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双摄像机三维成像系统参数的标定和优化算法
被引量:2
- 1
-
-
作者
衡伟
-
机构
东南大学无线电工程系移动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
-
出处
《应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3期225-229,共5页
-
文摘
通过分析双摄像机三维视觉系统的成像视觉过程 ,建立了包括镜头畸变因素在内的成像过程数学模型 ,推导了模型参数的求解方法 ,提出了标定过程的具体实现方法 .在此基础上 ,同时结合双摄像机系统的成像视觉两个互逆过程 ,提出了一种标定参数的快速优化方案 ,利用视觉过程所提供的更多信息 ,从标定的最终目标——提高视觉过程的角度 ,优化成像过程的模型参数 ,以更准确地反映视觉系统的信号变换过程 ,提高三维视觉精度 .实验表明 ,上述方法可以有效地同时提高双摄像机成像模型的标定精度及提高三维视觉系统数据的采集精度 。
-
关键词
双摄像机三维成像系统
三维视觉系统
迭代优化
三维图像
成像-视觉过程
参数标定
参数优化
-
Keywords
D vision, camera lens calibration, iterative optimizing, 3D image
-
分类号
TP391.41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
-
题名基于普通摄像机成像系统测量的误差分析
被引量:2
- 2
-
-
作者
熊聪聪
苏海龙
张建国
-
机构
天津科技大学计算机系
-
出处
《海洋测绘》
2003年第4期12-14,共3页
-
文摘
在人机工程学及物体、人体运动信息检测系统的研究中 ,较多地应用了基于普通摄像机的三维摄像测试分析系统。分析了系统基本构成原理和公式推导及实验过程中的误差来源 。
-
关键词
摄影测量
摄像机
成像系统
误差分析
人机工程学
运动检测
三维重构
二维图像
-
分类号
TB18
[一般工业技术]
TP391.41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
-
题名FIB-SEM双束技术简介及其部分应用介绍
被引量:25
- 3
-
-
作者
付琴琴
单智伟
-
机构
西安交通大学材料学院微纳尺度材料行为研究中心
-
出处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16年第1期81-89,共9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51231005)
-
文摘
聚焦离子束(FIB)与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耦合成为FIB-SEM双束系统后,通过结合相应的气体沉积装置,纳米操纵仪,各种探测器及可控的样品台等附件成为一个集微区成像、加工、分析、操纵于一体的分析仪器。其应用范围也已经从半导体行业拓展至材料科学、生命科学和地质学等众多领域。本文介绍了双束系统中的一些关键概念及基本原理并综述了其在材料科学领域的一些典型应用,包括透射电镜(TEM)样品制备,微纳尺度力学测试样品制备以及材料三维成像及分析。
-
关键词
FIB-SEM双束系统
TEM样品制备
微纳尺度力学测试样品制备
三维成像及分析
-
Keywords
FIB-SEM dual-beam system
TEM sample preparation
micro and nano-scale mechanical test sample preparaiton
three-dimensional characterization
-
分类号
TH83
[机械工程—精密仪器及机械]
-
-
题名泌阳凹陷新庄地区高密度三维地震资料采集方法研究
被引量:5
- 4
-
-
作者
张付生
马义忠
王帮助
陈亚强
-
机构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河南油田分公司勘探事业部
-
出处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15-620,共6页
-
文摘
泌阳凹陷新庄地区地下地质构造复杂,目的层埋藏较浅,断裂发育,圈闭破碎,以往的地震资料难以满足油气勘探和开发的需要,为此,开展了高密度三维地震资料采集方法研究。首先基于正演模型对观测系统参数进行了分析和论证,然后根据论证结果和勘探目的层的实际情况设计了小道距、小炮点距、小接收线距和小激发线距的观测系统,该观测系统的特点是物理点密度较大、覆盖次数高、炮检距分布均匀。在泌阳凹陷新庄地区,采用高密度采样、连续采样和对称采样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三维地震数据采集,获得了品质良好的地震剖面,与老资料相比,新资料的信噪比和分辨率明显提高,主频由30 Hz提高到45 Hz,频带宽度拓宽了15 Hz,层间信息丰富。
-
关键词
泌阳凹陷
高密度三维地震数据采集
观测系统设计
参数论证
对称采样
成像精度
双聚焦
-
Keywords
Biyang Depression
3-D high-density seismic data acquisition,symmetric acquisition
geometry design
parameter argument
symmetric sampling
imaging accuracy
double focusing
-
分类号
P631.4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
-
题名不同着地方式对内侧纵弓在体6自由度运动学影响
- 5
-
-
作者
苏婉妍
孙晓乐
张燊
傅维杰
-
机构
上海体育学院运动健身科技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出处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145-145,共1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1772201,11932013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冬奥”重点专项,2019YFF0302100,2018YFF0300500
+2 种基金
上海市“青年拔尖人才”开发计划
上海市“曙光学者”计划,19SG47
上海市人才发展基金资助计划,2018107
-
文摘
目的采用国内首套高速双平面荧光透视成像系统(dual fluoroscopic imaging system,DFIS)分析不同跑步着地姿态对内侧纵弓在体运动学的影响。方法选取8名健康男性跑者,优势腿均为右腿。对受试者仰卧中立位右侧踝关节以及足部进行CT图像扫描。测试要求受试者穿着缓冲跑鞋分别采用后跟和前掌着地两种跑姿以3 m/s(±5%)跑速通过测试跑道。采用DFIS(100 Hz)和Kistler三维测力台(1 kHz)同步采集受试者右脚支撑期X-射线图像以及GRF数据。
-
关键词
跑速
中立位
三维测力台
双平面
同步采集
成像系统
踝关节
纵弓
-
分类号
G804.6
[文化科学—运动人体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