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闪蒸一双工质循环联合地热发电系统研究
被引量:
18
1
作者
吴治坚
龚宇烈
+1 位作者
马伟斌
邓帅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16-321,共6页
将闪蒸系统发电与双工质循环发电联合,形成一种特殊的能量转换系统,对其进行详细分析,并建立该联合地热电站热力计算的数学模型,以此对电站的功率及效率进行了计算与分析,从中确定该系统的最佳闪蒸温度和由此温度导出的最佳设计参数。...
将闪蒸系统发电与双工质循环发电联合,形成一种特殊的能量转换系统,对其进行详细分析,并建立该联合地热电站热力计算的数学模型,以此对电站的功率及效率进行了计算与分析,从中确定该系统的最佳闪蒸温度和由此温度导出的最佳设计参数。计算结果还表明,对给定温度为110℃的地热水资源,当环境冷却水平均温度为28℃时,闪蒸-双工质循环联合发电的最大总功率比闪蒸系统或双工质循环单独发电时的最大功率要大20%以上。此外,电站还生产约60℃的热水以供直接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闪蒸系统
双工质循环
地热发电
最佳闪蒸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在双工质平行复合循环燃气轮机装置中利用部分蒸汽相变潜热的讨论
被引量:
2
2
作者
孙聿峰
贾吉贵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1995年第2期38-48,共11页
根据双工质平行复合循环燃气轮机的特点和玻璃管低温换热器的应用,从循环基本理论出发,对大幅度降低动力装置排气温度,利用部分注入蒸汽的凝结相变潜热,以增大注汽量,进一步对提高机组的比功和效率进行了讨论。可暂时称之为改进的...
根据双工质平行复合循环燃气轮机的特点和玻璃管低温换热器的应用,从循环基本理论出发,对大幅度降低动力装置排气温度,利用部分注入蒸汽的凝结相变潜热,以增大注汽量,进一步对提高机组的比功和效率进行了讨论。可暂时称之为改进的双工质平行复合循环,记为IDFC(ImprovedDualFluidCyc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工
质
平复合
循环
燃气轮机
蒸汽相变潜热
注汽量
功率
比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余热发电单级能量转换系统
被引量:
4
3
作者
吴治坚
龚宇烈
+1 位作者
马伟斌
骆超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05-108,共4页
利用对中低温余热的热水发电提出了可供选择的3种单级能量转换系统,给出每种系统的热力计算数学模型,对电站的功率和效率进行了计算与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对于双工质循环方式采用过热系统是不可取的。通过对闪蒸系统和双工质循环系统的...
利用对中低温余热的热水发电提出了可供选择的3种单级能量转换系统,给出每种系统的热力计算数学模型,对电站的功率和效率进行了计算与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对于双工质循环方式采用过热系统是不可取的。通过对闪蒸系统和双工质循环系统的比较表明,对中低温热水发电来说,前者是一种可供选择的、较好的单级能量转换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低温余热发电
单级能量转换
闪蒸系统
双工质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两级地热发电系统热力学性能比较
被引量:
3
4
作者
骆超
马伟斌
龚宇烈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80-85,共6页
为提高我国中低温地热资源的能量转换利用率,提出了两级地热闪蒸和地热闪蒸-双工质联合发电方式,以单位热水发电量、热效率和产气率为性能指标,通过数值计算,分析地热水温度对两种不同地热发电系统性能指标以及地热尾水温度的影响,并对...
为提高我国中低温地热资源的能量转换利用率,提出了两级地热闪蒸和地热闪蒸-双工质联合发电方式,以单位热水发电量、热效率和产气率为性能指标,通过数值计算,分析地热水温度对两种不同地热发电系统性能指标以及地热尾水温度的影响,并对两种发电系统的选用条件作了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热发电
两级闪蒸
双工质循环
闪蒸-
双工
质
联合发电
热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余热发电两级能量转换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
1
5
作者
吴治坚
龚宇烈
+1 位作者
骆超
马伟斌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1-95,共5页
为提高余热发电的经济性,提出余热热水发电的两级能量转换系统,并建立了该系统的两级闪蒸和两级双工质循环的热力计算的数学模型;对电站的功率和效率进行了计算,以此对单级及两级能量转换系统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计算所给的热水温度...
