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免疫印迹及免疫双扩散法检测抗ENA抗体的比较 被引量:3
1
作者 李皓虹 马骥良 杨丽华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314-314,共1页
免疫印迹及免疫双扩散法检测抗ENA抗体的比较①北京公安医院检验科,北京100006作者简介:李皓虹,女,42岁,主管技师,主要从事风湿免疫实验研究;马骥良,男,57岁,主任医师,副教授,《风湿病学杂志》编委李皓虹马骥... 免疫印迹及免疫双扩散法检测抗ENA抗体的比较①北京公安医院检验科,北京100006作者简介:李皓虹,女,42岁,主管技师,主要从事风湿免疫实验研究;马骥良,男,57岁,主任医师,副教授,《风湿病学杂志》编委李皓虹马骥良杨丽华①(北京友谊医院风湿内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A抗体 免疫印迹 免疫双扩散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检测人LDL不同表位McAb的方法改进
2
作者 潘芝芳 朱敏天 +1 位作者 陈琪 蔡海江 《南京医学院学报》 CSCD 1989年第2期151-153,共3页
对单克隆抗体识别大分子抗原上不同表位的检测,较好的方法是1983年Frigue所创建的ELISA叠加试验(ELISA addi-tivity test)。由于单克隆抗体与其抗原在通常条件下不发生沉淀反应,故多数学者都未应用免疫沉淀反应来检测单克隆抗体的结合位... 对单克隆抗体识别大分子抗原上不同表位的检测,较好的方法是1983年Frigue所创建的ELISA叠加试验(ELISA addi-tivity test)。由于单克隆抗体与其抗原在通常条件下不发生沉淀反应,故多数学者都未应用免疫沉淀反应来检测单克隆抗体的结合位点,只有抗人Ig单克隆抗体(McAb)可以与其抗原发生免疫沉淀反应。1985年Marcovina报道,用双向免疫扩散试验检测小鼠抗人低密度脂蛋白(LDL)McAb,单个McAb不出现沉淀线,至少要用二种McAb加合在一起才有沉淀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cAb LDL 免疫双扩散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凝胶体系中不同结构羧酸盐对草酸钙生物矿化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欧阳健明 谭燕华 沈玉华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68-371,共4页
采用双扩散法研究了凝胶体系中四元羧酸盐(Na2EDTA)、三元羧酸盐柠檬酸钠(Na3cit)、二元羧酸盐酒石酸钠(Na2tart)和一元羧酸盐醋酸钠(NaAc)对草酸钙(CaOx)结晶的影响.抑制一水草酸钙(COM)聚集的能力为:Na2EDTA>Na3cit>Na2tart>... 采用双扩散法研究了凝胶体系中四元羧酸盐(Na2EDTA)、三元羧酸盐柠檬酸钠(Na3cit)、二元羧酸盐酒石酸钠(Na2tart)和一元羧酸盐醋酸钠(NaAc)对草酸钙(CaOx)结晶的影响.抑制一水草酸钙(COM)聚集的能力为:Na2EDTA>Na3cit>Na2tart>NaAc;诱导二水草酸钙(COD)的能力为:Na3cit>Na2tart>Na2EDTA>NaAc.羧酸的抗衡阳离子影响CaOx的结晶.H3cit、Na3cit和K3cit抑制COM聚集和诱导COD形成的能力均为:K3citNa3cit>H3cit.无论是诱导COD生成,还是抑制COM聚集,均可以减小结石形成的几率,对临床上防治结石具有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羧酸盐 凝胶体系 草酸钙 生物矿化 尿石症 双扩散法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介质凝胶体系中草酸钙结晶的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欧阳健明 李祥平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69-172,共4页
