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酶联免疫吸附分析双抗夹心法检测临床鼻咽抽吸物中呼吸道合胞病毒 被引量:3
1
作者 孙永鹏 靳输梅 +5 位作者 詹炉停 温桂平 赵敏 张伟 夏宁邵 郑子峥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05-510,共6页
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是引起5周岁以下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目前常用的试剂盒是美国Diagnostic Hybrids公司研发的7项呼吸道病毒检测试剂盒,但其价格昂贵,且需荧光显微镜辅助诊断,不利于在基层医... 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是引起5周岁以下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目前常用的试剂盒是美国Diagnostic Hybrids公司研发的7项呼吸道病毒检测试剂盒,但其价格昂贵,且需荧光显微镜辅助诊断,不利于在基层医疗机构中推广,国内尚无上市的快速诊断试剂用于临床检测.为此建立用于RSV抗原检测的早期快速诊断试剂,并以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为参比,同时使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双抗夹心法和免疫荧光法对112份临床鼻咽抽吸物(NPA)样本进行检测.ELISA双抗夹心法和免疫荧光法的灵敏度分别为79.31%和74.14%,特异度分别为100%和96.30%,Kappa值分别为0.787 1和0.689 5,两者均与RT-PCR检测结果具有高度一致性.此外,将ELISA双抗夹心法与免疫荧光法比较,两者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ELISA双抗夹心法操作简便,特异性高,有望代替进口检测试剂盒完成RSV感染的早期快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合胞病毒 融合蛋白 酶联免疫吸附分析双抗夹心法 快速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鲁氏菌双抗夹心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初步验证
2
作者 姚梦欣 彭泽宇 +5 位作者 任文浩 徐艺玫 郭伟 陈创夫 马忠臣 王勇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55-262,共8页
目的 建立灵敏、特异的布鲁氏菌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方法。方法 筛选用于布鲁氏菌检测的单克隆捕获抗体和检测抗体,优化并确定最佳抗体包被时间和浓度,最佳封闭液、封闭时间和阴阳性临界值;通过检验其他易与布鲁氏菌发生交叉反应的细菌... 目的 建立灵敏、特异的布鲁氏菌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方法。方法 筛选用于布鲁氏菌检测的单克隆捕获抗体和检测抗体,优化并确定最佳抗体包被时间和浓度,最佳封闭液、封闭时间和阴阳性临界值;通过检验其他易与布鲁氏菌发生交叉反应的细菌来验证该方法的特异性;通过对灭活布鲁氏菌梯度稀释液的检测,验证该方法的灵敏性;将该夹心ELISA检测结果与试管凝集和qPCR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筛选出的捕获抗体为4A12,检测抗体为6C12。试验分析显示,捕获抗体4A12的最佳包被浓度为5μg/mL,检测抗体6C12的最佳稀释比为1∶2 000。该研究的最佳包被条件为4℃过夜、5%脱脂奶粉封闭、封闭时间2 h。该研究建立的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只与布鲁氏菌发生反应,与其他细菌未发生反应;布鲁氏菌灭活菌液浓度稀释到1×10^(5) CFU/mL时仍能检测出。批内、批间变异系数均小于10%。结论 该研究成功建立了布鲁氏菌双抗夹心ELISA检测方法,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与灵敏性,为布鲁氏菌病的精确诊断和有效防控提供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克隆抗体 布鲁氏菌 双抗夹心ELISA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检测人IL-37双抗夹心ELISA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3
3
作者 贾岩 高宇驰 +7 位作者 黎四平 王鑫 陈晨 余诗炎 庄泽岗 张俊爱 陈章权 徐军发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346-1349,1354,共5页
