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适用于双极性低压直流微电网的自平衡隔离型DC-DC变换器 被引量:8
1
作者 裴忠晨 宋晓民 +5 位作者 刘闯 林琳 朱帝 姜宇 王菁月 李辉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7-53,共7页
双极性结构低压直流配电系统具有负荷灵活接入、运行可靠性高等优势。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功率变换级数并提升双极母线电压平衡能力,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双极性低压直流微电网的自平衡隔离型DC-DC变换器。首先,介绍了自平衡隔离型DC-DC变换... 双极性结构低压直流配电系统具有负荷灵活接入、运行可靠性高等优势。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功率变换级数并提升双极母线电压平衡能力,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双极性低压直流微电网的自平衡隔离型DC-DC变换器。首先,介绍了自平衡隔离型DC-DC变换器的拓扑结构与调制策略,并分析了不平衡负载情况下正负极性直流电压自平衡机理及其换流过程;然后,结合零电压开关工作原理与输出电流纹波要求,对平衡电感参数进行优化设计,并推导了不平衡负载直流偏置引起的中性点电位偏移量;最后,搭建了一套实验样机验证了所提变换器在两直流极不平衡负载下甚至其中一直流极空载下可平衡双极母线电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极性低压直流微电网 电压自平衡 DC-DC变换器 平衡电感 极电压平衡 零电压开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极性直流微电网的改进型高阶滑模自抗扰控制 被引量:2
2
作者 陈旭 皇金锋 李聪林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1-122,共12页
针对双极性直流微电网中分布式新能源的系统功率波动、负载侧负荷频繁投切等不确定因素所引起母线电压波动问题,以基于风光互补含混合储能的双极性直流微电网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双闭环改进型高阶滑模自抗扰控制策略。首先,依据自抗扰... 针对双极性直流微电网中分布式新能源的系统功率波动、负载侧负荷频繁投切等不确定因素所引起母线电压波动问题,以基于风光互补含混合储能的双极性直流微电网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双闭环改进型高阶滑模自抗扰控制策略。首先,依据自抗扰理论将控制系统拟合为一阶系统模型,转化为自抗扰控制系统范式。其次,设计了改进型超螺旋滑模控制器代替传统自抗扰控制中的线性控制器,引入了具有快速收敛性的级联有限时间扩张状态观测器代替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既能通过高阶滑模控制算法抑制抖振,又能提高对系统集总扰动的估计精度,从而利用非线性控制策略的优势改善系统动态响应过程及抗扰性能。然后,通过Lyapunov理论证明控制系统的稳定性。最后,基于Matlab/Simulink仿真软件以及搭建实验平台对3种不同控制策略进行对比验证,实验表明所提控制能够很好地抵抗扰动和提高系统的暂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性直流电网 级联有限时间扩张状态观测器 改进型超螺旋滑模自抗扰控制 抗扰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储直流微电网中光伏与储能单元控制策略研究
3
作者 潘欢 宁显华 +2 位作者 李峰 吴嘉欣 刘长金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59-70,共12页
在光储孤岛直流微电网中,需要最大化利用光伏发电,通常对光伏系统采用最大功率点跟踪(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 MPPT)技术。但传统的MPPT控制速度慢、精度低,特别是在局部阴影情形下极易陷入局部最优解。基于此,首先提出一种将布... 在光储孤岛直流微电网中,需要最大化利用光伏发电,通常对光伏系统采用最大功率点跟踪(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 MPPT)技术。但传统的MPPT控制速度慢、精度低,特别是在局部阴影情形下极易陷入局部最优解。基于此,首先提出一种将布谷鸟搜索算法与电导增量法相结合的混合MPPT控制。利用布谷鸟搜索算法快速全局寻优,再使用电导增量法精确定位,实现快速而准确地跟踪最大功率点。储能单元是光储直流微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输出电流均分、荷电状态(stateof charge, SoC)均衡和直流母线电压稳定是主要控制目标。但电流均分受线路电阻差异的影响,进而影响SoC均衡和直流母线电压稳定,于是设计一种新的电压电流双环控制策略以实现上述目标。该策略在电压外环采用母线电压作为反馈值,在电流内环中设计了基于一致性算法的控制策略,将SoC与指数函数结合并引入加速因子,使得在充放电过程中实现SoC的快速均衡。