD)的全固态双极性纳秒脉冲形成拓扑。脉冲产生期间各开关的驱动电路均可靠共地极大降低了高低压隔离需求,因此与传统单极性LTD一样理论上可实现脉... 针对双极性脉冲电压介质阻挡放电(DBD)的应用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直线型变压器驱动源(LTD)的全固态双极性纳秒脉冲形成拓扑。脉冲产生期间各开关的驱动电路均可靠共地极大降低了高低压隔离需求,因此与传统单极性LTD一样理论上可实现脉冲子模块的无限制叠加以获得更高电压的双极性脉冲输出。各脉冲子模块上集成数量相等但具有相反电压极性的储能电容,使隔离磁心的励磁电流在不同脉冲极性下正负交变,有效提高了磁心的利用率,不再需要设置专门的磁通复位电路。最后研制了一套模块化紧凑型双极性LTD原理验证样机,可输出脉冲参数为:电压幅值0~±2 kV,脉冲电流80 A,脉冲宽度50~200 ns,所有脉冲参数可通过上位机灵活可调,通过增加LTD子模块数量可获得更高的脉冲电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秒脉冲 LTD 纳米晶磁心 固态开关 极性脉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双开关表直接功率控制策略 被引量:26
13
作者 黄晶晶 张爱民 +2 位作者 陈晓菊 张杭 王建华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8期128-133,共6页
首先,提出了一种直接功率控制改进策略,用以解决三相电压型脉冲宽度调制整流器采用传统直接功率控制时存在的扇区判断算法复杂和无功功率周期性波动问题。该改进策略设置2个开关表,对无功功率误差进行判断,并根据误差大小选择不同的开... 首先,提出了一种直接功率控制改进策略,用以解决三相电压型脉冲宽度调制整流器采用传统直接功率控制时存在的扇区判断算法复杂和无功功率周期性波动问题。该改进策略设置2个开关表,对无功功率误差进行判断,并根据误差大小选择不同的开关表。然后,对所提出的扇区判断方法进行了分析,该方法避免了复杂的坐标变换和反正切函数运算;给出了2个开关表的选择原则,即分别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开关损耗和提高无功功率响应速度为原则。最后,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与传统直接功率控制进行对比。仿真结果表明,该改进策略不仅取得了更低的交流侧电流谐波总畸变率,同时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到达稳态的时间也提前近3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相整流器 脉冲宽度调制 电压型变换器 直接功率控制 谐波总畸变率 开关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方波脉冲电压绝缘寿命实验的漏电流检测 被引量:4
14
作者 蒋存波 项春雷 +1 位作者 杨家志 陈丽虹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8期68-72,120,共6页
在脉冲电应力绝缘加速老化实验中,为消除试样电容过渡过程电流对绝缘材料和结构绝缘失效判定的影响,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设计一种漏电流检测电路。在双极性高频脉冲电压下电容过渡过程电流主要集中在脉冲边沿5μs以内,12μs... 在脉冲电应力绝缘加速老化实验中,为消除试样电容过渡过程电流对绝缘材料和结构绝缘失效判定的影响,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设计一种漏电流检测电路。在双极性高频脉冲电压下电容过渡过程电流主要集中在脉冲边沿5μs以内,12μs后过渡过程基本结束,此后试样回路电流主要是绝缘漏电流;利用此特性,通过控制电路控制电子开关,在每个脉冲边沿切除电容过渡电流而代以前一时刻的漏电流保持值,而12μs后再切换回电流检测信号。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该漏电流检测方法可以有效的消除试样等效电容过渡过程电流对漏电流检测的影响,其相对偏差率小于3.03%,可以较好的满足脉冲电应力绝缘寿命加速老化实验的要求,且提高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漏电流检测 绝缘寿命实验 极性方波脉冲电压 绝缘漏电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绝缘材料寿命评估用方波脉冲电源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声岚 黎志军 +4 位作者 曾志斌 刘电霆 钱三来 曹任品 赵婕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8-82,共5页
