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南海北部深水区双峰盆地地震层序特征及勘探前景
被引量:
4
1
作者
张莉
雷振宇
+5 位作者
许红
骆帅兵
钱星
帅庆伟
季兆鹏
周佳维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1,共11页
南海是中国海洋地质调查、油气和天然气水合物勘探的重点区域,随着南海浅水区勘探程度不断提高,南海北部深水区逐渐成为研究热点。然而,南海北部深水区双峰盆地研究程度仍然较低,以该区2D多道地震及围区钻井资料为基础,使用地球物理地...
南海是中国海洋地质调查、油气和天然气水合物勘探的重点区域,随着南海浅水区勘探程度不断提高,南海北部深水区逐渐成为研究热点。然而,南海北部深水区双峰盆地研究程度仍然较低,以该区2D多道地震及围区钻井资料为基础,使用地球物理地震勘探理论和类比分析的方法研究了盆地地层沉积结构样式和油气勘探前景。在双峰盆地追踪了7个主要反射面,以不整合面为界划分了3套地震层序。研究认为盆地新生界地层厚度较大,中—晚中新世后,盆地进入半深海-深海相沉积环境,发育了以下切水道、深水扇及滑塌体为代表的深水沉积。盆地西部和北部坳陷渐新统湖相-海湾相泥岩,现今已达到成熟-早成熟阶段,具有一定的生烃能力。周缘发育冲积扇和扇三角洲沉积,盆内发育斜坡扇和盆底扇,可为良好储层。早中新世以来发育的半深海相泥岩,可为良好的区域盖层,具有较好的生储盖组合,预测该区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水沉积
沉积样式
勘探前景
双峰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南海双峰盆地的形成演化及其对构造样式的约束
2
作者
张莉
雷振宇
+3 位作者
王智刚
骆帅兵
帅庆伟
刘建平
《海洋地质前沿》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9-45,共7页
南海北部深水区已逐渐成为我国南海北部油气资源调查的热点区域,开展南海北部双峰盆地构造样式及成因分析研究对进一步认识南海北部沉积盆地的形成演化和评价油气资源潜力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利用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已有的二维地震资料...
南海北部深水区已逐渐成为我国南海北部油气资源调查的热点区域,开展南海北部双峰盆地构造样式及成因分析研究对进一步认识南海北部沉积盆地的形成演化和评价油气资源潜力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利用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已有的二维地震资料,在对双峰盆地地震层序和构造精细解释的基础上,厘定了双峰盆地主要的构造样式;采用平衡剖面技术,重建了双峰盆地的构造演化史;结合南海北部区域构造背景,分析了双峰盆地的性质和成因。研究认为,双峰盆地为与洋壳热沉降有关的坳陷沉积盆地。从神狐运动开始,双峰盆地经历了大陆破裂-大陆裂解-海底扩张完整的构造演化旋回,在持续伸展构造应力场的作用下,形成了双峰盆地,主要发育伸展构造样式、转换-伸展构造样式、重力滑动构造样式和火成构造样式4类,其中伸展构造和火成构造较为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样式
成因分析
双峰盆地
南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南海西北缘深水水道体系的地震响应及其演化
被引量:
7
3
作者
陈昱瑶
周江羽
+3 位作者
钟佳
庹雷
齐同胜
张美玲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69-78,共10页
基于高分辨率二维地震资料,对南海西北缘深水水道体系的形态、内部结构、地震反射特征及其演化过程进行了精细刻画。深水水道体系西起莺歌海盆地,经琼东南盆地向东延伸至双峰盆地,整个体系划分为峡谷-水道、水道-朵体转换带、水道-朵体...
基于高分辨率二维地震资料,对南海西北缘深水水道体系的形态、内部结构、地震反射特征及其演化过程进行了精细刻画。深水水道体系西起莺歌海盆地,经琼东南盆地向东延伸至双峰盆地,整个体系划分为峡谷-水道、水道-朵体转换带、水道-朵体复合体、水道-朵体外缘4个沉积单元,总结其在外部形态、侵蚀深度、宽度、加积方式、内部充填结构特征、所受地形限制性等方面的逐步演化过程。峡谷-水道是以侵蚀作用为主的单一限制性水道体,水道两侧发育5种不同的陆坡类型,分别为进积型陆坡、滑塌型、水道化陆坡、宽缓型陆坡以及陡坡型陆坡。不同的陆坡类型对水道产生的限制性程度不同,导致水道侵蚀宽度以及堤坝的横向展布幅度不同,其中在宽缓型陆坡区规模最大。在中央峡谷口发育水道-朵体转换带,由于受到地形限制性降低,单一水道体产生分支形成低限制性水道复合体。在双峰盆地内,由于地形平缓开阔,发育非限制性水道-朵体复合体,水道体以侧向加积作用为主,侵蚀作用减弱,堤坝展布范围增大至几千米,最终水道消亡,形成大面积席状砂沉积。整个深水水道体系的发育与陆坡类型、古地貌形态以及物源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峡谷-水道体
水道朵体转换带
水道朵体复合体
琼东南
盆地
双峰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南海北部深水区双峰盆地地震层序特征及勘探前景
被引量:
4
1
作者
张莉
雷振宇
许红
骆帅兵
钱星
帅庆伟
季兆鹏
周佳维
机构
自然资源部海底矿产资源重点实验室
自然资源部海洋油气资源与环境地质重点实验室
出处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1,共11页
基金
中国地质调查局研究项目“南海北部陆坡及台湾海峡盆地西部油气地质特征与赋存规律研究”(GZH201200511)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二级项目(DD20160155)
文摘