所提控制策略既不需要下垂控制,也无需二次补偿控制,减轻了通信负担。最后在Matlab/Simulink中搭建直流微电网系统模型,验证所设计新的混合MPPT控制和电压电流双环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电网 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 电压电流环控制 电流均分 SoC均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级联型扩张状态观测器的直流微电网低压负载接口变换器自抗扰稳压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马幼捷 杨清 +3 位作者 周雪松 王博 王福森 王馨悦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1-132,共12页
直流微电网负载侧供压稳定是实现新能源电力高水平消纳的重要前提。为维持低压负载侧电压稳定,利用级联型扩张状态观测器提高扰动的估计重构精度与速度,将二阶自抗扰控制技术引入低压侧稳压控制。首先,在考虑扰动存在的低压接口变换器... 直流微电网负载侧供压稳定是实现新能源电力高水平消纳的重要前提。为维持低压负载侧电压稳定,利用级联型扩张状态观测器提高扰动的估计重构精度与速度,将二阶自抗扰控制技术引入低压侧稳压控制。首先,在考虑扰动存在的低压接口变换器动态模型基础上实现对于稳压控制策略的系统设计。之后,在时域上分析级联型扩张状态观测器对于扰动重估精度的提升效果,利用线性等效框架在复频域上分析系统对于总扰动的抑制性能,以及系统模型不确定下对于动态性能的影响。此外,将Lyapunov理论运用于分析所提稳压控制策略的稳定性,表明该系统在工程上稳定。最后仿真实验验证了所提出稳压策略的正确性与有效性,且对于扰动具有较好的抑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电网 低压接口变换器 扩张状态观测器 线性自抗扰控制 LYAPUNOV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压直流微电网新型主动限流器及控制策略 被引量:1
5
作者 李霞林 李佳鑫 +2 位作者 郭力 邢建春 杨启亮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8-163,共6页
低压直流微电网中直流母线发生短路故障后,现有的被动式保护措施难以有效保护电力电子装置,并且当计及直流线路电感与变流器直流母线侧电容时,常规主动限流器会出现限流电感电流振荡的特性。详细分析了该电流振荡特性产生的机理,探究了... 低压直流微电网中直流母线发生短路故障后,现有的被动式保护措施难以有效保护电力电子装置,并且当计及直流线路电感与变流器直流母线侧电容时,常规主动限流器会出现限流电感电流振荡的特性。详细分析了该电流振荡特性产生的机理,探究了系统参数变化对限流电感电流振荡峰值的影响。并提出了一种新型主动限流器拓扑结构及控制策略,该拓扑结构通过增加能量耗散支路,在限流器直流母线侧电容电压产生负压时导通,以此耗散能量,解决了电感电流振荡的问题。通过仿真与实验,验证了所提新型主动限流器对电感电流振荡特性抑制的有效性,且在不同工况下具有良好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压直流电网 直流故障 直流保护 主动限流器 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流微电网的简化分布式自触发控制
6
作者 向建新 何晋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75-83,共9页
直流微电网中的分布式二次控制常采用动态一致性算法来估测电压和电流的平均值,针对当前控制方法所需通信和计算频率高,以及改进下垂控制依旧无法完全克服传统下垂控制的缺点,提出一种基于动态一致性算法的直流微电网简化分布式自触发... 直流微电网中的分布式二次控制常采用动态一致性算法来估测电压和电流的平均值,针对当前控制方法所需通信和计算频率高,以及改进下垂控制依旧无法完全克服传统下垂控制的缺点,提出一种基于动态一致性算法的直流微电网简化分布式自触发控制策略。初级控制采用电压电流双闭环控制,二次控制只采用一个积分控制器,极大地简化了控制结构,减轻了通信负担。利用李雅普诺夫稳定性设计一个分布式自触发的通信和更新机制,并设计了触发时间修正方法来提高自触发响应速度。最后,基于Matlab/Simulink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在各种干扰下的稳定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母线直流电网 分布式控制 自触发控制 动态一致性 闭环控制 事件触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压双极性直流微网故障分析及保护方案 被引量:36
7
作者 刘鑫蕊 谢志远 +1 位作者 孙秋野 王智良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749-755,共7页