为提高余热发电的经济性,提出余热热水发电的两级能量转换系统,并建立了该系统的两级闪蒸和两级双工质循环的热力计算的数学模型;对电站的功率和效率进行了计算,以此对单级及两级能量转换系统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计算所给的热水温度(100~200℃)和冷凝温度下,两级闪蒸比单级闪蒸的发电量多24.8%~31.2%;两级双工质循环比单级双工质循环的发电量多14.5%~24.0%;两级闪蒸比两级双工质循环的发电量多7.2%~6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热热水发电
两级能量转换系统
闪蒸系统
双工质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闪蒸一双工质循环联合地热发电系统研究
被引量:
18
1
作者
吴治坚
龚宇烈
马伟斌
邓帅
机构
中科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出处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16-321,共6页
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项目(2007AA05Z442)
文摘
将闪蒸系统发电与双工质循环发电联合,形成一种特殊的能量转换系统,对其进行详细分析,并建立该联合地热电站热力计算的数学模型,以此对电站的功率及效率进行了计算与分析,从中确定该系统的最佳闪蒸温度和由此温度导出的最佳设计参数。计算结果还表明,对给定温度为110℃的地热水资源,当环境冷却水平均温度为28℃时,闪蒸-双工质循环联合发电的最大总功率比闪蒸系统或双工质循环单独发电时的最大功率要大20%以上。此外,电站还生产约60℃的热水以供直接利用。
关键词
闪蒸系统
双工质循环
地热发电
最佳闪蒸温度
Keywords
flash system
binary cycle
geothermal power generation
optimum flash temperature
分类号
TK529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在双工质平行复合循环燃气轮机装置中利用部分蒸汽相变潜热的讨论
被引量:
2
2
作者
孙聿峰
贾吉贵
出处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1995年第2期38-48,共11页
文摘
根据双工质平行复合循环燃气轮机的特点和玻璃管低温换热器的应用,从循环基本理论出发,对大幅度降低动力装置排气温度,利用部分注入蒸汽的凝结相变潜热,以增大注汽量,进一步对提高机组的比功和效率进行了讨论。可暂时称之为改进的双工质平行复合循环,记为IDFC(ImprovedDualFluidCycle).
关键词
双工
质
平复合
循环
燃气轮机
蒸汽相变潜热
注汽量
功率
比功
Keywords
steam injected gas turbine
cycle of gas turbine power plants
分类号
TK479.1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动力机械及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余热发电单级能量转换系统
被引量:
4
3
作者
吴治坚
龚宇烈
马伟斌
骆超
机构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可再生能源与天然气水合物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出处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05-108,共4页
基金
国家高技术发展计划863项目(2007AA05Z442)
文摘
利用对中低温余热的热水发电提出了可供选择的3种单级能量转换系统,给出每种系统的热力计算数学模型,对电站的功率和效率进行了计算与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对于双工质循环方式采用过热系统是不可取的。通过对闪蒸系统和双工质循环系统的比较表明,对中低温热水发电来说,前者是一种可供选择的、较好的单级能量转换系统。
关键词
中低温余热发电
单级能量转换
闪蒸系统
双工质循环
分类号
TK11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两级地热发电系统热力学性能比较
被引量:
3
4
作者
骆超
马伟斌
龚宇烈
机构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可再生能源重点实验室
出处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80-85,共6页
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项目(2012AA053003)
文摘
为提高我国中低温地热资源的能量转换利用率,提出了两级地热闪蒸和地热闪蒸-双工质联合发电方式,以单位热水发电量、热效率和产气率为性能指标,通过数值计算,分析地热水温度对两种不同地热发电系统性能指标以及地热尾水温度的影响,并对两种发电系统的选用条件作了论述。
关键词
地热发电
两级闪蒸
双工质循环
闪蒸-
双工
质
联合发电
热效率
Keywords
geothermal power
two-stage flash
binary cycle
flash-binary power system
ther-mal efficiency
分类号
TK122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工程热物理]
TK521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余热发电两级能量转换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
1
5
作者
吴治坚
龚宇烈
骆超
马伟斌
机构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可再生能源与天然气水合物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出处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1-95,共5页
基金
国家高技术发展计划"863"项目(2007AA05Z442)
文摘
为提高余热发电的经济性,提出余热热水发电的两级能量转换系统,并建立了该系统的两级闪蒸和两级双工质循环的热力计算的数学模型;对电站的功率和效率进行了计算,以此对单级及两级能量转换系统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计算所给的热水温度(100~200℃)和冷凝温度下,两级闪蒸比单级闪蒸的发电量多24.8%~31.2%;两级双工质循环比单级双工质循环的发电量多14.5%~24.0%;两级闪蒸比两级双工质循环的发电量多7.2%~67.5%。
关键词
余热热水发电
两级能量转换系统
闪蒸系统
双工质循环
Keywords
waste hot water power generation
two-stage energy conversion system
flash system
binary cycle
分类号
TK11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闪蒸一双工质循环联合地热发电系统研究
吴治坚
龚宇烈
马伟斌
邓帅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
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在双工质平行复合循环燃气轮机装置中利用部分蒸汽相变潜热的讨论
孙聿峰
贾吉贵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1995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余热发电单级能量转换系统
吴治坚
龚宇烈
马伟斌
骆超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09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两级地热发电系统热力学性能比较
骆超
马伟斌
龚宇烈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3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余热发电两级能量转换系统的研究
吴治坚
龚宇烈
骆超
马伟斌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