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采用双平行马赫曾德调制器的四倍频信号产生
1
作者 王云新 许家豪 +3 位作者 周涛 王大勇 杨登才 钟欣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346-353,共8页
采用了一种基于双平行马赫曾德调制器(DPMZM)产生四倍频微波信号的方法。理论分析了微波四倍频的基本原理,双平行马赫曾德调制器的上臂子MZM加载射频信号,且上臂子MZM工作在最大传输点,下臂子MZM直通光载波,使DPMZM最终工作在载波抑制... 采用了一种基于双平行马赫曾德调制器(DPMZM)产生四倍频微波信号的方法。理论分析了微波四倍频的基本原理,双平行马赫曾德调制器的上臂子MZM加载射频信号,且上臂子MZM工作在最大传输点,下臂子MZM直通光载波,使DPMZM最终工作在载波抑制的偶次边带调制模式,结合光学带通滤波器滤除高阶杂散边带,提升四倍频信号的纯净度。搭建了基于双平行马赫曾德调制器的四倍频微波光子链路,并对四倍频系统的性能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系统的光边带抑制比和射频杂散抑制比分别达到了21.09dB和28.41dB。由于链路未引入额外的电子器件,系统可以产生高达80GHz的微波信号。基于双平行马赫曾德调制器产生四倍频微波信号的方法结构简单,易于控制,具有良好的倍频性能,可实现高纯净度和高频率的四倍频信号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光子 双平行马赫曾德调制器 四倍频 微波信号产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平行马赫-曾德尔调制器的全光混频器 被引量:4
2
作者 张晓宇 邱鑫静 +2 位作者 何瑞英 巩彩丽 魏永峰 《光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7-50,共4页
传统的混频器只具备上变频或下变频的单一功能,为精简通信系统的收发模块,提出了一种基于双平行马赫-曾德尔调制器(DPMZM)实现上、下变频的全光混频器方案。该方案利用射频信号和本振信号分别驱动DPMZM上下两臂的子MZM,以实现本振和射... 传统的混频器只具备上变频或下变频的单一功能,为精简通信系统的收发模块,提出了一种基于双平行马赫-曾德尔调制器(DPMZM)实现上、下变频的全光混频器方案。该方案利用射频信号和本振信号分别驱动DPMZM上下两臂的子MZM,以实现本振和射频信号单边带调制;调节主MZM使DPMZM上、下两臂引入180°相位差从而使光载波相互抵消,输出光信号经光电探测器拍频后可得到中频信号或上变频信号。仿真结果表明:上、下变频信号抑制比皆超过了25dB,同时,无杂散动态范围达到89.7dB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链路 平行马赫-曾德调制器 光混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IQ调制器产生载波抑制单边带信号的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王侠 韦慕野 +7 位作者 邓东锋 何锋 欧阳竑 余志强 伍颖 李文甫 杨庆锐 李鹏伟 《光电技术应用》 2021年第1期47-54,共8页
载波抑制单边带调制是一种特殊的幅度调制形式,它将载波和另一个边带抑制,提高频带利用率,增加了光纤的传输容量。并可有效抑制色散,延长信号的传输距离。被广泛应用于长距离高频微波ROF系统中。文中详细分析了利用商用铌酸锂调制器产... 载波抑制单边带调制是一种特殊的幅度调制形式,它将载波和另一个边带抑制,提高频带利用率,增加了光纤的传输容量。并可有效抑制色散,延长信号的传输距离。被广泛应用于长距离高频微波ROF系统中。文中详细分析了利用商用铌酸锂调制器产生载波抑制单边带信号的原理,并据此分析,搭建了试验系统,分别产生了±1阶(即长波方向和短波方向)的载波抑制单边带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铌酸锂 相位调制器 马赫-曾德尔干涉仪型光强度调制器 IQ调制器(平行调制器) 载波抑制单边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位调制平行光延迟器的微波高精度测量
4
作者 徐丽钟 张跃进 +1 位作者 展爱云 黄德昌 《光通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5-7,共3页
