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蒸汽双效溴化锂吸收式热泵回收热电厂余热的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薛岑 由世俊 +2 位作者 张欢 杨筱静 李聪聪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01-104,87,共5页
针对热电厂大量低温余热回收再利用问题,以天津市某热电厂民用建筑的空调冷热源改造工程为例,设计了一套热电厂余热回收系统。该系统采用蒸汽双效溴化锂吸收式热泵机组作为空调冷热源,冬季利用锅炉45℃脱硫塔循环水余热供热、夏季利用2... 针对热电厂大量低温余热回收再利用问题,以天津市某热电厂民用建筑的空调冷热源改造工程为例,设计了一套热电厂余热回收系统。该系统采用蒸汽双效溴化锂吸收式热泵机组作为空调冷热源,冬季利用锅炉45℃脱硫塔循环水余热供热、夏季利用20℃锅炉给水作为冷却水实现供冷,过渡季节回收脱硫塔循环水余热加热锅炉给水,可实现机组全年运行。利用EnergyPlus能耗模拟软件对原有空调系统和热回收系统的运行能耗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该热回收系统具有良好的节能环保效益与经济收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汽双效溴化锂吸收式 电厂 回收 能耗模拟 节能环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效溴化锂吸收式热泵机组变工况性能模拟 被引量:5
2
作者 杨筱静 由世俊 张欢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20-426,共7页
通过对高温热水驱动的双效溴化锂吸收式热泵机组内传热部件进行热力及传热分析,建立非线性耦合模型,并采用内部映射牛顿法进行求解,分析采用高温热源水流量调节法和高温热源水流量与溶液循环量组合式调节法时吸收式热泵机组制冷变工况... 通过对高温热水驱动的双效溴化锂吸收式热泵机组内传热部件进行热力及传热分析,建立非线性耦合模型,并采用内部映射牛顿法进行求解,分析采用高温热源水流量调节法和高温热源水流量与溶液循环量组合式调节法时吸收式热泵机组制冷变工况性能和制热名义工况、制热变工况时热泵机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泵机组制冷采用高温热源水流量与溶液循环量组合式调节法时COP c较好,但高温热源水流量略高;制热名义工况时机组COPh为2.498,制热效果优于现有双效冷温水机组;机组制热变工况性能在负荷率为40%时最优,COPh高达2.7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效溴化锂吸收式 非线性耦合模型 内部映射牛顿法 变工况性能 CO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气压缩式与双效吸收式耦合热泵的制冷性能 被引量:1
3
作者 马振西 刘凤国 +1 位作者 张蕊 李盛 《天津城建大学学报》 2020年第2期137-141,154,共6页
本文将燃气机热泵(GEHP)和双效吸收式热泵(DAHP)的优势相结合,提出一种燃气压缩式与双效吸收式耦合热泵(GECDAHP).在此热泵系统中,燃气发动机驱动压缩式热泵,高温烟气驱动吸收式热泵的高压发生器,缸套水和高压发生器的制冷剂蒸气共同驱... 本文将燃气机热泵(GEHP)和双效吸收式热泵(DAHP)的优势相结合,提出一种燃气压缩式与双效吸收式耦合热泵(GECDAHP).在此热泵系统中,燃气发动机驱动压缩式热泵,高温烟气驱动吸收式热泵的高压发生器,缸套水和高压发生器的制冷剂蒸气共同驱动吸收式热泵的低压发生器,以实现燃气发动机余热的梯级利用,提高系统的制冷能力.建立了GECDAHP的热力学模型,对比了GEHP、燃气压缩式与单效吸收式耦合热泵(GECSAHP)和GECDAHP三种热泵系统在制冷模式下的系统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GEHP和GECSAHP,GECDAHP的制冷能力分别提高了57%和10%,一次能源利用率分别提高了35%和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式 燃气机 双效吸收式 一次能源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烟气余热回收核心设备应用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匡胜严 方雷 +2 位作者 谢垚 李冬波 贺金 《暖通空调》 2023年第2期121-126,共6页
综合分析了烟气换热器和溴化锂吸收式热泵在低温烟气余热回收中的特点和适用性。在烟气换热器选择方面,间接接触式换热器相较于直接接触式换热器体积更小、阻力更低、占地更少、系统更简单,但低温水温度要求更低。在溴化锂吸收式热泵选... 综合分析了烟气换热器和溴化锂吸收式热泵在低温烟气余热回收中的特点和适用性。在烟气换热器选择方面,间接接触式换热器相较于直接接触式换热器体积更小、阻力更低、占地更少、系统更简单,但低温水温度要求更低。在溴化锂吸收式热泵选择方面,重点分析了单效溴化锂吸收式热泵和双效溴化锂吸收式热泵的供热特性及与不同换热器的匹配使用情况。实际应用表明:双效热泵供热温度低、效率高,适合与直接接触式换热器匹配;而单效热泵适用性更强,应用更广泛,2种换热器都可匹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烟气余 直接接触式 间接接触式 溴化锂吸收式 单效 双效热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