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伪距、伪距增量、载波相位双差/惯性深组合导航系统 被引量:3
1
作者 杨春钧 袁信 谢克明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1998年第1期99-101,104,共4页
利用滞后状态卡尔曼滤波将伪距、伪距增量以及载波相位双差同INS进行了深组合,仿真结果表明该组合导航系统不仅精度高,而且对解决惯导的对准问题具有突出的作用。
关键词 伪距 伪距增量 载波相位 GPS 导航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伪距/伪距率/双差分载波相位组合导航方法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安 冯卡力 覃方君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02-606,共5页
为了提高组合导航的精度,提出了一种伪距/伪距率/双差分载波相位组合导航方法。通过构造双差分载波相位观测量,以消除组合导航中若干误差源,避免整周模糊度的求解。为了避免组合后误差积累发散,引入伪距/伪距率信息,设计了一种新的滤波... 为了提高组合导航的精度,提出了一种伪距/伪距率/双差分载波相位组合导航方法。通过构造双差分载波相位观测量,以消除组合导航中若干误差源,避免整周模糊度的求解。为了避免组合后误差积累发散,引入伪距/伪距率信息,设计了一种新的滤波器。该滤波器能发挥载波相位高精度和伪距/伪距率包含绝对信息的优势。最后利用GPS实测数据和仿真惯性导航数据进行组合导航试验。试验中对比了伪距组合、双差分载波相位组合等常见组合导航方法。两小时试验结果表明,提出的组合导航方法比传统伪距组合方法的平均水平定位精度高61.13%,方法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导航 捷联惯导 载波相位 伪距 伪距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线阵载波相位双差的欺骗干扰检测技术 被引量:11
3
作者 张鑫 庞晶 +1 位作者 苏映雪 欧钢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5-60,共6页
针对采用单一发射天线的导航信号欺骗干扰,研究了基于天线阵载波相位双差的欺骗干扰检测技术,采用代数方法证明了三元非线阵是进行导航信号到达角无模糊解算的最少阵元数和阵型要求,并以相应阵型为基础,提出了基于天线阵载波相位双差的... 针对采用单一发射天线的导航信号欺骗干扰,研究了基于天线阵载波相位双差的欺骗干扰检测技术,采用代数方法证明了三元非线阵是进行导航信号到达角无模糊解算的最少阵元数和阵型要求,并以相应阵型为基础,提出了基于天线阵载波相位双差的欺骗干扰检测量构造方法,给出了检测性能的分析方法,定义了用于限制检测性能下降的最小检测门限。采用蒙特卡洛方法对所提检测方法的检测性能进行了仿真,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欺骗干扰 天线阵 到达角检测 载波相位 检测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斗三号非差组合载波相位时间比对性能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张继海 董绍武 +2 位作者 袁海波 广伟 马佳慧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45-53,共9页
北斗三号全球系统已开始为全球用户提供稳定可靠的高精度定位、导航与授时服务。本文基于我国国家标准时间频率UTC(NTSC)系统,开展北斗三号非差组合载波相位时间比对性能分析,通过实测数据开展研究并试验了北斗三号非差组合载波相位时... 北斗三号全球系统已开始为全球用户提供稳定可靠的高精度定位、导航与授时服务。本文基于我国国家标准时间频率UTC(NTSC)系统,开展北斗三号非差组合载波相位时间比对性能分析,通过实测数据开展研究并试验了北斗三号非差组合载波相位时间比对在零基线与长基线时间比对方面的性能,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北斗三号与GPS融合载波相位时间比对试验。结果表明,零基线比对中,两接收机共钟比对钟差的标准偏差优于0.3 ns;长基线比对中,利用北斗三号非差组合载波相位时间比对以及融合载波相位时间比对获得的亚欧两守时实验室之间的比对钟差与国际权度局基于GPS时间比对链路获得的钟差具有较好的一致性,钟差的频率稳定度和时间稳定度与国际权度局发布的结果基本一致,且残差的均方根均优于0.25 ns,试验结果满足亚纳秒量级的时间比对应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多路径噪声 组合 载波相位时间比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天线TDCP的GNSS/IMU组合导航航向角增强算法
5
作者 吉莉 孙蕊 +1 位作者 王媛媛 戴晔莹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3141-3149,共9页
