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咪唑并吡啶的双极性绿色磷光主体材料合成及其性能 被引量:1
1
作者 黄科文 陈嘉雄 +3 位作者 戴雷 白科研 周路 霍延平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18-527,共10页
高效的磷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有赖于主体材料,而双极性主体材料相对于传统主体材料不仅能降低驱动电压,提高电流效率和功率效率,还能加快载流子迁移率和平衡载流子的通量。因此本文基于咪唑并吡啶设计了两种给体-受体型双极性绿光主体材... 高效的磷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有赖于主体材料,而双极性主体材料相对于传统主体材料不仅能降低驱动电压,提高电流效率和功率效率,还能加快载流子迁移率和平衡载流子的通量。因此本文基于咪唑并吡啶设计了两种给体-受体型双极性绿光主体材料,即9-苯基-3-(9-(4-(3-苯基咪唑并[1,2-a]吡啶-2-基)苯基)二苯并[b,d]呋喃-2-基)-9H-咔唑(CzDFDp)和9-苯基-3-(3-(9-(4-(3-苯基咪唑并[1,2-a]吡啶-2-基)苯基)二苯并[b,d]呋喃-2-基)苯基)-9H-咔唑(CzPDFDp),对其结构进行核磁表征。通过光物理研究表明CzDFDp和CzPDFDp具有较高的三线态能级2.8 eV和2.49 eV,和较高的分解(509℃和529℃)与玻璃转化(130℃和138℃)温度,十分有利于磷光器件效率和器件的热稳定提升。以CzDFDp或CzPDFDp为主体、三(4-甲基-2,5-二苯基吡啶)合铱(GD-Ir)为发光掺杂材料制作绿光器件,启亮电压只有2.6 V,最大电流效率分别达到44.9 cd·A^(-1)和47.2 cd·A^(-1),最大功率效率达到50.4 lm·W^(-1)和57 lm·W^(-1),远优于CBP为主体材料参比的器件(3.6 V,14.4 cd·A^(-1),5.8 lm·W^(-1)),两个主体材料的启亮电压降低了1 V,电流效率提高3倍以上,且功率效率提高了8倍以上,表明本文两个双极性主体材料具有良好的传输性质,能够有效地平衡载流子通量,是优异的绿光主体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极主体材料 咪唑并吡啶 绿光 有机磷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