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Y型双支架取栓治疗急性大脑中动脉M1段分叉部闭塞脑梗死7例 被引量:4
1
作者 李水仙 陈星宇 +6 位作者 阳清伟 郑维红 陈中杰 陈良义 朱仁敬 金首跃 林威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67-171,共5页
目的评价Y型双支架取栓治疗急性大脑中动脉(MCA)M1段分叉部闭塞脑梗死的有效性、安全性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至2020年9月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采用Y型双支架取栓治疗的连续7例急性MCA-M1段分叉部闭塞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采... 目的评价Y型双支架取栓治疗急性大脑中动脉(MCA)M1段分叉部闭塞脑梗死的有效性、安全性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至2020年9月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采用Y型双支架取栓治疗的连续7例急性MCA-M1段分叉部闭塞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采用改良溶栓治疗脑梗死(m TICI)血流分级评估术后血管再通情况,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评定术后90 d临床预后。结果6例患者经多次单支架取栓血管均未通,遂以Y型双支架取栓均1次再通,其中5例mTICI血流分级为3级,1例为2b级;1例直接双支架取栓1次再通,mTICI血流分级为3级。5例患者(5/7)术后90 d m RS评分为1~3分,2例死亡。结论采用Y型双支架取栓治疗急性MCA-M1段分叉部闭塞脑梗死1次再通率高,可缩短取栓时间,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型双支架取栓 大脑中动脉M1段分叉部 脑梗死 血管再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内动脉Y形分叉处双支架并联取栓术的有限元模拟 被引量:1
2
作者 赵可佳 蔡云寒 +1 位作者 颜文涛 王盛章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65-471,共7页
目的利用有限元方法模拟单、双支架在理想颈内动脉Y形分叉处血管取栓过程,依据仿真结果分析取栓过程中支架-血栓-血管相互作用,为改善分叉处支架取栓效果提供指导。方法利用CAD软件建立模型,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模拟单、双支架取栓过程... 目的利用有限元方法模拟单、双支架在理想颈内动脉Y形分叉处血管取栓过程,依据仿真结果分析取栓过程中支架-血栓-血管相互作用,为改善分叉处支架取栓效果提供指导。方法利用CAD软件建立模型,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模拟单、双支架取栓过程。结果单支架模型取栓失败,双支架模型取栓成功,并且取栓过程中血栓的最大应力是单支架的2倍,最大应变是单支架的1.12倍,血管壁表面的最大接触压强大约是单支架的2倍。结论Solitaire双支架能够有效防止分叉处血栓移位并且成功取出血栓,但血栓中段应力水平较高存在断裂风险;取栓过程中前动脉侧血管接触压强更大,血管壁损伤风险更大。因此,有必要优化取栓支架的设计以提高其柔顺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内动脉分叉 支架 双支架取栓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颈内动脉颅内段闭塞合并大脑中动脉变异血管内治疗一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3
3
作者 邵亚 陈文伙 易婷玉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854-859,共6页
急性颈内动脉末端闭塞的大负荷量栓塞临床较为常见,但合并副大脑中动脉较为少见,其通过单支架取栓达到快速血管再通难度较大。作者报道1例急性颈内动脉颅内段闭塞合并副大脑中动脉变异的取栓病例,并通过PubMed数据库检索相关文献,对存... 急性颈内动脉末端闭塞的大负荷量栓塞临床较为常见,但合并副大脑中动脉较为少见,其通过单支架取栓达到快速血管再通难度较大。作者报道1例急性颈内动脉颅内段闭塞合并副大脑中动脉变异的取栓病例,并通过PubMed数据库检索相关文献,对存在大脑中动脉变异的急性缺血性卒中病例进行分析,总结临床表现特点、病变部位、发病机制、治疗及转归等,以期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类病变的认识,并建议合并大脑中动脉变异的颈内动脉末端闭塞可尝试行双支架取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内动脉末端 大脑中动脉变异 双支架取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