南海是中国海洋地质调查、油气和天然气水合物勘探的重点区域,随着南海浅水区勘探程度不断提高,南海北部深水区逐渐成为研究热点。然而,南海北部深水区双峰盆地研究程度仍然较低,以该区2D多道地震及围区钻井资料为基础,使用地球物理地震勘探理论和类比分析的方法研究了盆地地层沉积结构样式和油气勘探前景。在双峰盆地追踪了7个主要反射面,以不整合面为界划分了3套地震层序。研究认为盆地新生界地层厚度较大,中—晚中新世后,盆地进入半深海-深海相沉积环境,发育了以下切水道、深水扇及滑塌体为代表的深水沉积。盆地西部和北部坳陷渐新统湖相-海湾相泥岩,现今已达到成熟-早成熟阶段,具有一定的生烃能力。周缘发育冲积扇和扇三角洲沉积,盆内发育斜坡扇和盆底扇,可为良好储层。早中新世以来发育的半深海相泥岩,可为良好的区域盖层,具有较好的生储盖组合,预测该区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前景。
关键词
深水沉积
沉积样式
勘探前景
双峰盆地
Keywords
deep-water sediment
depositional pattern
exploration prospect
Shuangfeng basin
分类号
P736.1 [天文地球—海洋地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南海双峰盆地的形成演化及其对构造样式的约束
2
作者
张莉
雷振宇
王智刚
骆帅兵
帅庆伟
刘建平
机构
中国地质调查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自然资源部海底矿产资源重点实验室
出处
《海洋地质前沿》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9-45,共7页
基金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南海X油气资源调查”(DD20190213)。
文摘
南海北部深水区已逐渐成为我国南海北部油气资源调查的热点区域,开展南海北部双峰盆地构造样式及成因分析研究对进一步认识南海北部沉积盆地的形成演化和评价油气资源潜力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利用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已有的二维地震资料,在对双峰盆地地震层序和构造精细解释的基础上,厘定了双峰盆地主要的构造样式;采用平衡剖面技术,重建了双峰盆地的构造演化史;结合南海北部区域构造背景,分析了双峰盆地的性质和成因。研究认为,双峰盆地为与洋壳热沉降有关的坳陷沉积盆地。从神狐运动开始,双峰盆地经历了大陆破裂-大陆裂解-海底扩张完整的构造演化旋回,在持续伸展构造应力场的作用下,形成了双峰盆地,主要发育伸展构造样式、转换-伸展构造样式、重力滑动构造样式和火成构造样式4类,其中伸展构造和火成构造较为发育。
关键词
构造样式
成因分析
双峰盆地
南海
Keywords
structural style
genetic analysis
Shuangfeng Basin
South China Sea
分类号
P744.4 [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P618.13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南海西北缘深水水道体系的地震响应及其演化
被引量:
7
3
作者
陈昱瑶
周江羽
钟佳
庹雷
齐同胜
张美玲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构造与油气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油大学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69-78,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72112)
国家海洋保障729工程项目(1212011088109)
文摘
基于高分辨率二维地震资料,对南海西北缘深水水道体系的形态、内部结构、地震反射特征及其演化过程进行了精细刻画。深水水道体系西起莺歌海盆地,经琼东南盆地向东延伸至双峰盆地,整个体系划分为峡谷-水道、水道-朵体转换带、水道-朵体复合体、水道-朵体外缘4个沉积单元,总结其在外部形态、侵蚀深度、宽度、加积方式、内部充填结构特征、所受地形限制性等方面的逐步演化过程。峡谷-水道是以侵蚀作用为主的单一限制性水道体,水道两侧发育5种不同的陆坡类型,分别为进积型陆坡、滑塌型、水道化陆坡、宽缓型陆坡以及陡坡型陆坡。不同的陆坡类型对水道产生的限制性程度不同,导致水道侵蚀宽度以及堤坝的横向展布幅度不同,其中在宽缓型陆坡区规模最大。在中央峡谷口发育水道-朵体转换带,由于受到地形限制性降低,单一水道体产生分支形成低限制性水道复合体。在双峰盆地内,由于地形平缓开阔,发育非限制性水道-朵体复合体,水道体以侧向加积作用为主,侵蚀作用减弱,堤坝展布范围增大至几千米,最终水道消亡,形成大面积席状砂沉积。整个深水水道体系的发育与陆坡类型、古地貌形态以及物源密切相关。
关键词
峡谷-水道体
水道朵体转换带
水道朵体复合体
琼东南
盆地
双峰盆地
Keywords
canyon-channel system
channel-lobe transition zone
channel-lobe system
Qiongdongnan Basin
Shuangfeng Basin
分类号
P736.2 [天文地球—海洋地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南海北部深水区双峰盆地地震层序特征及勘探前景
张莉
雷振宇
许红
骆帅兵
钱星
帅庆伟
季兆鹏
周佳维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南海双峰盆地的形成演化及其对构造样式的约束
张莉
雷振宇
王智刚
骆帅兵
帅庆伟
刘建平
《海洋地质前沿》
CSCD
北大核心
202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南海西北缘深水水道体系的地震响应及其演化
陈昱瑶
周江羽
钟佳
庹雷
齐同胜
张美玲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