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极硬岩隧道工程中双护盾隧道掘进机刀盘设计与滚刀磨损分析 被引量:11
1
作者 韩超 张柯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33-137,共5页
双护盾隧道掘进机在极硬岩隧道施工中存在刀具磨损更换频繁、装备掘不动且施工效率低下的难题。以深圳地铁6号线羊台山隧道工程为研究对象,通过统计、参数相关分析的方法,提出:在双护盾隧道掘进机设计选型阶段前期,需要重点考虑高强度... 双护盾隧道掘进机在极硬岩隧道施工中存在刀具磨损更换频繁、装备掘不动且施工效率低下的难题。以深圳地铁6号线羊台山隧道工程为研究对象,通过统计、参数相关分析的方法,提出:在双护盾隧道掘进机设计选型阶段前期,需要重点考虑高强度刀盘本体设计、刀具型式的选择及合理的刀间距布置方式;在施工过程中,可以进行破岩刀具的材料、刀具刃形优化,以及掘进参数与不同类别围岩的合理匹配选择。提出了适宜的双护盾隧道掘进机施工控制掘进参数。实践结果证明,硬岩刀盘的针对性设计与优化调整,以及合理的掘进参数选择,有效减少了换刀频次,降低了施工成本,保证了施工工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双护盾隧道掘进机 极硬岩 掘进参数 刀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护盾隧道掘进机穿越地铁区间断层破碎带卡机机理及防卡机技术 被引量:7
2
作者 韩超 张柯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53-158,共6页
为了解决双护盾TBM(隧道掘进机)穿越断层破碎带卡机无法掘进的难题,以深圳地铁8号线梧桐山站—沙头角站隧道区间为背景,在对双护盾TBM卡机机理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数值分析、地质统计学方法对TBM穿越断层破碎带进行研究。确定了TBM穿越断... 为了解决双护盾TBM(隧道掘进机)穿越断层破碎带卡机无法掘进的难题,以深圳地铁8号线梧桐山站—沙头角站隧道区间为背景,在对双护盾TBM卡机机理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数值分析、地质统计学方法对TBM穿越断层破碎带进行研究。确定了TBM穿越断层破碎带预处理加固范围及方案,得出了TBM穿越断层破碎带时的掘进参数变化规律及最佳加固范围,有效地规避了卡机事故,保障了双护盾TBM顺利穿越断层破碎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区间 断层破碎带 双护盾隧道掘进机 防卡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岛地铁1号线过海隧道工程双护盾隧道掘进机应用关键技术 被引量:6
3
作者 赵光泉 刘鹏 +3 位作者 周强 程龙 张岩 王万仁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69-173,共5页
青岛地铁在国内首次采用双护盾TBM(隧道掘进机)技术,实现了硬岩地层地铁区间隧道快速、安全、高效建设。结合青岛地铁1号线过海隧道TBM隧道段的施工实际,采用豆砾石、水泥浆、水泥-水玻璃双液浆复合灌浆材料及环箍分段注浆工艺成套技术... 青岛地铁在国内首次采用双护盾TBM(隧道掘进机)技术,实现了硬岩地层地铁区间隧道快速、安全、高效建设。结合青岛地铁1号线过海隧道TBM隧道段的施工实际,采用豆砾石、水泥浆、水泥-水玻璃双液浆复合灌浆材料及环箍分段注浆工艺成套技术,有效地解决了管片成型质量问题。根据近海区域穿越断层破碎带的施工风险,提出了地面精细化控制注浆、超前地质预报等综合技术,保障了施工安全。针对超深竖井垂直提升出渣效率低下的问题,创新性地研发了TBM洞内翻渣技术,其工效较常规方案提高1倍,为复杂条件下TBM高效施工提供了新的方案和思路,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施工 双护盾隧道掘进机 断层破碎带 洞内翻渣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护盾隧道掘进机施工试验段隧道结构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韩超 张柯 李春华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39-42,46,共5页
依托深圳地铁6号线梅林关站—翰林站区间隧道工程,通过现场试验,对双护盾隧道掘进机施工段的管片结构的围岩压力、轴力和弯矩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管片围岩压力变化主要分为下部注浆、上部注浆、缓慢变化和趋于稳定4个阶段,整体表... 依托深圳地铁6号线梅林关站—翰林站区间隧道工程,通过现场试验,对双护盾隧道掘进机施工段的管片结构的围岩压力、轴力和弯矩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管片围岩压力变化主要分为下部注浆、上部注浆、缓慢变化和趋于稳定4个阶段,整体表现为上下大、左右小的“鸭蛋”形不均匀分布;管片轴力均为负值,即管片处于受压状态,整体表现为左上方大、右下方小的不均匀分布,管片承受偏压荷载,轴力最大值为112.87 kN,位于左拱腰处;衬砌环弯矩均为正值,即管片外侧受拉,衬砌环弯矩呈现上下大、左右小的分布规律,其弯矩最大值为11.68 kNm,位于隧道拱底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隧道 现场试验 双护盾隧道掘进机 围岩压力 管片轴力 衬砌环弯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施工环境下地铁隧道机械法施工的工筹技术方案 被引量:6
5