目的:建立定量检测人血清IL-37的双抗夹心ELISA。方法:以鼠抗人IL-37单抗作为捕获抗体,制备的兔抗人IL-37多抗作为检测抗体,HRP标记山羊抗兔Ig G为二抗,重组人IL-37蛋白为标准品,建立检测人IL-37的双抗夹心ELISA方法。并对该方法的工作... 目的:建立定量检测人血清IL-37的双抗夹心ELISA。方法:以鼠抗人IL-37单抗作为捕获抗体,制备的兔抗人IL-37多抗作为检测抗体,HRP标记山羊抗兔Ig G为二抗,重组人IL-37蛋白为标准品,建立检测人IL-37的双抗夹心ELISA方法。并对该方法的工作条件进行优化,对其灵敏度、线性范围、重复性和对登革热非结构蛋白NS1阳性患者血清IL-37的检测效果进行评价。结果:重组IL-37蛋白为标准品建立的双抗夹心ELISA法检测灵敏度为1.465μg/L,线性范围为1.465~46.875μg/L,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分别为6.6%和11.7%。采用此方法对诊断为登革热的患者血清进行检测,结果显示非结构蛋白NS1阳性患者IL-37水平显著高于健康人对照组。结论:成功建立了双抗夹心ELISA检测方法,可用于人血清中IL-37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37 双抗夹心法 ELISA 登革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沙门氏菌 被引量:36
4
作者 伍燕华 牛瑞江 +4 位作者 赖卫华 山珊 刘道峰 倪小琴 冯荣华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62-65,共4页
沙门氏菌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一种食源性致病菌,在中国的食物中毒中沙门氏菌引起的病例占第一位。本研究以福尔马林灭活的鼠伤寒沙门氏菌免疫雌性日本大耳兔,制备抗沙门氏菌多克隆抗体。以抗沙门氏菌多克隆抗体作为捕获抗体,以抗沙门... 沙门氏菌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一种食源性致病菌,在中国的食物中毒中沙门氏菌引起的病例占第一位。本研究以福尔马林灭活的鼠伤寒沙门氏菌免疫雌性日本大耳兔,制备抗沙门氏菌多克隆抗体。以抗沙门氏菌多克隆抗体作为捕获抗体,以抗沙门氏菌单克隆抗体C1359作为检测抗体,建立快速检测沙门氏菌双抗夹心ELISA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检测A、B、C、D、E等五种典型的沙门氏菌,对沙门氏菌纯培养液的最低检测量为1×104CFU/mL,与其他杂菌不存在交叉反应,具有较好的灵敏性和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门氏菌 多克隆抗体 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抗夹心酶免疫法检测转Bt基因抗虫棉种子的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孙硕 张坤 +3 位作者 谭桂玉 曹振 南铁贵 王保民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5-50,共6页
应用中国农业大学化控中心筛选的抗Bt Cry1Ac蛋白鼠单克隆抗体和兔多克隆抗体,建立了Bt Cry1Ac蛋白的双抗夹心酶联免疫检测法(Sandwich ELISA)。该方法的检测范围为0.78~50.0 ng.g-1,线性回归方程y=0.6634x-1.7387,决定系数为0.992。... 应用中国农业大学化控中心筛选的抗Bt Cry1Ac蛋白鼠单克隆抗体和兔多克隆抗体,建立了Bt Cry1Ac蛋白的双抗夹心酶联免疫检测法(Sandwich ELISA)。该方法的检测范围为0.78~50.0 ng.g-1,线性回归方程y=0.6634x-1.7387,决定系数为0.992。该方法与国外商业化试剂盒检测结果完全一致,可用于转基因抗虫棉Bt毒蛋白定性和定量检测。采用所建立的方法对亲本之一为非转基因抗虫棉的杂交F1、F2种子进行检测,结果 F1全部为阳性,F2阴性和阳性数量比为1∶3,符合性状分离定律;此外,模拟检测种子的偶然基因改造成分混杂(Adventitious Presence,AP)检测结果为:对于Bt毒蛋白含量在140 ng以上的单粒种子,最低检测比例为1∶1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BT抗虫棉 双抗夹心酶免疫 种子纯度 偶然基因改造成分混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初乳中免疫球蛋白G双抗夹心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2
6
作者 刘金 王丽威 岳喜庆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4期74-79,共6页
