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双差定位法在龙门山断裂带震源重定位中的应用 |
周俊
马建林
|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
2018 |
1
|
|
2
|
郭家坝地震序列的双差法重新定位研究 |
魏贵春
陈俊华
廖武林
张文娟
|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6
|
|
3
|
豫北及邻区地震双差法重新定位研究 |
莘海亮
方盛明
李稳
|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10
|
|
4
|
以双差定位方法对郯城8(1/2)级地震震中附近现代小震重新定位 |
李永红
胡新亮
许萍
李亚军
周翠英
刁桂苓
|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6
|
|
5
|
用双差地震定位法再次精确测定1998年张北—尚义地震序列的震源参数 |
杨智娴
陈运泰
|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55
|
|
6
|
基于“双差法”地震精确定位研究2002年12月14日玉门5.9级地震的发震断层和发震机制 |
荣代潞
李亚荣
|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12
|
|
7
|
多事件联合与双差地震定位方法研究:以朝鲜核试验定位为例 |
韩业丰
靳平
徐雄
王培忠
|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3 |
0 |
|
8
|
阳江地区地震双差定位及其活动图像分析 |
康英
杨选
黄文辉
陈杏
陈贵美
林伟
吴华灯
|
《中国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5
|
|
9
|
结合波形互相关技术的龙滩水库地震双差定位 |
阎春恒
周斌
郭培兰
孙学军
文翔
|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6
|
|
10
|
2019-07 Ridgecrest地震及其余震的双差重定位分析 |
黄小梅
陈强
张一君
杨莹辉
靳鑫
蒋子琴
|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
2021 |
2
|
|
11
|
基于模板匹配定位法的江苏盐城附近微震检测和构造分析 |
李炎臻
李红谊
张力方
黄雅芬
刘敏
葛慧颖
吕悦军
|
《中国地震》
北大核心
|
2020 |
3
|
|
12
|
日本东北地区双震带高精度重定位研究 |
傅煜铭
江国明
魏衍雯
周智文
马潇
|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0 |
|
13
|
甘肃积石山6.2级地震序列重定位及分析 |
鞠慧超
张元生
秦满忠
刘白云
尹欣欣
高鹏
焦煜媛
杜建清
孙长青
蒲举
张卫东
万文琦
|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5
|
|
14
|
联合多种定位方法对华北地区地震重定位研究 |
陈筱青
于湘伟
|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5
|
|
15
|
龙滩水库地震精定位及活动特征研究 |
陈翰林
赵翠萍
修济刚
陈章立
|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50
|
|
16
|
2013年吉林松原震群重定位及其发震构造 |
盛书中
万永革
王晓山
黄骥超
徐志国
李静
|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10
|
|
17
|
山东及邻区地震的重新定位及其与活动构造的关系 |
李霞
刘希强
李亚军
董晓娜
张慧峰
|
《中国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16
|
|
18
|
姚安地震序列与永胜地震序列的高精度定位 |
王新岭
刘杰
张国民
赵翠萍
|
《中国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21
|
|
19
|
临汾地区的小震精定位分析 |
董春丽
李乐
赵晋泉
李冬梅
胡玉良
任力伟
徐志国
|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7
|
|
20
|
云南地区地震精确定位及其构造意义分析 |
徐彦
杨晶琼
苏有锦
刘杰
|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