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基土预加固对双排桩结构内力和位移影响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黄朝煊 袁文喜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97-202,共6页
依托于浙江省宁海县三山涂围垦工程深厚淤泥中双排桩结构地基土预加固处理工程案例,对旨在提高双排桩结构整体承载力影响的地基土预加固进行了深入总结和敏感分析。基于大型有限元计算软件,分别针对双排桩结构的地基中主动土压力区和被... 依托于浙江省宁海县三山涂围垦工程深厚淤泥中双排桩结构地基土预加固处理工程案例,对旨在提高双排桩结构整体承载力影响的地基土预加固进行了深入总结和敏感分析。基于大型有限元计算软件,分别针对双排桩结构的地基中主动土压力区和被动土压力区地基预加固深度与宽度对双排桩结构内力及水平变位的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同时,对桩间土处理深度和后排桩拉锚作用对双排桩结构内力及水平变位的影响也进行了研究。基于分析结果,对大量数值计算成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①被动区土体预加固及后排桩拉锚作用对双排桩整体水平变位控制效果最显著,主动区土体预加固可以有效减小双排桩结构土的压力作用,并给出了被动土压力区和主动土压力区处理范围参数建议值;②桩间土预加固对双排桩结构整体变位控制相对不太显著。在此基础上,对所依托工程案例进行了总结分析,分析成果可为双排桩结构的推广应用提供相关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排桩结构 预加固处理 深厚淤泥地基 主动土压力区 被动土压力区 水平变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排桩支护结构在软土基坑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81
2
作者 林鹏 王艳峰 +1 位作者 范志雄 黄涤宇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2期331-334,共4页
通过汕头软土地区基坑工程的实际情况调查,比较分析双排桩支护结构的特点及应用情况。以一典型基坑工程为背景,分析双排桩支护结构与施工过程相结合对控制基坑工程变形的作用。为进一步了解各种因素对双排桩支护结构的影响,应用Plaxis... 通过汕头软土地区基坑工程的实际情况调查,比较分析双排桩支护结构的特点及应用情况。以一典型基坑工程为背景,分析双排桩支护结构与施工过程相结合对控制基坑工程变形的作用。为进一步了解各种因素对双排桩支护结构的影响,应用Plaxi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该工程支护结构的受力和变形进行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双排桩结构有一定的刚度,如果与施工方案相结合,能最大程度的控制基坑工程变形。连梁的刚度、排距是影响双排桩结构性能的关键因素,可根据实际工程情况适当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坑工程 软土地区 双排桩支护结构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排桩支护结构的计算方法研究及工程应用 被引量:64
3
作者 应宏伟 初振环 +1 位作者 李冰河 刘兴旺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145-1150,共6页
总结了目前基于弹性土抗力法的双排桩支护结构常用计算模型,分别编制了平面杆系有限差分法计算程序,介绍了双排桩支护结构在某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比较了这些模型之间计算结果的差异。通过与实测数据的对比,提出了较为合理的模型,并对双... 总结了目前基于弹性土抗力法的双排桩支护结构常用计算模型,分别编制了平面杆系有限差分法计算程序,介绍了双排桩支护结构在某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比较了这些模型之间计算结果的差异。通过与实测数据的对比,提出了较为合理的模型,并对双排桩支护结构的诸多影响因素进行了计算分析,所得结论对双排桩支护结构的优化设计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排桩支护结构 土压力 计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排桩支挡结构振动台模型试验与分析 被引量:10
4
作者 刘昌清 李想 张玉萍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2期190-195,共6页