将牛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 G)作为免疫原免疫BALB/c小鼠,通过细胞融合、筛选获得分泌抗牛Ig G单克隆抗体的细胞株。制备小鼠腹水抗体,进一步纯化获得抗牛Ig G单克隆抗体。建立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牛初乳中Ig G质量... 将牛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 G)作为免疫原免疫BALB/c小鼠,通过细胞融合、筛选获得分泌抗牛Ig G单克隆抗体的细胞株。制备小鼠腹水抗体,进一步纯化获得抗牛Ig G单克隆抗体。建立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牛初乳中Ig G质量浓度,该方法在7.8~1 000 ng/m L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最低检出限为7.06 ng/m L,批内变异系数为4.52%,批间变异系数为4.94%,回收率为91.85%~102.45%。此法操作简便、准确度高、稳定性好,可用于实际牛初乳样品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初乳 免疫球蛋白G 单克隆抗体 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柞蚕微孢子虫胶体金免疫层析检测法 被引量:12
7
作者 王伯阳 姜义仁 +4 位作者 臧敏 石生林 杨瑞生 包臣 秦利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7-101,共5页
利用柞蚕微孢子虫孢子液直接免疫家兔获得柞蚕微孢子虫多克隆抗体后,分别采用双抗夹心法和竞争法制作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建立能简便、快捷、准确诊断柞蚕微粒子病的柞蚕微孢子虫胶体金免疫层析检测法。双抗夹心法和竞争法分别是将柞... 利用柞蚕微孢子虫孢子液直接免疫家兔获得柞蚕微孢子虫多克隆抗体后,分别采用双抗夹心法和竞争法制作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建立能简便、快捷、准确诊断柞蚕微粒子病的柞蚕微孢子虫胶体金免疫层析检测法。双抗夹心法和竞争法分别是将柞蚕微孢子虫多克隆抗体与25 nm和17 nm的胶体金颗粒结合并固定在金标垫上,然后均将羊抗兔二抗包被在硝酸纤维素膜上作为质控点(C),但是2种方法制作的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的反应模式不同:前者是以柞蚕微孢子虫多克隆抗体作为检测点(T),而后者以柞蚕微孢子虫孢壁蛋白作为检测点(T)。2种方法制作的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的检测时间均为10 min,检测灵敏度为0.8×107个/mL,与柞蚕血淋巴无交叉反应,特异性强,操作简单,其中,以双抗夹心法制作的试纸条显色更清晰,结果更可靠,更具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柞蚕微孢子虫 多克隆抗体 胶体金 免疫层析 双抗夹心法 竞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ELISA法定量检测转cry1Ac基因水稻Cry1Ac蛋白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秦崇涛 陈在杰 +1 位作者 苏军 王锋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03年第4期258-263,共6页
用从细菌中分离的纯品CryIAe蛋白作为抗原成功制备出了效价较高的CryIAe蛋白的兔多抗,对制备的抗体的免疫学分析表明,其与CryIAc有极显著的免疫交叉反应.并在对转cryIAc基因水稻的检测中具有良好的特异性。用戊二醛一步法对纯化的IgG进... 用从细菌中分离的纯品CryIAe蛋白作为抗原成功制备出了效价较高的CryIAe蛋白的兔多抗,对制备的抗体的免疫学分析表明,其与CryIAc有极显著的免疫交叉反应.并在对转cryIAc基因水稻的检测中具有良好的特异性。用戊二醛一步法对纯化的IgG进行了碱性磷酸酶标记。应用制备的抗体进行了直接法、间接法和双抗夹心法等ELISA方法检测转cryIAc基因水稻中Bt的含量,结果表明直接法和间接法ELISA只能定性而不能定量测定转cryIAc基因水稻,而双抗夹心法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定量检测水稻中Bt含量的方法。同时确定了双抗夹心法的各项具体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 水稻 细菌 CryIAe蛋白 抗原 抗体 免疫交叉反应 cryIAc基因 BT蛋白 直接 间接 双抗夹心法 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源性循环免疫复合物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2
9
作者 卢觅佳 吴友苹 +6 位作者 陈颖 王海彬 虞骥 夏丽娟 宋翼升 罗家立 宣尧仙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248-1250,共3页