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和惯性测量单元件(IMU)组合导航系统中,姿态估计尤其是航向角的准确估计对于车辆行驶状态的实时监控尤为重要。但由于IMU在高度通道上是发散的,若不加以准确约束其误差会逐渐累积,因此,在航向角变化频繁的车载... 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和惯性测量单元件(IMU)组合导航系统中,姿态估计尤其是航向角的准确估计对于车辆行驶状态的实时监控尤为重要。但由于IMU在高度通道上是发散的,若不加以准确约束其误差会逐渐累积,因此,在航向角变化频繁的车载应用中其航向角的估计精度不足。为解决传统GNSS与IMU松组合方式导航姿态估计精度较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双天线历元间载波相位差分(TDCP)的GNSS/IMU组合导航航向角增强算法。该算法通过双天线TDCP求解车辆航向角来增加组合导航滤波融合观测值输入维度,并利用Hatch滤波和抗差自适应滤波分别实现观测域伪距精度提升和GNSS/IMU组合导航定位、定姿性能的提升。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相对于传统GNSS/IMU组合导航方法在三维方向上的定位、测速精度分别提高了22.12%、41.27%,车辆航向角精度提高了46.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NSS/IMU组合导航 多天线 天线历元间载波相位 卡尔曼滤波 姿态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基线载波相位双差定位、位置差分和单点定位的精度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王霞迎 秘金钟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79-81,共3页
GPS测量数据处理的经典方法中,载波相位双差是目前精度最高的处理方法,掌握GPS载波相位双差算法,是获得高精度成果的基本条件。论述载波相位双差定位的原理,并用实例来进行双差解算,与位置差分、单点定位结果相对比分析载波相位差分的结... GPS测量数据处理的经典方法中,载波相位双差是目前精度最高的处理方法,掌握GPS载波相位双差算法,是获得高精度成果的基本条件。论述载波相位双差定位的原理,并用实例来进行双差解算,与位置差分、单点定位结果相对比分析载波相位差分的结果,最后阐述双差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 载波相位 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波分析的载波相位双差周跳检测 被引量:2
7
作者 林雪原 《兵工自动化》 2009年第11期42-44,49,共4页
运用GPS载波相位双差测量法,可以非常精确地确定载体的姿态,而其中的关键因素之一是精确地测量双差周跳。为提高系统测量的可靠性与测量精度,在平差之前的数据预处理阶段诊断并找出周跳的位置,并给予修复,运用基于小波的载波相位双差的... 运用GPS载波相位双差测量法,可以非常精确地确定载体的姿态,而其中的关键因素之一是精确地测量双差周跳。为提高系统测量的可靠性与测量精度,在平差之前的数据预处理阶段诊断并找出周跳的位置,并给予修复,运用基于小波的载波相位双差的周跳检测方法以消除相关的误差项,从而提高测量精度。基于实测数据的试验结果表明:在选取合适的小波基时,该方法对周跳的检测非常灵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波相位 周跳检测 小波分析 信号的奇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TDCP控制多径误差修正的组合导航算法
8
作者 孙蕊 李姝仪 吉莉 《导航定位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9-28,共10页
针对城市环境中,基于格网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多径建模方法可能错误修正伪距,导致定位误差增大的问题,提出一种载波相位时序差分(TDCP)控制格网多径误差建模与修正的GNSS/惯性测量单元(IMU)自适应组合导航算法:通过TDCP与伪距时序... 针对城市环境中,基于格网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多径建模方法可能错误修正伪距,导致定位误差增大的问题,提出一种载波相位时序差分(TDCP)控制格网多径误差建模与修正的GNSS/惯性测量单元(IMU)自适应组合导航算法:通过TDCP与伪距时序差分(TDPR)模型构建差值检验量,用于评估伪距可用性;然后基于可用性评估结果构建GNSS观测值加权和滤波自适应调节策略;最后在城市复杂环境中实现组合导航定位精度的提升。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GNSS/IMU组合导航方法,所提算法在水平和3D方向上定位精度可分别提升83.91%和84.38%,相较基于格网误差建模修正的组合导航算法在3D方向上可提升21.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 载波相位时序 多径误建模 卡尔曼滤波 组合导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方位测量的相位双差GNSS欺骗干扰检测算法 被引量:7
9
