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双平行马赫-曾德尔调制器的全光混频器 被引量:4
1
作者 张晓宇 邱鑫静 +2 位作者 何瑞英 巩彩丽 魏永峰 《光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7-50,共4页
传统的混频器只具备上变频或下变频的单一功能,为精简通信系统的收发模块,提出了一种基于双平行马赫-曾德尔调制器(DPMZM)实现上、下变频的全光混频器方案。该方案利用射频信号和本振信号分别驱动DPMZM上下两臂的子MZM,以实现本振和射... 传统的混频器只具备上变频或下变频的单一功能,为精简通信系统的收发模块,提出了一种基于双平行马赫-曾德尔调制器(DPMZM)实现上、下变频的全光混频器方案。该方案利用射频信号和本振信号分别驱动DPMZM上下两臂的子MZM,以实现本振和射频信号单边带调制;调节主MZM使DPMZM上、下两臂引入180°相位差从而使光载波相互抵消,输出光信号经光电探测器拍频后可得到中频信号或上变频信号。仿真结果表明:上、下变频信号抑制比皆超过了25dB,同时,无杂散动态范围达到89.7dB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链路 平行马赫-曾德尔调制器 光混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双平行马赫曾德调制器的四倍频信号产生
2
作者 王云新 许家豪 +3 位作者 周涛 王大勇 杨登才 钟欣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346-353,共8页
采用了一种基于双平行马赫曾德调制器(DPMZM)产生四倍频微波信号的方法。理论分析了微波四倍频的基本原理,双平行马赫曾德调制器的上臂子MZM加载射频信号,且上臂子MZM工作在最大传输点,下臂子MZM直通光载波,使DPMZM最终工作在载波抑制... 采用了一种基于双平行马赫曾德调制器(DPMZM)产生四倍频微波信号的方法。理论分析了微波四倍频的基本原理,双平行马赫曾德调制器的上臂子MZM加载射频信号,且上臂子MZM工作在最大传输点,下臂子MZM直通光载波,使DPMZM最终工作在载波抑制的偶次边带调制模式,结合光学带通滤波器滤除高阶杂散边带,提升四倍频信号的纯净度。搭建了基于双平行马赫曾德调制器的四倍频微波光子链路,并对四倍频系统的性能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系统的光边带抑制比和射频杂散抑制比分别达到了21.09dB和28.41dB。由于链路未引入额外的电子器件,系统可以产生高达80GHz的微波信号。基于双平行马赫曾德调制器产生四倍频微波信号的方法结构简单,易于控制,具有良好的倍频性能,可实现高纯净度和高频率的四倍频信号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光子 平行马赫曾调制器 四倍频 微波信号产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频段高倍频双啁啾线性调频信号产生方法
3
作者 邢毓华 师腾飞 《量子电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63-676,共14页
针对雷达系统中线性调频信号载波频段单一和带宽倍频系数较低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双啁啾线性调频信号产生方法。该方法使用双平行马赫-曾德尔调制器级联马赫-曾德尔调制器,生成中心频率分别为射频驱动信号频率的2倍、6倍和10倍,同时... 针对雷达系统中线性调频信号载波频段单一和带宽倍频系数较低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双啁啾线性调频信号产生方法。该方法使用双平行马赫-曾德尔调制器级联马赫-曾德尔调制器,生成中心频率分别为射频驱动信号频率的2倍、6倍和10倍,同时带宽增加4倍的双啁啾线性调频信号。对所提方法进行仿真验证,生成了带宽为4 GHz,中心频率分别为20、60、100 GHz,时间带宽积为742.4的双啁啾线性调频信号。进一步对生成信号进行自相关处理和模糊函数性能分析,结果表明,该信号表现出较好的峰值旁瓣比和脉冲压缩性能,模糊函数降低为单啁啾线性调频信号的1/4,降低了距离-多普勒耦合效应所导致的目标定位误差,有效提升了雷达系统的探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通信 平行马赫-曾德尔调制器 啁啾信号 微波光子 多频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外调制器的全双工无线信号光传输系统
4