以玉蒙铁路DK125+20高路堑边坡工点为参考研究对象,通过大型振动台模型试验对双排桩支挡结构在不同地震加速度条件下的桩身受力、土体加速度、桩顶位移情况进行测试,进而分析双排桩支挡结构在高边坡中的支护效果。试验结果显示,双排桩... 以玉蒙铁路DK125+20高路堑边坡工点为参考研究对象,通过大型振动台模型试验对双排桩支挡结构在不同地震加速度条件下的桩身受力、土体加速度、桩顶位移情况进行测试,进而分析双排桩支挡结构在高边坡中的支护效果。试验结果显示,双排桩支挡结构试验模型中桩后总土压力随地震加速度峰值增加而增加,且下排桩增幅大于上排桩;土体加速度随高度增加而增加,且震级越大,增加速率越大;当地震烈度达到9度时,双排桩支挡结构的支护效果也是理想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排桩支挡结构 地震加速度 振动台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设计参数对深基坑双排桩支护结构影响的数值分析 被引量:10
5
作者 欧孝夺 谭智杰 +2 位作者 罗方正 江杰 梁亚华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2873-2878,共6页
以广西南宁轨道交通4号线围合区基坑工程为依托,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深基坑双排桩支护结构的数值模型并结合现场实测数据分析双排桩支护结构的位移与变形规律。通过改变双排桩支护结构的排距、桩径、桩身刚度及连梁高度,分析设计... 以广西南宁轨道交通4号线围合区基坑工程为依托,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深基坑双排桩支护结构的数值模型并结合现场实测数据分析双排桩支护结构的位移与变形规律。通过改变双排桩支护结构的排距、桩径、桩身刚度及连梁高度,分析设计参数改变对支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双排桩支护结构的最佳排距为4~6倍桩经;增大桩径,桩身位移的减小幅度不大,成本允许时,可以适当增加桩径;桩身刚度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对双排桩的水平位移的减小效果趋于不变;连梁高度大于1 m时,对双排桩支护效果的提升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基坑 双排桩支护结构 数值模拟分析 设计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撑双排桩支护结构性状分析 被引量:24
6
作者 应宏伟 初振环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B11期1450-1454,共5页
基于弹性抗力法提出了适合深基坑带撑双排桩支护结构的实用计算方法,编制了计算程序,对某工程实例进行分析,通过与实测数据的对比验证了该实用方法的合理性,并分析了带撑双排桩支护结构的主要影响因素。
关键词 深基坑 带撑双排桩支护结构 弹性抗力法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基坑开挖中双排桩支护结构的数值分析与工程应用 被引量:21
7
作者 邓小鹏 陈征宙 韦杰 《西安工程学院学报》 2002年第4期42-47,共6页
 采用平面应变线弹性有限单元法,对深基坑双排桩支护结构的内力和变形进行了数值分析,揭示了桩身及连梁刚度、桩长、排距、土体性质等各种因素对双排桩影响的规律,并分析了不同区域的土体加固效果与加固宽度、加固深度之间的关系,为双...  采用平面应变线弹性有限单元法,对深基坑双排桩支护结构的内力和变形进行了数值分析,揭示了桩身及连梁刚度、桩长、排距、土体性质等各种因素对双排桩影响的规律,并分析了不同区域的土体加固效果与加固宽度、加固深度之间的关系,为双排桩的优化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基坑开挖 双排桩支护结构 数值分析 有限元 变形 优化设计 桩长 排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排桩-锚支护结构中的桩身弯矩与水平位移 被引量:1
8
作者 刘青 杨振甲 +1 位作者 王士杰 李福成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26-130,共5页