作者 耿正霖 聂俊伟 +2 位作者 李柏渝 李峥嵘 王飞雪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2-38,共7页
对于二元天线阵,相位双差检测算法的载波相位双差角度模糊、虚警概率较高,这限制了算法的应用。针对这一问题,提出天线阵方位变化的欺骗干扰检测算法。通过二元天线阵在不同方位估计信号的载波相位双差,进行多次判决,有效消除角度模糊,... 对于二元天线阵,相位双差检测算法的载波相位双差角度模糊、虚警概率较高,这限制了算法的应用。针对这一问题,提出天线阵方位变化的欺骗干扰检测算法。通过二元天线阵在不同方位估计信号的载波相位双差,进行多次判决,有效消除角度模糊,降低检测的虚警概率,实现二元天线的载波相位双差检测。建立仿真模型,并通过仿真计算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波相位 GNSS欺骗干扰检测 方位变化 天线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斗站间单差载波相位差分定位方法 被引量:7
10
作者 李亮 陈晶 +1 位作者 冯帅 贾春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49-653,共5页
针对传统基于站间-星间双差载波相位差分存在放大观测量随机误差,使得卫星间存在耦合,导致参考星变换时产生整周跳跃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站间单差模型的精密定位算法,通过站间单差消除大气延迟、卫星端等偏差,保持了卫星间观测量的独立... 针对传统基于站间-星间双差载波相位差分存在放大观测量随机误差,使得卫星间存在耦合,导致参考星变换时产生整周跳跃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站间单差模型的精密定位算法,通过站间单差消除大气延迟、卫星端等偏差,保持了卫星间观测量的独立性,并结合双钟差模型以保持载波相位的整周特性。通过北斗实测车载实验进行了验证,测试结果表明,基于改进的单差模型定位精度达到厘米级,模糊度固定率达到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 模型 载波相位 北斗卫星导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PS测姿中载波相位差分技术的研究与实现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云 万德钧 +1 位作者 王庆 田华明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2002年第1期41-44,共4页
从载体姿态测量精度的要求出发,介绍了GPS载波相位差分技术。在此基础上,以具体的测姿试验为例,重点研究与分析了载波相位双差解算的过程,给出了相应的数据处理结果,为今后进一步研究姿态解算方法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姿态解算 GPS载波相位分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格的多时段GPS载波相位测量快速解算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昌贵 吕志平 +1 位作者 王鹏 李健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33-136,141,共5页
探讨如何利用网格对多时段GPS载波相位测量进行快速解算。首先根据最小二乘原理推导多时段GPS载波相位测量的平差模型,分析该平差模型的可分解性,将其分解为适合网格计算的若干子计算。然后讨论由这些子计算形成的网格工作流及其实现。... 探讨如何利用网格对多时段GPS载波相位测量进行快速解算。首先根据最小二乘原理推导多时段GPS载波相位测量的平差模型,分析该平差模型的可分解性,将其分解为适合网格计算的若干子计算。然后讨论由这些子计算形成的网格工作流及其实现。最后对一条4时段基线分别进行单机和网格解算,实验结果表明,网格解算方案是可行的,能成倍提高多时段GPS载波相位测量的解算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格 GPS 多时段 载波相位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零空间约束的GPS双差整周模糊度动态求解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静 金志华 田蔚风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822-1826,共5页