研究了五种不同介质(水、氯化钠、合成尿、正常人尿液和尿石患者尿液)的凝胶体系中草酸钙(CaC2O4)晶体的生长,及各种体系中防石药物柠檬酸钾(K3cit)对CaC2O4生长的影响.没有加K3cit时,CaC2O4晶体以一水草酸钙(calciumoxalatemonohydrate... 研究了五种不同介质(水、氯化钠、合成尿、正常人尿液和尿石患者尿液)的凝胶体系中草酸钙(CaC2O4)晶体的生长,及各种体系中防石药物柠檬酸钾(K3cit)对CaC2O4生长的影响.没有加K3cit时,CaC2O4晶体以一水草酸钙(calciumoxalatemonohydrate,COM)为主要物相,但在氯化钠和合成尿的凝胶体系中同时出现了二水草酸钙(calciumoxalatedihydrate,COD)和三水草酸钙(calciumoxalatetrihydrate,COT),肾结石患者尿液中出现COD,而正常人尿液中没有COD和COT生成.加入K3cit后,水、氯化钠和合成尿介质的凝胶体系中,COT的含量显著增加,患者尿液中产生大量COD,而正常人尿液中出现了少量的COD和极个别的COT.COT的增加与低温、体系中高的离子强度及金属离子等因素有关.K3cit具有诱导COD和COT的生成、减小COM晶体比表面积的作用,从而有利于防治草酸钙结石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胶体系 介质 草酸钙 晶体生长 柠檬酸钾 尿结石 肾结石 周期沉淀 双扩散法 防石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结构的磷酸盐对凝胶体系中草酸钙晶体物相和相组成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欧阳健明 陈德志 李祥平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13-616,共4页
The effect of phosphates structures on the morphology and phase compositions of calcium oxalate (CaC2O4) crystals was investigated in gel systems by a double diffusion technique. The phosphates studied include sodium ... The effect of phosphates structures on the morphology and phase compositions of calcium oxalate (CaC2O4) crystals was investigated in gel systems by a double diffusion technique. The phosphates studied include sodium orthophosphate (Na3PO4), sodium pyrophosphate (Na4P2O7) and sodium tripolyphosphate (Na5P3O10). The ability of phosphates to induce calcium oxalate dihydrate (COD) and to decrease the surface area of calcium oxalate monohydrate (COM) increased in the order: Na3PO4 < Na4P2O7 < Na5P3O10, and increased with their concentrations. When the concentration was 40 mmol·L-1, about 6%, 25% and 40% of COD was induced, respectively. Na4P2O7 makes the angles of COM crystals become round, and Na5P3O10 makes the angles of COM disappeared. The capacity of phosphates to induce COD and decrease the surface area of COM was benificial to the prevention and cure of urinary ston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盐 凝胶体系 草酸钙晶体 物相 相组成 泌尿系结石 双扩散法 预防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血中磷酸葡萄糖变位酶的提取及其抗血清研制
6
作者 李莉 柳燕 陈捷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3期106-107,143-144,共4页
