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3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CiteSpace的柴胡加龙骨牡汤治疗双心疾病进展与机制性研究
1
作者 赵乙川 杨硕 郑洪新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5年第3期41-47,I0008-I0012,共12页
目的基于Citespace6.2R6等软件,对近15年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双心疾病相关性研究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以期整合研究资源,指导临床实践。方法基于CiteSpace以“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为检索词,得到1312篇文献题录,分析该方研究热点,明确该方对... 目的基于Citespace6.2R6等软件,对近15年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双心疾病相关性研究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以期整合研究资源,指导临床实践。方法基于CiteSpace以“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为检索词,得到1312篇文献题录,分析该方研究热点,明确该方对双心疾病的研究价值。将“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与“双心热点疾病”同时作为主题词进行文献检索,检索时限为近15年,经处理后共得到313篇文献题录,导入Citespace6.2R6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基于分析结果对近年来研究热点(机制性研究)进行归纳整理。结果近15年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双心疾病相关性研究主要围绕“失眠、心律失常、冠心病、焦虑、抑郁”等疾病展开,发文量呈明显上升趋势,北京中医药大学是发文量最多的机构(17篇);该领域中已形成以赵海滨、瞿融等为代表的合作团队;通过关键词分析形成了25个共现关键词、9个聚类模块、18个突现关键词;近年机制性研究热点主要围绕“神经递质的调控”“抑制炎症因子”“激活信号通路”“内分泌与脂质代谢的调节”等方面展开。结论该研究基于文献计量学初步论证了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对解决双心问题的研究价值,近15年的相关研究角度多样,机制性研究已成为近些年的研究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心疾病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CITESPACE 文献计量学 可视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双心医学模式下基于心主血脉与心主神明理论治疗频发室性期前收缩
2
作者 张进 王萍 《中国民间疗法》 2025年第2期33-35,共3页
频发室性期前收缩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疾病,随着双心医学的不断发展,双心医学与频发室性期前收缩的研究已成为心血管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该文基于心主血脉与心主神明理论,浅析双心医学与频发室性期前收缩的关系,探讨采用养心通脉、清火安... 频发室性期前收缩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疾病,随着双心医学的不断发展,双心医学与频发室性期前收缩的研究已成为心血管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该文基于心主血脉与心主神明理论,浅析双心医学与频发室性期前收缩的关系,探讨采用养心通脉、清火安神法治疗频发室性期前收缩的可行性,以期为中医药治疗频发室性期前收缩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心医学 频发室性期前收缩 心悸 怔忡 心主血脉 心主神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气络-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探讨中医药防治双心疾病科学内涵
3
作者 李月月 宁博 +4 位作者 李天次 韩炜 王盛远 范新发 陈会娟 《中国医药导报》 2025年第4期155-158,共4页
双心疾病是目前临床常见病之一,其病理机制复杂,涉及神经、内分泌、免疫等多个系统。基于“气络-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本文认为双心疾病发病当责之气络虚滞/郁滞,免疫网络功能紊乱,痰、瘀、毒为其发病重要病理因素。中医药能通过综... 双心疾病是目前临床常见病之一,其病理机制复杂,涉及神经、内分泌、免疫等多个系统。基于“气络-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本文认为双心疾病发病当责之气络虚滞/郁滞,免疫网络功能紊乱,痰、瘀、毒为其发病重要病理因素。中医药能通过综合调控“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发挥双心同治作用,临床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心疾病 “气络-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 气络虚滞/郁滞 科学内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心护理结合早期康复策略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4
作者 赵葳 张婉婉 +1 位作者 崔丽娟 赵冬霞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4年第4期9-12,共4页
目的研究双心护理结合早期康复策略在行经皮冠脉介入术(PCI)后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年3月至2022年7月在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行PCI的9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2组,各45例。对照组接受早期康复结合... 目的研究双心护理结合早期康复策略在行经皮冠脉介入术(PCI)后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年3月至2022年7月在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行PCI的9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2组,各45例。对照组接受早期康复结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干预方法的基础上接受双心护理。比较2组的心功能指标、不良情绪、生活质量和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术后1个月和3个月,2组的N末端脑钠肽前体水平均较术前降低,且观察组均比同期对照组更低;2组的左室射血分数均较术前增大,且观察组均比同期对照组更大;2组的6分钟步行试验距离均较术前增长,且观察组均比同期对照组更长,上述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术后1个月和3个月,观察组的不良情绪评分(汉密尔顿焦虑/抑郁量表)均低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且2组均低于术前(P均<0.05)。术后3个月,2组的生存质量精简量表各项评分均较术前高(P均<0.05),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的心血管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心护理结合早期康复策略可改善行PCI后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功能、不良情绪和生活质量,也可预防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脉介入术 双心护理 早期康复策略 心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干预“双心疾病”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廉坤 李琳 +3 位作者 宁博 胡思远 卢彦杰 胡志希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7期188-192,共5页