提出了一种新的相位调制平行光延迟器,使用双电极马赫一曾德尔调制器进行高精度测量微波信号到达角及等效到达时间差,建立了一个理论模型来分析系统的测量精度监控。空间时延测量转换成两个微波信号之间的相移,精度监测的结果显示,... 提出了一种新的相位调制平行光延迟器,使用双电极马赫一曾德尔调制器进行高精度测量微波信号到达角及等效到达时间差,建立了一个理论模型来分析系统的测量精度监控。空间时延测量转换成两个微波信号之间的相移,精度监测的结果显示,对从5°~165°相移的测量误差小于3.1°,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位调制 平行光延迟器 电极马赫-曾德调制器 高精度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PMZ调制器自动偏压控制算法的研究
5
作者 杨孪水 蒋湘 +1 位作者 魏旭立 赵琨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1-44,共4页
针对双平行马赫-曾德尔调制器工作点漂移的问题,提出一种适用于16进制正交幅度调制的双平行马赫-曾德尔调制器自动偏压控制算法。算法分为两个部分,初始化部分和跟踪锁定部分。初始化部分的目的是找到一个接近偏置电压的工作点,以减少... 针对双平行马赫-曾德尔调制器工作点漂移的问题,提出一种适用于16进制正交幅度调制的双平行马赫-曾德尔调制器自动偏压控制算法。算法分为两个部分,初始化部分和跟踪锁定部分。初始化部分的目的是找到一个接近偏置电压的工作点,以减少跟踪锁定部分算法锁定工作点需要花费的时间;跟踪锁定部分使用抖动信号检测法找到精确工作偏置点,并且能实时地跟踪随环境变化的偏置点,使得偏置电压在尽量长时间内处于最佳偏置点附近,且在最佳偏置点附近游走的范围尽量小。通过实验分析了影响算法结果的因素。实测数据表明,此算法能在较短时间内找到双平行马赫-曾德尔调制器最佳工作偏置点,并能实时进行跟踪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行马赫-曾德调制器 自动偏压控制 初始化 跟踪锁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12倍频全双工RoF系统 被引量:3
6
作者 卢智嘉 杨蓓 王现彬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917-924,共8页
为提高光载无线(RoF)通信系统倍频系数,提出了一种基于集成双平行马赫曾德尔调制器(MZM)和抑制载波光双边带调制的12倍频光生毫米波方案。理论分析了光生毫米波信号产生机理,讨论了相关参数对光生毫米波信号的影响,理论分析与仿真结果... 为提高光载无线(RoF)通信系统倍频系数,提出了一种基于集成双平行马赫曾德尔调制器(MZM)和抑制载波光双边带调制的12倍频光生毫米波方案。理论分析了光生毫米波信号产生机理,讨论了相关参数对光生毫米波信号的影响,理论分析与仿真结果基本吻合。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基于该方案的全双工RoF系统,通过调整基站(BS)线偏振器(Pol)偏振角度即可恢复出下行数据和上行载波。仿真结果表明,在误码率(BER)为10-9时,传输90 km后上行链路功率代价为0.86 dB,相同条件下下行链路功率代价仅为0.47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行马赫曾德调制器 倍频 抑制载波光边带 光载无线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双频ROF系统模型的分析与比较 被引量:2
7
作者 刘婷 潘炜 +1 位作者 闫连山 罗斌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56-59,共4页
文章对两种双频率波段的光纤无线通信(Radio-Over-Fiber,ROF)系统模型进行了仿真分析。首先基于文献实验,实现了使用一个马赫-曾德调制器直接调制双频率波段的ROF系统模型,然后改为使用两个马赫-曾德调制器分别调制两个波段的系统模型... 文章对两种双频率波段的光纤无线通信(Radio-Over-Fiber,ROF)系统模型进行了仿真分析。首先基于文献实验,实现了使用一个马赫-曾德调制器直接调制双频率波段的ROF系统模型,然后改为使用两个马赫-曾德调制器分别调制两个波段的系统模型。结果表明,在误码率BER=10-9,光纤长度为55 km的情况下,对于40 GHz频段,改进后的系统比改进前的系统性能提高5 dBm;从敏感度曲线上也可以看出,改进后的系统性能更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赫-曾德调制器 频率波段 光纤无线通信 误码率 敏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载边比可调单边带全双工光载无线系统 被引量:2