针对非专用全球定位系统(GPS)导航型接收机,利用零空间约束动态求解GPS初始整周模糊度.对单个历元的双差载波相位观测方程进行零空间变换,避免了实时变化的三维位置参数求解;用精度衰减因子(XDOP)准则选取3个独立的双差整周模糊度,并根... 针对非专用全球定位系统(GPS)导航型接收机,利用零空间约束动态求解GPS初始整周模糊度.对单个历元的双差载波相位观测方程进行零空间变换,避免了实时变化的三维位置参数求解;用精度衰减因子(XDOP)准则选取3个独立的双差整周模糊度,并根据GPS干涉仪测姿原理以基线长度来确定整周模糊度的搜索区间,通过基线长度约束进一步使搜索范围大大降低,模糊度最终采用多种检验方法联合确认.用Garmin25导航型单频接收机构成单基线,求解整周模糊度后在2-D平面上求解航向角,与航向参考对照后表明,采用该方法可在多个历元动态解算出整周模糊度,此时计算航姿精度可达到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定位系统 整周模糊度 动态求解 载波相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ch-Zehnder光纤干涉仪相位载波调制及解调方案的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唐晓琪 唐继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0-12,共3页
本文根据Mach Zehnder光纤干涉仪相位调制与双光束干涉测量的特点 ,提出了一种采用相位调制器 (PZT)实现相位载波调制 ,利用贝塞耳函数进行傅里叶分解实现相位调制信号解调的检测方案。理论分析表明 。
关键词 Mach-Zehnder光纤干涉仪 相位调制 检测 光束干涉测 相位载波调制 解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非差非组合PPP估计卫星DCB的改进算法
15
作者 章繁 柴洪洲 王敏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780-785,860,共7页
提出一种基于非差非组合PPP估计卫星DCB的改进算法,该算法同时利用非差非组合PPP和载波相位平滑伪距提取斜向电离层观测值,基于单站电离层建模分离电离层观测值中的垂向电离层延迟,并假设卫星DCB之和为0以消除秩亏,最后基于加权最小二... 提出一种基于非差非组合PPP估计卫星DCB的改进算法,该算法同时利用非差非组合PPP和载波相位平滑伪距提取斜向电离层观测值,基于单站电离层建模分离电离层观测值中的垂向电离层延迟,并假设卫星DCB之和为0以消除秩亏,最后基于加权最小二乘平差方法同时估计DCB和电离层延迟等参数。由于两类电离层观测值的精度存在差异,随机模型会出现权比失调问题。对此,引入方差分量估计方法,基于方差分量估计的残差向量,利用后验估计的方式迭代调整两类电离层观测量权比,从而达到优化随机模型的目的。利用MGEX测站数据验证算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卫星DCB估值精度为0.32 ns,相比传统载波相位平滑伪距方法和等权比融合两类观测值方法分别提升52.24%和43.8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量估计 组合PPP 斜向电离层 载波相位平滑伪距 DC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斗导航系统移动基准站差分定位算法 被引量:8
16
作者 王一军 杨杰 余明杨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5-49,138,共6页
针对复杂测量环境无法建立固定基准站及进行精密定位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北斗导航系统的移动基准站差分定位算法,即基准站与流动站同时运动并实现高精度差分定位的算法。基于载波相位测量值,在动态短基线条件下,对数据进行站间和星间双... 针对复杂测量环境无法建立固定基准站及进行精密定位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北斗导航系统的移动基准站差分定位算法,即基准站与流动站同时运动并实现高精度差分定位的算法。基于载波相位测量值,在动态短基线条件下,对数据进行站间和星间双差处理,消除接收机钟差以及其他公共误差。对多频观测值进行线性组合,构造双差载波相位超宽巷、宽巷、中巷及窄巷观测量。对上述观测量进行窗口滑动均值滤波并采用逐级模糊度确定法固定整周模糊度,即沿着从超宽巷到窄巷的顺序依次求解整周模糊度。为验证算法有效性,设计基于北斗导航系统的轨道外部几何参数检测仪进行实验,实现毫米级静态相对定位精度和厘米级RTK相对定位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基准站 双差载波相位窄巷组合 逐级模糊度确定法 线性组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激光陀螺/GPS的导弹组合定姿系统 被引量:8
17
作者 韩璐 景占荣 段哲民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915-920,共6页
采用激光陀螺确定导弹飞行姿态时,由于存在初始姿态误差及陀螺漂移,弹体的计算姿态有误差且随时间振荡。为了消除姿态误差和陀螺漂移并获得弹体姿态的最优估计,设计了一种组合定姿系统。该系统以GPS载波双差相位为观测量,用修正罗德里... 采用激光陀螺确定导弹飞行姿态时,由于存在初始姿态误差及陀螺漂移,弹体的计算姿态有误差且随时间振荡。为了消除姿态误差和陀螺漂移并获得弹体姿态的最优估计,设计了一种组合定姿系统。该系统以GPS载波双差相位为观测量,用修正罗德里格斯参数(MRPs)描述姿态误差矢量,并以该误差的一阶微分方程为模型,采用无迹卡尔曼滤波器(UKF)估计姿态误差和陀螺漂移并实时校正,进而得到弹体姿态的最优估计。仿真结果表明:在大的姿态、陀螺漂移初始误差条件下,该系统可准确、快速地估计导弹姿态,证明了其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陀螺 GPS载波相位 姿态误 修正罗德里格斯参数 无迹卡尔曼滤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边长约束网平差的微型GNSS阵列高精度定位方法 被引量:3
