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双并联Boost电路的功率预测改进电导增量法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张亚茹 韩春成 王立地 《中国农机化学报》 2015年第6期248-252,共5页
光伏电池输出功率易受光照强度和外界温度的影响,需采用最大功率点跟踪电路,才能使光伏电池始终输出最大功率,是提高光伏电池效率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分析比较传统电导增量方法,提出一种新型双并联Boost电路的功率预测改进电导增量法... 光伏电池输出功率易受光照强度和外界温度的影响,需采用最大功率点跟踪电路,才能使光伏电池始终输出最大功率,是提高光伏电池效率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分析比较传统电导增量方法,提出一种新型双并联Boost电路的功率预测改进电导增量法最大功率跟踪策略。利用Matlab/Simulink软件进行仿真建模与分析,表明本文所提出的方法跟踪速度更快、稳态性能更好、纹波系数更小,减小振荡的同时又能避免发生误判,可有效实现对太阳能发电系统输出特性的优化,对于光伏发电系统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 MPPT INC 双并联boost电路 MATLAB/SIMULIN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并联Boost-Buck电路的光伏发电系统电压稳定控制 被引量:20
2
作者 和贝 张建成 钟云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00-103,共4页
针对目前光伏发电系统电压稳定性较差的问题,以超级电容器作为储能元件,设计了双并联双向Boost-Buck电路以提高光伏发电系统的电压稳定性。当光伏电池阵列输出电压低于额定值时,超级电容器储能单元释放能量传输给直流母线以提高直流母... 针对目前光伏发电系统电压稳定性较差的问题,以超级电容器作为储能元件,设计了双并联双向Boost-Buck电路以提高光伏发电系统的电压稳定性。当光伏电池阵列输出电压低于额定值时,超级电容器储能单元释放能量传输给直流母线以提高直流母线电压;当光伏电池阵列输出电压高于额定值时,将直流母线多余的电能向超级电容器端传输。建立了Boost-Buck电路的状态空间方程,对光伏电池阵列输出电压的不同运行状态,设计了双并联双向Boost-Buck电路的PI闭环控制策略。仿真结果表明,当光伏电池阵列输出电压不稳定时,通过控制能量在超级电容器储能系统与光伏发电系统直流母线之间的相互传递,光伏电池阵列输出电压的稳定性可以得到有效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容器储能 光伏发 压稳定性 并联boost-Buc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Boost电路的独立光伏发电系统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张飞 刘雅 +2 位作者 李洁 孔浩 张玉杰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043-1045,1072,共4页
通过对独立光伏发电系统给电动车蓄电池提供电能的研究,提出一种运用双Boost电路的控制方法。介绍了独立光伏充电系统的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以及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MPPT)。运用Matlab/Simulink搭建光伏阵列仿真模型和系统主电路模型,... 通过对独立光伏发电系统给电动车蓄电池提供电能的研究,提出一种运用双Boost电路的控制方法。介绍了独立光伏充电系统的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以及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MPPT)。运用Matlab/Simulink搭建光伏阵列仿真模型和系统主电路模型,通过对仿真结果的分析,验证了整个系统方案的可行性和实用性。该方法能够减小电路中电流纹波影响,并能够进行有效的最大功率跟踪控制,实现太阳能的高效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发系统 boost 最大功率跟踪 MATLAB/SIMULINK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交错并联boost电路的集中式光伏发电系统 被引量:5
4
作者 王晓坤 李玉玲 《机电工程》 CAS 2013年第8期1005-1009,共5页