8
作者 王现彬 卢智嘉 +1 位作者 吕梦琦 米世奥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89-94,共6页
理论分析了一种基于双平行马赫曾德尔调制器(MZM)的2倍频光单边带调制方案,仿真研究了基于该方案的载波重用全双工光载无线(RoF)通信系统性能。合理设置射频驱动信号相移及双平行MZM主调制器偏置电压产生单边带信号,再调整调制指数以实... 理论分析了一种基于双平行马赫曾德尔调制器(MZM)的2倍频光单边带调制方案,仿真研究了基于该方案的载波重用全双工光载无线(RoF)通信系统性能。合理设置射频驱动信号相移及双平行MZM主调制器偏置电压产生单边带信号,再调整调制指数以实现光载边比ROCS的连续可调谐。讨论了射频信号相移、主调制器偏置电压、双平行MZM消光比RE和调制指数对ROCS的影响,理论分析与仿真结果较为一致。结果表明经20 km光纤传输后,在误码率BER为10-9时0 dB和10.33 dB载边比系统的功率代价分别为2.5 dB和3.4 dB,在背靠背(BtB)传输中当载边比从10.33 dB降低至0 dB后,接收机灵敏度提高了2.6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载无线通信 平行马赫曾德调制器 光单边带调制 光载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驱动DP-MZM的倍频双啁啾信号产生方法 被引量:1
9
作者 张昆 赵尚弘 +4 位作者 林涛 王国栋 李赫 李轩 朱子行 《空间电子技术》 2020年第4期109-116,共8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双驱动双平行马赫增德尔调制器(DP-MZM)的倍频双啁啾线性调频(LFM)信号产生方法。方案中,DP-MZM的上臂受射频驱动,产生偶数阶光边带;下臂受基带信号调制,产生单边带光信号。合理地设置驱动信号的调制系数和主调制器的直... 提出了一种基于双驱动双平行马赫增德尔调制器(DP-MZM)的倍频双啁啾线性调频(LFM)信号产生方法。方案中,DP-MZM的上臂受射频驱动,产生偶数阶光边带;下臂受基带信号调制,产生单边带光信号。合理地设置驱动信号的调制系数和主调制器的直流相移,可抑制DP-MZM输出光信号中的载波分量。耦合光信号平方率检波后,可产生载波二倍频、带宽四倍频的双啁啾LFM信号。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案的可行性,获得了载频14 GHz、带宽1.6 GHz、时宽带宽积1600的双啁啾LFM信号。对波形进行自相关处理,1μs的波形被压缩至0.762 ns,对应脉冲压缩比为1312。所提方案无需偏振器件和光滤波器,具有操作简单、调谐性高的优势,产生信号表现出好的旁瓣抑制性能和脉冲压缩性能。利用模糊函数分析了产生信号对雷达距离-多普勒模糊的改善,搭建了运动目标场景验证了产生信号的探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光子雷达 啁啾信号 平行马赫增德尔调制器 探测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载波抑制单边带调制的微波光子混频方案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舟 王天亮 朱维 《光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4-18,共5页
为了克服电混频器的瓶颈,实现大带宽的信号混频,提出了一种基于双偏振双平行马赫-曾德尔调制器的微波光子混频方案。通过调节调制器的6个直流偏置电压进行载波抑制单边带调制,射频(RF)信号和本振(LO)信号分别注入调制器,相互隔离,各自调... 为了克服电混频器的瓶颈,实现大带宽的信号混频,提出了一种基于双偏振双平行马赫-曾德尔调制器的微波光子混频方案。通过调节调制器的6个直流偏置电压进行载波抑制单边带调制,射频(RF)信号和本振(LO)信号分别注入调制器,相互隔离,各自调制,且在2个相互正交的偏振态上传输,最后经偏振控制器和检偏器调整到同一偏振态上进行拍频,上、下变频模式的切换只需要改变其中一个直流偏置电压。仿真与实验表明:该方案切实可行,输入的RF频率在11~25 GHz时,输出的上变频或下变频信号的RF杂散抑制比不低于25 dB,频谱纯度高,可调谐性好,变频模式之间切换方便,系统的RF/LO隔离度达到-49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通信 微波光子 载波抑制单边带调制 偏振平行马赫-曾德调制器 混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P-DPMZM的双通道微波光子下变频方案 被引量:1