目的通过重组人白介素1受体拮抗剂(rhIL-1Ra)的大鼠6mon重复给药毒性试验,建立临床前安全性评价中动物体内药源性循环免疫复合物(CIC)的检测方法,为临床CIC检测提供依据。方法从rhIL-1Ra免疫后的兔血清中纯化总IgG包被于酶标板上作为捕... 目的通过重组人白介素1受体拮抗剂(rhIL-1Ra)的大鼠6mon重复给药毒性试验,建立临床前安全性评价中动物体内药源性循环免疫复合物(CIC)的检测方法,为临床CIC检测提供依据。方法从rhIL-1Ra免疫后的兔血清中纯化总IgG包被于酶标板上作为捕获抗体,SD大鼠抗rhIL-1Ra阳性血清与rhIL-1Ra以不同比例混和制成人工免疫复合物(AIC),通过双抗夹心ELISA检测AIC的效率来评价该方法有效性。定期采集连续26wk皮下注射rhIL-1Ra的大鼠血清并以上述方法检测CIC,同时用免疫组化法显示肾小球中的免疫复合物(IC)来验证该方法。结果双抗夹心ELISA法可显示AIC的数量差异,大鼠血清CIC显示出与给药时间一致的变化,并与肾小球中IC检测结果相印证。结论双抗夹心ELISA法可检测出动物因长期给予外源蛋白而产生的CIC,AIC则可作为该检测体系中的阳性对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免疫复合物 重组人白介素1受体拮抗剂 SD大鼠 人工免疫复合物 双抗夹心ELISA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荧光RT-PCR检测辣椒轻斑驳病毒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郭京泽 李兴红 +3 位作者 廖芳 张文明 刘鹏 刘跃庭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17-120,共4页
本研究选取辣椒轻斑驳病毒PMMoV、烟草花叶病毒TMV、黄瓜花叶病毒CMV和马铃薯Y病毒PVY作为试验材料,根据PMMoV衣壳蛋白(CP)RNA的序列特异性位点,设计出Taqman荧光探针及其引物,采用实时荧光RT-PCR技术对PMMoV进行快速检测,同时与ELISA... 本研究选取辣椒轻斑驳病毒PMMoV、烟草花叶病毒TMV、黄瓜花叶病毒CMV和马铃薯Y病毒PVY作为试验材料,根据PMMoV衣壳蛋白(CP)RNA的序列特异性位点,设计出Taqman荧光探针及其引物,采用实时荧光RT-PCR技术对PMMoV进行快速检测,同时与ELISA方法进行了灵敏度比较,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及较强的特异性,PMMoV检测结果为阳性,TMV、CMV和PVY均无荧光信号,为阴性,灵敏度是传统的ELISA方法的100倍,而且大大缩短了检测时间。该方法快速、准确、灵敏、简便、安全,具有实际应用价值,适用于植物病毒病害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轻斑驳病毒 实时荧光RT-PCR 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阿克苏地区猪嗜血支原体感染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静 杨光 +2 位作者 董贵 陶大勇 齐萌 《湖北畜牧兽医》 2021年第10期7-8,共2页
为了深入研究新疆阿克苏地区猪嗜血支原体的感染状况,通过双抗原夹心法对新疆阿克苏地区8个猪场的共530份猪血清进行了测定,并分析了不同区域、季节以及年龄段猪感染嗜血支原体的情况。结果显示,所有猪只血清的总阳性率为12.54%。其中... 为了深入研究新疆阿克苏地区猪嗜血支原体的感染状况,通过双抗原夹心法对新疆阿克苏地区8个猪场的共530份猪血清进行了测定,并分析了不同区域、季节以及年龄段猪感染嗜血支原体的情况。结果显示,所有猪只血清的总阳性率为12.54%。其中沙雅县猪血清阳性率最高(17.20%),阿克苏市最低(10.00%);新和县、乌什县、柯坪县、阿瓦提县、温宿县和库车市猪血清阳性率分别为11.53%、10.81%、13.64%、13.80%、10.71%和12.90%;该病全年均有感染,夏季感染率最高(15.20%),冬季最低(8.65%);母猪血清阳性率最高(13.46%),其次是育肥猪(12.50%),仔猪最低(10.00%)。该病感染范围较广,对阿克苏地区养猪业造成较大经济损失,通过抽样调查,可为阿克苏地区对该病的有效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嗜血支原体 双抗夹心法 血清 流行病学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降钙素原对严重烧伤患者并发感染的预测价值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黄建宏 林心 +2 位作者 欧兴义 张洁 黄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5年第8期618-619,共2页