为了减小光伏发电系统因功率扰动造成的能量损耗,提高光伏发电系统的效率和质量,将交错并联boost变换器应用于集中式光伏发电系统。在分析交错并联boost光伏发电系统运行特性的基础上,通过状态空间方程建立了交错并联boost电路的数学模... 为了减小光伏发电系统因功率扰动造成的能量损耗,提高光伏发电系统的效率和质量,将交错并联boost变换器应用于集中式光伏发电系统。在分析交错并联boost光伏发电系统运行特性的基础上,通过状态空间方程建立了交错并联boost电路的数学模型,设计了合理的补偿结构,以提高系统稳态和动态性能。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交错并联boost电路用于集中式光伏发电系统,不仅能够减小光伏模块的输出电流纹波,而且提高了光伏模块输出电流纹波的频率,减小了电感设计尺寸,降低了开关管的电流应力,提高了系统的功率密度和系统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错并联 boost 集中式光伏发 状态空间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BES算法在并联Boost电路MPPT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军龙 杨欢红 +3 位作者 沈淼 钱慧银 向冠霖 柴磊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5期1-9,共9页
针对光伏阵列在复杂光照条件下的多峰值特点及常规的最大功率追踪算法无法兼顾追踪精度和速度、存在振荡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秃鹰搜索算法;该算法在选择搜索空间时使用混沌映射对选择位置控制变化的参数进行优化,增加种群位置的多样性... 针对光伏阵列在复杂光照条件下的多峰值特点及常规的最大功率追踪算法无法兼顾追踪精度和速度、存在振荡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秃鹰搜索算法;该算法在选择搜索空间时使用混沌映射对选择位置控制变化的参数进行优化,增加种群位置的多样性,提升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并在搜索空间猎物时,引入Levy飞行机制,对秃鹰新位置进行优化,增强了算法跳出局部搜索的能力;同时提出一种新型并联Boost电路,提高追踪的稳定性,减小振荡。通过Simulink建模仿真分析可知,结合改进的算法与新型并联Boost电路,在三种阴影情况下,追踪的成功率分别为100%、98%、96%,均高于原始算法,能够更快、更稳定地实现最大功率跟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阴影 最大功率点 秃鹰搜索算法 Levy飞行 并联boos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Boost电路的运输车制动能量回收控制器设计
6
作者 刘得雄 李云伍 +3 位作者 刘峰 吴高华 王铭枫 徐俊杰 《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 2019年第2期38-43,共6页
车辆在城市道路上行驶时,很多能量在制动时被制动器耗散掉,采用制动能量回收技术将该部分能量收集起来,能有效提高车辆的行驶里程。以运输车为对象,在分析永磁无刷直流电机发电特性和Boost电路(开关直流升压电路)特性的基础上,设计了一... 车辆在城市道路上行驶时,很多能量在制动时被制动器耗散掉,采用制动能量回收技术将该部分能量收集起来,能有效提高车辆的行驶里程。以运输车为对象,在分析永磁无刷直流电机发电特性和Boost电路(开关直流升压电路)特性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基于国产集成电路的双Boost电路的能量回收控制器。制动中该控制器能使永磁无刷直流电机提供一个平稳的制动力矩,同时将发出的7~55 V电压升压到所需要的充电电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输车 永磁无刷直流 制动能量回收 控制器 boos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隔离型交错并联无电解电容LED驱动电路 被引量:6
7
作者 林国庆 陈伟 黄秀玲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87-97,共11页
