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i_2AlNb双层辉光等离子渗Cr的摩擦磨损性能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梁文萍 徐重 +2 位作者 缪强 刘小萍 贺志勇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21-125,共5页
采用双层辉光等离子表面冶金技术对Ti2AlNbO相合金进行渗Cr处理,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辉光放电光谱分析仪及X射线衍射仪分析了渗Cr层的微观组织、化学成分及相组成,由表及里测试了渗层显微硬度分布,通过无润滑条件下的球-盘式摩擦磨损... 采用双层辉光等离子表面冶金技术对Ti2AlNbO相合金进行渗Cr处理,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辉光放电光谱分析仪及X射线衍射仪分析了渗Cr层的微观组织、化学成分及相组成,由表及里测试了渗层显微硬度分布,通过无润滑条件下的球-盘式摩擦磨损试验研究了渗Cr处理对其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渗Cr层厚度约30μm,表面Cr含量达38%且由表及里呈梯度分布;渗Cr层主要由Al8Cr5、AlNb2及Cr2Nb、Cr2Ti等相组成,硬度达950HV,渗Cr试样的平均摩擦系数为0.10;磨损率仅为Ti2AlNb基材的1/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2AlNbO相合金 双层辉光等离子表面渗cr 显微硬度 摩擦磨损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6Al-4V表面双层辉光离子渗Cr研究 被引量:23
2
作者 张平则 李忠厚 +2 位作者 贺志勇 徐重 张高会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7-20,共4页
利用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技术,在Ti-6Al-4V的表面渗入Cr元素,形成Ti-Cr阻燃合金层。系统地研究了温度、保温时间、源极电压、工件电压、极间距等工艺参数对渗层显微组织、成分及厚度的影响,得出了合理的工艺参数。870℃渗Cr 2 h,渗层厚... 利用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技术,在Ti-6Al-4V的表面渗入Cr元素,形成Ti-Cr阻燃合金层。系统地研究了温度、保温时间、源极电压、工件电压、极间距等工艺参数对渗层显微组织、成分及厚度的影响,得出了合理的工艺参数。870℃渗Cr 2 h,渗层厚度可达到60μm以上。阻燃合金层的成分呈梯度分布,显微组织为基体组织加少量弥散分布的Cr2Ti金属间化合物。初步阻燃试验证明,渗Cr合金层起到了预期的阻燃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离子金属技术 合金层 显微组织 层厚度 TI-6AL-4V 表面 基体组织 阻燃 成分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γ-TiAl合金表面双层辉光等离子铬钨共渗层的高温氧化行为 被引量:2
3
作者 魏祥飞 张平则 +3 位作者 魏东博 沙李丽 周鹏 张扬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2-16,20,共6页
采用双层辉光等离子表面技术在γ-TiAl合金表面制备铬钨共渗层,用SEM、EDS和XRD分析等方法结合高温氧化试验,研究了该共渗层在高温下的氧化(共100h)行为。结果表明:γ-TiAl合金经双层辉光等离子铬钨共渗后,共渗层表面形貌完好,组织均匀... 采用双层辉光等离子表面技术在γ-TiAl合金表面制备铬钨共渗层,用SEM、EDS和XRD分析等方法结合高温氧化试验,研究了该共渗层在高温下的氧化(共100h)行为。结果表明:γ-TiAl合金经双层辉光等离子铬钨共渗后,共渗层表面形貌完好,组织均匀,与基体连接紧密,结合处无孔洞及裂纹等缺陷存在;铬钨共渗层在高温下可形成保护性氧化膜,有效降低了氧化速率,与γ-TiAl合金基体相比,氧化增重降低,抗氧化能力明显提高;随氧化温度升高,铬钨共渗层的氧化增重明显增大,但氧化机制不变;在氧化过程中,除了铬、钨发生内扩散外,基体中的钛、铝元素均发生了显著的外扩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TIAL合金 双层等离子表面技术 铬钨共 高温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6Al4V钛合金表面双层辉光等离子钨-钼共渗层的制备及其高温摩擦磨损性能 被引量:2
4
作者 孙晓宾 骆心怡 +2 位作者 张平则 郑婷 崔宏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50-54,共5页