作者 李辉 赵强 +3 位作者 李蕾 黄威 郭佳 梁栋 《应用光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68-373,共6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双平行马赫-增德尔调制器的全双工矢量信号传输系统。传统的光学倍频技术只适用于NRZ(not return to zero)等强度调制格式,而不适用于无线通信中常用的MPSK、MQAM等矢量信号调制技术,用传统的倍频技术生成光毫米波后,用... 提出了一种基于双平行马赫-增德尔调制器的全双工矢量信号传输系统。传统的光学倍频技术只适用于NRZ(not return to zero)等强度调制格式,而不适用于无线通信中常用的MPSK、MQAM等矢量信号调制技术,用传统的倍频技术生成光毫米波后,用滤波器将其2个边带分开,在其中一个边带上调制矢量信号,这样幅度和相位信息被正确保留,且使用了8倍频模块,降低了传输过程中对光电器件的带宽要求。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通过此方法产生的携带在60GHz载波上的625-Msymbol/s的4QPSK信号,经过20km单模光纤传输后,误差向量幅度损耗可以忽略不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载射频通信 光生毫米波 矢量信号调制 平行马赫-增德尔调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光载毫米波系统的铌酸锂调制器的研制
5
作者 吕敏 华勇 +1 位作者 沈世奎 孙雨南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223-1226,共4页
为了满足光载微波毫米波系统对宽带毫米波调制器的要求,设计和制作了双平行马赫曾德尔调制器(DPMZM).采用特殊电极结构,选择性腐蚀掉除火线电极下其余大部分SiO2缓冲层,有效抑制了调制器的热漂移和直流漂移.制作的DPMZM样品特征阻抗为35... 为了满足光载微波毫米波系统对宽带毫米波调制器的要求,设计和制作了双平行马赫曾德尔调制器(DPMZM).采用特殊电极结构,选择性腐蚀掉除火线电极下其余大部分SiO2缓冲层,有效抑制了调制器的热漂移和直流漂移.制作的DPMZM样品特征阻抗为35Ω,插入损耗为7.2dB,消光比为26dB,单、双臂半波电压分别为3.0V和1.5V,调制带宽为20GHz.除带宽指标外,总体性能与国际上高端产品相同或略优.目前尚未见铌酸锂DPMZM器件国内制作的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成光学 光载微波 铌酸锂 光波导 双平行马赫曾德尔调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任意偏置点的电光调制器自动偏置控制方法 被引量:5
6
作者 李轩 赵尚弘 +4 位作者 李勇军 朱子行 董毅 韩磊 赵静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73-477,共5页
为了实现对双电极马赫-曾德尔电光调制器任意直流偏置点的自动偏置控制,采用在闭环控制基础上,引入一个可调移相器使不同直流偏置点处误差信号相同的方法,理论分析了可调移相器相移量与直流偏置相位的关系,仿真得到对于不同偏置点,当调... 为了实现对双电极马赫-曾德尔电光调制器任意直流偏置点的自动偏置控制,采用在闭环控制基础上,引入一个可调移相器使不同直流偏置点处误差信号相同的方法,理论分析了可调移相器相移量与直流偏置相位的关系,仿真得到对于不同偏置点,当调制器直流偏置相位漂移达-0.15rad~0.08rad,移相器引入附加相位漂移-0.55rad~0.55rad时,经偏置控制后相位漂移被限制在-3.0×10-4rad~1.7×10-4rad范围内。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实现了对电光调制器任意直流偏置点的自动偏置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通信 直流偏置点自动控制 闭环反馈控制 电极马赫-曾德尔电光调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音调制星间微波光子链路信号噪声失真比优化 被引量:2
7
作者 朱子行 赵尚弘 +5 位作者 张辉 李勇军 楚兴春 侯睿 王翔 赵顾颢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82-488,共7页