依托山西某深基坑工程,采用有限差分数值分析软件FLAC3D对其进行了数值分析,揭示了桩身位移和弯矩随开挖深度、排桩间距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开挖结束后桩身最大位移出现在桩顶向下基坑开挖深度的中偏上位置,沿桩身弯矩会出现反弯点,... 依托山西某深基坑工程,采用有限差分数值分析软件FLAC3D对其进行了数值分析,揭示了桩身位移和弯矩随开挖深度、排桩间距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开挖结束后桩身最大位移出现在桩顶向下基坑开挖深度的中偏上位置,沿桩身弯矩会出现反弯点,反弯点位于坑底,桩身正弯矩最大值出现在开挖深度的1/2附近,桩身负弯矩最大值出现在开挖面向下插入深度的1/3附近。当双排桩排距为4倍桩径左右时能够达到最佳的支护效果。前后排桩可做不等桩长布置,一般后排桩的嵌固深度为0.6 H左右(H为最终开挖深度,H=16m)时,即可满足基坑变形控制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U473.2深基坑 双排桩-锚支护结构 弯矩 水平位移 数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基坑双排桩支护结构设计理论与应用 被引量:1
9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2301-2301,共1页
著译者:聂庆科等出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008年05月标准书号:ISBN9787-112-10025-5定价:30.00元【内容简介】本书通过对现场监测资料分析、室内试验、理论模型建立和数值模拟,研究了深基坑双排桩支护结构体系的变形和土压力... 著译者:聂庆科等出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008年05月标准书号:ISBN9787-112-10025-5定价:30.00元【内容简介】本书通过对现场监测资料分析、室内试验、理论模型建立和数值模拟,研究了深基坑双排桩支护结构体系的变形和土压力分布规律,提出了考虑空间效应的双排桩支护结构体系设计计算理论。利用所建立的设计理,编制了便于工程设计的应用软件。同时,还研制了可用于深基坑工程监测信息分析的深基坑监测信息分析处理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排桩支护结构 监测信息 分析处理系统 计算理论 深基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土地基中壁桩框架码头结构受力分析及稳定性计算方法 被引量:8
10
作者 薛润泽 别社安 +2 位作者 郭林林 张佩良 丁文智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96-204,共9页
针对适用于软土地基的壁桩框架码头结构,对其稳定机理进行分析,并提出设计计算方法.结合壁桩框架结构自身特点,提出非均质土体中截桩力计算方法,并考虑排距对截桩力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建立该结构的水平抗滑、抗倾、整体圆弧滑动稳定性及... 针对适用于软土地基的壁桩框架码头结构,对其稳定机理进行分析,并提出设计计算方法.结合壁桩框架结构自身特点,提出非均质土体中截桩力计算方法,并考虑排距对截桩力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建立该结构的水平抗滑、抗倾、整体圆弧滑动稳定性及桩基竖向承载力的分析模型和计算方法.通过工程试验对壁桩框架码头结构及其稳定性计算方法的应用可行性进行验证,并研究了排距、桩长、桩径和桩间距等因素对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工程的最不利滑动面经过桩身、位于抗剪强度指标较弱的地基土底面,增大排距可有效提高结构的稳定性.所提出的计算方法能够合理地反映壁桩框架码头结构的稳定机理,为该结构的工程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排桩结构 框架 码头 稳定性分析 极限平衡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基坑开挖中双排桩支护的数值模拟及性状 被引量:35
11
作者 王星华 谢李钊 章敏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596-602,共7页
为研究深基坑开挖中双排桩支护结构的内力和变形规律,结合实际工程,建立双排桩、预应力锚杆联合支护体系的数值计算模型,对不同开挖过程中桩一土相互作用机理、支护结构内力、变形和土压力分布特征进行研究,讨论排距、桩长和冠梁刚... 为研究深基坑开挖中双排桩支护结构的内力和变形规律,结合实际工程,建立双排桩、预应力锚杆联合支护体系的数值计算模型,对不同开挖过程中桩一土相互作用机理、支护结构内力、变形和土压力分布特征进行研究,讨论排距、桩长和冠梁刚度等参数对基坑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锚杆作用部位桩身将产生较大的反向弯矩,基坑监测时应重点关注;当排距为(3-4)战其中d为桩的直径),桩长约为开挖深度的1.7倍时,双排桩结构将发挥较好的支护效果;适当增加冠梁刚度将有效地协调前后排桩,减小土体侧向位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排桩支护结构 深基坑 数值模拟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排桩支护及被动区土体加固对城际铁轨的保护效应 被引量:6