作者用大柱制备电泳法从人红细胞解离波中分离提取磷酸葡萄糖变位酶(PGM),并以此为抗原,免疫新西兰家兔,制备得到了兔抗PGM血清.经SDS—PAGE检测,纯PGM为单体,分子量为50,713道尔顿;经琼脂双扩散法检测... 作者用大柱制备电泳法从人红细胞解离波中分离提取磷酸葡萄糖变位酶(PGM),并以此为抗原,免疫新西兰家兔,制备得到了兔抗PGM血清.经SDS—PAGE检测,纯PGM为单体,分子量为50,713道尔顿;经琼脂双扩散法检测,兔抗PGM血清效价为1:16,可检出PGM的最低浓度为15.6μg/ml,兔疫电泳表明,该抗血清与PGM2—1型及PGM2—2型人红细胞解离液产生单一的沉淀线,特异性较好。用戊二醛法将该抗血清标记HRP,ELISA测得酶一抗体结合物最适工作浓度为1:128稀释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变位酶 抗血清 磷酸 研制 人血 人红细胞 PGM 制备电泳 ELISA 分离提取 双扩散法 血清效价 免疫电泳 血清标记 戊二醛 新西兰 道尔顿 分子量 低浓度 沉淀线 HRP 稀释度 结合物 解离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渭北地区烟草环斑病毒(TRSV)的研究 Ⅱ、病毒的传播、种苗带毒检测及防治
7
作者 魏宁生 安调过 《中国烟草科学》 CSCD 1990年第4期1-5,共5页
试验表明桃蚜具有传播 TRSV 的能力,但是传毒率仅为4.2%,蚜虫最短获毒时间在2分钟以内,最短接毒时间也是2分钟,最长持毒时间则为125分钟,因而属于非持久性传毒。烟草种子带毒是传播病毒的主要途径,植株感染 TRSV 的早晚是决定种子带毒... 试验表明桃蚜具有传播 TRSV 的能力,但是传毒率仅为4.2%,蚜虫最短获毒时间在2分钟以内,最短接毒时间也是2分钟,最长持毒时间则为125分钟,因而属于非持久性传毒。烟草种子带毒是传播病毒的主要途径,植株感染 TRSV 的早晚是决定种子带毒率高低的主要因素,但其子代幼苗常表现为无症感染。提纯 TRSV 制备的抗血清具有高度的专化性,只与同源的 TRSV 抗原起沉淀反应,而与 CMV、TMV、TNV、TEV 以及 TBRV 之间不存在血清学关系。抗血清的效价为1:516。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技术(ELISA)对 TRSV 检测获得成功。在受侵染后已恢复的植株中,以 ELISA 作为带毒检测手段比琼脂双扩散法更加灵敏和准确,但对单粒、10、25、50及75粒烟种的带毒检测没有获得肯定的结果,可用 ELISA 检测种苗的带毒情况来确定单粒种子的带毒率。经测定生产上种植的3个烟草品种均有不同程度的带毒。在混合感染的条件下,CMV 和 TMV 对 TRSV 有抑制作用,而 TEV 却对 TRSV 表现出协生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渭北地区 TRSV 烟草环斑病毒 烟草品种 琼脂双扩散法 单粒 传毒 带毒率 白肋烟 桃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聚乙二醇化蒜酶的特性研究
8
作者 戴华成 梁小勇 +3 位作者 李仁利 石朝周 袁静 孙明辉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4-26,共3页
采用酶活性测定及双扩散法研究了蒜酶及修饰度为 5 3%的多聚乙二醇 (PEG)化蒜酶的某些理化性质、抗原性和免疫原性及在体外和小鼠体内的活性半衰期。结果显示 :在 75 %的乙醇中 ,蒜酶完全失活 ,而 PEG化蒜酶仍保持了 5 0 %的活性。蒜酶... 采用酶活性测定及双扩散法研究了蒜酶及修饰度为 5 3%的多聚乙二醇 (PEG)化蒜酶的某些理化性质、抗原性和免疫原性及在体外和小鼠体内的活性半衰期。结果显示 :在 75 %的乙醇中 ,蒜酶完全失活 ,而 PEG化蒜酶仍保持了 5 0 %的活性。蒜酶和 PEG化蒜酶最适温度均为 40℃。与蒜酶相比 ,PEG化蒜酶在更宽的 p H范围内具有催化活性 ,蒜酶的最适 p H为 7,而 PEG化蒜酶在 p H为 6~ 7范围内均具有最强的催化活性。蒜酶与其抗血清形成明显沉淀线 ,而PEG化蒜酶既不与蒜酶的抗血清也不与自身的抗血清形成沉淀。在血清中 PEG化蒜酶的半衰期为 90 h,是蒜酶的 45倍。PEG化蒜酶的小鼠体内半衰期达 2 .5 8d,而蒜酶在小鼠体内 30 min后 ,已测不出催化活性。多次应用 PEG化蒜酶的小鼠体内 ,相邻两次应用的 PEG化蒜酶半衰期无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蒜酶 多聚乙二醇化蒜酶 酶活性 双扩散法 理化性质 抗原性 免疫原性 活性半衰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