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融周期状态识别、双支柱政策调控与产出响应 被引量:5
1
作者 金成晓 李梦嘉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12,共12页
中国经济在结构优化、方式转变与质量效益提升的过程中存在增速减缓风险,双支柱政策在调控金融周期波动过程中是否会对经济增长产生较大负向影响值得关注。本文在构建金融状况指数的基础上,对金融周期状态进行了识别,并采用马尔科夫区... 中国经济在结构优化、方式转变与质量效益提升的过程中存在增速减缓风险,双支柱政策在调控金融周期波动过程中是否会对经济增长产生较大负向影响值得关注。本文在构建金融状况指数的基础上,对金融周期状态进行了识别,并采用马尔科夫区制转移向量自回归(MS-VAR)模型分析了金融周期处于不同状态时双支柱政策调控对产出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金融周期处于不同状态时双支柱政策调控对产出的影响存在差异。数量型货币政策与以流动性比例监管以及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工具的宏观审慎政策配合时,宽松的货币政策在金融高涨期促进产出增长效果明显,但与以超额存款准备金率为工具的宏观审慎政策配合时,宽松的货币政策在金融紧缩期促进产出增长效果更明显。因此,在制定与实施双支柱调控政策前,应全面做好政策效果评估,充分考虑所处金融周期状态与经济周期状态,选择合适的政策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周期 双支柱政策调控 货币政策 宏观审慎 产出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支柱”政策调控与企业金融资产配置时变关系研究:基于TVP-SV-VAR模型的实证检验
2
作者 丁黎黎 赵忠超 王垒 《金融经济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2-87,共16页
金融科技发展和市场制度变革给传统金融体系带来的巨大冲击,使得“双支柱”政策调控的有效性面临严峻考验。借助TVP-SV-VAR模型,实证检验“双支柱”政策调控对企业金融资产配置的动态脉冲效应。研究表明,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的调控... 金融科技发展和市场制度变革给传统金融体系带来的巨大冲击,使得“双支柱”政策调控的有效性面临严峻考验。借助TVP-SV-VAR模型,实证检验“双支柱”政策调控对企业金融资产配置的动态脉冲效应。研究表明,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的调控效果呈现出阶段性的演化特征,二者的协同效应能够有效抑制企业金融资产的过度配置。相比制度环境冲击,“双支柱”政策调控在面对金融环境冲击时表现出更强的作用效果和力度。进一步研究发现,“双支柱”政策通过资本流动管理、资产价格稳定和金融风险缓释途径影响企业金融资产配置,且对流动性与非流动性金融资产配置的作用效果存在显著差异。研究结论为理解实体企业金融化和完善金融市场制度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也为政府相关部门依据金融环境和制度环境进行“双支柱”政策调控的动态调整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支柱政策调控 金融资产配置 TVP-SV-VAR模型 时变参数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周期波动对宏观经济时变影响特征的实证检验 被引量:2
3
作者 童相彬 张书华 张志鹏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4期124-128,共5页
在金融周期与经济周期双重冲击的叠加效应下,我国经济金融稳定及经济政策协调性正面临巨大挑战。文章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合成金融形势综合指数来反映我国金融周期波动情况,并在此基础上采用SV-TVP-VAR模型探究了双支柱调控背景下我国金融... 在金融周期与经济周期双重冲击的叠加效应下,我国经济金融稳定及经济政策协调性正面临巨大挑战。文章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合成金融形势综合指数来反映我国金融周期波动情况,并在此基础上采用SV-TVP-VAR模型探究了双支柱调控背景下我国金融周期与经济波动的内生时变动态关系,此外,还分析了货币政策或宏观审慎政策对金融周期及宏观经济的调控效果。结果表明:从短期来看,金融正向冲击对实体经济产出和物价水平具有一定促进作用,金融形势剧烈波动阶段作用强度显著放大;从长期来看,只有在金融形势相对稳定阶段,这一促进作用才会随时间延长表现得更为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周期 经济波动 双支柱调控政策 SV-TVP-VAR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