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DD系统中TSL和传播延迟的联合估计与补偿
1
作者 赵海军 陈华月 崔梦天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77-187,共11页
针对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发射信号泄漏(TSL)和传播延迟进行了研究。首先,建立起TSL污染的基带数字模型,模型考虑了污染信道的时间变化和到接收机的传播延迟,分析并建立了基于一阶自回归模型的TSL时变信道;其次,基于最小均方(LMS)算法得出了... 针对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发射信号泄漏(TSL)和传播延迟进行了研究。首先,建立起TSL污染的基带数字模型,模型考虑了污染信道的时间变化和到接收机的传播延迟,分析并建立了基于一阶自回归模型的TSL时变信道;其次,基于最小均方(LMS)算法得出了TSL时变信道的复增益估计,并建立起了一种实现TSL污染和传播延迟补偿的离散时间观测模型,得到了无补偿小数部分延迟情形下补偿算法的渐近性能表达式;最后,通过对同步情形下的复信道增益估计和小数部分延迟影响的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复信道时变增益和小数部分延迟的联合估计的数字补偿算法。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联合估计补偿算法不仅是有效和鲁棒的,而且相比于多抽头LMS方案和目前其他先进方案具有更好的信干比性能和更低的复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通信系统 双工模式 信道污染 传播延迟 估计与补偿 信干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WIPT MIMO全双工系统中的物理层安全通信优化方法 被引量:2
2
作者 陈可可 赵赛 唐冬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09-113,共5页
研究多输入多输出通信系统中同时存在无线信息与能量时的安全传输问题。在源端和全双工节点发送端的发送总功率、全双工节点接收端的能量收集限制2种约束条件下,设计人工噪声与全双工节点接收端的能量分配因子,给出保密速率最大化问题... 研究多输入多输出通信系统中同时存在无线信息与能量时的安全传输问题。在源端和全双工节点发送端的发送总功率、全双工节点接收端的能量收集限制2种约束条件下,设计人工噪声与全双工节点接收端的能量分配因子,给出保密速率最大化问题的函数表达式,并分别提出基于替代函数和泰勒公式展开的2种优化方法。仿真结果表明,所提2种方法能有效解决全双工模式中的保密速率最大化问题,且与半双工模式相比,全双工模式可以提高系统的保密速率与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输入多输出系统 双工模式 人工噪声 保密速率 能量收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双工无线通信中射频自干扰抑制的凸优化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周娟 刘岚 +2 位作者 陈超 何梦 沈莹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9-32,36,共5页
全双工无线通信网络中,通过有效的自干扰抑制手段,终端设备可以采用同时同频收发的全双工模式工作。文中主要研究的是有用信号对射频域自干扰抑制性能的影响。通过对射频自干扰抑制性能的分析,可以看出,在不存在有用信号的情况下,射频... 全双工无线通信网络中,通过有效的自干扰抑制手段,终端设备可以采用同时同频收发的全双工模式工作。文中主要研究的是有用信号对射频域自干扰抑制性能的影响。通过对射频自干扰抑制性能的分析,可以看出,在不存在有用信号的情况下,射频自干扰抑制是一个凸优化问题,可以得到最优估计参数及最佳射频干扰抑制性能。当有用信号存在且信道时变,射频自干扰抑制不再是凸优化问题,自干扰抑制能力下降。实验仿真验证了理论分析结果,进一步表明有用信号的信道条件是限制射频域自干扰抑制性能的重要因素,且在非凸优化情况下,干扰抑制性能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凸优化分析 无线通信 双工模式 射频域自干扰抑制 理论分析 仿真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多功能电力电子限流器的工作机理及仿真分析 被引量:11
4
作者 帅智康 姚鹏 +3 位作者 涂春鸣 郭成 姜飞 邓树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85-90,共6页
传统故障限流装置常存在利用率低下、功能单一和一定程度上影响系统电能质量的问题。文中结合现有问题与电力电子装置的优势,提出了一种新型多功能电力电子限流器(MF-PECL)的拓扑结构。该拓扑可实现电能质量优化和故障限流的双工模式;... 传统故障限流装置常存在利用率低下、功能单一和一定程度上影响系统电能质量的问题。文中结合现有问题与电力电子装置的优势,提出了一种新型多功能电力电子限流器(MF-PECL)的拓扑结构。该拓扑可实现电能质量优化和故障限流的双工模式;通过对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和晶闸管支路的控制实现对新型MF-PECL的双工控制与切换控制。通过建立限流器阻抗等效模型,分析了其限流模式下的阻抗特性。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所提出的拓扑结构和控制方式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电子限流器 电能质量补偿 故障限流 双工模式 等效模型 阻抗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构网络下带内回程基站部署方案 被引量:2
5
作者 徐昌彪 郭瑞博 鲜永菊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50-156,163,共8页
针对异构密集蜂窝网络中小基站双工模式不同导致的网络干扰,设计一种带内全双工(IBFD)基站部署方案。建立IBFD基站部署的最优化模型,利用基于贪心算法的混合带内/外全双工模式选择算法近似求解该模型,并通过部署适当比例的带内回程基站... 针对异构密集蜂窝网络中小基站双工模式不同导致的网络干扰,设计一种带内全双工(IBFD)基站部署方案。建立IBFD基站部署的最优化模型,利用基于贪心算法的混合带内/外全双工模式选择算法近似求解该模型,并通过部署适当比例的带内回程基站以最大化系统容量。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能有效协调小基站对宏基站的跨层干扰与小区间干扰,提高系统频谱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内全双工 无线回程 异构蜂窝网络 自干扰消除 双工模式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能量收集功能的认知中继网络安全性能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徐欣健 仇润鹤 蒋学芹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47-152,共6页
