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排缝合技术联合富血小板血浆在肩袖损伤中的疗效 被引量:18
1
作者 张军 满家政 +2 位作者 冯仕明 马超 王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6期2051-2055,共5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双排缝合技术联合富血小板血浆在治疗肩袖全层损伤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收治78例肩袖全层撕裂行关节镜下双排缝合患者,分为观察组39例(富血小板血浆),对照组39例(关节腔灌洗液);比较...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双排缝合技术联合富血小板血浆在治疗肩袖全层损伤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收治78例肩袖全层撕裂行关节镜下双排缝合患者,分为观察组39例(富血小板血浆),对照组39例(关节腔灌洗液);比较两组术前、术后3、6、12、18个月VAS疼痛评分;术前、术后6、12、18个月Constant、UCLA肩关节评分及术后12个月肩袖再撕裂情况。结果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两组VAS、Constant、UCLA评分存在时间效应、分组效应、交互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个月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但术后12、18个月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12个月观察组Constant、UCLA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但术后18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MRI结果显示:观察组再撕裂2例(撕裂率5.1%),对照组5例(撕裂率12.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双排缝合联合富血小板血浆治疗肩袖撕裂安全性良好,短期内可明显减轻术后疼痛,加快肩关节功能恢复,临床疗效较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袖损伤 双排缝合技术 富血小板血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肩袖撕裂双排缝合技术与缝线桥技术的疗效对比分析 被引量:52
2
作者 裴杰 王青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13,20,共6页
背景:肩袖损伤是中老年人常见的肩关节疾患。随着关节镜技术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肩袖损伤患者得到了治疗:肩关节镜下行肩袖破裂修补术。但很少有对于缝线桥和经典双排术后疗效的对比研究。目的:本次回顾性研究针对经典双排和缝线桥技... 背景:肩袖损伤是中老年人常见的肩关节疾患。随着关节镜技术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肩袖损伤患者得到了治疗:肩关节镜下行肩袖破裂修补术。但很少有对于缝线桥和经典双排术后疗效的对比研究。目的:本次回顾性研究针对经典双排和缝线桥技术术后疗效进行分析,包括临床疗效、再撕裂率以及患者满意度的对比。方法:选取本治疗组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间诊断为肩袖全层撕裂的患者40例:经典双排缝合20例,缝线桥技术20例。对每组患者治疗前后患肩的临床及影像学检查进行评估(包括UCLA、ASES、Constant、VAS疼痛评分,关节活动度及MRI),对比分析患者术后疗效、再撕裂率、患者的满意度以及手术时间和住院费用。结果:在最后一次随访(术后6个月)时,两组的UCLA、ASES以及Constant评分较术前都有显著提高,双排缝合组分别达到了33.1、89.4、83.5,缝线桥组分别为31.85、84.6、82.4,两组患者的这三项指标较术前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但两组间术后UCLA、ASES以及Con-stant评分却不具有显著差异(P值分别为0.295、0.08和0.651)。两组患者术后的关节活动度较术前也有显著改善(双排缝合组和缝线桥组P值均<0.001),但两组间术后对比同样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前屈和外展的P值分别为0.986和0.323)。两组患者的VAS疼痛评分均较术前显著降低,双排缝合组和缝线桥组分别降到了2.15和1.85(P值均<0.001),但两组间差异也无显著性(P=0.389)。在满意度方面,大部分患者均选择了"非常满意",少数患者选择"一般":双排缝合组2位、缝线桥组1位。术后MRI显示3位患者出现了再撕裂(双排缝合组2位,缝线桥组1位)。两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双排缝合组107(75~145)min;缝线桥组92(65~125)min。住院总费用分别为:双排缝合组42980元,缝线桥组53908元。结论:肩袖撕裂行双排缝合或缝线桥技术均能获得良好疗效,两者的术后评估不存在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袖撕裂 双排缝合 缝线桥技术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肩关节镜下单排缝合与双排缝合治疗肩袖损伤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张华 杨俊兴 李杰 《世界中医药》 CAS 2017年第A01期453-453,共1页
目的比较肩关节镜下单排缝合与双排缝合治疗肩袖损伤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7月至2015年6月接受住院治疗的肩袖损伤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按照单双号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肩关节镜下单排缝合,观... 目的比较肩关节镜下单排缝合与双排缝合治疗肩袖损伤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7月至2015年6月接受住院治疗的肩袖损伤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按照单双号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肩关节镜下单排缝合,观察组患者接受肩关节镜下双排缝合。术后3月,采用简明肩关节功能测试(SST)及欧洲肩关节协会制定的Constant肩关节评分系统评估2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测量肩关节活动度。结果术后3月,观察组患者的SST评分、以及Constant评分系统中的疼痛、日常活动、肩关节活动范围、力量评分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肩关节前屈、后伸、外展、内收、上举活动度水平均明显>对照组(P<0.05)。结论肩关节镜下双排缝合有助于提高肩袖损伤患者的术后肩关节功能及肩关节活动度,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袖损伤 肩关节镜 单排缝合 双排缝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