近年来,随着社会压力增加,“双心疾病”的患病率逐渐上升。西医以常规心血管药物联合抗抑郁或焦虑药物治疗为主。中医药具有多途径、多靶点、多机制、整体化和低毒性等特点,在干预“双心疾病”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且临床疗效显著。但目前... 近年来,随着社会压力增加,“双心疾病”的患病率逐渐上升。西医以常规心血管药物联合抗抑郁或焦虑药物治疗为主。中医药具有多途径、多靶点、多机制、整体化和低毒性等特点,在干预“双心疾病”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且临床疗效显著。但目前对本病的病机认识、临床诊断、辨证分型与治疗方法不尽相同。本文归纳相关文献,从中医角度综述“双心疾病”的病因病机、辨证治疗经验、临床研究情况等,以期为“双心疾病”的病证诊断、精准施治和提高疗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心疾病 中药 临床研究 辨证论治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瘀毒郁互结,双心失调”探讨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的病机与证治 被引量:1
6
作者 赵小森 周倩 +2 位作者 郭亚鑫 龚淑娴 郭明冬 《环球中医药》 CAS 2024年第5期827-830,共4页
基于形神、双心理论,探讨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的病机特点与治则治法。焦虑抑郁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积极地识别、干预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对降低冠心病不良事件发生有着重要意义。冠心病在传统医学中称为“胸痹”,焦虑抑郁属“郁... 基于形神、双心理论,探讨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的病机特点与治则治法。焦虑抑郁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积极地识别、干预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对降低冠心病不良事件发生有着重要意义。冠心病在传统医学中称为“胸痹”,焦虑抑郁属“郁病”范畴,胸痹与郁病并存,构成“形体之心”与“神明之心”共病的双心疾患。本病病机责之于瘀毒郁互结,双心失调,形神俱伤。形体之心因瘀毒所阻,神明之心因郁所伤,两者生理相依,病理互损。瘀、毒、郁常相兼为患,互为因果。其中“瘀”贯穿冠心病的始终,为病情转变的始动环节,“毒”为病情转变和恶化的关键,“郁”为冠心病发病及其病情转折的促进因素。该病以瘀、毒、郁为病理因素,故而确立活血解毒以治形,解郁安神以调神的治疗原则。本文将从中医对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的认识、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的主要病机和治则治法进行阐述,旨在为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双心 形神 焦虑 抑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苦欲补泻”理论在双心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陈韵儒 桓娜 王承龙 《环球中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303-305,共3页
五脏“苦欲补泻”理论最早见于《素问·藏气法时论篇》,心脏“苦欲补泻”理论指出心以缓为苦,以软为欲。心苦缓,是指心脏苦患的病理状态,具体体现在心苦气缓、神缓和血缓;心欲软,是指心脏顺应天地之气的生理特性,具体含义为心火欲... 五脏“苦欲补泻”理论最早见于《素问·藏气法时论篇》,心脏“苦欲补泻”理论指出心以缓为苦,以软为欲。心苦缓,是指心脏苦患的病理状态,具体体现在心苦气缓、神缓和血缓;心欲软,是指心脏顺应天地之气的生理特性,具体含义为心火欲软、血脉欲软、神志欲软以及舌面欲软。治疗上当遵循“急食酸以收之”“急食咸以软之,用咸补之,甘泻之”。双心疾病是指心脏和心理共病,其心脏、心理之间相互影响,气与血的失调和情志思维活动的异常同时存在,“气—血—神”的紊乱是其基本病机,而心“苦欲”理论内涵的根本也在于心气、血、神的失常,二者在病机方面相系紧密。双心疾病患者情绪特点分为生命活力低下的抑郁状态以及紧张担心的焦虑状态两类,治疗时在心“补泻”理论指导下,当辨证选择酸味药、咸味药、甘味药纠正偏颇,通过酸收心气、潜摄心神,甘益元气、泻火缓神,咸破血癥、滋水制火,以恢复心脏气血神三者调和的阴平阳秘之态,以期为双心疾病治疗提供新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欲补泻 双心疾病 气血神 焦虑 抑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畅络调神探讨双心疾病的中医辨治 被引量:3
8
作者 宁博 冯兰栓 +6 位作者 何炜炜 余湖斌 葛腾 吴永青 陈欢 任耀龙 赵明君 《环球中医药》 CAS 2024年第3期482-485,共4页
双心疾病即心脏心理病,是目前心内科临床常见的慢性病之一。中医认为双心疾病属于“胸痹”“心悸”“郁证”“不寐”等范畴。本文基于气络学说核心理论“承制调平”归纳出中医“血脉之心”“神明之心”与“脉络之心”“气络之心”的相... 双心疾病即心脏心理病,是目前心内科临床常见的慢性病之一。中医认为双心疾病属于“胸痹”“心悸”“郁证”“不寐”等范畴。本文基于气络学说核心理论“承制调平”归纳出中医“血脉之心”“神明之心”与“脉络之心”“气络之心”的相关性及一致性,总结出畅络调神是治疗双心疾病的重要治法。笔者认为“络不畅、神不安”贯穿双心疾病始终,络气虚滞为双心疾病发病的始动病理因素,瘀、郁为双心疾病发病的关键病理因素,“脉络之心”络虚瘀滞,扰动“气络之心”致心神失养,“气络之心”络气郁滞,致肝魂不宁。在治疗上,强调畅“脉络之心”气血以调心安神,畅“气络之心”气血以调肝定魂,为双心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了创新性治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心疾病 畅络调神 脉络之心 气络之心 中医辨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心与小肠相表里”论治双心疾病
9
作者 石瑞洁 刘倩 +2 位作者 孙伟新 韩捷 陈晓虎 《西部中医药》 2024年第11期29-32,共4页
深入剖析“心与小肠相表里”的学说内涵,揭示小肠与双心疾病的内在关系。认为心与小肠在生理上密切联系,病理上相互影响,并通过经络构成表里关系;现代研究进一步证实了二者存在缺血同步性、分泌相关性、环境平衡性;灵活运用化瘀通络、... 深入剖析“心与小肠相表里”的学说内涵,揭示小肠与双心疾病的内在关系。认为心与小肠在生理上密切联系,病理上相互影响,并通过经络构成表里关系;现代研究进一步证实了二者存在缺血同步性、分泌相关性、环境平衡性;灵活运用化瘀通络、泌别清浊、益气温阳、养阴润肠等方法可以有效防治双心疾病。总之,从肠论治双心疾病不仅是中医整体观念的体现,同时也为双心疾病领域的研究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心疾病 心与小肠相表里 心合小肠 从肠论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iteSpace的国内双心疾病护理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的可视化分析