18
作者 东旭华 郭金运 +2 位作者 孔巧丽 金鑫 赵春梅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1-30,共10页
针对目前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动态观测中存在短时间内难以得到较为精确坐标的现象,提出由相距极短的GNSS天线\接收机组成且空间分布已知的微型GNSS阵列定位的方法。载波相位双差观测可以消除载波信号中的接收机钟差和卫星钟钟差,对... 针对目前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动态观测中存在短时间内难以得到较为精确坐标的现象,提出由相距极短的GNSS天线\接收机组成且空间分布已知的微型GNSS阵列定位的方法。载波相位双差观测可以消除载波信号中的接收机钟差和卫星钟钟差,对流层延迟误差、电离层延迟误差、卫星星历误差经过双差观测后也可以忽略不计,从而得到高精度的动态基线向量。本研究以经过载波相位双差观测后得到的高精度动态基线向量为观测量,并通过激光跟踪仪进行距离测量确定阵列天线之间的边长,以边长为约束,对微型GNSS阵列进行边长约束网平差,进而得到阵列中天线的精确坐标。结果显示:对微型GNSS阵列中所有独立基线的边长进行约束是所有约束网平差中精度最高的方案,微型GNSS阵列中的天线经过平差解算后比不添加约束的网平差的精度提高了2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GNSS阵列 边长约束网平 载波相位观测 基线向量 高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单天线航向测量的股道占用判别方法研究
19
作者 刘永强 王剑 姜维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574-3584,共11页
随着北斗卫星系统的建设完成,以卫星导航为核心的车载化列车定位成为列车定位系统的发展方向。在这一背景下,精准判别列车股道占用成为确保列车高精度位置感知的必要前提,对避免冲突、支撑列车调度决策和保障列车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北斗卫星系统的建设完成,以卫星导航为核心的车载化列车定位成为列车定位系统的发展方向。在这一背景下,精准判别列车股道占用成为确保列车高精度位置感知的必要前提,对避免冲突、支撑列车调度决策和保障列车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传统的股道占用判别方法通常依赖于地面设备,易受到成本、复杂性和维护困难等因素制约的问题,研究利用低成本的单GNSS天线进行高精度的列车航向角测量。特别是在道岔咽喉区,计算单天线测量结果与数据库中列车航向的偏差,评估对不同股道的占用概率。为此,首先构建了载波相位星间差分与历元差分的双差分模型,消除了电离层、对流层、钟差、模糊度等一系列卫星定位误差源的影响;其次,通过扩展卡尔曼滤波估计相邻历元间列车的位移变化量,同时计算伪姿态坐标系下的列车航向;最后,基于航向角偏差进行列车的股道占用判别,并利用列车进出青藏线联通河站的实测数据对所提算法进行了验证,并结合轨道电子地图,判别列车占用正线/侧线不同股道的置信概率。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单天线解算列车航向角的误差均方根为0.111°,根据航向角偏差进行股道判别的模糊区距离减少了约50m,模糊区时间减少了约5s。仅通过单天线航向解算完成高精度的航向测量,并根据航向角偏差实现股道占用判别,可作为轨道占用的一种判别方式,具有一定的工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道占用 列车航向 载波相位 单天线测量 列车姿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惯性信息辅助的卫星导航欺骗检测技术 被引量:16
20
作者 李四海 刘洋 +1 位作者 张会锁 张晓冬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36-340,353,共6页
针对转发式卫星欺骗信号传播方向同真实卫星信号的差异,提出一种在惯性信息辅助下,利用载波相位双差观测量进行欺骗信号检测的技术。根据转发式欺骗的特点,推导欺骗条件下的载波相位双差观测方程。利用INS提供的姿态信息,建立载波相位... 针对转发式卫星欺骗信号传播方向同真实卫星信号的差异,提出一种在惯性信息辅助下,利用载波相位双差观测量进行欺骗信号检测的技术。根据转发式欺骗的特点,推导欺骗条件下的载波相位双差观测方程。利用INS提供的姿态信息,建立载波相位双差与接收机天线基线矢量的关系。将载波相位双差观测值和预测值的差值作为欺骗检测的检验统计量。从故障检测的角度进行检测概率分析,当载波相位双差预测值达到0.3周时,假定虚警概率为0.01,可在单个测量历元内到达99.99%的检测概率。最后通过仿真分析验证了惯性信息辅助下欺骗信号检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发式欺骗 惯性信息 载波相位 故障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