采用双层辉光等离子表面技术在Ti6Al4V钛合金表面进行钨-钼共渗,并对渗层的结构和高温摩擦磨损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Ti6Al4V合金表面形成了与基体结合良好的钨-钼共渗层;渗层由沉积层、过渡层和扩散层构成,渗层组织为钨、钼及其... 采用双层辉光等离子表面技术在Ti6Al4V钛合金表面进行钨-钼共渗,并对渗层的结构和高温摩擦磨损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Ti6Al4V合金表面形成了与基体结合良好的钨-钼共渗层;渗层由沉积层、过渡层和扩散层构成,渗层组织为钨、钼及其在钛合金中的固溶体TixW1-x、MoTi;与基体相比,在450℃条件下共渗层的摩擦因数稍有降低,而耐磨性却显著提高,且磨损后渗层表面磨痕显著减小,粘着和擦伤现象均得到明显减轻,其磨损机制主要是粘着磨损和少量的微切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离子表面技术 TI6A14V合金 钨-钼共 高温摩擦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层辉光离子渗Cr合金层组织和性能 被引量:5
5
作者 徐晋勇 龙向前 +4 位作者 刘燕萍 王建忠 隗小云 高原 徐重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73-677,共5页
在Q235钢表面进行双层辉光离子渗Cr,表面Cr含量约为40%,渗层厚度近50 μm.然后进行超饱和渗C,表面含C量达到2.7%左右,超过平衡碳计算值.随后进行淬火+低温回火处理,经X射线衍射分析,合金化层碳化物类型为M23C6,M7C3,尺寸为1~2 μm.表... 在Q235钢表面进行双层辉光离子渗Cr,表面Cr含量约为40%,渗层厚度近50 μm.然后进行超饱和渗C,表面含C量达到2.7%左右,超过平衡碳计算值.随后进行淬火+低温回火处理,经X射线衍射分析,合金化层碳化物类型为M23C6,M7C3,尺寸为1~2 μm.表面硬度达到HV 1 200左右.将表面冶金试样进行摩擦因数和耐磨性能试验,结果表明,表面冶金试样摩擦因数为0.21~0.28,耐磨性是Q235钢渗碳淬火试样的1.62倍.将表面冶金试样在10%的H2SO4、3.5%的NaCl水溶液和H2S富液(含H2S 5~8 g/L,NH3·H2O 20 g/L)中进行电化学腐蚀试验,结果表明,表面冶金试样在10%的H2SO4、3.5%的NaC1水溶液和H2S富液中的耐腐蚀程度比Q235基体试样分别提高了2.35,3.10,2.14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cr 表面冶金 超饱和 耐磨性 耐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辉等离子表面Ni-Cr合金渗层的组织及耐蚀性能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黄俊 吴红艳 +2 位作者 毕强 张平则 姜云东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79-82,共4页
采用双层辉光等离子表面冶金技术在Q235钢表面制备Ni-Cr合金渗层,对合金渗层的组织特征、成分和耐蚀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Ni-Cr合金渗层与基体呈现良好的冶金结合状态;渗层中Ni,Cr元素含量由表及里逐渐减少,厚度约为30μm,渗层主... 采用双层辉光等离子表面冶金技术在Q235钢表面制备Ni-Cr合金渗层,对合金渗层的组织特征、成分和耐蚀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Ni-Cr合金渗层与基体呈现良好的冶金结合状态;渗层中Ni,Cr元素含量由表及里逐渐减少,厚度约为30μm,渗层主要物相为Ni2.9Cr0.7Fe0.36。电化学极化试验表明经Ni-Cr共渗处理后试样的耐蚀性明显优于基材,且Ni-Cr合金渗层的保护效率高达99.7468%,而孔隙率仅有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等离子冶金技术 Ni-cr合金 Q235钢 极化曲线 耐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Al双层辉光离子渗Cr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郑传林 谢锡善 +2 位作者 董建新 徐重 贺志勇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51-54,共4页
利用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技术(DGPSAT)对TiAl金属间化合物进行渗Cr处理。研究了主要工艺参数对渗层表面合金含量CA和渗层厚度δ这两个目标函数的影响。结果表明,表面合金含量CA和渗层厚度δ随源极电压Vs、有效功率密度比κ的增加而增加... 利用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技术(DGPSAT)对TiAl金属间化合物进行渗Cr处理。研究了主要工艺参数对渗层表面合金含量CA和渗层厚度δ这两个目标函数的影响。结果表明,表面合金含量CA和渗层厚度δ随源极电压Vs、有效功率密度比κ的增加而增加;随阴极电压Vc的增加而减少。气压存在一个峰值,太高或太低都不利。工艺参数的最佳值:源极电压Vs为1200V~1300V,阴极电压为200V~300V,有效功率密度比κ为4~5,气压为25Pa~30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离子cr TiA1金属间化合物 工艺参数 金属表面热处理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层辉光等离子体渗金属中的热电偶测温 被引量:5
8
作者 池成忠 高原 徐重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4期457-458,464,共3页
