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弧形双悬臂梁试样裂纹扩展电测接线点布局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倪陈强 薛河 +2 位作者 赵凌燕 崔英浩 王帅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09-316,共8页
直流电位降法是应用于高温高压水环境下裂纹扩展监测试验的主要方法,弧形双悬臂梁试样是一种应力腐蚀裂纹扩展试验的常用试样。为了寻求被测试样的最优接线点布局方案以提高测试精度和稳定性,论文利用有限元软件建立了弧形双悬臂梁试样... 直流电位降法是应用于高温高压水环境下裂纹扩展监测试验的主要方法,弧形双悬臂梁试样是一种应力腐蚀裂纹扩展试验的常用试样。为了寻求被测试样的最优接线点布局方案以提高测试精度和稳定性,论文利用有限元软件建立了弧形双悬臂梁试样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了多组可选的接线点布局方案,求解得到了试样三维电位场分布及其随裂纹变化的规律,并根据计算结果从信号灵敏度、信号幅度和测点位置误差敏感度3方面对试样电流加载点位置和电位差测量点位置的优化选取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位置电位差测点下的灵敏度相对大小关系与电流输入位置无关,电位差测点选在试样缺口侧时可获得较高的信号灵敏度;电位差测点与电流加载点的距离是信号幅度大小和测点位置敏感度的主要影响因素,较大的距离会导致信号幅度降低,而较小的距离会导致很高的测点位置误差敏感度。提出的寻优依据和分析方法也可应用于其他类型试样,为进一步研究其他测试精度的影响因素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工程 裂纹扩展监测 有限元分析 直流电位降法 弧形悬臂梁试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材料界面断裂韧性的测定方法 被引量:5
2
作者 向毅斌 吴诗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12-115,共4页
本文基于界面断裂力学理论 ,以界面的断裂能和混合度为基本细观参数 ,揭示了界面断裂韧性随断裂混合度的变化规律 ,综述了双材料界面纯Ⅰ型断裂韧性的测定方法 。
关键词 Ⅰ型断裂韧性 悬臂梁试样 界面断裂力学 材料界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020铝合金应力腐蚀开裂特征 被引量:9
3
作者 王荣 陈冰川 李光福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688-690,693,共4页
采用断裂力学双悬臂梁(DCB)试样,对高强度7020铝合金的应力腐蚀开裂(SCC)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7020铝合金在含Cl-的水溶液中对SCC敏感,板料的Z-X和Z-Y方向有SCC裂纹萌生,裂纹开始萌生的时间较长,扩展速度较慢;温度升高后,裂纹扩展... 采用断裂力学双悬臂梁(DCB)试样,对高强度7020铝合金的应力腐蚀开裂(SCC)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7020铝合金在含Cl-的水溶液中对SCC敏感,板料的Z-X和Z-Y方向有SCC裂纹萌生,裂纹开始萌生的时间较长,扩展速度较慢;温度升高后,裂纹扩展速度明显加快。SCC裂纹的特征为水平扩展,表面有呈台阶式不连续扩展和群集现象,开裂面为沿晶扩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020铝合金 悬臂梁(dcb)试样 沿晶扩展 应力腐蚀开裂(SC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缝合层合板的Ⅰ型层间断裂韧性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王瑞 王广峰 +1 位作者 郭兴峰 张梅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123-1128,共6页
通过缝合的方法改善织物增强复合材料层合板的层间断裂韧性.采用双悬臂梁(DCB)试验测试和研究了缝合层合板的层间断裂韧性与断裂行为.为了评价缝合工艺参数(缝合密度)对层间断裂韧性的影响,用改进的插入型夹具在实测不同缝合工艺层合板... 通过缝合的方法改善织物增强复合材料层合板的层间断裂韧性.采用双悬臂梁(DCB)试验测试和研究了缝合层合板的层间断裂韧性与断裂行为.为了评价缝合工艺参数(缝合密度)对层间断裂韧性的影响,用改进的插入型夹具在实测不同缝合工艺层合板的Ⅰ型层间断裂韧性值(GIC)的基础上,分析和阐明了缝合工艺参数(缝合密度)与GIC间的关系;以提高层合板的平均层间断裂韧性值为目标,以拉伸和弯曲强度为约束条件优化了缝合工艺;采用摄影显微镜对分层断裂面进行了观察,分析和考察了缝合对其它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改进的插入型夹具可方便地完成缝合层合板的Ⅰ型层间断裂韧性测试;缝合后裂纹不连续扩展,缝合密度对裂纹扩展行为有较大影响;随着缝合密度的增大,层间断裂韧性值增大,但拉伸和弯曲强度降低,缝合密度存在最佳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层合板 缝合工艺参数 悬臂梁(dcb)试验 Ⅰ型层间断裂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温湿度对泡沫复合材料夹层结构界面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霍瑞丽 刘伟庆 +2 位作者 王璐 方园 童忆南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9-43,共5页
复合材料夹层结构是由复合材料作为面板、轻质材料作为芯材而形成的强度高、耐腐性好、可设计性强的高效结构形式。环境温湿度变化时,因面板和芯材的吸湿性能和热膨胀系数不同,界面处易积聚应力而导致剥离破坏。本文研究不同时间的干湿... 复合材料夹层结构是由复合材料作为面板、轻质材料作为芯材而形成的强度高、耐腐性好、可设计性强的高效结构形式。环境温湿度变化时,因面板和芯材的吸湿性能和热膨胀系数不同,界面处易积聚应力而导致剥离破坏。本文研究不同时间的干湿循环老化作用下泡沫复合材料夹层结构及其面板、芯材的吸湿性能,达到吸湿平衡时,芯材的吸湿率是面板的10倍左右;由于双侧面板的约束作用,夹层结构与面板的吸湿率相当。通过双悬臂梁界面剥离拉伸试验研究干湿循环老化构件在25和70℃两种温度环境条件下的界面性能,从试验所得的荷载-位移曲线可以看出:结构的界面强度随老化时间的延长而降低;温度对老化构件的界面力学性能影响显著,温度越高,界面强度越低,裂纹扩展越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夹层结构 吸湿性能 悬臂梁试验(dcb) 界面剥离 应变能释放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