11
作者 谢威 李尚远 +3 位作者 杨仕铭 刘嫱 张振荣 耿敏明 《光通信技术》 2022年第5期83-88,共6页
为了实现多通道的微波光子下变频,提高变频链路性能,提出一种使用单个集成调制器实现的微波光子下变频方案,该方案利用偏振复用特性实现双通道下变频功能。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当子调制器设置在最小传输点时,可实现载波抑制双边带调制,... 为了实现多通道的微波光子下变频,提高变频链路性能,提出一种使用单个集成调制器实现的微波光子下变频方案,该方案利用偏振复用特性实现双通道下变频功能。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当子调制器设置在最小传输点时,可实现载波抑制双边带调制,光载波抑制比达到29 dB;双通道分别独立地将射频信号下变频转换为中频信号,杂散抑制比达30 dB左右,2个通道的无杂散动态范围(SFDR)分别达到110.4 dB·Hz^(2/3)、113.4 dB·Hz^(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光子 光通信 下变频 偏振平行马赫-曾德调制器 通道变频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Pol-DPMZM的平坦光频梳产生方法
12
作者 林涛 赵尚弘 +8 位作者 曲光 赵海燕 魏帅 张昆 王国栋 李海 李赫 李轩 朱子行 《空间电子技术》 2020年第4期79-87,共9页
文章提出了一种产生平坦光频梳(optical frequency comb,OFC)的方法,并用一个单集成双偏振双平行马赫曾德尔调制器(dual-polarization dual parallel Mach-Zehnder modulator,DPol-DPMZM)进行了实验验证。通过调整调制器的6个直流偏置点... 文章提出了一种产生平坦光频梳(optical frequency comb,OFC)的方法,并用一个单集成双偏振双平行马赫曾德尔调制器(dual-polarization dual parallel Mach-Zehnder modulator,DPol-DPMZM)进行了实验验证。通过调整调制器的6个直流偏置点和2个调制指数,理论上可以根据DP-QPSK调制模型推导出的方程生成梳状数可调且强度完全相同的光频梳。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OFC发生器可以产生7、9、11、13条直线,其平坦度分别为0.96 dB、1.13 dB、2.01 dB、1.17 dB。所生成的7、9、11、13行OFCs的杂散信号抑制比(unwanted-mode suppression ratio,UMSR)分别为10.33 dB、9.54 dB、6.79 dB和10.45 dB。此外,生成的OFC具有良好的频率可调性。实验生成了频率间隔为6.02 GHz、7.02 GHz、8.02 GHz、9.02 GHz的9线OF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光子 光频梳 偏振平行马赫曾德调制器 平坦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PMZM和UTC-PD的宽带太赫兹信号产生及传输研究
13
作者 董洪建 葛锦蔓 李琪 《光通信技术》 2022年第1期20-24,共5页
为了能够充分利用微波光子倍频优势并简化系统复杂度,提出一种基于双平行马赫-曾德尔调制器(DPMZM)和单行载流子光电二极管(UTC-PD)的宽带太赫兹矢量信号产生及光纤传输方案,通过适当地调整DPMZM直流偏压和调制指数,矢量信号被调制在光... 为了能够充分利用微波光子倍频优势并简化系统复杂度,提出一种基于双平行马赫-曾德尔调制器(DPMZM)和单行载流子光电二极管(UTC-PD)的宽带太赫兹矢量信号产生及光纤传输方案,通过适当地调整DPMZM直流偏压和调制指数,矢量信号被调制在光波的+3阶边带,本振信号被调制在光波的-3阶边带,并采用VPI软件对方案进行了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当系统采用36.7 GHz的本振信号六倍频后,产生了载频为220 GHz、码速率为20 GSym/s的正交相移键控的太赫兹矢量信号,经1~4 km的光纤传输,接收机功率损失小于3 dB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赫兹 矢量信号 单行载流子光电二极管 平行马赫-曾德调制器 六倍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载无线系统中的线性化技术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国强 李尚远 郑小平 《中兴通讯技术》 2012年第5期7-10,26,共5页
