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曲线函数在灰度图像小波阈值去噪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
作者 王佐成 刘晓冬 薛丽霞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5期177-179,共3页
小波硬阈值去噪由于在阈值处不连续,在重构时会出现振荡;软阈值处理后的小波系数与真实值之间存在恒定的偏差等情况,重构时会模糊图像的边缘和细节。将双曲线函数引入小波阈值去噪法,根据参数选择的不同可构造出两种不同的阈值函数,解... 小波硬阈值去噪由于在阈值处不连续,在重构时会出现振荡;软阈值处理后的小波系数与真实值之间存在恒定的偏差等情况,重构时会模糊图像的边缘和细节。将双曲线函数引入小波阈值去噪法,根据参数选择的不同可构造出两种不同的阈值函数,解决了阈值处的连续性问题,并在一定程度上消除阈值处理后小波系数与真实值之间的偏差,在去除噪声的同时,很好地保持了图像的边缘和细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曲线函数 小波阈值去噪法 硬阈值 软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细菌觅食耦合双曲线变换的彩图增强算法 被引量:1
2
作者 周戈 曾智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2-99,共8页
为了解决当前高动态范围图像增强算法易改变图像色相以及存在光晕效应等不足,提出了细菌觅食耦合S-矩形双曲线变换函数的彩图增强优化算法。利用阈值与图像曝光参数,将其分割为过度与曝光不足区域;并改进了S变换函数,增强曝光不足像素... 为了解决当前高动态范围图像增强算法易改变图像色相以及存在光晕效应等不足,提出了细菌觅食耦合S-矩形双曲线变换函数的彩图增强优化算法。利用阈值与图像曝光参数,将其分割为过度与曝光不足区域;并改进了S变换函数,增强曝光不足像素的灰度水平;根据曲率形状控制参数,推导出矩形双曲线模型;构造图像信息熵函数,定义模糊对比度与质量因子,建立全局视觉因子模型,并设计目标函数;再设计了混合细菌觅食算法,确定出最佳参数,对增强的模糊隶属度值进行解模糊化。仿真结果显示:与当前图像增强算法相比,该算法的增强效果更佳,失真度最小,图像细节更加清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动态范围 图像增强 细菌觅食 矩形双曲线函数 全局视觉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衰减函数的钢丝绳漏磁信号自适应降噪
3
作者 吴东 黄升平 +3 位作者 周立峰 隋显俊 宋洪志 杨建华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549-1554,共6页
讨论了双曲线函数、指数函数、线性函数3种不同衰减函数对钢丝绳漏磁信号降噪效果的影响,对损伤含噪信号进行自适应移位平均降噪,并使用信噪比、互相关系数对降噪效果作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针对所用的2种漏磁信号,使用双曲线函数的降... 讨论了双曲线函数、指数函数、线性函数3种不同衰减函数对钢丝绳漏磁信号降噪效果的影响,对损伤含噪信号进行自适应移位平均降噪,并使用信噪比、互相关系数对降噪效果作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针对所用的2种漏磁信号,使用双曲线函数的降噪信号信噪比最大可达14.104 1 dB与10.834 9 dB,大于指数函数与线性函数所得的对应信噪比值,且得到的输出曲线平滑,具有更好的降噪效果。同时,随着噪声增大,使用双曲线函数的降噪信号互相关系数更快地接近1,具有更好的动态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漏磁检测 钢丝绳 强噪声 自适应降噪 双曲线函数 移位平均法 衰减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据压汞曲线建立砂岩储层渗透率估算模型 被引量:11
4
作者 李建明 吴锡令 《中国石油勘探》 CAS 2007年第1期72-75,共4页
岩石的渗透率与孔隙喉道大小及其分布有着直接的关系,而孔隙喉道大小及分布可由毛管压力曲线来确定。根据Purcell提出的渗透率与毛管压力的关系,通过分析研究毛管压力的双曲线特征,建立了一种新的渗透率估算模型。压汞岩心实测数据检验... 岩石的渗透率与孔隙喉道大小及其分布有着直接的关系,而孔隙喉道大小及分布可由毛管压力曲线来确定。根据Purcell提出的渗透率与毛管压力的关系,通过分析研究毛管压力的双曲线特征,建立了一种新的渗透率估算模型。压汞岩心实测数据检验结果表明,模型的参数变化与毛管压力曲线的特征吻合较好,可以较准确地估算出岩石的渗透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管压力曲线 渗透率 双曲线函数 估算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有效养分测定值与其校正系数的函数关系选择 被引量:2
5
作者 蒋琳 迟春明 《浙江农业科学》 2023年第2期484-488,共5页
