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声结构耦合系统双材料模型的拓扑优化设计 被引量:2
1
作者 商林源 赵国忠 陈刚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192-198,共7页
基于微结构设计域法,并结合伴随法与放松形式准则法,研究了针对声结构耦合系统的双材料拓扑优化方法。提出并详细地推导了声压级关于拓扑变量的伴随灵敏度分析公式。推导了一种放松形式的最优准则法,并应用到声结构耦合问题的优化求解... 基于微结构设计域法,并结合伴随法与放松形式准则法,研究了针对声结构耦合系统的双材料拓扑优化方法。提出并详细地推导了声压级关于拓扑变量的伴随灵敏度分析公式。推导了一种放松形式的最优准则法,并应用到声结构耦合问题的优化求解中。数值算例证明了在求解声结构耦合问题中,伴随灵敏度分析方法具有高精度,高效率的特点;放松形式的最优准则法具有收敛快速,迭代稳定的优点。数值结果说明文中提出的拓扑优化方法能有效降低结构内部的噪声,验证了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结构耦合系统 拓扑优化 伴随法 最优准则 双材料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相材料模拟的区域分解重心插值配点法
2
作者 李淑萍 王兆清 唐炳涛 《玻璃钢/复合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5-29,共5页
针对双相材料力学性能分析,提出一种极坐标系下的区域分解重心插值配点法。根据材料界面将分析区域划分为两个计算区域,在每一个计算区域上建立极坐标系下重心插值配点法计算公式。组合两个区域上的计算公式,施加材料界面条件和边界条件... 针对双相材料力学性能分析,提出一种极坐标系下的区域分解重心插值配点法。根据材料界面将分析区域划分为两个计算区域,在每一个计算区域上建立极坐标系下重心插值配点法计算公式。组合两个区域上的计算公式,施加材料界面条件和边界条件,求解得到双相材料的位移场和应力场。双材料计算模型的数值算例表明了所提方法的计算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坐标系 重心插值配点法 区域分解法 弹性力学 双材料模型 无网格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H敏感型双模型介孔SiO_2的制备及其对布洛芬的缓控释性能 被引量:6
3
作者 郭月月 白诗扬 孙继红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81-186,共6页
通过两步法制备了pH敏感型聚合物葡聚糖(Dex)-聚丙烯酸(PAA)包裹的双模型介孔SiO2(BMMs)纳米复合材料(D-P/BMMs),并采用XRD、SEM、FT-IR、TG和N2吸附-脱附手段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以布洛芬(IBU)为模型药物详细考察了D-P/BMMs对药物IBU... 通过两步法制备了pH敏感型聚合物葡聚糖(Dex)-聚丙烯酸(PAA)包裹的双模型介孔SiO2(BMMs)纳米复合材料(D-P/BMMs),并采用XRD、SEM、FT-IR、TG和N2吸附-脱附手段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以布洛芬(IBU)为模型药物详细考察了D-P/BMMs对药物IBU的缓释及pH敏感控释性能。结果表明,BMMs介孔有序度由于Dex-PAA的包裹而降低;IBU在pH=7.4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的释放率达到46%,明显高于在pH=2.0中的释放率(约26%),说明D-P/BMMs具有较强的pH敏感性,是一种良好的药物控释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 模型介孔材料(BMMs) 布洛芬 pH敏感释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铝源对双模型介孔分子筛的物化性能的影响
4
作者 刘芳 靳海波 +1 位作者 罗时杰 孙继红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B10期275-277,共3页
以正硅酸乙酯为硅源,AlCl3和Al(NO3)3为铝源,采用一步法合成了硅/铝比为20的AlCl3/双模型介孔分子筛和Al(NO3)3/双模型介孔分子筛。采用XRD、NH。程序升温脱附、低温N2吸附-脱附等方法表征了所合成分子筛的物化性能,从而考察... 以正硅酸乙酯为硅源,AlCl3和Al(NO3)3为铝源,采用一步法合成了硅/铝比为20的AlCl3/双模型介孔分子筛和Al(NO3)3/双模型介孔分子筛。采用XRD、NH。程序升温脱附、低温N2吸附-脱附等方法表征了所合成分子筛的物化性能,从而考察了铝源对分子筛的结构、酸性、热稳定性及水热稳定性的影响。同时以萘与异丙醇的烷基化反应作为模型反应,初探了铝源对分子筛催化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介孔材料 铝源 萘的烷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位移外推法和扩展有限元法计算应力强度因子的比较 被引量:3
5
作者 张亚洲 钟红 王立强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045-2051,共7页