针对LED驱动电源中因为使用了电解电容而降低电源使用寿命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隔离型交错并联Boost-PFC变换器的单级无电解电容LED驱动电路拓扑,该拓扑由交错并联Boost变换器和辅助功率平衡电路组成,通过辅助功率平衡电路平衡瞬时交流... 针对LED驱动电源中因为使用了电解电容而降低电源使用寿命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隔离型交错并联Boost-PFC变换器的单级无电解电容LED驱动电路拓扑,该拓扑由交错并联Boost变换器和辅助功率平衡电路组成,通过辅助功率平衡电路平衡瞬时交流输入功率和直流输出功率的差值,抑制了输出电流的低频纹波。详细分析了该拓扑结构的工作原理及开关模态。基于所提电路拓扑,分析了该电路输出电流低频纹波的产生机理,提出一种适用于该电路拓扑的低频纹波控制策略,给出了具体的实现方案,并对电路关键参数进行了设计,最后搭建了一台40 W的原理样机,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所提方案时,输出滤波电容和辅助储能电容均可降到6.6μF,输出电流纹波降至16.7%,从而可以使用容值较小的薄膜电容替代电解电容,提高了LED驱动电源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D驱动 交错并联boost变换器 低频纹波 功率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观耗散RLC并联电路的量子效应 被引量:2
8
作者 邱深玉 蔡绍洪 +1 位作者 李文梅 王春香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0-43,共4页
通过对介观耗散RLC并联电路做类似阻尼谐振子处理,将其量子化.在此基础上,应用量子双波函数理论研究了电感(L)、电容(C)、电阻(R)和初位相(ωt0),且它们均具有确定值的单一介观耗散RLC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电流和电压的量子涨落.结果表明:... 通过对介观耗散RLC并联电路做类似阻尼谐振子处理,将其量子化.在此基础上,应用量子双波函数理论研究了电感(L)、电容(C)、电阻(R)和初位相(ωt0),且它们均具有确定值的单一介观耗散RLC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电流和电压的量子涨落.结果表明:量子双波函数理论能准确描述单一耗散介观RLC电路的量子涨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观耗散RLC并联 波函数 量子涨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拓展的高增益耦合电感交错并联Boost变换器 被引量:8
9
作者 荣德生 陈靓 孙瑄瑨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336-2346,共11页
为提升DC/DC变换器的电压增益,以两相交错并联Boost变换器为研究对象,引入双耦合倍压结构,利用副边与倍压单元、钳位吸收支路进行组合,提出了可拓展的高增益耦合电感交错并联Boost变换器。该变换器可通过级联多个副边倍压结构不断提升... 为提升DC/DC变换器的电压增益,以两相交错并联Boost变换器为研究对象,引入双耦合倍压结构,利用副边与倍压单元、钳位吸收支路进行组合,提出了可拓展的高增益耦合电感交错并联Boost变换器。该变换器可通过级联多个副边倍压结构不断提升变换器的电压增益,并共用钳位电路实现吸收漏感能量。详细分析该变换器的工作模态,结论给出了变换器稳态性能分析以及各项性能指标。最后,搭建了一台200 W的实验样机,结果验证了该变换器在实现15倍高电压增益的同时,实现了输入端低电流纹波和开关管低电压应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错并联 高增益 耦合倍压结构 钳位 流纹波 压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馈风机磁链暂态特性分析及Crowbar电路的改进
10
作者 焦彦军 谷昱君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17-523,共7页
基于双馈感应风力发电机两相静止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推导了电压跌落和恢复过程定转子磁链的表达式,并利用空间矢量图分析了磁链的变化规律。当故障持续时间较短,且电压恢复时刻为半工频周期的奇数倍时,电压恢复时的过电流较电压跌落时... 基于双馈感应风力发电机两相静止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推导了电压跌落和恢复过程定转子磁链的表达式,并利用空间矢量图分析了磁链的变化规律。当故障持续时间较短,且电压恢复时刻为半工频周期的奇数倍时,电压恢复时的过电流较电压跌落时更为严重。针对这一问题,对Crowbar电路的结构及控制策略进行了改进。通过PSCAD/EMTDC仿真软件验证了理论分析和改进方案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馈感应风力发 磁链暂态特性 压恢复时刻 CROWBAR 并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对偶原理的IGBT并联均流缓冲电路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嘉智 吴小涛 +2 位作者 刘福临 刘乾易 邹润民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3962-3971,共10页
