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护理双师素质教师胜任力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20
1
作者 祝睿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5年第4期83-87,共5页
目的探索护理"双师素质"教师胜任力、内部结构及权重,构建胜任力模型。方法采用行为事件访谈法等确定教师胜任力,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对提炼的胜任力归类,建立胜任力模型结构,用验证性因子分析检验模型结构,再运用层次分析法确立各级... 目的探索护理"双师素质"教师胜任力、内部结构及权重,构建胜任力模型。方法采用行为事件访谈法等确定教师胜任力,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对提炼的胜任力归类,建立胜任力模型结构,用验证性因子分析检验模型结构,再运用层次分析法确立各级指标的权重。结果所构建的护理"双师素质"教师胜任力模型由教育教学能力、专业实践能力、职业基本素养、人格基本特征、科学研究能力、公共管理能力6个维度40个条目组成,问卷Cronbach′sα为0.80,总方差累积贡献率78.01%;专家积极性95.70%~100%,专家权威程度Cr值为0.828;专家协调性W值0.20~0.60,P〈0.05。结论护理"双师素质"教师胜任力模型可为教师的聘用、培养、考核及晋升提供重要依据,从而提高护理"双师素质"教师工作的科学化、专业化、制度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 双师素质教师 胜任力模型 评价工具 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院校双师素质教师建设与管理问题探讨 被引量:6
2
作者 邵红梅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09年第02Z期54-55,58,共3页
高职院校在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竞争过程中取得优势,师资队伍建设是关键,而双师素质师资队伍建设更是职业教育发展的重点。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中对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明确了标准和要求,对高职院校双师素... 高职院校在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竞争过程中取得优势,师资队伍建设是关键,而双师素质师资队伍建设更是职业教育发展的重点。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中对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明确了标准和要求,对高职院校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和管理具有引导性的作用,提供了一条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与管理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师素质教师 建设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业群背景下“双师素质”教师资格认定标准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曾全胜 刘逸众 刘文娟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4期78-80,共3页
专业群背景下"双师素质"教师资格认定标准的构建是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培养机制建设的重要内容。文章从专业群的特殊背景出发,分析了"双师素质"教师的特殊内涵及其资格认定标准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完成了"双师素质&... 专业群背景下"双师素质"教师资格认定标准的构建是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培养机制建设的重要内容。文章从专业群的特殊背景出发,分析了"双师素质"教师的特殊内涵及其资格认定标准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完成了"双师素质"教师资格认定标准的框架构建,并对认定标准的分类、分级、量化和执行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群 双师素质教师 资格认定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院校“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 被引量:11
4
作者 张荣华 许士群 《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7-68,共2页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经过2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以及入世后市场经济对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的需要,高职教育教学中暴露出一个突出的问题——师资问题,即“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的总体水平还不高,不利于高...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经过2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以及入世后市场经济对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的需要,高职教育教学中暴露出一个突出的问题——师资问题,即“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的总体水平还不高,不利于高职院校健康、可持续发展。因此,积极探索“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途径,尽快打造一支适应高职教育教学需要的“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已成为目前高职院校体现高职教育特色、不断提升教育质量的重要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师资问题 双师素质教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双师素质”教师认定标准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易兰华 《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2-23,共2页
分析高职教育对师资的要求及我国教育部对"双师素质"认定标准,剖析当前认定标准在指引高职"双师素质"型教师队伍建设中的不足,进而就认定标准的修正提出看法与建议。
关键词 高职教育 双师素质教师 认定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双师素质”教师资格认证标准的制定 被引量:7
6
作者 刘韵琴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4期56-57,共2页
高职"双师素质"教师资格认证标准的研究和制定是高等职业教育理论研究的重要命题。文章以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师资队伍为研究范本,从旅游管理的专业要求出发,界定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双师素质"教师的职业角色。再以教师... 高职"双师素质"教师资格认证标准的研究和制定是高等职业教育理论研究的重要命题。文章以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师资队伍为研究范本,从旅游管理的专业要求出发,界定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双师素质"教师的职业角色。再以教师的职业能力、专业技术等级为要素,构建集职称、学识、技术、综合专业实践能力和实践教学能力为量化指标群的新型旅游管理专业"双师素质"教师资格认证标准,为综合制定涵盖各个专业和学科的高职"双师素质"教师的资格认证标准作基础性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师素质教师 资格认证标准 制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教育提质培优的基础保障:提升职业院校教师的“双师”素质 被引量:13
7
作者 王忠诚 孟瑜方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6期18-21,共4页
提升职业院校教师“双师”素质,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以及职业院校内涵式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基于《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出台背景,结合近三年国家发布的有关提升职业院校教师“双师”素质相关政策,分析其现实... 提升职业院校教师“双师”素质,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以及职业院校内涵式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基于《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出台背景,结合近三年国家发布的有关提升职业院校教师“双师”素质相关政策,分析其现实价值,认为提升职业院校教师“双师”素质有助于打破职业院校教师入口“唯学历”的桎梏,畅通企业技术人员进入职业院校的渠道,推动教师评价标准的完善。同时,研究发现,当前职业院校“双师”素质存在教师标准规范性欠缺、“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实体化运行效果不佳、职业技术师范教育培养体系尚不完善等现实问题,需要加快制定完善的“双师”素质教师标准,构建本科、硕士和博士三级职业技术师范教育培养体系,营造职业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环境,全面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提质培优 职业院校教师 双师素质教师 职业技术师范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院校“双师素质”教师考评体系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彭志红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6期69-70,共2页