目的研究严重烧伤患者血浆降钙素原(PCT)对伤后感染并发症的辅助和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双抗夹心免疫发光法测定50例严重烧伤患者伤后血浆PCT含量,同时用ELISA法测定血浆TNF-α、IL-6和C反应蛋白(CRP)含量,并与20例正常对照者比较,应... 目的研究严重烧伤患者血浆降钙素原(PCT)对伤后感染并发症的辅助和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双抗夹心免疫发光法测定50例严重烧伤患者伤后血浆PCT含量,同时用ELISA法测定血浆TNF-α、IL-6和C反应蛋白(CRP)含量,并与20例正常对照者比较,应用ROC曲线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在严重烧伤后早期未并发感染时患者血浆TNF-α和CRP与非感染组相比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待并发感染后两指标在两组间的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而两组患者血浆PCT和IL-6在不同的病程中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在严重烧伤感染并发症的辅助诊断指标中,PCT的灵敏度较高,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也较高,是严重烧伤患者伤后感染并发症较好的预测和辅助诊断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烧伤患者 血浆降钙素原 并发感染 价值研究 双抗夹心免疫发光 辅助诊断指标 感染并发症 血浆TNF ELISA IL-6 C反应蛋白 统计学处理 ROC曲线 阴性预测值 阳性预测值 PCT 显著性 诊断价值 应用 正常对照 患者血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介素-2在分泌性中耳炎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6
13
作者 陈穗俊 梁象逢 +3 位作者 郑亿庆 刘伟 许耀东 刘翔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2期93-96,共4页
目的本实验对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中耳积液标本进行白介素-2(IL-2)浓度检测和分析,以探索其在分泌性中耳炎中的临床意义。方法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中耳积液、患者血清及对照血清中IL-2的浓度。结果实验组中耳积液中IL-2的浓度... 目的本实验对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中耳积液标本进行白介素-2(IL-2)浓度检测和分析,以探索其在分泌性中耳炎中的临床意义。方法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中耳积液、患者血清及对照血清中IL-2的浓度。结果实验组中耳积液中IL-2的浓度明显高于血清中的浓度;实验组血清中IL-2的浓度较对照组血清高;急性期组IL-2含量较慢性期组高;行首次穿刺及二次穿刺患者之间,中耳积液中IL-2的浓度无明显差异(P>0.05);而行三次或三次以上穿刺者中耳积液中该因子的浓度则明显升高(P<0.01)。结论中耳积液中的IL-2是由中耳腔局部产生的,而非单纯由血液中渗透而来;中耳积液中IL-2的高浓度可作为分泌性中耳炎转为慢性病程或迁延不愈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泌性中耳炎 临床意义 白介素-2 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 中耳积液 IL-2 检测和分析 对照血清 迁延不愈 慢性病程 实验组 浓度 患者 对照组 慢性期 急性期 穿刺 中耳腔 三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Cry1Ac基因在抗虫转基因玉米Bt799中的表达特征 被引量:3
14
作者 杨丽丽 董姗姗 +2 位作者 刘燕 王长永 袁艺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70-673,共4页
采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法(ELISA)定量检测转mCry1 Ac基因抗虫玉米Bt799在不同生育期不同植株部位的mCry1Ac蛋白含量。结果显示:mCry1 Ac基因在整个生育期玉米叶、茎、根和种子中均能表达,mCry1Ac蛋白含量为(0.82±0.10)^(15.83±... 采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法(ELISA)定量检测转mCry1 Ac基因抗虫玉米Bt799在不同生育期不同植株部位的mCry1Ac蛋白含量。结果显示:mCry1 Ac基因在整个生育期玉米叶、茎、根和种子中均能表达,mCry1Ac蛋白含量为(0.82±0.10)^(15.83±1.77)μg·g-1;随着生育期和植株部位的不同,mCry1Ac蛋白含量呈现明显的时空动态变化,其中,叶、茎和根中mCry1Ac蛋白含量随转基因玉米生育期的推移均呈增加趋势,并均在完熟期达最高;在除苗期外的其他各生育期叶中mCry1Ac蛋白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植株部位,而在完熟期种子中mCry1Ac蛋白含量在各植株部位中最低,为(2.86±1.71)μg·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Cry1Ac基因 转基因玉米 双抗夹心酶联免疫(ELISA) BT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苜蓿花叶病毒和白三叶草花叶病毒复合侵染对本氏烟中5种激素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9