低压直流微网凭借其较大的优势,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是,目前低压直流微网的保护技术仍不能满足其快速、准确切除故障的需求。鉴于此,首先对低压双极性直流微网中的各类故障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比暂态故障电流变化率的绝对值... 低压直流微网凭借其较大的优势,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是,目前低压直流微网的保护技术仍不能满足其快速、准确切除故障的需求。鉴于此,首先对低压双极性直流微网中的各类故障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比暂态故障电流变化率的绝对值以区分不同类型、不同位置的故障。针对低压双极性直流微网中的馈线故障提出了基于暂态故障电流变化率绝对值的反时限保护方案,通过理论分析:该保护方案在并网和孤岛2种运行方式下均可以快速、准确地切除馈线上各种故障,有利于提高低压双极性直流微网供电的持续性与可靠性。PSCAD/EMTDC仿真实验验证了该保护方案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压极性直流 故障分析 暂态故障电流变化率 反时限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极性直流微电网中多电压平衡器协调控制 被引量:23
8
作者 李霞林 张雪松 +3 位作者 郭力 王成山 张绍辉 杨苹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21-729,共9页
针对应用电压平衡器来解决双极性直流微电网正、负极对中线电压的平衡控制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下垂控制和干扰观测器相结合的多电压平衡器并联运行与协调控制方法。应用干扰观测器,能在不需要增加额外电流传感器的情况下,利用本地测量信... 针对应用电压平衡器来解决双极性直流微电网正、负极对中线电压的平衡控制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下垂控制和干扰观测器相结合的多电压平衡器并联运行与协调控制方法。应用干扰观测器,能在不需要增加额外电流传感器的情况下,利用本地测量信息即可实现对电压平衡器输出电流的快速跟踪;采用基于干扰观测器输出结果的外环直流电压下垂控制和内环输出电流前馈控制,不仅能实现在无互联通信情况下的多电压平衡器并联运行和即插即用,还能有效提高直流电压平衡控制系统的动态响应,抑制双极性直流微电网内负荷突变、间隙性分布式电源出力波动等暂态对直流母线正、负极对中线电压的冲击。最后,在包含直流模拟电源、两台电压平衡器以及相应阻性负荷、恒功率负载等构成的双极性直流微电网实验平台中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性直流电网 多电压平衡器 即插即用 协调控制 干扰观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非隔离型双极性输出DC-DC变换器合成方法 被引量:1
9
作者 周明珠 刘超 +2 位作者 庄一展 毛行奎 张艺明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3953-3963,共11页
双极性直流微电网系统因其高效和可靠的优势,常作为连接各种可再生能源和新兴负载的解决方案。该文提出一种非隔离型双极性输出DC-DC变换器合成方法,并在传统变换器的基础上推演出一系列双极性输出DC-DC变换器拓扑。通过在Boost双极性输... 双极性直流微电网系统因其高效和可靠的优势,常作为连接各种可再生能源和新兴负载的解决方案。该文提出一种非隔离型双极性输出DC-DC变换器合成方法,并在传统变换器的基础上推演出一系列双极性输出DC-DC变换器拓扑。通过在Boost双极性输出DC-DC变换器上引入耦合电感和开关电容升压技术,提出一种双极性输出高增益DC-DC变换器。所提变换器具有低输入电流纹波、高电压增益、开关管电压应力低的优势,可以通过占空比和耦合电感匝比灵活调节双极性输出电压。该文给出了变换器结构的详细推演过程,并进行了模态分析、电压电流应力推导和稳态性能对比。最后,为了验证所提变换器的可行性,搭建一台200 W的实验样机,输出电压分别为190、−190和380 V,变换器在满载效率为9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性直流电网 DC-DC 变换器 耦合电感 高电压增益 低输入电流纹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直流母线直流微电网的协调控制 被引量:15
10
作者 任春光 赵耀民 +1 位作者 韩肖清 郭文娇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166-2173,共8页
为便于不同电压等级的直流负荷接入直流微电网,设计了基于双直流母线构架的直流微电网协调控制策略。双直流母线直流微电网由2电压等级不同的独立直流微电网通过双向DC/DC变换器连接构成。将锂电池超级电容组成的混合储能系统应用于直... 为便于不同电压等级的直流负荷接入直流微电网,设计了基于双直流母线构架的直流微电网协调控制策略。双直流母线直流微电网由2电压等级不同的独立直流微电网通过双向DC/DC变换器连接构成。将锂电池超级电容组成的混合储能系统应用于直流子网中,并根据双向变换器两侧子网的电压–功率下垂特性,对两侧电压进行了归一化处理,提出了适用于连接2直流子网的双向DC/DC变换器下垂控制;最后,通过d SPACE验证了系统协调控制策略的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此控制策略可以根据2直流子网电压大小有效控制子网间的功率传输,实现了整个系统功率的平衡,提高整个系统的运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母线 直流电网 混合储能 向变换器 协调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压双极性直流微网故障自恢复的模糊控制方法