文章认为在常规的光载无线系统中电光调制器的固有非线性特性一直是限制该类系统动态范围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实现更高的动态范围,以满足系统对于线性度的需求,需要抑制电光调制器的非线性所带来的交调失真。文章对光载无线系统的非线... 文章认为在常规的光载无线系统中电光调制器的固有非线性特性一直是限制该类系统动态范围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实现更高的动态范围,以满足系统对于线性度的需求,需要抑制电光调制器的非线性所带来的交调失真。文章对光载无线系统的非线性过程进行了深入研究,从调制器的结构以及与调制器独立的后补偿两个方面提出光载波相位偏移技术和光边带处理技术,灵活有效地提高了微波段光载无线系统甚至毫米波段光载无线系统的无杂散动态范围20dB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载无线系统 马赫-曾德调制器 平行调制器 非线性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DM-DPMZM的大动态范围微波光子I/Q下变频系统 被引量:1
15
作者 史芳静 樊养余 +3 位作者 王鑫圆 康博超 陈博 高永胜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82-788,共7页
针对被目前大多微波光子I/Q下变频系统忽视的非线性失真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偏振复用双平行马赫增德尔调制器(Polarization Division Multiplexing Dual-Parallel Mach-Zehnder Modulator,PDM-DPMZM)的大动态范围微波光子I/Q下变频系统... 针对被目前大多微波光子I/Q下变频系统忽视的非线性失真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偏振复用双平行马赫增德尔调制器(Polarization Division Multiplexing Dual-Parallel Mach-Zehnder Modulator,PDM-DPMZM)的大动态范围微波光子I/Q下变频系统.利用PDM-DPMZM并行地调制射频、本振和镜像信号,调节调制器的直流偏置并进行驱动信号功率控制,能够实现I/Q下变频及镜像干扰抑制,同时抑制三阶交调失真.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案最终可以实现超过44 dB的镜像抑制,系统的无杂散动态范围达到110.5(dB·Hz^(4/5)).在5~20 GHz工作频率范围内,相位失衡和幅度失衡分别低于0.8°和0.6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光子 镜像抑制 I/Q下变频 动态范围 偏振复用平行马赫增德尔调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具有高交调抑制比的倍频信号产生及模拟信号传输方法(英文)
16
作者 蒋炜 赵尚弘 +2 位作者 秦伟泽 谭庆贵 梁栋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1期68-75,共8页
基于DPMZM和两个电移相器,文中给出了一种具有高交调抑制比的倍频信号产生及模拟信号传输方法,该方法可广泛应用于ROF系统中。通过调整DPMZM的直流偏置工作点和电移相器相位,可生成高交调失真抑制比的倍频信号。基于同一结构,仅调整DPMZ... 基于DPMZM和两个电移相器,文中给出了一种具有高交调抑制比的倍频信号产生及模拟信号传输方法,该方法可广泛应用于ROF系统中。通过调整DPMZM的直流偏置工作点和电移相器相位,可生成高交调失真抑制比的倍频信号。基于同一结构,仅调整DPMZM中一个子调制器的直流工作点就可以实现高线性模拟信号传输。实验结果表明,所生成的倍频信号的交调失真比可达30 d B以上;所构建的高线性模拟信号传输链路可完全抑制三阶交调失真分量。该方法在降低ROF系统难度和复杂度的同时,大大提高了系统稳定性。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结果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真抑制 平行马赫-增德尔调制器 三阶交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DPMZM的16倍频光生毫米波方案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小磊 苏醒 张健坤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5-50,共6页