探讨了有关变频电机绝缘材料寿命评估用方波脉冲电源性能和结构的一些问题,包括选择波形、提高峰峰值、加快上升时间以及频率、负载电容和功率的关系等,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以研制8kV峰峰值双极性对称方波脉冲电源的实例,介绍了解... 探讨了有关变频电机绝缘材料寿命评估用方波脉冲电源性能和结构的一些问题,包括选择波形、提高峰峰值、加快上升时间以及频率、负载电容和功率的关系等,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以研制8kV峰峰值双极性对称方波脉冲电源的实例,介绍了解决问题的一些具体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性对称方波脉冲 脉冲电压峰峰值 上升时间 变频器级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并联短路支节的超宽谱双极脉冲转换器研究
16
作者 樊亚军 石磊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52-53,共2页
研制了一个带并联短路支节的超宽谱双极脉冲转换器并给出其工作原理和波过程分析。输入脉宽 6ns和2ns的电压脉冲得到了电压峰—峰值接近输入电压峰值的双极性脉冲。研究表明 ,通过改变短路线的长度和特性阻抗可调节双极脉冲的相对位置... 研制了一个带并联短路支节的超宽谱双极脉冲转换器并给出其工作原理和波过程分析。输入脉宽 6ns和2ns的电压脉冲得到了电压峰—峰值接近输入电压峰值的双极性脉冲。研究表明 ,通过改变短路线的长度和特性阻抗可调节双极脉冲的相对位置和幅值比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路 脉冲转换器 波过程 并联 极性 输入电压 峰值 特性阻抗 脉冲波形 脉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极性固态直线变压器驱动器的研制 被引量:10
17
作者 饶俊峰 吴施蓉 +3 位作者 朱益成 李孜 姜松 王永刚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0-59,共10页
在针对脉冲电磁场肿瘤消融的应用场合,双极性脉冲比单极性脉冲效果更均匀,而要产生ns级前沿的双极性高压纳秒或亚微秒脉冲难度大,电磁干扰强,控制要求更高。设计了一台双极性全固态直线型变压器驱动源(SSLTD),双极性SSLTD由结构完全相同... 在针对脉冲电磁场肿瘤消融的应用场合,双极性脉冲比单极性脉冲效果更均匀,而要产生ns级前沿的双极性高压纳秒或亚微秒脉冲难度大,电磁干扰强,控制要求更高。设计了一台双极性全固态直线型变压器驱动源(SSLTD),双极性SSLTD由结构完全相同的LTD模块经过副边绕组反向串联构成,在负载上实现双极性窄脉冲。双极性SSLTD输出波形稳定的脉冲的关键在于磁芯复位,通过电阻负载实验,重点对比分析了复位电流的形式对复位效果的影响,以及采用直流复位时幅值、脉宽、正负脉冲时间间隔、单级模块中开关管并联数量、复位电流大小对双极性SSLTD输出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双极性SSLTD能够在500Ω负载上稳定产生重频双极性纳秒脉冲,输出电压0~±5 kV可调,脉宽200~400 ns可调,正负脉冲时间间隔0~1 ms可调,上升沿和下降沿20~50 ns;反向串联的直流复位电路结构简单、复位效果好。该脉冲源使用模块化设计,结构紧凑,电气绝缘要求较低,可灵活输出双极性、正极性与负极性高压亚微秒脉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态直线型变压器驱动 脉冲 极性脉冲 纳秒脉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于三电平逆变器低调制比区域的双极性载波脉宽调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高瞻 王立欣 +2 位作者 周志达 耿程飞 吴轩钦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7254-7267,共14页