10
作者 蔡文清 张辰 +5 位作者 苏雅静 陈阳 张宇扬 张雨萌 陈婉君 李庆印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24年第11期11-16,共6页
目的探讨国内双心疾病护理研究热点和前沿进展,为未来相关研究的开展提供思路和参考。方法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双心疾病护理研究的相关文献,运用CiteSpace软件进行分析,包括发文量、作者和发文机构合作情况、关键词共现、聚类和突现分析... 目的探讨国内双心疾病护理研究热点和前沿进展,为未来相关研究的开展提供思路和参考。方法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双心疾病护理研究的相关文献,运用CiteSpace软件进行分析,包括发文量、作者和发文机构合作情况、关键词共现、聚类和突现分析。结果最终纳入文献2548篇。该领域发文量总体呈上升趋势,但近三年研究成果产出数量有所回落。发文量最多的作者为李静,共发表文章7篇;发文机构以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最为突出;研究热点包括冠心病、PCI、健康教育、生活质量等。睡眠障碍相关护理研究是未来的发展趋势。结论双心疾病护理研究总体呈发展趋势,提高非精神科护理人员对心理障碍的识别率,加强护理人员对心血管患者心理障碍的认识十分必要,目前各发文机构之间的合作交流相对匮乏,为强化发文机构间的合作与沟通,应在寻求多作者、多中心合作的基础上,紧密围绕当前的研究热点开展更多高质量的相关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心疾病护理 可视化分析 研究热点 文献计量学 CITESPA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开阖枢”理论探讨双心疾病辨证论治思路
11
作者 田汶沅 冯玲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23期136-139,158,共5页
双心疾病发病受生活、气候和心理等多因素综合影响,临床多以证统病,从脏腑、气血论治。基于“开阖枢”理论从整体、动态视角分析双心疾病病机,关键为五脏开阖失度,继而五神烦乱失常。结合现有临床研究,运用“开阖枢”理论,从三阴三阳出... 双心疾病发病受生活、气候和心理等多因素综合影响,临床多以证统病,从脏腑、气血论治。基于“开阖枢”理论从整体、动态视角分析双心疾病病机,关键为五脏开阖失度,继而五神烦乱失常。结合现有临床研究,运用“开阖枢”理论,从三阴三阳出发权衡开阖、旋调枢机,形神同调,使整体气化功能协调,则双心同调。为临床辨证论治双心疾病提供更为丰富的理论依据、思路及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阖枢 双心疾病 三阴三阳 辨证论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心护理模式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心理状态、睡眠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蒲海艳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13期147-149,共3页
目的:探讨将双心护理模式应用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护理中对其心理状态、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3年12月贵州省黔西南州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 目的:探讨将双心护理模式应用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护理中对其心理状态、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3年12月贵州省黔西南州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患者以常规护理为基础实施护理。在此基础上,研究组(60例)患者以双心护理模式为基础实施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睡眠质量。结果:研究组患者焦虑、抑郁负面情绪、睡眠质量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为其实施双心护理模式,可提高其护理质量,改善其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心绞痛 双心护理模式 心理状态 睡眠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心模式联合心外科重症监护室护理对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13
作者 陶星星 刘亚男 姚瑶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4年第9期85-87,共3页
目的探讨双心模式联合心外科重症监护室(CSICU)护理对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心功能、心理状态等的影响。方法以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于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组方法为随机数字... 目的探讨双心模式联合心外科重症监护室(CSICU)护理对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心功能、心理状态等的影响。方法以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于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组方法为随机数字表法)。对照组(50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50例)给予双心模式联合CSICU护理。比较2组的心功能、心理状态、并发症发生率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在入院7 d后的心功能分级优于对照组(P<0.05)。入院7 d后,2组间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经比较,均是观察组更低(P均<0.05),且2组均低于入院时(P均<0.05)。2组并发症总发生率经比较,观察组更低(P<0.05)。入院7 d后,2组间生活质量综合问卷各维度评分经比较,观察组均更高(P均<0.05),且2组均高于入院时(P均<0.05)。结论双心模式联合CSICU护理能够改善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的心功能、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瓣膜置换术 双心模式 心外科重症监护室护理 心功能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心门诊护理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4
作者 曹霞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8期94-96,共3页