为提高光载无线(RoF)中光生毫米波的倍频系数及降低系统的复杂度,提出了一种基于双平行马赫曾德尔调制器(Dual-Parallel Mach-Zehnder Modulator,DPMZM)和偏振复用技术的抑制载波的16倍频毫米波信号产生方案。推导了理想情况下倍频方案... 为提高光载无线(RoF)中光生毫米波的倍频系数及降低系统的复杂度,提出了一种基于双平行马赫曾德尔调制器(Dual-Parallel Mach-Zehnder Modulator,DPMZM)和偏振复用技术的抑制载波的16倍频毫米波信号产生方案。推导了理想情况下倍频方案的产生机理。在仿真实验中,分别分析了调制器调制指数、消光比、电移相器相移、偏振器件角度漂移等非理想因素对系统光边带抑制比(OSSR)和射频杂散抑制比(RFSSR)的影响。结果显示,当合理设置各参数的取值范围,其对应的OSSR和RFSSR的饱和值高达29.88 dB和23.9 dB。该方案在一定程度上简化了16倍频的系统模型且生成的毫米波信号性能较为高效、频谱纯度较好,对实际系统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为微波光子学的发展提供了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载无线 平行马赫曾德调制器 16倍频 毫米波 偏振复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并联DPMZM的大动态范围微波光子混频系统
18
作者 高永胜 史芳静 +1 位作者 谭佳俊 樊养余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8-56,共9页
为了解决微波光子混频系统的非线性失真和动态范围受限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并联双平行马赫-曾德尔调制器(DPMZM)的大动态范围微波光子混频系统。利用DPMZM实现射频和本振信号的并行调制,通过配置并行两路的电光调制指数及调制器的工作点... 为了解决微波光子混频系统的非线性失真和动态范围受限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并联双平行马赫-曾德尔调制器(DPMZM)的大动态范围微波光子混频系统。利用DPMZM实现射频和本振信号的并行调制,通过配置并行两路的电光调制指数及调制器的工作点,抵消输出中频信号中的三阶交调失真(IMD3),最终提高系统的动态范围。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案可将IMD3抑制17.7 dB,系统无杂散动态范围提高到127.8 dB·Hz 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光子学 混频器 动态范围 并联平行马赫-曾德调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具有高交调抑制比的倍频信号产生及模拟信号传输方法
19
作者 蒋炜 赵尚弘 +2 位作者 秦伟泽 谭庆贵 梁栋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1期60-67,共8页
基于DPMZM和两个电移相器,文中给出了一种具有高交调抑制比的倍频信号产生及模拟信号传输方法,该方法可广泛应用于ROF系统中。通过调整DPMZM的直流偏置工作点和电移相器相位,可生成高交调失真抑制比的倍频信号。基于同一结构,仅调整... 基于DPMZM和两个电移相器,文中给出了一种具有高交调抑制比的倍频信号产生及模拟信号传输方法,该方法可广泛应用于ROF系统中。通过调整DPMZM的直流偏置工作点和电移相器相位,可生成高交调失真抑制比的倍频信号。基于同一结构,仅调整DPMZM中一个子调制器的直流工作点就可以实现高线性模拟信号传输。实验结果表明,所生成的倍频信号的交调失真比可达30dB以上;所构建的高线性模拟信号传输链路可完全抑制三阶交调失真分量。该方法在降低ROF系统难度和复杂度的同时,大大提高了系统稳定性。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结果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真抑制 平行马赫-增德尔调制器 三阶交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