当三电平逆变器工作在低调制比区域时,窄脉冲对输出电压的畸变影响尤其显著,甚至会导致逆变器运行不可控,而传统空间矢量脉宽调制策略(space vector PWM,SVPWM)在低调制比区域存在窄脉冲。针对以上问题,该文首先分析传统SVPWM产生窄脉... 当三电平逆变器工作在低调制比区域时,窄脉冲对输出电压的畸变影响尤其显著,甚至会导致逆变器运行不可控,而传统空间矢量脉宽调制策略(space vector PWM,SVPWM)在低调制比区域存在窄脉冲。针对以上问题,该文首先分析传统SVPWM产生窄脉冲的原因,然后设计可抑制窄脉冲的双极性SVPWM。在此基础上,为更方便的实现双极性SVPWM,推导双极性SVPWM的等效双调制波表达式。通过制定双调制波与三角载波的比较规则,进一步提出双极性载波脉宽调制策略(bipolar carrier-based PWM,BCBPWM),并为其设计中点电压平衡控制和死区补偿方法。最后,分析BCBPWM的脉宽特性、中点电压波动、谐波性能和直流电压利用率。仿真和实验结果证明,相较传统SVPWM,BCBPWM可在低调制比区域完全消除窄脉冲、提升电流谐波性能,其可以控制中点电压平衡并具备计算简单、实现方便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电平逆变器 脉冲 低调制比区域 极性载波脉宽调制 中点电压平衡控制 死区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放电对聚酰亚胺薄膜材料的电气损伤特性研究 被引量:31
19
作者 罗杨 吴广宁 +4 位作者 刘继午 曹开江 彭佳 张依强 朱光亚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5期187-195,27,共9页
聚酰亚胺(polyimide,PI)薄膜作为特殊工程塑料在变频电机绝缘设计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方波脉冲电压下的局部放电是造成变频电机绝缘系统失效的主要原因之一。为探讨放电对电机绝缘的损伤作用过程,基于ASTM 2275 01标准设计一套表面放电老... 聚酰亚胺(polyimide,PI)薄膜作为特殊工程塑料在变频电机绝缘设计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方波脉冲电压下的局部放电是造成变频电机绝缘系统失效的主要原因之一。为探讨放电对电机绝缘的损伤作用过程,基于ASTM 2275 01标准设计一套表面放电老化试验系统,并对PI薄膜进行老化试验。表面放电使介质表面碳化,增加了PI薄膜的表面电导率,这对表面放电活性有较大的影响;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不同放电老化阶段下PI薄膜表面及横截面的微观形貌,发现PI薄膜的降解是从试样表面逐渐向内部发展的过程;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spectroscopy,FTIR)分析了PI薄膜在老化前后的FTIR图谱,发现PI分子主链上的醚键(C-O-C)和酰亚胺环(C-N-C)键在放电老化作用下断裂,表面放电侵蚀造成有机分子链断裂是聚合物降解的本质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性方波脉冲电压 表面放电 PI薄膜 降解 微观形貌 分子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电介质空间电荷分布实验与仿真系统 被引量:3
20
作者 朱明晓 陈继明 +1 位作者 孟庆伟 董磊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09-113,共5页
空间电荷会畸变固体电介质内的电场分布,进而加速绝缘材料的老化与击穿过程。由于空间电荷输运涉及电荷注入、迁移、入陷与脱陷等复杂微观过程,相关知识比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为此开展相关课程的实践教学,建立固体电介质空间电荷分布... 空间电荷会畸变固体电介质内的电场分布,进而加速绝缘材料的老化与击穿过程。由于空间电荷输运涉及电荷注入、迁移、入陷与脱陷等复杂微观过程,相关知识比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为此开展相关课程的实践教学,建立固体电介质空间电荷分布实验与仿真平台。该平台基于电声脉冲法搭建,由高压直流电源、高压脉冲电源、空间电荷测量模块与数据采集系统组成;仿真平台基于双极性载流子输运模型,考虑了电荷的注入、传输、入陷、脱陷、复合与抽出等微观物理过程。通过实验与仿真的结合,能直观展示空间电荷分布特征;可针对电荷注入与输运等微观过程进行分析,强化学生对高电压技术相关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自主创新和工程实践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压技术 空间电荷 实验与仿真平台 电声脉冲 极性载流子输运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