为提高认知中继网络在物理层上的安全性能,结合能量采集技术与人工噪声干扰技术,构建一种具有能量收集功能的认知中继网络模型。将认知用户的信号传输过程分为能量收集和信号处理2个时隙,在2个时隙中分别从认知源节点和目的节点处向窃... 为提高认知中继网络在物理层上的安全性能,结合能量采集技术与人工噪声干扰技术,构建一种具有能量收集功能的认知中继网络模型。将认知用户的信号传输过程分为能量收集和信号处理2个时隙,在2个时隙中分别从认知源节点和目的节点处向窃听节点发送人工噪声,以干扰其窃听过程。分析各时隙中链路的信噪比情况,利用信噪比推导出选择最优中继和最小残留自干扰中继时中断概率与窃听概率的闭合表达式。仿真结果表明,相比轮询调度算法与设置干扰节点法,该模型能有效降低认知用户信号传输时的中断概率与窃听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层安全 能量收集 双工模式 人工噪声干扰 中断概率 窃听概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靠实现煤矿双机热备系统的方法 被引量:6
7
作者 包建军 霍振龙 樊菁 《工矿自动化》 2010年第11期5-8,共4页
在分析商用双机热备系统在煤矿应用的局限性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适用于中小煤矿的双机热备系统纯软件实现方法。该方法采用单/双工混合运行模式保证双机实时性能和数据一致性,采用心跳线连接和对等网络消息传递机制实现运行故障监测与传... 在分析商用双机热备系统在煤矿应用的局限性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适用于中小煤矿的双机热备系统纯软件实现方法。该方法采用单/双工混合运行模式保证双机实时性能和数据一致性,采用心跳线连接和对等网络消息传递机制实现运行故障监测与传递功能,采用数据自动同步技术减少人工干预和提高系统可维护性,并采用虚拟IP地址技术实现应用层透明访问和无缝切换功能。实验与应用案例证明该方法符合相关行业安全标准并具备现实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 双机热备 单/双工混合运行模式 对等网络消息传递机制 数据同步 透明访问 无缝 切换 故障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essure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by dual-mode control in digital pump/motor 被引量:1
8
作者 LI Chun-shuang WANG Xin +2 位作者 QI Hai-bo LIU Xin-yu LIU Xin-hui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0年第9期2628-2642,共15页
Due to the advantages of low cost,fast response and pollution resistance,digital hydraulic pump/motor can replace conventional variable hydraulic pump/motor in many application fields.However,digital hydraulic compone... Due to the advantages of low cost,fast response and pollution resistance,digital hydraulic pump/motor can replace conventional variable hydraulic pump/motor in many application fields.However,digital hydraulic components produce large hydraulic impact at variable moments,which will shorten the service life of mechanical components.Through the simulation analysis of the variable process of digital pump/motor,it is found that the discontinuous flow caused by displacement step changes is the fundamental cause of hydraulic impact.The data analysis results of experimental tests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simulation analysis results.In view of hydraulic secondary components,a variable control method based on dual-mode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is proposed.The TOPSIS algorithm is used to giv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the displacement control results after this metho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ntrol quality of digital pump/motor after adopting the control method has been effectively improved,with an average improvement of about 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gital hydraulic dual-mode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AMESim simulation TOPSIS algorith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