采用对数函数、双曲线函数和幂函数3种模型拟合土壤有效养分测定值与其校正系数的回归关系曲线,并依此计算土壤养分供应量的估算值,进一步分析该估算值随土壤有效养分测定值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根据决定系数、均方根误差判断比较3种... 采用对数函数、双曲线函数和幂函数3种模型拟合土壤有效养分测定值与其校正系数的回归关系曲线,并依此计算土壤养分供应量的估算值,进一步分析该估算值随土壤有效养分测定值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根据决定系数、均方根误差判断比较3种回归关系曲线的拟合度和准确性,可为有效养分校正系数回归关系函数的选择提供统计学标准。但3种模型对应的土壤养分供应量估算值与土壤有效养分测定值间的回归关系曲线各不相同,分别为二次抛物线函数、线性函数和幂函数,这些函数间接反映了基础产量与土壤有效养分测定值的关系。这为有效养分校正系数回归关系函数的选择提供了实践应用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有效养分测定值 对数函数 双曲线函数 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泥土桩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的一种解析算法 被引量:33
6
作者 秦然 陈征宙 董平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96-98,共3页
选取常用的双曲线函数来表征单桩与地基土的荷载-沉降曲线,导出了一组确定桩土应力比的解析算式。分析了桩土应力比与总荷载的关系,并指出置换率和桩土极限强度对桩土应力比的影响。运用该组公式对两组实测数据进行理论拟合,证实能... 选取常用的双曲线函数来表征单桩与地基土的荷载-沉降曲线,导出了一组确定桩土应力比的解析算式。分析了桩土应力比与总荷载的关系,并指出置换率和桩土极限强度对桩土应力比的影响。运用该组公式对两组实测数据进行理论拟合,证实能反映实际情况。对复合地基的设计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土桩 复合地基 桩土应力比 解析解 双曲线函数 置换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灌注桩侧摩阻力发挥模式的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叶建忠 周健 韩冰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2029-2032,共4页
桩侧摩阻力的发挥主要与桩周土的力学性质、侧向有效压力、桩土的相对位移量、桩土的接触性质、时间效应等有关。采用双曲线侧摩阻力发挥模型,通过分析上海某地区灌注桩的现场试验实测资料,提出了双曲线模型的计算参数取值范围。此外,... 桩侧摩阻力的发挥主要与桩周土的力学性质、侧向有效压力、桩土的相对位移量、桩土的接触性质、时间效应等有关。采用双曲线侧摩阻力发挥模型,通过分析上海某地区灌注桩的现场试验实测资料,提出了双曲线模型的计算参数取值范围。此外,对桩侧摩阻力的时间效应也作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采用双曲线函数对灌注桩侧摩阻力与相对位移间的变化关系进行拟合是合理的;由于各级荷载下桩体沉降同样具有时间性,桩侧摩阻力同时具有明显的时间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孔灌注桩 侧摩阻力 双曲线函数 时间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堆石料的三轴松弛试验 被引量:3
8
作者 王琛 詹传妮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7-30,共4页
针对以一个试样进行分级加载松弛试验的可行性问题,并研究堆石料的应力松弛规律,使用大型三轴仪对堆石料进行了常应变速率排水压缩试验和不同围压、不同应变水平的分级加载排水松弛试验,并建立了双曲线应力松弛方程。结果表明应力松弛... 针对以一个试样进行分级加载松弛试验的可行性问题,并研究堆石料的应力松弛规律,使用大型三轴仪对堆石料进行了常应变速率排水压缩试验和不同围压、不同应变水平的分级加载排水松弛试验,并建立了双曲线应力松弛方程。结果表明应力松弛阶段对后续常应变速率加载的应力应变关系趋势基本无影响,以一个试样分级加载方式进行松弛试验是可行的。在应力松弛阶段,体应变将增大0.13%~0.71%;偏应力将降低16%~28%,并最终趋于一非零稳定值。双曲线应力松弛方程能较好地模拟堆石的应力松弛规律,参数分析表明偏应力松弛的初始速率与围压和应变水平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力松弛 堆石料 压缩试验 双曲线函数 应力-应变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挤扩支盘桩侧阻力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高笑娟 朱向荣 +1 位作者 刘向阳 肖朝阳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0-53,共4页
假定支盘桩直桩段的桩侧摩阻力和含有分支或承力盘桩段的等效侧摩阻力q与相应桩土相对位移s的关系可用双曲线函数表示,根据实测数据采用最小二乘法求出所需系数,并用所得的双曲线与实测各分段的q-s关系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各分段达到... 假定支盘桩直桩段的桩侧摩阻力和含有分支或承力盘桩段的等效侧摩阻力q与相应桩土相对位移s的关系可用双曲线函数表示,根据实测数据采用最小二乘法求出所需系数,并用所得的双曲线与实测各分段的q-s关系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各分段达到极限承载力前,q与s基本上符合双曲线关系,用该法可以估算各分段的极限摩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挤扩支盘桩 侧摩阻力 双曲线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调制器的理论分析与计算 被引量:9