目的:分析双心门诊护理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9月—2022年12月白纸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92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门诊护理,观察组实施双心门诊护理。比较... 目的:分析双心门诊护理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9月—2022年12月白纸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92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门诊护理,观察组实施双心门诊护理。比较两组心理状态、心功能指标、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前,两组焦虑、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LVEDD、LVESD小于护理前,且观察组小于对照组,两组LVEF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5)。结论:双心门诊护理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负性情绪和心功能,提高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心门诊 冠心病 情绪状态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心护理在稳定性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15
作者 曹霞 徐静 +2 位作者 李春玲 王玉民 康岩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20期127-129,共3页
目的:分析双心护理在稳定性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8月—2024年1月北京市西城区白纸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120例稳定性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n=60例)和对照组(n=60例)。... 目的:分析双心护理在稳定性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8月—2024年1月北京市西城区白纸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120例稳定性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n=60例)和对照组(n=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双心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两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护理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冠心病发作频率低于护理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两组持续时间短于护理前,且研究组短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疾病认知、依从性、情绪管理、症状管理、用药情况评分高于护理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02)。结论:双心护理在稳定性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可减轻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减少冠心病发病次数,促进病情好转,提高病情管理能力和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心护理 稳定性冠心病 焦虑 抑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心诊疗模式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应用效果分析
16
作者 吴云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9期2070-2072,共3页
目的:探讨双心诊疗模式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10-2019.11期间本院收治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治疗;研究组采用双心... 目的:探讨双心诊疗模式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10-2019.11期间本院收治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治疗;研究组采用双心诊疗模式。分析对比两组的心理状态、脑钠肽前体、左室射血分数、心率失常发生情况以及血脂相关指标。结果:治疗前,两组的SAS评分与SDS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SAS评分与SDS评分均比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治疗前,两组的心功能与心率失常情况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脑钠肽前体与心率失常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的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各项血脂相关指标均比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治疗中,采用双心诊疗模式能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降低血脂水平,改善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心诊疗模式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心理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中医“双心学说”探析冠心病合并焦虑的论治思路 被引量:48
17
作者 王超 王昀 赵海滨 《环球中医药》 CAS 2016年第12期1476-1478,共3页
与现代医学的"双心医学"重视"心脏"和"心理"的深层关联不谋而合,中医"双心学说"强调"血脉之心"与"神明之心"双心一体,生理相依,病理互损,双心为病。在中医"双心医学&... 与现代医学的"双心医学"重视"心脏"和"心理"的深层关联不谋而合,中医"双心学说"强调"血脉之心"与"神明之心"双心一体,生理相依,病理互损,双心为病。在中医"双心医学"的指导下,应将"血脉之疾"和"神明之病"视为一体,做为心脏疾患的两个方面,将冠心病(胸痹)和焦虑(郁病)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其发病规律及证候特征,即"双心同治":运用"祛瘀法"治"血脉之心","调神法"治"神明之心"。本文将结合现代研究进展阐述中医"双心学说",借以探析冠心病合并焦虑的论治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心学说 冠心病 焦虑 祛瘀调神 心主神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信平台构建在择期PCI术后患者双心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0
18
