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双层集装箱列车铁水联运同步装卸技术
1
作者 赵衷彬 沈孟如 +2 位作者 王喜富 刘伟 程苏欣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0-43,共14页
双层集装箱铁水联运具有运量大、单位运输成本低、运输持续稳定等优势,因此近3年来我国在宁波舟山港积极推进双层集装箱铁水联运的创新试点。然而,普通双层集装箱列车在传统码头的装卸作业受配载计划、装卸设备、车辆调度等限制,不利于... 双层集装箱铁水联运具有运量大、单位运输成本低、运输持续稳定等优势,因此近3年来我国在宁波舟山港积极推进双层集装箱铁水联运的创新试点。然而,普通双层集装箱列车在传统码头的装卸作业受配载计划、装卸设备、车辆调度等限制,不利于实现港口集装箱快速集散。本研究提出一项新型双层集装箱列车同步装卸方案,以提升铁水联运码头作业效率。具体而言,在硬件装备上,创新设计出一款兼具装卸功能的自动导引运输车(AGVH)和新型双层集装箱运输专用平车;在堆场布局上,提出在集装箱码头和货运站新建或改造双层箱堆场(含立体堆场);在作业流程上,设计了集装箱从班轮运至内陆货运站的系统过程,并对列车在码头分别应用新型双层箱同步装卸方案和传统装卸工艺的效果进行对比测算和灵敏性分析;在方案评估上,研究了在现行配载规则、运输限界和重心高度要求下,各双层箱堆叠形式的可行性。研究证明了新型双层集装箱列车同步装卸技术在减少集装箱装卸时间和作业成本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同时丰富了双层箱的装载形式以降低配载计划复杂度和不同类型箱源组织难度,有助于推动港口集疏运系统降本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集装箱列车 同步装卸 铁水联运 集装箱码头 港口集疏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层集装箱列车过隧道空气压差阻力实验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熊小慧 梁习锋 《实验流体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8-22,共5页
双层集装箱列车通过隧道时,列车受到的空气阻力会显著增大。为了给列车牵引计算提供依据,在遂渝线上对双层集装箱列车过隧道时空气压差阻力进行了实车测量。测试结果表明:双层集装箱车辆进入隧道口时,空气压差阻力急剧上升,之后又... 双层集装箱列车通过隧道时,列车受到的空气阻力会显著增大。为了给列车牵引计算提供依据,在遂渝线上对双层集装箱列车过隧道时空气压差阻力进行了实车测量。测试结果表明:双层集装箱车辆进入隧道口时,空气压差阻力急剧上升,之后又迅速回落;测试车处于列车前部、机后第三节车时,平均空气压差阻力比明线空气阻力大80%-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集装箱列车 压差阻力 隧道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双层集装箱列车运营实践与启示 被引量:3
3
作者 姜国玺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50-52,共3页
阐述北京大红门至上海杨浦站双层集装箱班列开行现状,并对北京—上海方向的各种主要货物运输方式,从价格、速度、安全性、方便性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得到大红门至杨浦站双层集装箱列车开行优势与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及解决对策。
关键词 铁路 双层集装箱列车 运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气化提速区段双层集装箱弓网系统适应性研究
4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3-33,共1页
针对开行双层集装箱列车的电气化线路在接触线最低高度为6330mm条件下,200km·h^-1动车组、200km·h^-1客运机车、120km·h^-1货运机车和双层集装箱列车共线运行的弓网适应性问题开展研究。对国内使用的主型受电弓进行风... 针对开行双层集装箱列车的电气化线路在接触线最低高度为6330mm条件下,200km·h^-1动车组、200km·h^-1客运机车、120km·h^-1货运机车和双层集装箱列车共线运行的弓网适应性问题开展研究。对国内使用的主型受电弓进行风洞试验,获取受电弓在不同工作高度和不同运行速度下所受空气动态力的参数,包括抬升力、纵向阻力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集装箱列车 电气化线路 弓网系统 适应性 提速区段 客运机车 共线运行 货运机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印度铁路开展双层集装箱运输服务
5
《中国铁路》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77-77,共1页
2006年3月23日,印度铁路开行了第一列双层集装箱列车,从印度拉贾斯坦邦的格讷格布尔内陆集装箱站到阿拉伯Pipavav海港,两地距离950km。随着最近10年进出口货运业务的快速增长,印度港口的集装箱运输服务经常出现延迟。2005年9月,开... 2006年3月23日,印度铁路开行了第一列双层集装箱列车,从印度拉贾斯坦邦的格讷格布尔内陆集装箱站到阿拉伯Pipavav海港,两地距离950km。随着最近10年进出口货运业务的快速增长,印度港口的集装箱运输服务经常出现延迟。2005年9月,开始推出集装箱运输服务的详细路线调查,根据会让线的长度和集装箱列车的长度,目前列车长度限制为45辆货车,相当于180TEU。集装箱列车的最高速度为75km/h。开展双层集装箱运输服务是印度铁路实施大能力货运走廊的重要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集装箱列车 印度铁路 运输服务 列车长度 货运业务 集装箱 最高速度 阿拉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印度铁路使用三层集装箱计划得到通过
6
《中国铁路》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76-76,共1页
印度PRC公司提出用三层小型集装箱替代传统双层集装箱列车的提议得到研发和标准化组织的支持。不同于ISO规定的2590mm和2895mm标准,PRC公司希望使用1930mm高的集装箱。此外两层的这种小型集装箱也可以在电气化线路上的接触网下使用。PR... 印度PRC公司提出用三层小型集装箱替代传统双层集装箱列车的提议得到研发和标准化组织的支持。不同于ISO规定的2590mm和2895mm标准,PRC公司希望使用1930mm高的集装箱。此外两层的这种小型集装箱也可以在电气化线路上的接触网下使用。PRC这家由印度铁路部门与GuJaratPipavevPort组成的合资公司,计划将这些小型集装箱用于运输汽车,以提高列车的单位运载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集装箱列车 印度铁路 标准化组织 电气化线路 PRC 合资公司 铁路部门 运输汽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对欧洲铁路发展的看法
7
《中国铁路》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75-75,共1页
