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直线双排管冻结壁平均温度的等效抛物弓形模型 被引量:32
1
作者 胡向东 赵飞 +1 位作者 佘思源 舒畅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8-32,共5页
在双排管冻结壁温度场的巴霍尔金(Бахолдин)解析解和考虑地层实际冻结温度时该解的修正解的基础上,建立了一种双排管冻结壁的平均温度解析计算模型——等效抛物弓形模型。该模型以冻结壁某一横截面厚度上的等效抛物弓形法计算... 在双排管冻结壁温度场的巴霍尔金(Бахолдин)解析解和考虑地层实际冻结温度时该解的修正解的基础上,建立了一种双排管冻结壁的平均温度解析计算模型——等效抛物弓形模型。该模型以冻结壁某一横截面厚度上的等效抛物弓形法计算的平均温度来等效整体冻结壁的平均温度。在实际工程中可能出现的冻结管平面布置参数变化范围内全面考察了冻结壁平均温度等效抛物弓形计算结果与依据巴霍尔金解析解数值积分计算结果的误差以及误差规律。结果表明,等效抛物弓形计算的冻结壁平均温度误差较小,具有足够的工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排管冻结 冻结壁 平均温度 等效抛物弓形法 巴霍尔金解 冻结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排管冻结稳态温度场广义解析解 被引量:10
2
作者 胡向东 韩延广 虞兴福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86-391,共6页
人工地层冻结法施工中,对于双排的布管形式,巴霍尔金给出了双排管冻结稳态温度场解析解.但巴霍尔金解析解只针对对齐和标准错位这两种情况,不能完全满足现实的要求.针对工程中的不规则布管问题,利用调和方程边界条件可分离性,通过叠加... 人工地层冻结法施工中,对于双排的布管形式,巴霍尔金给出了双排管冻结稳态温度场解析解.但巴霍尔金解析解只针对对齐和标准错位这两种情况,不能完全满足现实的要求.针对工程中的不规则布管问题,利用调和方程边界条件可分离性,通过叠加单排冻结巴霍尔金问题解和线性温度场问题解,获得了特殊单排冻结问题的解析解;借鉴特殊单排温度场问题,完成布管形式复杂的双排管冻结温度场问题的广义解析解,并利用ANSYS数值模拟和物理模型实验结果验证了解析解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地层冻结 温度场 排管 双排管 解析解 调和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排管外空气流动和传热性能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石磊 邢苍 +1 位作者 李国栋 陈俊丽 《动力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69-572,共4页
矩形翅片椭圆管,即双排管是直接空冷凝汽器的一种基本换热元件.研究了双排管外空气侧的流动和传热性能.在不同迎面风速下,对双排管空气侧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并对速度场、温度场进行了分析.拟合出双排管阻力和平均传热系数随迎面风速变... 矩形翅片椭圆管,即双排管是直接空冷凝汽器的一种基本换热元件.研究了双排管外空气侧的流动和传热性能.在不同迎面风速下,对双排管空气侧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并对速度场、温度场进行了分析.拟合出双排管阻力和平均传热系数随迎面风速变化的计算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热物理 空冷凝汽器 数值模拟 双排管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排管冷却壁的极限热负荷计算
4
作者 韩二中 李世良 张迎 《炼铁》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37-38,共2页
1 前言 现场操作经验表明,高炉开炉两三年后,大约600mm厚的砖衬即被完全侵蚀磨损掉,此后的七八年里,冷却壁或是光面暴露或是在纯渣皮保护下运行。冷却壁光面暴露时,铸铁块筋面温度将会很高。
关键词 高炉 冷却壁 双排管 热负荷 极限 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炉内双排换热器管阵列声传播特性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姜根山 安连锁 田静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7期106-111,共6页
根据炉内单排换热器管阵列声传播特性的研究,利用Twersky声散射理论和光学法布里-珀罗干涉原理,研究双排换热器管阵列的声传播特性,分析了双排管阵列对声波的反射、透射和衍射机制,给出了计算炉内双排管阵列声透射与反射系数的数学模型... 根据炉内单排换热器管阵列声传播特性的研究,利用Twersky声散射理论和光学法布里-珀罗干涉原理,研究双排换热器管阵列的声传播特性,分析了双排管阵列对声波的反射、透射和衍射机制,给出了计算炉内双排管阵列声透射与反射系数的数学模型,计算了炉内双排管阵列的声反射与透射系数随声波频率、管阵列横向与纵向节距等参数变化的关系曲线,以及传输泄漏声辐射信号时的聋带和聪带的分布特征,指出双排管阵列对声波的截止带和导通带的位置与管阵列结构参数和炉内温度有关,并在炉内实际环境参数下对声传播特性进行了数值计算,为研究多排管阵列的声传播特性提供了方法,也为利用管阵列透射声谱判断管道泄漏口发生在管排阵列中的位置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泄漏检测 双排管阵列 声传播 透射系数 反射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排小管径管替代单孔大管径涵洞的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王清洲 孙言文 +2 位作者 张文宇 张玉宁 徐东强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4-79,共6页