我国的"双师素质"教师考评起步较晚,存在认识上的偏差、模式上的落后、方法上的单一及范围上的局限性等问题。高职院校要按照导向性、系统性、全方位和动态性原则,从更新理念、明确目标、完善体系、扩大资源、加强督导等方面... 我国的"双师素质"教师考评起步较晚,存在认识上的偏差、模式上的落后、方法上的单一及范围上的局限性等问题。高职院校要按照导向性、系统性、全方位和动态性原则,从更新理念、明确目标、完善体系、扩大资源、加强督导等方面入手,有效促进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的长足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双师素质教师 考评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师素质”教师对高职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9
作者 韦晓军 李庆文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9期10-11,14,共3页
高职院校虽然不属于企业的范畴,但在人才市场不断完善以及大学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向自主选择的情况下,如果把毕业生看作是学校的"产品",那么用分析企业竞争力的方法来分析高职院校还是比较合理的。依据波特竞争理论的框架,分析"双师... 高职院校虽然不属于企业的范畴,但在人才市场不断完善以及大学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向自主选择的情况下,如果把毕业生看作是学校的"产品",那么用分析企业竞争力的方法来分析高职院校还是比较合理的。依据波特竞争理论的框架,分析"双师素质"教师对高职院校竞争力的影响。分析发现"双师素质"教师队伍的建设可以为高职院校带来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吸引高素质学生报考、增加学生学习满意度、减少替代品和潜在进入者的威胁等好处,因此,"双师素质"教师可以大大增强高职院校的竞争力,有条件的高职院校应加快建设自己的"双师素质"教师队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双师素质教师 竞争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院校“双师素质”师资队伍建设的路径 被引量:12
10
作者 蒋筱瑜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6-87,共2页
高职院校"双师素质"师资队伍建设是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高职课程建设与改革进一步深化、高技能人才培训的需要。文章将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分为四类,结合每一类教师的特点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四条培... 高职院校"双师素质"师资队伍建设是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高职课程建设与改革进一步深化、高技能人才培训的需要。文章将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分为四类,结合每一类教师的特点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四条培养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双师素质教师 队伍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校企双路径”构建高职院校“双师”素质教学团队理论内涵及必要性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玉珍 肖怀秋 周全 《南方农机》 2020年第23期140-140,146,共2页
毋庸置疑,高职教育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高职教育由规模发展向内涵发展转变及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双师"素质教学团队建设成了关系高职院校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能否实现和教育教学质量能否有效提... 毋庸置疑,高职教育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高职教育由规模发展向内涵发展转变及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双师"素质教学团队建设成了关系高职院校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能否实现和教育教学质量能否有效提升的关键所在。基于此,本文从"校企双路径"视角阐述了"双师"素质教师、"双师素质"教学团队和"校企双路径"的概念内涵及界定,并对基于"校企双路径"构建高职院校"双师"素质教学团队必要性进行了系统分析,以期为"双师"素质教学团队建设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企双路径 双师素质教师 双师素质教学团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职学校“双师素质型”师资队伍建设的探索 被引量:3
12
作者 万桃仙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2009年第6期98-99,共2页
中职学校的"双师素质型"教师队伍初见雏形,但在其建设中存在着诸多问题,阻碍了"双师素质型"教师队伍的发展。本文从筹划"双师素质型"师资建设目标,坚持"内培外引,专兼结合"的原则,充分利用现... 中职学校的"双师素质型"教师队伍初见雏形,但在其建设中存在着诸多问题,阻碍了"双师素质型"教师队伍的发展。本文从筹划"双师素质型"师资建设目标,坚持"内培外引,专兼结合"的原则,充分利用现有条件,挖掘潜力,走自主式发展之路等方面,对"双师素质型"师资队伍的建设进行了有效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师素质型”教师 师资建设 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院校示范专业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探讨 被引量:6
13
作者 陶莉 戴庆斌 《成人教育》 2012年第2期86-87,共2页
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高职院校竞争力的核心之一,也是高职院校改革发展的基础和保证。而构建一支"学历高、业务精、技能强"的高素质双师结构教师队伍,是体现高职高专特色、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开展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高职院校竞争力的核心之一,也是高职院校改革发展的基础和保证。而构建一支"学历高、业务精、技能强"的高素质双师结构教师队伍,是体现高职高专特色、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开展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双师素质教师 师资队伍建设 保障与实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合作机制 打造校企共同体 培养国际航运人才——访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团队带头人施祝斌副院长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红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6期33-36,共4页
记者:施副院长,您好!首先祝贺您和您的团队获得了2014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的好成绩,从您作为申报者的角度,认为这个成果获得一等奖的原因是什么?施祝斌:我认为,原因可以分成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成果本身的创新点和亮点,得... 记者:施副院长,您好!首先祝贺您和您的团队获得了2014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的好成绩,从您作为申报者的角度,认为这个成果获得一等奖的原因是什么?施祝斌:我认为,原因可以分成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成果本身的创新点和亮点,得到了评委们的肯定;另一方面,从根本上来讲,获得一等奖的原因要归功于学校抓住机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队带头人 航运人才 教学录像 申报者 教师专业素质 双师素质教师 兼职教师 航海教育 角色扮演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达90.9%
15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4期20-20,共1页
日前,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委托第三方评价机构麦可思研究院和上海教科院联合发布了《2014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年度报告》。年度报告认为:中国高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持续提高,毕业生月收入增长"跑赢"CPI,毕业生3年后收入翻番,... 日前,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委托第三方评价机构麦可思研究院和上海教科院联合发布了《2014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年度报告》。年度报告认为:中国高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持续提高,毕业生月收入增长"跑赢"CPI,毕业生3年后收入翻番,增速高于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水平,且有6成实现了职位晋升。该报告的调查结果通过对全国1139所高职学校、31个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发放的9万份问卷分析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度报告 高等职业学校 第三方评价 高等职业教育 高专校 教科院 职位晋升 双师素质教师 教育行政 专业教师队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