10
作者 揭秉信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1982年第1期57-63,共7页
磁调制器目前在精密电测量仪器中应用十分广泛,然而有关磁调制器的理论分析至今仍不很完善。文中论述了两种简单的解析方法——折线法和双曲线函数法,通过分析对这两种方法进行了比较。实践表明采用双曲线函数法更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 磁调制器 双曲线函数 铁芯 理论分析 信号电流 直流信号 测量仪器 谐波电压 波形变化 磁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抗比率网络电桥的原理及应用
11
作者 蔺通 赵伟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70-76,共7页
本文介绍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研究人员张功铭、赵复真在电桥测量领域取得的研究结果,包括阻抗增量比率网络、复合比率网络、全息比率网络、阻抗中和测量理论,以及基于这些理论或方法构建的中和电桥、双曲线函数系列电桥电路的原理及应用。
关键词 增量比率网络 中和测量 双曲线函数电桥 复合比率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乘子的数学理论
12
作者 杨文熊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307-314,共8页
在杨文熊提出的幂单位向量的基础上 ,推广其为k乘子的数学理论并由此建立了一门新的数学分支· 推广的k乘子还涉及到它的负整数幂· 列举了由k乘子组成的复合变数及其函数都能满足由杨文熊在“幂向量 ,复合向量数及其函数理... 在杨文熊提出的幂单位向量的基础上 ,推广其为k乘子的数学理论并由此建立了一门新的数学分支· 推广的k乘子还涉及到它的负整数幂· 列举了由k乘子组成的复合变数及其函数都能满足由杨文熊在“幂向量 ,复合向量数及其函数理论”中导出的各种条件、定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幂单位向量 k乘子 双曲线函数 数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亚热带典型天然阔叶林主要树种林木高径比特征 被引量:3
13
作者 严铭海 王金池 +3 位作者 黄清麟 庄崇洋 郑群瑞 卓鸣秀 《森林与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09-417,共9页
为揭示结构复杂、复层、异龄、多树种混交的中亚热带典型天然阔叶林主要树种的林木高径比特征,同时为中亚热带人工阔叶林、半天然林和天然阔叶林可持续经营提供主要阔叶树种林木高径比的典型参照,以建瓯万木林省级自然保护区内的中亚热... 为揭示结构复杂、复层、异龄、多树种混交的中亚热带典型天然阔叶林主要树种的林木高径比特征,同时为中亚热带人工阔叶林、半天然林和天然阔叶林可持续经营提供主要阔叶树种林木高径比的典型参照,以建瓯万木林省级自然保护区内的中亚热带典型天然阔叶林14种主要树种为研究对象,运用Mann-Whitney U检验、Spearman秩相关系数、指数函数和双曲线函数分析主要树种各林层(包括3个亚层和全林)的林木高径比特征。结果表明,中亚热带天然阔叶林主要树种林木高径比平均值、最大值随亚层升高而减小,且平均值在各亚层之间总体上均有显著(P<0.05)或极显著差异(P<0.01);主要树种各林层林木高径比与胸径总体上均呈现极显著负相关(P<0.01)且相关系数较高,其中,第Ⅰ、Ⅱ亚层的相关系数明显高于全林和第Ⅲ亚层,相关系数绝对值第Ⅰ亚层为0.8061~0.8953,第Ⅱ亚层为0.7882~0.9643,第Ⅲ亚层为0.4190~0.8091,全林为0.4190~0.8489;指数函数和双曲线函数拟合第Ⅰ、Ⅱ亚层林木高径比与胸径关系的效果均较好,而拟合全林和第Ⅲ亚层的效果均相对较差;指数函数拟合全林和第Ⅲ亚层林木高径比与胸径关系的决定系数(R^(2))相对较高,均方根误差(E_(rms))和平均绝对误差(E_(ma))相对较小,而双曲线函数拟合第Ⅰ、Ⅱ亚层的R^(2)相对较高,E_(rms)和E_(ma)相对较小。主要树种各亚层林木高径比不是常数,会因所属亚层和胸径的不同而变化;主要树种各林层林木高径比与胸径关系曲线拟合是有意义且必要的,双曲线函数能更好地描述主要树种第Ⅰ、Ⅱ亚层林木高径比与胸径的关系,指数函数能更好地描述主要树种全林和第Ⅲ亚层林木高径比与胸径的关系;各树种林木高径比特征需要且可以采用各树种各林层林木高径比与胸径关系曲线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亚热带 天然阔叶林 阔叶树种 林层 林木高径比 指数函数 双曲线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隧道开挖对建筑物条形基础效应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田晓艳 熊家全 +2 位作者 代建波 刘静 李源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7期11786-11794,共9页