作为评定裂缝是否扩展的重要参量,应力强度因子的计算精度影响材料性能的评估。通过含预制裂缝的三点弯曲梁、矩形板中心裂缝、矩形板中心斜裂缝和矩形板中心界面裂缝模型4个数值算例,采用位移外推法和扩展有限元法分别计算了裂缝尖端... 作为评定裂缝是否扩展的重要参量,应力强度因子的计算精度影响材料性能的评估。通过含预制裂缝的三点弯曲梁、矩形板中心裂缝、矩形板中心斜裂缝和矩形板中心界面裂缝模型4个数值算例,采用位移外推法和扩展有限元法分别计算了裂缝尖端应力强度因子。将计算结果与解析解或其他数值方法参考解进行对比验证了上述两种方法的计算精度。此外,探讨了网格密度对应力强度因子求解精度的影响以及剔除裂尖附近的结果对位移外推法求解应力强度因子的影响。发现位移外推法可以通过对裂尖进行网格局部加密和去除裂尖奇异点来提高精度;扩展有限元法对网格密度要求相对较小,综合计算时间考虑,可以适当增加网格密度。结果可为求解应力强度因子和针对试验-数值耦合法计算断裂韧度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力强度因子 位移外推法 扩展有限元法 材料均质模型 材料界面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ngle-and Two-band Transport Properties Crossover in Bi_(2)Te_(3)Based Thermoelectrics
6
作者 MENG Yuting WANG Xuemei +2 位作者 ZHANG Shuxian CHEN Zhiwei PEI Yanzhong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283-1291,共9页
Based on Peltier effect,Bi_(2)Te_(3)-based alloy is widely used in commercial solid-state refrigeration at room temperature.The mainstream strategies for enhancing room-temperature thermoelectric performance in Bi_(2)... Based on Peltier effect,Bi_(2)Te_(3)-based alloy is widely used in commercial solid-state refrigeration at room temperature.The mainstream strategies for enhancing room-temperature thermoelectric performance in Bi_(2)Te_(3)focus on band and microstructure engineering.However,a clear understanding of the modulation of band structure and scattering through such engineering remains still challenging,because the minority carriers compensate partially the overall transport properties for the narrow-gap Bi_(2)Te_(3)at room temperature(known as the bipolar effect).The purpose of this work is to model the transport properties near and far away from the bipolar effect region for Bi_(2)Te_(3)-based thermoelectric material by a two-band model taking contributions of both majority and minority carriers into account.This is endowed by shifting the Fermi level from the conduction band to the valence band during the modeling.A large amount of data of Bi_(2)Te_(3)-based materials is collected from various studies for the comparison between experimental and predicted properties.The fundamental parameters,such as the density of states effective masses and deformation potential coefficients,of Bi_(2)Te_(3)-based materials are quantified.The analysis can help find out the impact factors(e.g.the mobility ratio between conduction and valence bands)for the improvement of thermoelectric properties for Bi_(2)Te_(3)-based alloys.This work provides a convenient tool for analyzing and predicting the transport performance even in the presence of bipolar effect,which can facilita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arrow-gap thermoelectric semiconducto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rmoelectric material Bi_(2)Te_(3)-based alloy two-band model narrow-gap thermoelectric semiconducto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