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运行工况对双效空冷吸收式制冷循环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陈焕新 尚瑞 +1 位作者 舒朝晖 谢军龙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2期210-214,共5页
采用空冷吸收器、空冷冷凝器实现循环空冷化,是缩小吸收式系统体积、扩大其应用领域的重要途径之一。针对4种空冷双效溴化锂循环,建立集中参数模型,分析比较了不同运行参数(热源温度、室外冷却空气温度、蒸发温度)对4种循环性能的影响... 采用空冷吸收器、空冷冷凝器实现循环空冷化,是缩小吸收式系统体积、扩大其应用领域的重要途径之一。针对4种空冷双效溴化锂循环,建立集中参数模型,分析比较了不同运行参数(热源温度、室外冷却空气温度、蒸发温度)对4种循环性能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要实现循环空冷化,必须提高热源温度,同时4种循环相比,溶液在低温溶液热交换器前分流的并联循环热力性能明显低于其他3种循环,不宜空冷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冷 双效吸收式制冷循环 运行工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溴化锂吸收式热泵回收循环水余热的模拟研究 被引量:17
2
作者 车德勇 吕婧 +2 位作者 高龙 李少华 白章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38-43,共6页
循环水的余热造成环境热污染,同时也损失了大量的热能。对此,利用吸收式热泵对其进行回收利用。以某200 MW抽凝机组及其供热系统为例,采用Aspen Plus软件建立单、双效溴化锂吸收式热泵模型,并进行变工况模拟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 循环水的余热造成环境热污染,同时也损失了大量的热能。对此,利用吸收式热泵对其进行回收利用。以某200 MW抽凝机组及其供热系统为例,采用Aspen Plus软件建立单、双效溴化锂吸收式热泵模型,并进行变工况模拟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热泵出口热网水温度升高或热泵驱动汽源汽量增加时,单、双效循环热泵热力系数均降低;在相同热泵出口热网水温度下,双效循环比单效循环节省蒸汽率约30%;当采用多效循环且热泵出口热网水温度高于90℃时,可采用热泵先将热网回水加热到90℃左右,然后采用尖峰加热器加热热网水到需要的温度,以保证系统稳定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收式热泵 循环水余热 单效循环 双效循环 热网水温度 驱动汽量 热力系数 蒸汽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蒸馏浓缩高酸稀土反萃液工艺及设备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韩建设 张佰华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2000年第4期1-6,共6页
对连续蒸馏浓缩高酸稀土反萃液工艺及设备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研制的以石英为材质、电热管内加热孔式微循环双效连续蒸发器 (已获专利 ) ,可以在连续蒸馏浓缩稀土反萃取的同时回收盐酸。从而解决了稀土分组、分离生产中高酸稀土反萃... 对连续蒸馏浓缩高酸稀土反萃液工艺及设备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研制的以石英为材质、电热管内加热孔式微循环双效连续蒸发器 (已获专利 ) ,可以在连续蒸馏浓缩稀土反萃取的同时回收盐酸。从而解决了稀土分组、分离生产中高酸稀土反萃液工艺的衔接等问题 ,提高了收率、降低了成本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酸稀土反萃液 蒸馏浓缩 孔式微循环双效蒸发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膜蒸发器在造纸法再造烟叶萃取液浓缩工艺中的应用 被引量:7
4
作者 杨紫刚 彭国岗 +5 位作者 江文斌 刘刚 贺继涛 王磊 孔留艳 龚荣岗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32-738,共7页
为探讨降膜蒸发器在造纸法再造烟叶中萃取浓缩工艺中的应用,通过黏度检测、致香成分分析、感官评吸和冷凝水检测等来比较双效沸腾式外循环蒸发器和多级列管式低温降膜蒸发器的浓缩效果。结果表明:双效沸腾式外循环蒸发器浓缩温度高,浓... 为探讨降膜蒸发器在造纸法再造烟叶中萃取浓缩工艺中的应用,通过黏度检测、致香成分分析、感官评吸和冷凝水检测等来比较双效沸腾式外循环蒸发器和多级列管式低温降膜蒸发器的浓缩效果。结果表明:双效沸腾式外循环蒸发器浓缩温度高,浓缩时间长,浓缩浸膏的黏度较高,流动性差,涂布时致香成分不易保留,冷凝水的各项水质污染物指标均较多级列管式低温降膜蒸发器冷凝水高;而多级列管式低温降膜蒸发器能实现较低温度下的浓缩,且浓缩时间短,浓缩浸膏黏度较低,流动性好,涂布时渗透性好,致香成分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保留。综合来看,多级列管式低温降膜蒸发器的浓缩效果优于双效沸腾式外循环蒸发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纸法再造烟叶 浓缩工艺 双效沸腾式外循环蒸发器 多级列管式低温降膜蒸发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rformance analysis and improvement of geothermal binary cycle power plant in oilfield 被引量:4
5
作者 李太禄 朱家玲 张伟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3年第2期457-465,共9页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a geothermal power plant, oil wells in the high water cut stage were used as geothermal wells, thereby improving the recovery ratio and economic benefit. A new function that refle...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a geothermal power plant, oil wells in the high water cut stage were used as geothermal wells, thereby improving the recovery ratio and economic benefit. A new function that reflects both the technical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s was put forward and used as the objective function. An organic Rankine cycle (ORC) was analyzed through the energetic and exergetic analyses, and the reasons for low efficiency were pinpointed. Results indicate that geothermal water directly transferring heat to the working fluid reduces energy dissipation and increases cycle efficiencies. The net power output with an internal heat exchanger (IHE) is averagely 5.3% higher than that without an IHE. R601a and R601 can be used to replace R123 for geothermal water below 110℃. Moreover, the modified ORC dramatically outperforms the actual o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othermal power generation organic Rankine cycle energetic and exergetic analyses OILFIELD internal heat exchang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