多个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nsulategatebipolar transistor,IGBT)并联是大功率电力电子应用领域提高设备电流等级的一条重要途径,而实现IGBT之间的并联均流则是保证其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文章在对IGBT串联均压缓冲机理研究的基础上,从在... 多个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nsulategatebipolar transistor,IGBT)并联是大功率电力电子应用领域提高设备电流等级的一条重要途径,而实现IGBT之间的并联均流则是保证其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文章在对IGBT串联均压缓冲机理研究的基础上,从在IGBT两端并联电容可降低电压变化率的原理出发,推断出可通过串联电感来抑制IGBT电流的变化,进而应用对偶原理构建出一类基于串联电感的并联均流缓冲电路及其改进型拓扑。结合模态图从理论上分析新型缓冲电路工作原理,发现所提出IGBT并联均流缓冲电路具备结构简单、易于实现的优点,还兼具静态和动态均流效果。仿真和实验表明所提出方法可以有效抑制过电流,降低电流不均衡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缘栅极型晶体管并联 串联 对偶原理 均流 缓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电源开关变换器电路的研究
12
作者 王玉 郭颖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125-1127,共3页
针对燃料电池输出电压易受负载变化的影响以及光伏电池输出电压随入射光的强弱和温度而变化的特点,提出了燃料电池与太阳电池双能源并联运行的新型拓扑电路。用燃料电池与交错并联Boost开关变换器连接,可以有效减小燃料电池输出电流的纹... 针对燃料电池输出电压易受负载变化的影响以及光伏电池输出电压随入射光的强弱和温度而变化的特点,提出了燃料电池与太阳电池双能源并联运行的新型拓扑电路。用燃料电池与交错并联Boost开关变换器连接,可以有效减小燃料电池输出电流的纹波;用太阳电池与双向Buck-Boost开关变换器拓扑联接,不仅可以向负载提供电能,还可以对蓄电池充电,实现能量的双向流动;同时用交错并联Boost电路与双向Buck-Boost电路并联为负载提供电能,既提高了电能质量又为负载提供了稳定可靠的电能。详细分析了该新型拓扑电路的工作原理,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了本设计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发:燃料池发 交错并联 Buck—boost变换 并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于复杂电路分析的IGBT模型 被引量:48
13
作者 邓夷 赵争鸣 +2 位作者 袁立强 胡斯登 王雪松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7,共7页
推出一种适用于复杂电路仿真分析的绝缘栅双极性晶体管(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IGBT)模型。模型分阶段模拟IGBT的开关瞬态过程,并采用曲线拟合的方式实现对IGBT稳态特性的建模。模型具有计算速度快、参数提取容易、物理概... 推出一种适用于复杂电路仿真分析的绝缘栅双极性晶体管(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IGBT)模型。模型分阶段模拟IGBT的开关瞬态过程,并采用曲线拟合的方式实现对IGBT稳态特性的建模。模型具有计算速度快、参数提取容易、物理概念明确的特点。描述模型的等效原理、构成和参数提取过程,并在PSIM软件包下建立其等效电路。以FF300R12ME3型IGBT为例给出了模型参数,并将模型应用于IGBT的开关特性分析、缓冲吸收电路设计以及IGBT的并联运行分析。仿真和实验结果对比证明了该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缘栅极性晶体管 模型 PSIM 开关特性 缓冲吸收 并联运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Buck/Boost集成双有源桥三端口DC-DC变换器 被引量:27
14
作者 孙孝峰 刘飞龙 +1 位作者 熊亮亮 王宝诚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2期73-82,共10页