分析比较了几种应用在双层辉光等离子体渗金属中的测温手段存在的问题 ,采用阴极屏蔽技术 ,研制出一套适合双层辉光等离子体渗金属工件热电偶测温的实验装置 ,并介绍了其结构和工作原理。实验结果表明 ,该装置工作稳定 ,安全可靠 。
关键词 双层等离子金属 热电偶 放电 温度测量 工作原理 结构 实验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层辉光等离子渗金属技术制备TiN渗层及其耐NaOH溶液腐蚀性能 被引量:3
9
作者 王成磊 高原 卜根涛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74-77,共4页
采用双层辉光等离子渗金属技术在Q235钢表面上制备了TiN渗层;对渗层的组织、硬度、成分和相结构及其耐NaOH溶液腐蚀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渗层是由TiN颗粒均匀分布的扩散层及表面TiN沉积层组成的梯度结构;渗层表面形貌为胞状组织... 采用双层辉光等离子渗金属技术在Q235钢表面上制备了TiN渗层;对渗层的组织、硬度、成分和相结构及其耐NaOH溶液腐蚀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渗层是由TiN颗粒均匀分布的扩散层及表面TiN沉积层组成的梯度结构;渗层表面形貌为胞状组织,颗粒致密均匀,表面为金黄色,渗层厚度可达16μm,与基体实现了冶金结合;渗层表面钛和氮原子比为1∶1,表面显微硬度达到了3 120 HV;渗层中TiN(111)衍射峰强度最大,具有明显的择优取向;渗层在4%的NaOH溶液中的耐腐蚀性能比Q235钢的提高了26.8倍,与1Cr18Ni9Ti不锈钢的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等离子金属 TiN 耐腐蚀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双层辉光等离子表面合金化技术在Q235钢表面制备钽改性层及其耐蚀性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若男 张平则 +2 位作者 毕强 魏东博 陈小虎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5-28,共4页
采用双层辉光等离子表面合金化技术在Q235钢表面制备钽改性层,并对钽改性层的组织、成分及耐蚀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改性层中的钽元素含量呈梯度分布,改性层与基材结合良好;钽改性层的耐蚀性明显优于基材的,其保护效率高达99.88%;... 采用双层辉光等离子表面合金化技术在Q235钢表面制备钽改性层,并对钽改性层的组织、成分及耐蚀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改性层中的钽元素含量呈梯度分布,改性层与基材结合良好;钽改性层的耐蚀性明显优于基材的,其保护效率高达99.88%;钽改性层形成的钝化膜完整,能很好地保护基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等离子表面合金化 钽改性层 均匀腐蚀全浸泡试验 耐蚀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艺参数对Q235钢辉光等离子渗Cr渗层影响的研究
11
作者 卜根涛 高原 王成磊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6-59,共4页
在不同电源、不同气压、不同温度工艺参数下对Q235钢表面进行辉光等离子渗Cr。用金相显微镜及扫描电镜观察渗层组织形貌,用能谱仪进行渗层Cr元素浓度分布测定,用X衍射仪进行物相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电源渗Cr的渗层均出现反应扩散现象,... 在不同电源、不同气压、不同温度工艺参数下对Q235钢表面进行辉光等离子渗Cr。用金相显微镜及扫描电镜观察渗层组织形貌,用能谱仪进行渗层Cr元素浓度分布测定,用X衍射仪进行物相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电源渗Cr的渗层均出现反应扩散现象,渗层均为明显的柱状晶组织;脉冲电源渗Cr层厚度最大达到100μm以上,表面Cr含量达到40%(w%)左右,渗层距表面10μm处Cr含量达到10%以上,渗Cr层成分分布明显好于直流电源和双辉双电源;脉冲电源渗Cr随气压的升高,渗层厚度及Cr含量先增大后减小,工艺条件下最佳气压值为30Pa;脉冲电源渗Cr随着温度的升高Cr渗层厚度增加,渗层Cr浓度分布曲线随温度的升高由表面向内梯度变得平缓且浓度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电源 层厚度 等离子 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C11辉光等离子表面渗Nb组织及性能研究
12
作者 周金 张平则 黄俊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2-25,共4页