作者 李清菲 高鑫 +2 位作者 王文娟 冯世杰 吴琦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7-12,18,共7页
地铁隧道施工环境复杂,工程制约因素多,采用机械法施工时,经常面临机械掘进连续性差、矿山法车站与机械法区间施工相互干涉,以及机械始发、过站、接收、平移、吊出等技术难题。以青岛地铁6号线土建03标工程为依托,综合考虑沿线地表环境... 地铁隧道施工环境复杂,工程制约因素多,采用机械法施工时,经常面临机械掘进连续性差、矿山法车站与机械法区间施工相互干涉,以及机械始发、过站、接收、平移、吊出等技术难题。以青岛地铁6号线土建03标工程为依托,综合考虑沿线地表环境及地质条件,结合各站施工工法、工序组织及线路整体工筹,通过对初拟工筹技术方案细化、比选、优化、调整,形成适用于复杂施工环境的成套机械法施工地铁工程筹划技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隧道施工 双护盾隧道掘进机(TBM) 复合式土压平衡盾构(EBP) 工程筹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州水源地双护盾TBM综合超前地质预报技术与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耿轶君 肖晴侠 +2 位作者 孙兴邦 孟松涧 陈安东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8期12316-12324,共9页
双护盾隧道掘进机(tunnel boring machine,TBM)对不良地质的适应性较差,如遇突泥涌水、围岩破碎垮塌等不良地质灾害时,极易发生TBM卡机,造成工期延误和经济损失。以兰州水源地工程为研究背景,结合双护盾TBM施工特点,分析电磁干扰、护盾... 双护盾隧道掘进机(tunnel boring machine,TBM)对不良地质的适应性较差,如遇突泥涌水、围岩破碎垮塌等不良地质灾害时,极易发生TBM卡机,造成工期延误和经济损失。以兰州水源地工程为研究背景,结合双护盾TBM施工特点,分析电磁干扰、护盾较长、管片支护等因素影响,利用TBM刀盘孔和管片注浆孔,结合辅助装置,改进地震波法和电阻率法观测系统,提出了适用于双护盾TBM综合预报体系。研究结果表明:综合超前地质体系较好地适应了双护盾TBM施工特点,且能有效识别前方破碎带和地下水的发育情况,结合现场应用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可供同类工程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护盾隧道掘进机(TBM) TBM卡 不良地质灾害 观测系统 综合预报体系 现场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挤压地层双护盾TBM围岩变形及应力场特征研究 被引量:14
7
作者 程建龙 杨圣奇 +2 位作者 潘玉丛 田文岭 赵维生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1期371-380,共10页
为研究挤压地层双护盾隧道掘进机(TBM)作用下围岩变形及应力场特征,采用FLAC^(3D)建立了完整模型,并详细阐述了隧道掘进机(TBM)施工过程中的模拟方法,重点分析了隧洞纵横断面内围岩位移场、应力场、塑性区特征。模拟结果表明,两腰下部... 为研究挤压地层双护盾隧道掘进机(TBM)作用下围岩变形及应力场特征,采用FLAC^(3D)建立了完整模型,并详细阐述了隧道掘进机(TBM)施工过程中的模拟方法,重点分析了隧洞纵横断面内围岩位移场、应力场、塑性区特征。模拟结果表明,两腰下部范围内的围岩与TBM护盾发生接触并产生挤压,拱顶并未接触;受刀盘与护盾连接处的尺寸高差和前后护盾的锥度影响导致仰拱围岩内出现3次加卸载,仰拱内部环向应力和径向应力均大于拱顶和两腰,而且其主应力方向与径向线斜交,受扰动剧烈,但仰拱下方70°范围内的围岩基本处于弹性状态;横向断面内围岩塑性区自上而下逐渐减小,且距掌子面越远塑性区范围越大,但后盾塑性区范围变化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护盾隧道掘进机 不均匀间隙 围岩变形特征 应力场 塑性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填层与管片组合结构的支护性能及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吴圣智 黄群伟 +2 位作者 王明年 姜志毅 刘大刚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3-79,共7页
双护盾隧道掘进机倒梯形设计及管片拼装特点使得管片与围岩之间存在一定的空隙,常采用碎石回填并注浆形成回填层。将回填层与管片视为组合结构,采用弹性力学中厚壁圆筒理论,推导组合结构支护刚度计算公式,分析回填层对组合结构支护性能... 双护盾隧道掘进机倒梯形设计及管片拼装特点使得管片与围岩之间存在一定的空隙,常采用碎石回填并注浆形成回填层。将回填层与管片视为组合结构,采用弹性力学中厚壁圆筒理论,推导组合结构支护刚度计算公式,分析回填层对组合结构支护性能的影响及回填层的承载能力、吸收变形能力,并设计相似模型试验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回填层可以承担少量的荷载并吸收部分围岩变形,其承载能力与吸收变形的能力与回填层的弹性模量有关;回填层存在1个临界弹性模量,当回填层实际弹性模量小于临界弹性模量时组合结构的支护刚度小于管片支护刚度,当大于临界弹性模量时组合结构的支护刚度大于管片支护刚度。实际工程中,注浆固结后的回填层弹性模量处于0.8~1.5GPa之间,此时回填层的主要作用是在围岩与管片之间传递荷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护盾隧道掘进机 回填层 管片 支护性能 临界弹性模量 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