15
作者 岳阳 梁巧兰 +5 位作者 魏列新 何辉 孟秀鹏 姜玉玲 蔺珂 陈应娥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255-2265,共11页
为探明苜蓿花叶病毒(alfalfa mosaic virus,AMV)和白三叶草花叶病毒(white clover mosaic virus,WCMV)复合侵染的协生作用致病机理,以复合接种AMV+WCMV的本氏烟为处理,分别以单独接种AMV、WCMV、磷酸盐缓冲溶液(pH 7.0,PBS)的本氏烟为对... 为探明苜蓿花叶病毒(alfalfa mosaic virus,AMV)和白三叶草花叶病毒(white clover mosaic virus,WCMV)复合侵染的协生作用致病机理,以复合接种AMV+WCMV的本氏烟为处理,分别以单独接种AMV、WCMV、磷酸盐缓冲溶液(pH 7.0,PBS)的本氏烟为对照,采用DAS-ELISA(double-antibody sandwich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方法检测了接种病毒72 h的本氏烟(Nicotiana benthamiana)叶片中的病毒含量及72~720 h内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茉莉酸(jasmonic acid,JA)、独脚金内酯(strigolactones,SLs)、油菜素内酯(brassinolide,BR)、乙烯(ethylene,ETH)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AMV和WCMV接种比例为3∶1的植株720 h时的发病症状比单独接种一种病毒(AMV或WCMV)明显,主要症状表现为轻花叶、斑驳花叶、重花叶、明脉、皱缩。检测接种72 h时叶片病毒浓度发现,接种比例3∶1的植株中AMV的浓度比单独接种AMV以及AMV和WCMV接种比例为1꞉1和1꞉3的处理高,而WCMV的浓度略低于其单独接种WCMV处理,高于AMV和WCMV接种比例为1꞉1和1꞉3的处理;接种AMV和WCMV混合液后复合侵染的本氏烟叶片中SA、JA、SLs、BR、ETH含量在一定时间内与单独接种AMV、WCMV及对照之间差异显著(P<0.05),其中,AMV和WCMV接种比例为3∶1的混合液可在一定时间段内提高本氏烟叶片中SA(216~504 h)、SLs(216~432 h)、BR(216~504 h)、ETH(288~720 h)含量,降低JA(216~504 h)含量,其SA、SLs、BR、ETH含量分别比单独接种AMV、WCMV和健康植株(CK)提高了36.27%以上,JA含量降低了59.09%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氏烟 水杨酸 茉莉酸 独角金内酯 油菜素内酯 乙烯 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洛阳地区猪戊型肝炎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2
16
作者 翟凯 《畜禽业》 2022年第6期24-26,共3页
为调查洛阳地区猪戊型肝炎病毒的感染情况,采集该地区规模化猪场和散养户猪血清样品226份,通过双抗夹心酶联免疫测定法(ELISA)对血清中戊型肝炎病毒抗体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洛阳地区猪戊型肝炎病毒抗体阳性率高达63.7%(144/226)。4个地... 为调查洛阳地区猪戊型肝炎病毒的感染情况,采集该地区规模化猪场和散养户猪血清样品226份,通过双抗夹心酶联免疫测定法(ELISA)对血清中戊型肝炎病毒抗体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洛阳地区猪戊型肝炎病毒抗体阳性率高达63.7%(144/226)。4个地区中最高的是伊川,阳性率为68.1%,最低的是新安县,阳性率为51.7%;散养猪(57.2%)的戊型肝炎病毒感染率低于养殖场饲养猪(75.3%);母猪的血清抗体阳性率(67.0%)与架子猪(61.4%)差异不明显。研究结果表明,洛阳地区猪感染戊型肝炎病毒非常普遍,且感染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戊型肝炎病毒 双抗夹心酶联免疫测定(ELISA) 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