利用双层辉光等离子表面渗金属技术(DGPSAT)对TC11进行表面渗Nb处理,用SEM和XRD、EDS以及纳米压入仪分析渗Nb合金层的显微组织、化学成分、相组成及其显微硬度与弹性模量。结果表明:渗层Nb元素呈梯度分布;渗层相主要由Nb在β-Ti中形成... 利用双层辉光等离子表面渗金属技术(DGPSAT)对TC11进行表面渗Nb处理,用SEM和XRD、EDS以及纳米压入仪分析渗Nb合金层的显微组织、化学成分、相组成及其显微硬度与弹性模量。结果表明:渗层Nb元素呈梯度分布;渗层相主要由Nb在β-Ti中形成的置换固溶体与Al Nb2相组成;渗层有效厚度达到14μm,TC11渗Nb后其纳米硬度提高了1.9倍,而弹性模量相对于基体略有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等离子 TC11 表面Nb 纳米压痕 纳米硬度 弹性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纯Ti及Ti-6Al-4V双层辉光离子渗Mo 被引量:11
13
作者 张平则 徐重 +3 位作者 张高会 张艳梅 吴红艳 姚正军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82-586,共5页
针对钛(T i)合金存在的耐磨性较差的问题,采用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技术,在工业纯T i和T i合金T i-6A l-4V合金表面渗钼(M o),制备出T i-M o合金层。渗层组织为-βT i(M o)固溶体,成分及硬度均呈梯度分布。利用划痕法研究了渗层与基体间... 针对钛(T i)合金存在的耐磨性较差的问题,采用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技术,在工业纯T i和T i合金T i-6A l-4V合金表面渗钼(M o),制备出T i-M o合金层。渗层组织为-βT i(M o)固溶体,成分及硬度均呈梯度分布。利用划痕法研究了渗层与基体间的结合强度,结果表明:渗M o后,持续加载100 N未发生渗层剥落现象;球盘磨损实验表明,T i-6A l-4V渗M o后,比磨损率降低为基体材料的1/500。磨损性能的提高得益于表面合金层中M o元素固溶强化而产生的高硬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合金 双层离子金属 等离子 磨损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主要工艺参数的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王从曾 苏永安 +1 位作者 唐宾 徐重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7-9,共3页
分析了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生产过程中的主要工艺参数及其影响.结果表明,源极表面放电功率是影响渗层质量的主要因素.井进行了实验验证.
关键词 双层 离子 化学热处理 表面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纯铜双层辉光离子渗镍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袁庆龙 苏永安 徐重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0-42,共3页
介绍了采用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技术在纯铜表面制备Cu Ni合金层的新方法 ,讨论了Cu Ni合金层的组织、成分和性能特点 ,分析了辉光放电条件、源极溅射率及表面金属势对Cu Ni合金层形成过程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渗层厚度及渗层质量与辉光... 介绍了采用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技术在纯铜表面制备Cu Ni合金层的新方法 ,讨论了Cu Ni合金层的组织、成分和性能特点 ,分析了辉光放电条件、源极溅射率及表面金属势对Cu Ni合金层形成过程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渗层厚度及渗层质量与辉光放电条件有关 ,在保证渗金属温度的前提下 ,应尽可能提高源极电压 ,降低试件电压。此外 ,该工艺还具有渗速快、效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铜双层离子 耐蚀性 传导性 源极溅射率 表面金属势 表面合金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多元共渗的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范本惠 潘俊德 +1 位作者 郑维能 徐重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1991年第4期10-14,共5页
介绍了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多元共渗的研究结果。讨论了渗层组织和成分,渗层厚度与工艺参数的关系。试验表明共渗层厚度取决于共渗温度、保温时间和试样材料,其变动范围为0~500 μm,钢的共渗层中的合金元素含量可在0~90%的范围内变动... 介绍了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多元共渗的研究结果。讨论了渗层组织和成分,渗层厚度与工艺参数的关系。试验表明共渗层厚度取决于共渗温度、保温时间和试样材料,其变动范围为0~500 μm,钢的共渗层中的合金元素含量可在0~90%的范围内变动。此外,还列举了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多元共渗在碳钢钢板及碳钢零件上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 离子 金属 表面合金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设备 被引量:4