11
作者 陈卉 苏小玲 +1 位作者 杨文丽 保积秀 《电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3-88,共6页
为了提高低压双极性直流微网故障检测和诊断能力,研究了低压双极性直流微网故障自恢复控制方法。首先提取低压双极性直流微网故障特征,分析低压双极性直流微网的输出稳定性特征,估计直流微网故障自恢复参数。再对低压双极性直流微网故... 为了提高低压双极性直流微网故障检测和诊断能力,研究了低压双极性直流微网故障自恢复控制方法。首先提取低压双极性直流微网故障特征,分析低压双极性直流微网的输出稳定性特征,估计直流微网故障自恢复参数。再对低压双极性直流微网故障控制参数优化求解,根据参数求解结果,进行故障自恢复控制的状态寻优。通过直流多馈入误差补偿方法进行低压双极性直流微网故障自恢复的模糊控制,在此基础上进行参数辨识及收敛性控制,以此提高直流微网故障自恢复控制的自适应性和参数估计能力。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进行直流微网故障自恢复控制的输出稳定性较好,计算模糊度较低,故障检测精度较高,最高达到99%,提高了直流微网故障自恢复能力和故障检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压极性 直流 自恢复控制 故障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母线直流微电网的级联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12
12
作者 张辉 杜明桥 +2 位作者 孙凯 张伟亮 陈守克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4-42,共9页
双母线直流微电网因具有供电可靠、负载匹配性高、接入中低压配电网系统灵活方便等特点,逐渐成为未来家庭和楼宇的主要供电架构之一,而级联稳定性分析是其设计中的重要问题。对双母线直流微电网在不同稳态运行模式下的级联小信号稳定性... 双母线直流微电网因具有供电可靠、负载匹配性高、接入中低压配电网系统灵活方便等特点,逐渐成为未来家庭和楼宇的主要供电架构之一,而级联稳定性分析是其设计中的重要问题。对双母线直流微电网在不同稳态运行模式下的级联小信号稳定性进行分析,利用广义状态空间建模法、传统状态空间平均建模法建立变换器的阻抗模型,根据系统各单元稳态运行模式的源荷属性提出4种模式,并利用阻抗比判据判定系统的小信号稳定性。仿真结果表明,在轻载模式下系统的稳定裕度最小,其中双有源桥、光伏变换器的阻抗特性不受功率交互的影响且一直具有负阻抗特性,而储能单元仅在作为负荷时具有负阻抗特性。对比3种无源阻抗方案以改善负载阻抗特性,提高系统的稳定裕度。实验结果表明:加入无源阻抗后轻载模式的负载电流纹波系数从14.3%下降至1.9%,可见无源阻抗可以改善负载阻抗特性,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抗扰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线直流电网 多模式 级联稳定性 阻抗模型 小信号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流微电网中基于谐振控制的双馈风机谐波消除方法 被引量:7
13
作者 朱小帆 卫锋 +2 位作者 李学佳 秦亮 查晓明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96-104,共9页
在直流微电网中,双馈异步发电机的定子侧采用二极管全桥整流器接入直流母线的并网结构。相对于传统的脉宽调制变流器直流并网结构,在降低结构成本的同时,为双馈异步发电机的定子侧带来了大量的谐波。为降低这种并网结构带来的谐波影响,... 在直流微电网中,双馈异步发电机的定子侧采用二极管全桥整流器接入直流母线的并网结构。相对于传统的脉宽调制变流器直流并网结构,在降低结构成本的同时,为双馈异步发电机的定子侧带来了大量的谐波。为降低这种并网结构带来的谐波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谐振控制的谐波消除方法。控制转子侧变流器以注入对应的补偿电流来抵消定子侧的谐波电流,且转子侧的基波分量控制不受谐波控制的影响。详细推导分析了上述控制器的参数设计和稳定性,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了该谐波消除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所提算法具有计算量小、鲁棒性强、易于工程实现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电网 馈异步发电机 二极管全桥整流器 谐波消除 谐振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earson相关系数与广义S变换的低压直流微电网的故障选线方法 被引量:10
14
作者 高淑萍 李晓芳 +2 位作者 宋国兵 郑瀚 郭芳宾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5期120-129,共10页
