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双程声径的海底控制点GNSS-A双差定位方法
1
作者 李兆瑞 王振杰 +2 位作者 张世美 杜笑天 王兆喆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10-320,共11页
针对传统双程声径单差定位模型未考虑换能器的时延误差等问题,考虑到换能器声信号收发时刻的位置变化,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双程声径的海底控制点GNSS-A(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Acoustic)双差定位方法。该方法以信号往返总... 针对传统双程声径单差定位模型未考虑换能器的时延误差等问题,考虑到换能器声信号收发时刻的位置变化,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双程声径的海底控制点GNSS-A(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Acoustic)双差定位方法。该方法以信号往返总时间作为观测值,首先在海底控制点间进行一次差分,然后进行观测历元间二次差分,以降低系统误差对定位结果的影响。采用仿真数据和实测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与双程非差和双程单差方法相比,文中方法的仿真定位精度分别提高0.282~0.363 m和0.022~0.737 m,实测定位精度分别提高0.029 m和0.012 m,具有更好的定位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定位 走航观测 程声径 系统误 双差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GPS双差残差模型监测强震地表运动 被引量:6
2
作者 冯威 黄丁发 +2 位作者 李萌 张熙 严丽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3022-3028,共7页
根据震时地表震动持续时间短的特点,以及双差残差的相关性,提出了基于双差残差建模的高频GPS强震位移监测方法.首先对震前若干历元各双差残差进行建模,地震发生后,利用模型对各双差残差进行预报,最后利用预报残差实现短时间尺度内的位... 根据震时地表震动持续时间短的特点,以及双差残差的相关性,提出了基于双差残差建模的高频GPS强震位移监测方法.首先对震前若干历元各双差残差进行建模,地震发生后,利用模型对各双差残差进行预报,最后利用预报残差实现短时间尺度内的位移解算.利用一条长约1100km基线的静态数据和El Mayor-Cucapah 7.2级地震的94个测站数据进行试验分析,结果表明,5min预测时间内,静态数据的动态位移在N、E、U三个方向的定位中误差分别为6mm、6mm和13mm,地震数据的解算结果与实际情况有较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GPS 模型 强震地面运动 实时动态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井大型导线控制网双观测平差模型
3
作者 于瑞鹏 林卉 +2 位作者 丁翠 王李娟 孙华生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09-112,共4页
矿井导线网平差的特点是2类观测值(测角和量边)数量相当,多余观测量相对较少。为了提高矿井大型导线控制网的平差精度,根据矿井导线控制网往返观测及验后估计需要多余观测数较多的特点,提出了双观测平差模型。相对于经典平差模型,该模... 矿井导线网平差的特点是2类观测值(测角和量边)数量相当,多余观测量相对较少。为了提高矿井大型导线控制网的平差精度,根据矿井导线控制网往返观测及验后估计需要多余观测数较多的特点,提出了双观测平差模型。相对于经典平差模型,该模型条件方程个数较多,容易满足验后估计的可估条件,从而可通过后验估计合理定权来提高矿井大型导线控制网的平差精度。以某矿井大型导线控制网的实测数据为例进行了平差计算,结果显示:经典平差模型求得的3条已知边的方位角平差值与真值之差依次为-7″、-62″、-54″,而新提出的双观测平差模型所得出的平差值与真值之差依次为-10″、-12″、-15″,这说明双观测平差模型通过Helmert方差估计能够合理定权,可更准确地计算出各网点的平差值,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线控制网平 观测平模型 Helmert方估计 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斗站间单差载波相位差分定位方法 被引量:7
4
作者 李亮 陈晶 +1 位作者 冯帅 贾春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49-653,共5页
针对传统基于站间-星间双差载波相位差分存在放大观测量随机误差,使得卫星间存在耦合,导致参考星变换时产生整周跳跃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站间单差模型的精密定位算法,通过站间单差消除大气延迟、卫星端等偏差,保持了卫星间观测量的独立... 针对传统基于站间-星间双差载波相位差分存在放大观测量随机误差,使得卫星间存在耦合,导致参考星变换时产生整周跳跃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站间单差模型的精密定位算法,通过站间单差消除大气延迟、卫星端等偏差,保持了卫星间观测量的独立性,并结合双钟差模型以保持载波相位的整周特性。通过北斗实测车载实验进行了验证,测试结果表明,基于改进的单差模型定位精度达到厘米级,模糊度固定率达到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差模型 模型 载波相位 北斗卫星导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解算整周模糊度几何算法实现GPS快速测姿 被引量:8
5
作者 徐定杰 党超 沈锋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518-2525,共8页
在多天线GPS姿态确定系统中,整周模糊度的确定一直是姿态解算的一个难题。针对载波相位双差模型,本文提出一种新的几何解算双差整周模糊度的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C/A码数据完成姿态初步解算;然后根据初步解算的姿态参数、各天线间基线... 在多天线GPS姿态确定系统中,整周模糊度的确定一直是姿态解算的一个难题。针对载波相位双差模型,本文提出一种新的几何解算双差整周模糊度的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C/A码数据完成姿态初步解算;然后根据初步解算的姿态参数、各天线间基线分量参数和卫星到接收机在当地水平坐标系中的向量,再利用本文提出解算双差整周模糊度几何算法求取整周模糊度双差值;将整周模糊度双差值代入载波相位双差模型反解精确的各天线坐标分量,由取得的各天线坐标分量解算得到精确的姿态参数。同时,应用本文所提出的方法,对采集的GPS多天线静态数据和动态数据进行了姿态测量解算,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周模糊度的解算 几何算法 载波相位双差模型 GPS定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GPS进行形变监测时相位观测值选择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李英冰 徐绍铨 +1 位作者 郭俊义 邓洪涛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4-5,共2页
讨论了在利用 GPS进行形变监测时如何进行相位观测值的选择 。
关键词 形变监测 相位观测值 GPS 全球定位系统 数学模型 双差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