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主燃孔对双旋流燃烧室流场的影响 被引量:8
1
作者 党新宪 赵坚行 吉洪湖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6-31,共6页
通过试验和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主燃孔几何参数与布局对双旋流燃烧室内三维冷热态流场的影响。用粒子图像测速仪(PIV)对不同工况的冷热态流场进行测量,用多点温度耙对燃烧室出口温度分布进行测量,用多点取样管和气体分析仪对燃烧室出... 通过试验和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主燃孔几何参数与布局对双旋流燃烧室内三维冷热态流场的影响。用粒子图像测速仪(PIV)对不同工况的冷热态流场进行测量,用多点温度耙对燃烧室出口温度分布进行测量,用多点取样管和气体分析仪对燃烧室出口气体成分进行分析。用商业软件Fluent对不同主燃孔时的燃烧室冷热态流场进行数值模拟。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相当吻合,表明在相同的进口条件下,燃烧室主燃孔的几何参数和布局变化对燃烧室的冷热态流场、出口温度及燃气成分分布有较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航天推进 流场 主燃孔 双旋流燃烧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嘴特性对双旋流燃烧室出口温度分布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门玉宾 郑龙席 +3 位作者 邵万仁 柴昕 张燚 石磊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30-137,共8页
本文以双旋流全环燃烧室为试验对象,在高温高压试验条件下,通过调整全环燃油喷嘴的流量离散度和径向位置来研究其对出口温度分布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喷嘴燃油流量离散度控制在±4%以内时,采用简单的大、小流量喷嘴间隔搭配的方... 本文以双旋流全环燃烧室为试验对象,在高温高压试验条件下,通过调整全环燃油喷嘴的流量离散度和径向位置来研究其对出口温度分布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喷嘴燃油流量离散度控制在±4%以内时,采用简单的大、小流量喷嘴间隔搭配的方案即可保证出口温度分布的均匀性;当燃油流量离散度放大到4%~8%时,采用本实验研究的搭配方案仍可保证出口温度分布的均匀性;当燃油流量离散度放大到10%时,通过调整喷嘴搭配方案已经无法保证出口温度分布均匀性。燃油喷嘴径向位置较火焰筒头部中心线偏离旋流杯腔道高度的11.5%以内时,不影响出口温度分布的均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旋流燃烧室 高温高压 全环试验 燃油流量分布 出口温度分布 喷嘴径向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双旋流燃烧室热声振荡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何祖强 王平 +3 位作者 Meenatchidevi Murugesan Antonio Ferrante 李伟超 姜霖松 《实验流体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4-52,共9页
对一新型双旋流燃烧室开展了实验测量,研究了燃烧状态参数2种变化过程对火焰热声振荡特性的影响(过程1:保持甲烷体积流量不变,当量比从0.900逐步减小至0.725再逐步增大至0.925;过程2:保持当量比为0.850不变,逐步增大预混气的体积流量)... 对一新型双旋流燃烧室开展了实验测量,研究了燃烧状态参数2种变化过程对火焰热声振荡特性的影响(过程1:保持甲烷体积流量不变,当量比从0.900逐步减小至0.725再逐步增大至0.925;过程2:保持当量比为0.850不变,逐步增大预混气的体积流量)。结果表明:在该燃烧室中存在M型和V型2种火焰结构;在过程1中,随着当量比减小,火焰由不稳定的M型转变为稳定的V型,其后,随着当量比增大,又逐渐转变为M型,存在明显的滞环现象;在过程2中,仅在初始流量下存在明显的热声振荡现象,随着流量增大,火焰变得稳定;基于压力脉动信号的功率谱特性分析和相空间重构分析,发现该双旋流燃烧室内热声振荡主频率分布于400.0和256.0 Hz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旋流燃烧室 贫燃预混燃烧 热声振荡 火焰结构 相空间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