建立了包括光源、马赫曾德尔调制器、掺铒光纤放大器和光电探测器的双音调制星间微波光子链路模型。利用贝塞尔函数展开、傅里叶变换/反变换和Graf加法定理,推导出探测器输出信号的严格通用解析解,考虑三阶交调失真的影响,得出信号噪声... 建立了包括光源、马赫曾德尔调制器、掺铒光纤放大器和光电探测器的双音调制星间微波光子链路模型。利用贝塞尔函数展开、傅里叶变换/反变换和Graf加法定理,推导出探测器输出信号的严格通用解析解,考虑三阶交调失真的影响,得出信号噪声失真比(SNDR)的表达式。着重分析了在不同调制方式下SNDR、基波和三阶交调信号功率随射频输入功率的变化情况。数值计算结果表明:SNDR、基波和三阶交调信号功率随射频输入功率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存在最优的射频输入信号功率使SNDR达到最大。相同射频输入功率条件下,双边带调制SNDR大于单边带调制,适合星间微波光子链路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光子 马赫-曾德尔调制器 调制 信号噪声失真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位调制平行光延迟器的微波高精度测量
8
作者 徐丽钟 张跃进 +1 位作者 展爱云 黄德昌 《光通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5-7,共3页
提出了一种新的相位调制平行光延迟器,使用双电极马赫一曾德尔调制器进行高精度测量微波信号到达角及等效到达时间差,建立了一个理论模型来分析系统的测量精度监控。空间时延测量转换成两个微波信号之间的相移,精度监测的结果显示,... 提出了一种新的相位调制平行光延迟器,使用双电极马赫一曾德尔调制器进行高精度测量微波信号到达角及等效到达时间差,建立了一个理论模型来分析系统的测量精度监控。空间时延测量转换成两个微波信号之间的相移,精度监测的结果显示,对从5°~165°相移的测量误差小于3.1°,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位调制 平行光延迟器 电极马赫-曾德尔调制器 高精度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PMZ调制器自动偏压控制算法的研究
9
作者 杨孪水 蒋湘 +1 位作者 魏旭立 赵琨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1-44,共4页
针对双平行马赫-曾德尔调制器工作点漂移的问题,提出一种适用于16进制正交幅度调制的双平行马赫-曾德尔调制器自动偏压控制算法。算法分为两个部分,初始化部分和跟踪锁定部分。初始化部分的目的是找到一个接近偏置电压的工作点,以减少... 针对双平行马赫-曾德尔调制器工作点漂移的问题,提出一种适用于16进制正交幅度调制的双平行马赫-曾德尔调制器自动偏压控制算法。算法分为两个部分,初始化部分和跟踪锁定部分。初始化部分的目的是找到一个接近偏置电压的工作点,以减少跟踪锁定部分算法锁定工作点需要花费的时间;跟踪锁定部分使用抖动信号检测法找到精确工作偏置点,并且能实时地跟踪随环境变化的偏置点,使得偏置电压在尽量长时间内处于最佳偏置点附近,且在最佳偏置点附近游走的范围尽量小。通过实验分析了影响算法结果的因素。实测数据表明,此算法能在较短时间内找到双平行马赫-曾德尔调制器最佳工作偏置点,并能实时进行跟踪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行马赫-曾德尔调制器 自动偏压控制 初始化 跟踪锁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DM-RoF的机载武器射频信号发送系统设计
10
作者 王闻笛 陈辛 张菁 《航空兵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2-119,共8页
针对机载武器传统射频通信采用的射频同轴电缆损耗大和武器内发送射频信号频率带宽大、武器内部资源分配有限的问题,结合微波光子学中的光载射频技术以及波分复用技术,设计了一种基于载波抑制调制产生2倍频的四通道波分复用光载射频信... 针对机载武器传统射频通信采用的射频同轴电缆损耗大和武器内发送射频信号频率带宽大、武器内部资源分配有限的问题,结合微波光子学中的光载射频技术以及波分复用技术,设计了一种基于载波抑制调制产生2倍频的四通道波分复用光载射频信号发送系统。首先对载波抑制调制正常产生的2倍频射频信号发送链路进行仿真,之后采用NRZ码模拟数字信号并以10 Gbit/s的信号产生速率加载到调制不同频率射频信号的光载波上进行传输,经光电探测器恢复后测定系统误码率判断其通信品质,分析RoF系统的信号传输情况。最后,设计了一种四通道的光载射频发送系统,在每个通道以10 Gbit/s的信号传输速率的情况下,通过对系统每个通道传输的不同射频信号频率的信噪比以及调制的数字信号误码率的鉴别,验证了该射频发送系统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载射频 双平行马赫曾德尔调制器 载波抑制 波分复用 误码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12倍频全双工RoF系统 被引量:3