为解决大直径玻璃钢夹砂管的应用受路基标高和管顶填土高度限制的问题,对小管径双排玻璃钢夹砂管涵洞和大管径单排玻璃钢夹砂管涵洞的力学性能、管涵成本和工程费用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论证小管径双排管替代大直径管道的可行性。研究结... 为解决大直径玻璃钢夹砂管的应用受路基标高和管顶填土高度限制的问题,对小管径双排玻璃钢夹砂管涵洞和大管径单排玻璃钢夹砂管涵洞的力学性能、管涵成本和工程费用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论证小管径双排管替代大直径管道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路基设计标高相同条件下,小管径双排管涵洞能够获得更加充足的覆土高度,从而显著削弱外荷载对管涵产生的应力效应,替代方案能够保证管道在低应力状态下服役,对延长管道的使用寿命有利;在相同工况下,单排管与双排管的应力值满足各自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的要求,小管径双排管涵洞更具备良好的安全储备;小管径双排管涵洞较大管径单管涵的生产成本和工程费用每延米可节约1172.39元,经济效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钢夹砂管 小管径双排管 力学性能 覆土厚度 替代可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冷媒非均质人工冻结壁弹塑性应力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彬 梁秀玲 +2 位作者 张子浩 蔡海兵 荣传新 《煤田地质与勘探》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6-120,共15页
【目的】受制冷媒介温度差异以及被冻地层与冻结管距离差异的影响,多冷媒联合双排管冻结壁的非均匀性较为显著,为了合理评价该类冻结壁的安全性,需开展考虑非均质性的多冷媒人工冻结壁弹塑性应力分析。【方法】选取距离1/4管距处的冻结... 【目的】受制冷媒介温度差异以及被冻地层与冻结管距离差异的影响,多冷媒联合双排管冻结壁的非均匀性较为显著,为了合理评价该类冻结壁的安全性,需开展考虑非均质性的多冷媒人工冻结壁弹塑性应力分析。【方法】选取距离1/4管距处的冻结壁作为特征截面,将该截面上的温度分布曲线等效成三段一次函数形式,并将冻结壁视为随温度成线性变化的非均质材料,分别基于4种冻土屈服准则,推导得出多冷媒联合双排管非均质冻结壁弹塑性应力解析表达式。基于该解析表达式,对多冷媒冻结壁的受力特性进行计算,并将该计算结果与均质冻结壁计算得出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和结论】研究发现:(1)在盐水-二氧化碳联合双排管冻结壁中,径向应力随着相对半径r的增加而上升,环向应力在不同冻结区间(Ⅰ、Ⅱ、Ⅲ)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2)基于均质冻结壁计算理论,弹性极限状态的冻结壁的环向应力最大值出现在冻结壁内侧,弹塑性状态的冻结壁的环向应力最大值出现在弹塑性分界面处,塑性极限状态的冻结壁的环向应力最大值出现在冻结壁最外侧;而基于非均质冻结壁计算理论,冻结壁环向应力最大值始终出现在冻结壁分区界线(r=2)处。(3)在考虑非均质特性后,冻结壁的弹性极限承载力降低1.8%,而塑性极限承载力提高8.1%。在弹塑性状态下,对应相同塑性区相对半径,非均质冻结壁具有更高的承载力,且这种现象随着塑性区相对半径的增大而愈发明显。研究成果对富水地层多冷媒联合冻结帷幕的设计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地层冻结法 双排管冻结壁 多冷媒联合冻结帷幕 非均质 屈服准则 弹塑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顶管技术在九江市官牌夹泵站施工中的应用 被引量:3
8
作者 邓东生 毛岚 周奇林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32-35,共4页
九江市官牌夹泵站引水管路较长,埋深大,沿途紧邻的大量民房对施工沉降变形敏感。若采用传统方法开挖施工,存在风险大、工期长、费用高等问题。为此,决定采用非开挖施工技术,经对工程的地形、地质等条件进行分析论证,选用双排管顶管技术... 九江市官牌夹泵站引水管路较长,埋深大,沿途紧邻的大量民房对施工沉降变形敏感。若采用传统方法开挖施工,存在风险大、工期长、费用高等问题。为此,决定采用非开挖施工技术,经对工程的地形、地质等条件进行分析论证,选用双排管顶管技术施工,采用土压平衡式工艺,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对顶管施工的方案选择、设计计算、施工方法及常见问题的处理进行了论述,提供了长距离、大直径、双排管的顶管施工经验。可为城区水利工程非开挖施工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管施工 双排管 大直径 官牌夹泵站 九江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北窑地铁隧道顶板稳定性控制研究
9
作者 邹正盛 章银祥 +1 位作者 霍贺生 朱胜强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1999年第4期291-297,共7页
分析大北窑地铁隧道饱水粉细砂层顶板的地质环境及其工程特性,用超细水泥注浆加固新工艺稳定流砂段及其扰动段的顶板。运用地质工程观点,充分利用顶板底部的粉砂薄层,用钢管加固未扰动段顶板。地面监测资料说明,本文的措施对其顶板... 分析大北窑地铁隧道饱水粉细砂层顶板的地质环境及其工程特性,用超细水泥注浆加固新工艺稳定流砂段及其扰动段的顶板。运用地质工程观点,充分利用顶板底部的粉砂薄层,用钢管加固未扰动段顶板。地面监测资料说明,本文的措施对其顶板稳定性控制非常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细砂 地铁 稳定性 双排管注浆法 隧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