12
作者 庞建国 吴汶垣 胡谢飞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878-1883,共6页
结合南京小红山客运站基坑支护工程,利用ABAQUS非线性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了双排桩+被动区土体加固、双排桩、单排桩+被动区土体加固、单排桩四种不同支护方式的基坑开挖计算模型,并进行了平面应变有限元数值分析计算。根据计算结果,从... 结合南京小红山客运站基坑支护工程,利用ABAQUS非线性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了双排桩+被动区土体加固、双排桩、单排桩+被动区土体加固、单排桩四种不同支护方式的基坑开挖计算模型,并进行了平面应变有限元数值分析计算。根据计算结果,从沉降变形和水平位移两个角度比较了四种不同支护方式对城际铁轨的保护效应,总结分析了双排桩支护及被动区土体加固的支护方式在控制基坑周围地表变形,保护城际铁轨方面相对于其他三种支护方式的优势,并简要分析了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排桩支护结构 被动区土体加固 有限元 基坑开挖 城际铁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中心超大面积深基坑支护选型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顾问天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93-97,共5页
城市中心超大面积深基坑的支护选型较常规深基坑要多考虑几个问题——复杂的周边环境、巨大的土石方量、建设单位分期开发模式的需求。受上述3个问题影响,支护结构合理选型变得更加困难。基于基坑安全、建设单位需求等相关因素对目前常... 城市中心超大面积深基坑的支护选型较常规深基坑要多考虑几个问题——复杂的周边环境、巨大的土石方量、建设单位分期开发模式的需求。受上述3个问题影响,支护结构合理选型变得更加困难。基于基坑安全、建设单位需求等相关因素对目前常见的深基坑支护结构和一些新型的深基坑支护结构进行研究和分类筛选,提出较为合理的城市中心超大面积深基坑支护结构选型的方法,并通过深圳地区3个工程案例,分析如何在复杂工程实践中合理选择深基坑支护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坑工程 大面积深基坑支护结构 结构选型 衡重式双排桩结构 双排桩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桩桩相互作用的双排支护桩受力变形分析 被引量:18
14
作者 张玲 朱幸仁 欧强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2-80,共9页
双排桩支护结构的变形与内力计算是其设计计算的重要内容之一。双排支护桩结构是由前排桩、后排桩及桩顶连系梁组成的空间门架式结构。在承受水平荷载时,后排桩向坑内发生挠曲变形,挤压桩间土体,同时桩间土体又对前排桩产生推力,使得前... 双排桩支护结构的变形与内力计算是其设计计算的重要内容之一。双排支护桩结构是由前排桩、后排桩及桩顶连系梁组成的空间门架式结构。在承受水平荷载时,后排桩向坑内发生挠曲变形,挤压桩间土体,同时桩间土体又对前排桩产生推力,使得前排桩向坑内发生挠曲变形,挤压前排桩桩前土体,以致该支护结构在传递水平荷载时,前后排桩及桩间土体之间存在非常复杂的相互作用。本文基于上述双排桩支护结构受力变形特性,将前、后排桩均视为竖向放置的弹性地基梁,以欧拉伯努利双层梁理论考虑前后排桩的相互作用,以水平向弹簧模拟桩间土相互作用,以朗肯土压力计算作用于后排桩的主动土压力,以弹性抗力法计算作用于前排桩基坑底面以下的被动土压力,以基坑底面为界人为将前、后排桩分为上下部分,并通过桩身各段的受力平衡建立前后排桩的挠曲变形控制微分方程,然后通过桩端约束及基坑坑底平面处的连续条件得到方程的解析解,给出了一种考虑桩桩相互作用以及桩土相互作用的双排桩支护结构计算方法。最后结合两个实例,将本文方法计算结果与实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验证本文方法的可行性,以期为双排桩支护结构在工程中的设计计算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排桩支护结构 桩桩相互作用 桩土相互作用 地基反力系数 双层地基梁模型 弹性抗力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