11
作者 卢智嘉 杨蓓 王现彬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917-924,共8页
为提高光载无线(RoF)通信系统倍频系数,提出了一种基于集成双平行马赫曾德尔调制器(MZM)和抑制载波光双边带调制的12倍频光生毫米波方案。理论分析了光生毫米波信号产生机理,讨论了相关参数对光生毫米波信号的影响,理论分析与仿真结果... 为提高光载无线(RoF)通信系统倍频系数,提出了一种基于集成双平行马赫曾德尔调制器(MZM)和抑制载波光双边带调制的12倍频光生毫米波方案。理论分析了光生毫米波信号产生机理,讨论了相关参数对光生毫米波信号的影响,理论分析与仿真结果基本吻合。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基于该方案的全双工RoF系统,通过调整基站(BS)线偏振器(Pol)偏振角度即可恢复出下行数据和上行载波。仿真结果表明,在误码率(BER)为10-9时,传输90 km后上行链路功率代价为0.86 dB,相同条件下下行链路功率代价仅为0.47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平行马赫曾德尔调制器 倍频 抑制载波光边带 光载无线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载边比可调单边带全双工光载无线系统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现彬 卢智嘉 +1 位作者 吕梦琦 米世奥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89-94,共6页
理论分析了一种基于双平行马赫曾德尔调制器(MZM)的2倍频光单边带调制方案,仿真研究了基于该方案的载波重用全双工光载无线(RoF)通信系统性能。合理设置射频驱动信号相移及双平行MZM主调制器偏置电压产生单边带信号,再调整调制指数以实... 理论分析了一种基于双平行马赫曾德尔调制器(MZM)的2倍频光单边带调制方案,仿真研究了基于该方案的载波重用全双工光载无线(RoF)通信系统性能。合理设置射频驱动信号相移及双平行MZM主调制器偏置电压产生单边带信号,再调整调制指数以实现光载边比ROCS的连续可调谐。讨论了射频信号相移、主调制器偏置电压、双平行MZM消光比RE和调制指数对ROCS的影响,理论分析与仿真结果较为一致。结果表明经20 km光纤传输后,在误码率BER为10-9时0 dB和10.33 dB载边比系统的功率代价分别为2.5 dB和3.4 dB,在背靠背(BtB)传输中当载边比从10.33 dB降低至0 dB后,接收机灵敏度提高了2.6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载无线通信 双平行马赫曾德尔调制器 光单边带调制 光载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光电延迟反馈装置的双向混沌保密通信系统 被引量:6
13
作者 操良平 董晓云 +1 位作者 梁兴连 王泽钰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61-167,共7页
提出了基于双光电延迟反馈装置的双向混沌保密通信系统,数值研究了系统的同步特性及通信性能.结果表明,系统输出的混沌波具有更宽的频带和更为复杂的频谱,有利于提高通信容量和系统的保密性;当两个激光器和两个调制器的参数一致时,能获... 提出了基于双光电延迟反馈装置的双向混沌保密通信系统,数值研究了系统的同步特性及通信性能.结果表明,系统输出的混沌波具有更宽的频带和更为复杂的频谱,有利于提高通信容量和系统的保密性;当两个激光器和两个调制器的参数一致时,能获得无延时的高质量混沌同步,并实现实时双向通信;参数失配对系统同步性能和通信质量有一定影响,但在一定的参数失配范围内,系统仍能实现较好的双向混沌通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反馈 混沌同步 向通信 半导体激光器 马赫-曾德尔调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占空比的光双二进制码型实现及传输 被引量:1
14
作者 康朝红 秦华 +1 位作者 刘辉 马兰 《光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0-32,共3页