17
作者 高原 徐晋勇 +2 位作者 高清 马传国 徐重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78-81,86,共5页
简要介绍了双层辉光等离子表面合金化设备的类型、组成、功能、结构、原理等。
关键词 双层放电 等离子表面合金化 真空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辉光等离子体形成TiN/Ti复合渗镀层的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燕萍 徐晋勇 +1 位作者 高原 徐重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12-114,共3页
利用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技术和空心阴极效应,在低碳钢表面形成 TiN/Ti 复合渗镀层。用 LEC 图像分析仪、M-400-Hl、GDA750型辉光放电光谱成分分析仪和 WS-97型发射划痕分析仪进行检测。结果表明:TiN/Ti 复合渗镀层厚度约7μm 左右;表面 ... 利用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技术和空心阴极效应,在低碳钢表面形成 TiN/Ti 复合渗镀层。用 LEC 图像分析仪、M-400-Hl、GDA750型辉光放电光谱成分分析仪和 WS-97型发射划痕分析仪进行检测。结果表明:TiN/Ti 复合渗镀层厚度约7μm 左右;表面 Ti 含量达65%,N 含量达18%,Ti 和 N 原子按一定的重量百分比呈梯度分布;渗镀层表面形貌是均匀致密细小的胞状物组织,表面越粗糙,胞状组织也粗大,反之则细小;表面硬度在1600~3000Hv 之间;渗镀层与基体是冶金结合,不仅具有高硬度而且膜基结合强度也非常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 双层离子金属技术 冶金结合 表面 低碳钢 镀层 组织 复合 重量百分比 高硬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层辉光离子渗钼工艺及其组织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扬伟 李德俊 余广华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68-471,共4页
采用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技术对纯铁、1 0、4 0、4 5、60、T8等碳素钢进行了渗钼工艺的研究 .探讨了加热温度、保温时间以及阴极 -栅极间距对渗层厚度的影响 .同时还研究了渗钼层的显微组织、渗钼层浓度分布 .实验表明 ,双层辉光离子渗... 采用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技术对纯铁、1 0、4 0、4 5、60、T8等碳素钢进行了渗钼工艺的研究 .探讨了加热温度、保温时间以及阴极 -栅极间距对渗层厚度的影响 .同时还研究了渗钼层的显微组织、渗钼层浓度分布 .实验表明 ,双层辉光离子渗钼技术是一种新的离子渗金属技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等离子 表面合金化 表面热处理 双层离子金属技术 钼工艺 加热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的离子轰击金属靶材的计算机模拟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祥 田林海 +4 位作者 姚晓红 林乃明 王振霞 秦林 吴玉程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8-55,共8页
轰击离子的产生、输运以及离子对靶材的溅射过程是实现双层辉光等离子渗金属的重要一环。基于辉光放电的理论以及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对典型的双层辉光等离子渗金属装置进行了建模,分析了轰击离子的能量范围,结合经典散射理论和蒙... 轰击离子的产生、输运以及离子对靶材的溅射过程是实现双层辉光等离子渗金属的重要一环。基于辉光放电的理论以及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对典型的双层辉光等离子渗金属装置进行了建模,分析了轰击离子的能量范围,结合经典散射理论和蒙特卡罗方法,使用SRIM软件详细地模拟了Ar+对金属靶材的溅射过程。结果表明:溅射原子的位置集中在金属靶材入射位置的附近,形成环状的溅射坑。溅射原子的能量集中在20 eV内,随着入射离子能量的增加,会出现一些高能量、大角度的溅射原子。溅射产额随着靶材原子d壳层电子填满程度的增加而增大,溅射产额主要来自低能反冲原子。溅射产额越大意味着低能反冲原子越多,能量传递越分散,溅射原子能量越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离子金属 等离子 溅射 蒙特卡罗 计算机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