在传统的双有源桥变换器的基础上集成两个双向Buck/Boost电路,提出了一种双Buck/Boost集成双有源桥三端口DC-DC变换器,该变换器实现了桥臂开关管的复用,提高了功率密度。以光伏-蓄电池混合发电系统为例对该变换器拓扑进行分析,采用移相+... 在传统的双有源桥变换器的基础上集成两个双向Buck/Boost电路,提出了一种双Buck/Boost集成双有源桥三端口DC-DC变换器,该变换器实现了桥臂开关管的复用,提高了功率密度。以光伏-蓄电池混合发电系统为例对该变换器拓扑进行分析,采用移相+PWM进行控制,通过控制移相角实现输入与输出端口间功率传输,通过调节占空比来匹配输入端口电压等级,以实现光伏端口的最大功率点跟踪和平衡蓄电池端口的能量传递。分析了该变换器的工作原理、稳态与软开关特性,该变换器较大程度地改善了传统移相控制下DAB在移相角较小时的软开关条件,使得在宽工作范围内能够实现所有功率开关管的软开关。最后建立300W实验样机进行方案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端口变换器 向Buck/boost 有源桥 软开关 移相+PWM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励磁双凸极发电机的双输出电压调节技术 被引量:6
15
作者 戴卫力 李依彬 +1 位作者 王慧贞 严仰光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3期105-111,共7页
提出了一种电励磁双凸极发电机高、低压直流双输出稳压技术:通过对励磁绕组电流进行PWM控制稳定28.5V低压输出;高压直流输出经过高、低压绕组磁场间的耦合粗调后,经过双Boost变换器进行稳定升压至360V直流。该文阐述了低压电压调节器与... 提出了一种电励磁双凸极发电机高、低压直流双输出稳压技术:通过对励磁绕组电流进行PWM控制稳定28.5V低压输出;高压直流输出经过高、低压绕组磁场间的耦合粗调后,经过双Boost变换器进行稳定升压至360V直流。该文阐述了低压电压调节器与高压直流输出调节器——双Boost变换器的工作原理,分析了电流换相、负载和电机转速对高压输出调节的影响,确立了双Boost变换器开关频率的选取依据。研制的双输出发电系统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与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凸极励磁 调压器 boost变换器 缓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压电振动能量回收电路 被引量:9
16
作者 孙皓文 龚立娇 +1 位作者 吴延祥 郭俊成 《压电与声光》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70-775,共6页
为了提高压电式振动能量回收系统的能量回收能力和解决在负载变化使能量回收效率变差的问题,以悬臂梁式压电振动发电系统为例,提出了一种高效的压电振动能量收集电路设计方案,即并联型双同步开关电感接口电路,可将压电梁转换振动能量得... 为了提高压电式振动能量回收系统的能量回收能力和解决在负载变化使能量回收效率变差的问题,以悬臂梁式压电振动发电系统为例,提出了一种高效的压电振动能量收集电路设计方案,即并联型双同步开关电感接口电路,可将压电梁转换振动能量得到的电能高效地储存到电容中。实验结果表明,压电梁在频率为38.4Hz、加速度有效值为0.035m/s2振动激励下工作时,给出的并联双同步开关能量回收(P-DSSH)接口电路可释放的瞬时功率达0.25mW,是全桥整流接口电路(SEH)最优功率的5.8倍,是并联同步开关电感(P-SSHI)接口电路可释放的瞬时功率的2.2倍,是LTC3588-1电路可释放的瞬时功率的1.27倍,且其工作不受负载变化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收集 并联同步开关能量回收(P-DSSH) 振动 接口 能量回收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oost闭环控制的恒峰值双极性脉冲发生器的研制 被引量:3
17
作者 彭媛媛 陈文光 +3 位作者 卢杨 刘之戬 欧林祥 左芊 《强激光与粒子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13-119,共7页