设计了基于级联型马赫-曾德尔调制器(MZM)的光非归零-双二进制码(NRZ-DB)、光66%归零-双二进制码(66%RZ-DB)和光33%归零-双二进制码(33%RZ-DB)的产生结构,推导了3种码型的理论表达式,分析了其时频域结构,并对3种码型的传输特性进行了实... 设计了基于级联型马赫-曾德尔调制器(MZM)的光非归零-双二进制码(NRZ-DB)、光66%归零-双二进制码(66%RZ-DB)和光33%归零-双二进制码(33%RZ-DB)的产生结构,推导了3种码型的理论表达式,分析了其时频域结构,并对3种码型的传输特性进行了实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进制 马赫-曾德尔调制器 占空比 传输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频率可调的双路相位编码微波信号系统 被引量:1
15
作者 韩一石 谢胜超 +2 位作者 付晨远 赵蓓丝 雷珂珂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29-236,共8页
提出一种在单输入情况下同时产生两路任意相位编码微波信号的方法,不仅可以保证编码信号180°的相移,还可实现编码信号的频率大范围调谐.建立由一个双平行马赫曾德调制器和一个保偏布拉格光栅组成的系统,激光输入双平行马赫曾德调... 提出一种在单输入情况下同时产生两路任意相位编码微波信号的方法,不仅可以保证编码信号180°的相移,还可实现编码信号的频率大范围调谐.建立由一个双平行马赫曾德调制器和一个保偏布拉格光栅组成的系统,激光输入双平行马赫曾德调制器调制后,通过保偏布拉格光栅与偏振分束器的共同作用产生两路偏振正交的±2阶边带.其中一对边带经过相位调制器调制后与另一对耦合,最后输出两个光电探测器拍频得到高频率、低噪声的相位编码微波信号.仿真结果表明,通过调节驱动信号的频率,可得到5~100 GHz的一系列四倍频相位编码微波信号.还原的相位信息与脉冲压缩比均和理论值吻合,证明了所提方法具有良好的脉冲压缩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通信 微波光子学 光生微波 相位编码 平行马赫德尔调制器 保偏布拉格光栅 四倍频 频率可调 脉冲压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光双二进制码传输性能
16
作者 孙秀婷 王庆芬 卢智嘉 《光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5-28,共4页
对比研究了三种光双二进制码(Optical Duobinary Code,ODC)的发射机结构,并仿真了三种ODC的单信道系统传输性能。仿真结果表明,改进型ODC较普通ODC和滤波成型ODC具有更好的色散及非线性效应抑制能力,该仿真结果为光双二进制码实际应用... 对比研究了三种光双二进制码(Optical Duobinary Code,ODC)的发射机结构,并仿真了三种ODC的单信道系统传输性能。仿真结果表明,改进型ODC较普通ODC和滤波成型ODC具有更好的色散及非线性效应抑制能力,该仿真结果为光双二进制码实际应用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进制码 马赫曾德尔调制器 色散 非线性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载波抑制单边带调制的微波光子混频方案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舟 王天亮 朱维 《光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4-18,共5页
为了克服电混频器的瓶颈,实现大带宽的信号混频,提出了一种基于双偏振双平行马赫-曾德尔调制器的微波光子混频方案。通过调节调制器的6个直流偏置电压进行载波抑制单边带调制,射频(RF)信号和本振(LO)信号分别注入调制器,相互隔离,各自调... 为了克服电混频器的瓶颈,实现大带宽的信号混频,提出了一种基于双偏振双平行马赫-曾德尔调制器的微波光子混频方案。通过调节调制器的6个直流偏置电压进行载波抑制单边带调制,射频(RF)信号和本振(LO)信号分别注入调制器,相互隔离,各自调制,且在2个相互正交的偏振态上传输,最后经偏振控制器和检偏器调整到同一偏振态上进行拍频,上、下变频模式的切换只需要改变其中一个直流偏置电压。仿真与实验表明:该方案切实可行,输入的RF频率在11~25 GHz时,输出的上变频或下变频信号的RF杂散抑制比不低于25 dB,频谱纯度高,可调谐性好,变频模式之间切换方便,系统的RF/LO隔离度达到-49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通信 微波光子 载波抑制单边带调制 偏振平行马赫-曾德尔调制器 混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P-DPMZM的双通道微波光子下变频方案 被引量:2