针对低压直流微电网线路的故障选线方法的研究有限,提出一种基于Pearson相关系数与广义S变换的故障选线方法。首先,介绍了低压直流微电网的一般组成。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低压直流微电网的单极故障以及极间故障的故障特征,提出选线方法,... 针对低压直流微电网线路的故障选线方法的研究有限,提出一种基于Pearson相关系数与广义S变换的故障选线方法。首先,介绍了低压直流微电网的一般组成。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低压直流微电网的单极故障以及极间故障的故障特征,提出选线方法,对各线路正负极首末端电流差进行Pearson相关系数计算来确定故障线路。然后对所选故障线路正负线路首端的电流量进行广义S变换,计算出其能量和的比值判别故障极性或者极间故障。最后,在PSCAD/EMTDC中搭建出低压直流微电网模型以输出各线路电流数据,并利用Matlab对数据进行仿真。结果表明,所提选线方法直接有效,且耐受过渡电阻的能力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压直流电网 广义S变换 Pearson相关系数 单极故障 故障选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三绕组耦合电感双极性输出高增益DC-DC变换器
15
作者 陈献君 周明珠 +2 位作者 商运辉 毛行奎 张艺明 《仪器仪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6-159,共14页
双极性直流微电网系统是一种高可靠性、高灵活性和高效率的电力供应创新架构。通过结合前沿成果和对双极性输出的三电平Boost变换器拓扑结构中加入耦合电感线圈并集成开关电容升压机制,该研究提出一种具有低输入电流纹波和开关器件应力... 双极性直流微电网系统是一种高可靠性、高灵活性和高效率的电力供应创新架构。通过结合前沿成果和对双极性输出的三电平Boost变换器拓扑结构中加入耦合电感线圈并集成开关电容升压机制,该研究提出一种具有低输入电流纹波和开关器件应力小等优点的三绕组耦合电感的双极性输出高增益DC-DC变换器,可通过开关管的导通时间和耦合电感匝比对变换器的输出电压进行调节。该研究深入探讨该变换器的拓扑结构推演过程、工作原理及其工作模态,对变换器的电压增益和各元器件的电压和电流应力进行理论推导与数值计算,同时对其进行了效率分析和与其他高增益DC-DC变换器之间的电路性能比较。最终搭建了用于验证该变换器工作性能的工频为50 kHz,输入功率为200 W,输入电压为28 V,输出电压分别为190 V和-190 V的实验样机,并且根据输入电流纹波比选取合适的输入电感。实验在满载(200 W)的条件下,进行了输入电压24、28和32 V升至输出电压380 V的全面测试,并展示了它们的输入电流和输出电压波形图。当实验在半载和满载条件进行时,变换器的效率为95.65%和93.63%,这些实验结论表明该变换器所具备的特性为其在高频高效工作状态下运行创造了有利条件,在电力行业具有广泛的应用空间和重大的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性直流电网 三绕组耦合电感 DC-DC变换器 高电压增益 低输入电流纹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极性直流微网多交错并联电压平衡器协调控制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国荣 毕康军 +2 位作者 解润生 彭勃 丁晓通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44-50,共7页
为了实现双极性直流微网低纹波稳定运行,对多台交错并联型电压平衡器并联运行系统进行研究。交错并联的变流器需要进行相间均流控制,通过理论推导得出电感电流偏差与输入侧电容电压的关系,继而提出一种间接电感均流控制方法,以此进行占... 为了实现双极性直流微网低纹波稳定运行,对多台交错并联型电压平衡器并联运行系统进行研究。交错并联的变流器需要进行相间均流控制,通过理论推导得出电感电流偏差与输入侧电容电压的关系,继而提出一种间接电感均流控制方法,以此进行占空比的二次调节。在对单台电压平衡器分析的基础上,将基于二次调节的改进下垂控制应用于多台交错并联型电压平衡器并联协调控制中,实现了多台变流器间负载电流合理分配。最后在Simulink中验证了所提控制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电网 分布式发电 DC-DC变换器 极性 电流控制 交错并联型电压平衡器 间接均流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极性直流微网的分层控制策略 被引量:18
17
作者 江晨 曾国宏 +1 位作者 吴学智 杨捷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217-2222,共6页