作者 黄艳林 付丽 +1 位作者 徐娜 李月梅 《护士进修杂志》 2017年第7期589-592,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移动社交应用平台实施远程、系统化的康复护理管理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出院患者心脏疾病与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开设针对PCI术后患者"双心"管理专题微信公众号,内设视频宣教、健康咨询和病友社区三... 目的探讨基于移动社交应用平台实施远程、系统化的康复护理管理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出院患者心脏疾病与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开设针对PCI术后患者"双心"管理专题微信公众号,内设视频宣教、健康咨询和病友社区三大板块。选取首次行择期PCI术的UAP患者7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仅接受心内科PCI术后常规健康宣教与出院指导;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嘱患者关注该专题微信公众号参与本次研究,为期3个月。对比两组干预前后患者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以及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分。结果排除失访,最终纳入64例接受择期PCI术的UAP患者。出院3月后,干预组SAQ总分与GSE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后比较,干预后SAQ总分与GSES评分较干预前有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心"康复护理管理可改善首次PCI术后患者出院后的生存质量,提高患者管理疾病的信心,在促进心脏健康的同时也增进了患者心理健康,符合现代"双心医学"的基本理念,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信 择期PCI 双心管理 康复护理 生存质量 自我效能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双心”探析柴胡加龙骨牡蛎颗粒对冠心病合并焦虑状态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3
19
作者 王昀 王超 +2 位作者 燕莎莎 侯季秋 赵海滨 《环球中医药》 CAS 2017年第8期925-930,共6页
目的基于双心学说,探讨在冠心病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柴胡加龙骨牡蛎颗粒对冠心病合并焦虑状态患者心绞痛及其精神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试验设计。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4例冠心病合并焦虑状态患者通过随机... 目的基于双心学说,探讨在冠心病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柴胡加龙骨牡蛎颗粒对冠心病合并焦虑状态患者心绞痛及其精神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试验设计。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4例冠心病合并焦虑状态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2例)和安慰剂组(32例)。治疗组在冠心病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颗粒剂柴胡加龙骨牡蛎颗粒1袋/天;安慰剂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同等剂量的安慰剂,持续治疗6周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中医证候量表评分、不良事件发生数。结果 (1)SAQ量表评分:治疗组治疗6周后,组内前后比较在西雅图心绞痛五个维度评分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两组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HAMA量表评分:治疗组HAMA量表评分明显降低,组内前后比较及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症状自评量表评分:治疗组相对治疗前在症状总分及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怖、偏执七个维度评分下降,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在症状总分及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恐怖五个维度评分低于安慰剂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中医证候评分:治疗组中医证候评分相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在组内比较及组间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不良事件: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治疗组出现3例腹泻,2例恶心;安慰剂组出现1例腹泻,1例心悸。但各不良事件构成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冠心病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柴胡加龙骨牡蛎颗粒可改善冠心病合并焦虑状态患者的心绞痛及其精神心理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焦虑 双心医学 柴胡加龙骨牡蛎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心护理模式对心血管内科患者护理的应用价值研究 被引量:25
20
作者 段亚娜 仲媛 肖楠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6年第2期156-159,共4页
目的研究双心护理模式用于心血管内科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在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接受治疗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共188例为研究对象,分为常规组和双心组。常规组采用心血管内科的常规护理方式,双心组则采用... 目的研究双心护理模式用于心血管内科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在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接受治疗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共188例为研究对象,分为常规组和双心组。常规组采用心血管内科的常规护理方式,双心组则采用身体护理和心理护理双心护理模式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心理状况、住院时间、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以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双心组护理后的QOL评分、HAMA评分及HAMD评分均高于常规组,双心组的住院时间和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少于常规组,双心组的护理满意度(89.36%)高于常规组(72.3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心护理模式用于心血管内科患者的护理能够从一定程度上缓解甚至消除患者的紧张、焦虑及恐惧等不良情绪,有利于患者疾病的康复,提高患者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起到了很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心护理模式 心血管疾病 心理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