基于隧道开挖引发的深部土层沉降槽曲线特点,首先利用反分析法研究其开挖对条形基础效应的影响,利用微元体力的平衡条件建立隧道开挖与条形基础与地基协同工作的微分方程,然后采取概念明确的初参数法求解相应的齐次方程,之后根据平截面... 基于隧道开挖引发的深部土层沉降槽曲线特点,首先利用反分析法研究其开挖对条形基础效应的影响,利用微元体力的平衡条件建立隧道开挖与条形基础与地基协同工作的微分方程,然后采取概念明确的初参数法求解相应的齐次方程,之后根据平截面假定,结合材料力学基本理论,考虑双曲线三角函数的微分特点,并借助MATLAB、mathmatica软件得出隧道穿越条形基础效应的理论计算表达式,最后结合工程算例分析研究隧道与基础相对位置变化以及主要参数变化对基础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隧道对基础的影响范围为[-0.5~1.5]倍的基础长度,且当隧道中心位于基础端部时沉降最大;隧道参数中土体损失率、隧道开挖断面及埋深对基础效应的影响很大,而基础自身参数变化对其变形影响较小,但基础高度的参数变化对其内力影响较大,基础的高度主要是由基础抗冲切与剪切来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降槽曲线 反分析法 条形基础效应 初参数法 双曲线三角函数 理论计算表达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爪极电机漏磁的研究
15
作者 王也平 张红辉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 CSCD 1992年第1期9-19,共11页
对爪极的结构进行了改进,在获得描述双曲线型极爪断面的爪极函数基础上,从解析和数值两方面对极爪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与计算.对各个参数和系数进行了优化处理后,它的漏磁系数大大降低,约为1.06,使效率远高于现行国内外的爪极电机.为爪... 对爪极的结构进行了改进,在获得描述双曲线型极爪断面的爪极函数基础上,从解析和数值两方面对极爪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与计算.对各个参数和系数进行了优化处理后,它的漏磁系数大大降低,约为1.06,使效率远高于现行国内外的爪极电机.为爪极电机的工程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除了分析和确定了爪极电机各部漏磁的解析式,同时,在数值分析中采用边界元素法,将计算数值与解析法的数值进行了对比,得出了较为理想的结果,与实际产品电机间的误差约在8%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爪极电机 漏磁 双曲线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负载均衡与传输速率的异构网络接入控制 被引量:6
16
作者 刘丽娟 刘定一 陈松楠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535-1541,共7页
针对异构无线网络中存在的负载不平衡和传输速率受限的问题,采用改进分解的多目标进化算法(MOEA/D)对目标函数求解,提出一种改进的业务接入控制优化方法。建立异构网络模型,构造双曲线聚合函数,通过控制权重向量与坐标轴的距离,调整个... 针对异构无线网络中存在的负载不平衡和传输速率受限的问题,采用改进分解的多目标进化算法(MOEA/D)对目标函数求解,提出一种改进的业务接入控制优化方法。建立异构网络模型,构造双曲线聚合函数,通过控制权重向量与坐标轴的距离,调整个体的支配范围,根据适应度的变化对邻域值大小和变异概率进行自适应调节,提高算法的收敛性、多样性和全局搜索能力。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算法应用在异构无线网络的业务接入控制中能够获得更大的系统传输速率,更好地保证网络间的负载平衡,优于其它两种比较算法,使网络资源得到更优的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构网络 多目标优化 负载平衡 接入控制 双曲线聚合函数 自适应变异概率 自适应邻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土中根桩的非线性沉降简化计算方法 被引量:2
17
作者 罗晓光 任伟新 殷永高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68-376,共9页
根桩是一种新型桩基础,它通过从桩身预留位置将一定数量的水平根键顶入桩周土体中来提高桩基承载力。为分析多层土中根桩的非线性沉降问题,基于双曲线函数提出了土–根键的荷载传递模型,并推导建立了一种多层土中根桩的非线性沉降简化... 根桩是一种新型桩基础,它通过从桩身预留位置将一定数量的水平根键顶入桩周土体中来提高桩基承载力。为分析多层土中根桩的非线性沉降问题,基于双曲线函数提出了土–根键的荷载传递模型,并推导建立了一种多层土中根桩的非线性沉降简化计算方法,基于MATLAB编制了根桩的非线性沉降分析程序。以安徽省池州长江公路大桥工程两根现场试桩为例,对该方法与现场荷载试验结果以及其它分析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该方法与实测结果吻合较好,较其它分析方法更符合根桩的荷载沉降曲线特性。根桩参数分析表明,根桩的荷载沉降特性对根键的布置型式以及根键侧壁土的荷载传递参数取值不敏感,但对根键底部土的荷载传递参数取值较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桩 多层土 非线性沉降计算 根键 双曲线荷载传递函数 荷载试验 参数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