18
作者 谢威 李尚远 +3 位作者 杨仕铭 刘嫱 张振荣 耿敏明 《光通信技术》 2022年第5期83-88,共6页
为了实现多通道的微波光子下变频,提高变频链路性能,提出一种使用单个集成调制器实现的微波光子下变频方案,该方案利用偏振复用特性实现双通道下变频功能。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当子调制器设置在最小传输点时,可实现载波抑制双边带调制,... 为了实现多通道的微波光子下变频,提高变频链路性能,提出一种使用单个集成调制器实现的微波光子下变频方案,该方案利用偏振复用特性实现双通道下变频功能。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当子调制器设置在最小传输点时,可实现载波抑制双边带调制,光载波抑制比达到29 dB;双通道分别独立地将射频信号下变频转换为中频信号,杂散抑制比达30 dB左右,2个通道的无杂散动态范围(SFDR)分别达到110.4 dB·Hz^(2/3)、113.4 dB·Hz^(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光子 光通信 下变频 偏振平行马赫-曾德尔调制器 通道变频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倍频因子及输出相位连续可调的微波光子移相系统 被引量:3
19
作者 韩一石 赵蓓丝 +2 位作者 罗吴金 谢胜超 雷珂珂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11,共11页
提出一种倍频因子连续可调,且相位连续变化的微波光子移相系统.系统主要由两个集成双偏振双平行马赫增德尔调制器组成,在不使用光滤波器的情况下,调节双平行马赫曾德尔调制器及相位调制器的射频驱动和直流偏置电压,生成二倍频,三倍频,…... 提出一种倍频因子连续可调,且相位连续变化的微波光子移相系统.系统主要由两个集成双偏振双平行马赫增德尔调制器组成,在不使用光滤波器的情况下,调节双平行马赫曾德尔调制器及相位调制器的射频驱动和直流偏置电压,生成二倍频,三倍频,…,六倍频微波信号,同时实现输出微波信号相位0~360°连续可调.仿真结果表明,当射频信号频率为10GHz时,可分别产生频率为20、30、40、50、60GHz的微波信号.调节相位调制器的直流偏置电压与半波电压比值从-1到1变化时,对应微波信号的相位从-180°到180°变化.此外,分析了调制器消光比对输出微波信号光载波抑制比和电杂散抑制比的影响,以及90°电桥相位平衡对微波信号相位漂移和幅度波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光子移相器 倍频 无光滤波 偏振双平行马赫曾德尔调制器 相位调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DPMZM的16倍频光生毫米波方案 被引量:4
20
作者 刘小磊 苏醒 张健坤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5-50,共6页
为提高光载无线(RoF)中光生毫米波的倍频系数及降低系统的复杂度,提出了一种基于双平行马赫曾德尔调制器(Dual-Parallel Mach-Zehnder Modulator,DPMZM)和偏振复用技术的抑制载波的16倍频毫米波信号产生方案。推导了理想情况下倍频方案... 为提高光载无线(RoF)中光生毫米波的倍频系数及降低系统的复杂度,提出了一种基于双平行马赫曾德尔调制器(Dual-Parallel Mach-Zehnder Modulator,DPMZM)和偏振复用技术的抑制载波的16倍频毫米波信号产生方案。推导了理想情况下倍频方案的产生机理。在仿真实验中,分别分析了调制器调制指数、消光比、电移相器相移、偏振器件角度漂移等非理想因素对系统光边带抑制比(OSSR)和射频杂散抑制比(RFSSR)的影响。结果显示,当合理设置各参数的取值范围,其对应的OSSR和RFSSR的饱和值高达29.88 dB和23.9 dB。该方案在一定程度上简化了16倍频的系统模型且生成的毫米波信号性能较为高效、频谱纯度较好,对实际系统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为微波光子学的发展提供了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载无线 双平行马赫曾德尔调制器 16倍频 毫米波 偏振复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