在肿瘤消融、污水处理等领域的脉冲功率技术应用中,研究发现双极性电脉冲往往比单极性电脉冲效果更佳,这极大地刺激了双极性高压脉冲电源的研发需求。设计了一台基于Boost闭环控制的恒峰值双极性脉冲发生器,该发生器结合boost电路与Mar... 在肿瘤消融、污水处理等领域的脉冲功率技术应用中,研究发现双极性电脉冲往往比单极性电脉冲效果更佳,这极大地刺激了双极性高压脉冲电源的研发需求。设计了一台基于Boost闭环控制的恒峰值双极性脉冲发生器,该发生器结合boost电路与Marx发生器的特点,实现了具有升压功能的双极性脉冲的产生,且利用峰值检测电路对双极性脉冲发生器的输出峰值进行取样,并反馈到DSP处理器,实现峰值电压闭环控制,从而实现双极性脉冲恒定峰值的输出。为了验证提出的拓扑电路的可行性与稳定性,对5级恒峰值双极性脉冲发生器进行了仿真和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当输入电压在100 V时,可产生重复频率5 kHz、脉冲宽度5~10μs、电压幅值为±2.0 kV的恒峰值双极性脉冲波形。该脉冲电源使用模块化设计,便于级联,结构紧凑,可灵活输出恒峰值的双极性或单极性正(负)脉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脉冲 boost MARX发生器 极性脉冲 峰值检测 闭环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汽车驱动复用升压技术
18
作者 侯文博 杨平 +2 位作者 陈可 屈博 吴汶容 《电工技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1期95-105,共11页
为提高电动汽车性能及充电速率,电动汽车正快速布局800 V高压架构;但与之匹配的高压充电桩对配电网质量要求高、建设成本高,应用和普及存在滞后性,目前主流直流充电桩仍为400 V低压平台。电动汽车高压架构如何在过渡阶段及未来兼容低压... 为提高电动汽车性能及充电速率,电动汽车正快速布局800 V高压架构;但与之匹配的高压充电桩对配电网质量要求高、建设成本高,应用和普及存在滞后性,目前主流直流充电桩仍为400 V低压平台。电动汽车高压架构如何在过渡阶段及未来兼容低压充电桩,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该文在分析研究高压架构应用现状和充电需求的基础上,利用驱动系统和充电装置不同时工作的特点,提出一种应用于电动汽车的驱动分时复用升压充电拓扑及控制策略。充电模式下复用电机绕组为储能电感,电机逆变控制器为斩波开关控制器,通过三相交错并联Boost电路实现大功率升压变换,从而提高800 V高压架构充电兼容能力,节约了整车空间、质量和成本,提高了汽车元器件及公共设施利用率,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汽车 驱动系统 分时复用 交错并联boos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隔离Boost变换器用反激箝位的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梁永春 严仰光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45-250,共6页
隔离Boost变换器具有高频电气隔离、易于多路输出、输入电流纹波小、负载短路时可靠性高等优点。但是由于变压器漏感存在,开关管关断时升压电感电流无法瞬时流入变压器,从而在开关管两端产生浪涌电压。本文通过增加一个与升压电感耦合... 隔离Boost变换器具有高频电气隔离、易于多路输出、输入电流纹波小、负载短路时可靠性高等优点。但是由于变压器漏感存在,开关管关断时升压电感电流无法瞬时流入变压器,从而在开关管两端产生浪涌电压。本文通过增加一个与升压电感耦合的反激线圈和一个连接到输出电容的整流二极管,构成反激箝位电路。在开关管关断时,反激整流二级管导通,将升压电感中存储的部分能量传输到输出电容,从而限制了升压电感两端的电压,达到箝位的目的。文中研究了升压电感和反激线圈的匝比对反激箝位作用的影响。5 0 0 W原理样机的实验结果显示,该电路起到了箝位作用,改善了元器件工作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换器/boost变换器 箝位 反激变换器 交错并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适用于中子管离子源的高增益交错并联升压变换器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洋 乔双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93-98,共6页
针对离子源电源,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高增益交错并联升压变换器.并详细地分析了该变换器的工作机理,给出了稳态工作性能分析和主要电气参数的实验波形.该变换器与传统的升压变换器相比,具有输出输入变比高、效率高、输出电流纹波低、工作... 针对离子源电源,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高增益交错并联升压变换器.并详细地分析了该变换器的工作机理,给出了稳态工作性能分析和主要电气参数的实验波形.该变换器与传统的升压变换器相比,具有输出输入变比高、效率高、输出电流纹波低、工作性能稳定和控制电路简单的特点.最后,通过一个2kV、功率20W的原理样机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子发生器 离子源 交错并联boost 升压变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