分析了双极性直流微网的结构和优点,针对其结构和功率分配中下垂控制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由本地控制和二次调节组成的分层控制策略。本地控制包含中点电位控制和下垂控制,解决微网的中点电位不平衡问题和实现对微网中负载功率的初步分配;... 分析了双极性直流微网的结构和优点,针对其结构和功率分配中下垂控制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由本地控制和二次调节组成的分层控制策略。本地控制包含中点电位控制和下垂控制,解决微网的中点电位不平衡问题和实现对微网中负载功率的初步分配;二次调节采用分布式补偿控制,消除线路阻抗的影响,实现负载功率的精确分配。对该分层控制策略进行了理论研究,并分析了系统的中点电位调节能力。在半实物平台上进行了相关实验验证,结果证明了该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性直流 分层控制 半实物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低压直流配电网的双降压/升压型柔性互联开关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菁月 裴忠晨 +4 位作者 刘闯 林琳 朱帝 姜宇 李辉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47-253,共7页
柔性互联开关作为跨区域低压直流配电网的关键装备,能够实现区域间低压直流功率互联与灵活转供,有利于可再生能源的充分消纳与高效利用。通过分析目前低压直流配电网的运行特性与柔性互联开关的可靠性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双降压/升压变... 柔性互联开关作为跨区域低压直流配电网的关键装备,能够实现区域间低压直流功率互联与灵活转供,有利于可再生能源的充分消纳与高效利用。通过分析目前低压直流配电网的运行特性与柔性互联开关的可靠性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双降压/升压变换器的新型柔性互联开关拓扑结构,其具备无桥臂直通、电压利用率高、功率等级易拓展等优点。通过采取反向耦合电感技术来改善无源器件用量与内部续流问题,以柔性提升互联开关的工作效率,并给出了不同工作模式下端口电压增益的表达式。搭建一套150 V/1 kW实验样机进行实验分析,结果验证了所提拓扑结构的有效性与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压直流电网 降压/升压变换器 新型柔性互联开关 反向耦合电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压双极环形直流微网的新型故障定位法 被引量:8
19
作者 田新和 陈皓 +2 位作者 郑思琦 闫重熙 高传薪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5期8-13,20,共7页
当直流微网线路发生故障时,为快速切除故障并恢复供电,减少停电时间,需要快速准确的故障定位。以低压双极环形直流微网为研究对象,针对单极接地故障和极间短路故障,提出了一种差分法与伪逆法相结合的新型故障定位方法,可在线确定出不同... 当直流微网线路发生故障时,为快速切除故障并恢复供电,减少停电时间,需要快速准确的故障定位。以低压双极环形直流微网为研究对象,针对单极接地故障和极间短路故障,提出了一种差分法与伪逆法相结合的新型故障定位方法,可在线确定出不同故障条件下的故障位置,且定位准确性高。根据暂态期间故障回路的KVL矩阵方程,利用差分法和伪逆法,计算故障线路的等效电感,进而计算出故障距离,从而实现故障定位。通过PSCAD/EMTDC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对两种故障类型及不同故障距离和故障电阻,故障距离估计误差均小于1.43%,故障电阻相对误差小于0.04%。该方法可针对两种不同的故障类型,不受故障距离和故障电阻的影响,能准确地确定出故障点位置并计算出故障电阻,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压极环形直流 单极接地故障 极间短路故障 故障定位 差分法 伪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电容接地方式的低压直流微电网故障定位 被引量:6
20
作者 李英超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9-67,共9页
为提高低压直流微电网故障定位的准确性,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可靠性,提出一种基于多电容接地方式的低压直流微电网故障定位方法。首先,运用从馈线端子和接地电容器获得瞬时电流和电压,推导了直流微电网一般故障馈线的数学模型。其次,利... 为提高低压直流微电网故障定位的准确性,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可靠性,提出一种基于多电容接地方式的低压直流微电网故障定位方法。首先,运用从馈线端子和接地电容器获得瞬时电流和电压,推导了直流微电网一般故障馈线的数学模型。其次,利用基于非线性优化方法的故障测距算法对故障及相关故障电阻进行了精确定位,并通过评估接地电容器在故障期间的响应,计算故障的准确距离。最后,通过搭建直流微电网实验室模型对所提方法的可靠性及有效性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具有较高的故障定位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容接地 低压直流电网 故障定位 故障暂态 非线性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