美国铁路发展协会主席亨利对北美与欧洲铁路进行了对比,欧洲和北美铁路存在着实际和制度上的显著不同。欧洲铁路运输距离短,轴重受到限制,不能开行双层集装箱列车,旅客运输占有主导地位;北美则完全相反。制度上的不同带来的影响要... 美国铁路发展协会主席亨利对北美与欧洲铁路进行了对比,欧洲和北美铁路存在着实际和制度上的显著不同。欧洲铁路运输距离短,轴重受到限制,不能开行双层集装箱列车,旅客运输占有主导地位;北美则完全相反。制度上的不同带来的影响要比实际上大得多。在北美,竞争是运输发展的主要动力,欧洲则采用管制方式。在北美,竞争者来自并行线上的其他铁路,欧洲则是同条线路上的各个经营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洲铁路 铁路发展 美国 双层集装箱列车 运输距离 旅客运输 管制方式 北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teral aerodynamic performance and speed limits of double-deck container vehicles with different structures 被引量:2
8
作者 李燕飞 田红旗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2年第7期2061-2066,共6页
Based on 3D, steady N-S equations and k-e turbulence model, Fluent was employed to do numerical simulation for lateral aerodynamic performance of 6-axis X2K double-deck container trains with two different loading form... Based on 3D, steady N-S equations and k-e turbulence model, Fluent was employed to do numerical simulation for lateral aerodynamic performance of 6-axis X2K double-deck container trains with two different loading forms, and speed limits of the freight trains were studied. The result indicates that under wind environment: 1) As for vehicles without and with cross-loaded structure, aero-pressure on the former is bigger, but air velocity around the latter is larger; 2) When sideslip angle θ=0°, the airflow is symmetry about train vertical axis; when θ〉0°, the airflow is detached at the top of vehicles, and the air velocity increases above the separated line but decreases below it; 3) With θ increasing, the lateral force on the mid vehicle firstly increases but decreases as θ=75°; 4) When the 6-axis X2K fiat car loads empty boxes of a 40 ft and a 48 ft at 120 km/h, the overturning wind speed is 25.19 m/s, and the train should be stopped under the 12th grade wind spe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umerical simulation 6-axis X2K flat car loading form lateral aerodynamic performance speed limi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erodynamic drag analysis of double-deck container vehicles with different structures
9
作者 李燕飞 田红旗 杨明智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1年第4期1311-1315,共5页
To study the aerodynamic performance of a new six-axis X2K double-deck container vehicle, numerical simulation was done based on three-dimensional, steady Navier-Stokes equations and k-e turbulence model. The results ... To study the aerodynamic performance of a new six-axis X2K double-deck container vehicle, numerical simulation was done based on three-dimensional, steady Navier-Stokes equations and k-e turbulence model.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essure on the front surface of vehicle is positive, and others are negative. The maximum negative one appears as a "gate" shape on front surfaces. The pressure on vehicle increases with train speed, and pressure on vehicles with cross-loaded structure is smaller than that without it. The airflow around vehicles is symmetrical about train vertical axis, and the flow velocity decreases gradually along the axis to ground. Airflow around vehicles with cross-loaded structure is weaker than that without the structure. The aerodynamic drag increases linearly with the train speed, and it is minimum for the mid-vehicle. The linear coefficient for mid-vehicle without cross-loaded structure is 29.75, nearly one time larger than that with the structure valued as 15.425. So, from the view-point of aerodynamic drag, the cross-loaded structure is more reasonable for the six-axis X2K double-deck container vehic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x-axis X2K double-deck container vehicle loading form aerodynamic drag numerical simul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