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采用双层辉光等离子表面合金化技术在Q235钢表面制备钽改性层及其耐蚀性 被引量:2
1
作者 王若男 张平则 +2 位作者 毕强 魏东博 陈小虎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5-28,共4页
采用双层辉光等离子表面合金化技术在Q235钢表面制备钽改性层,并对钽改性层的组织、成分及耐蚀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改性层中的钽元素含量呈梯度分布,改性层与基材结合良好;钽改性层的耐蚀性明显优于基材的,其保护效率高达99.88%;... 采用双层辉光等离子表面合金化技术在Q235钢表面制备钽改性层,并对钽改性层的组织、成分及耐蚀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改性层中的钽元素含量呈梯度分布,改性层与基材结合良好;钽改性层的耐蚀性明显优于基材的,其保护效率高达99.88%;钽改性层形成的钝化膜完整,能很好地保护基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等离子表面合金化 钽改性层 均匀腐蚀全浸泡试验 耐蚀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γ-TiAl表面双辉等离子W-Mo合金化对其氧化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张李波 魏东博 +2 位作者 张平则 陈小虎 丁丰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7-23,共7页
目的研究W-Mo表面合金化对γ-TiAl合金抗高温氧化性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双层辉光等离子合金化技术在γ-TiAl合金表面进行W-Mo合金化,通过恒温氧化试验评价改性层的抗氧化性能,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与X射线衍射仪对氧化膜表面及截面形貌... 目的研究W-Mo表面合金化对γ-TiAl合金抗高温氧化性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双层辉光等离子合金化技术在γ-TiAl合金表面进行W-Mo合金化,通过恒温氧化试验评价改性层的抗氧化性能,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与X射线衍射仪对氧化膜表面及截面形貌和相组成进行分析。结果使用双层辉光等离子合金化技术可以在γ-TiAl表面制备出W-Mo改性层,改性层厚度为9μm,最外层为厚约6μm的W-Mo沉积层,而在沉积层与基体之间存在厚约3μm的扩散层。W-Mo改性层均匀、致密,基体与改性层之间没有裂纹、孔洞等明显缺陷,扩散层中的元素含量呈梯度分布。在750℃恒温氧化100 h后,γ-TiAl基体的氧化增重为5.306 mg/cm^2,W-Mo改性层的氧化增重为2.578 mg/cm^2,仅为γ-TiAl基体的48.6%。在氧化10、20、50 h后,改性层表面无明显变化,氧化膜层均匀、致密、无缺陷,几乎没有出现剥落现象;氧化100 h后,改性层中Mo与W的原子比由3:1降低到了1:2。结论通过双层辉光等离子合金化技术制备W-Mo改性层,能够改善γ-TiAl合金在750℃下的抗高温氧化性能。W-Mo改性层在经过氧化后所形成的氧化膜连续、致密,可以阻碍氧原子向基体内的扩散。但在氧化100 h后,Mo元素的蒸发会破坏氧化膜的完整性,使抗氧化性能有所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TIAL合金 表面合金化 W-Mo改性层 双层辉光等离子合金化技术 恒温氧化 氧化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辉等离子表面合金化改善钢铁耐蚀和耐磨性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5
3
作者 谢瑞珍 周宏伟 +1 位作者 邹娇娟 林乃明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174-1179,共6页
双层辉光等离子表面合金化技术是一种有效提高钢铁表面性能的表面改性方法,介绍了该技术的技术原理和工艺研究,综述了该技术在改善钢铁材料表面耐蚀和耐磨性方面应用的研究现状。
关键词 双层 表面合金化 钢铁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γ-TiAl合金表面双层辉光等离子铬钨共渗层的高温氧化行为 被引量:2
4
作者 魏祥飞 张平则 +3 位作者 魏东博 沙李丽 周鹏 张扬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2-16,20,共6页
采用双层辉光等离子表面技术在γ-TiAl合金表面制备铬钨共渗层,用SEM、EDS和XRD分析等方法结合高温氧化试验,研究了该共渗层在高温下的氧化(共100h)行为。结果表明:γ-TiAl合金经双层辉光等离子铬钨共渗后,共渗层表面形貌完好,组织均匀... 采用双层辉光等离子表面技术在γ-TiAl合金表面制备铬钨共渗层,用SEM、EDS和XRD分析等方法结合高温氧化试验,研究了该共渗层在高温下的氧化(共100h)行为。结果表明:γ-TiAl合金经双层辉光等离子铬钨共渗后,共渗层表面形貌完好,组织均匀,与基体连接紧密,结合处无孔洞及裂纹等缺陷存在;铬钨共渗层在高温下可形成保护性氧化膜,有效降低了氧化速率,与γ-TiAl合金基体相比,氧化增重降低,抗氧化能力明显提高;随氧化温度升高,铬钨共渗层的氧化增重明显增大,但氧化机制不变;在氧化过程中,除了铬、钨发生内扩散外,基体中的钛、铝元素均发生了显著的外扩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TIAL合金 双层等离子表面技术 铬钨共渗层 高温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层辉光等离子渗金属技术制备TiN渗层及其耐NaOH溶液腐蚀性能 被引量:3
5
作者 王成磊 高原 卜根涛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74-77,共4页
采用双层辉光等离子渗金属技术在Q235钢表面上制备了TiN渗层;对渗层的组织、硬度、成分和相结构及其耐NaOH溶液腐蚀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渗层是由TiN颗粒均匀分布的扩散层及表面TiN沉积层组成的梯度结构;渗层表面形貌为胞状组织... 采用双层辉光等离子渗金属技术在Q235钢表面上制备了TiN渗层;对渗层的组织、硬度、成分和相结构及其耐NaOH溶液腐蚀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渗层是由TiN颗粒均匀分布的扩散层及表面TiN沉积层组成的梯度结构;渗层表面形貌为胞状组织,颗粒致密均匀,表面为金黄色,渗层厚度可达16μm,与基体实现了冶金结合;渗层表面钛和氮原子比为1∶1,表面显微硬度达到了3 120 HV;渗层中TiN(111)衍射峰强度最大,具有明显的择优取向;渗层在4%的NaOH溶液中的耐腐蚀性能比Q235钢的提高了26.8倍,与1Cr18Ni9Ti不锈钢的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等离子渗金属 TiN渗层 耐腐蚀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合金双辉等离子表面合金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李晓宇 詹肇麟 +1 位作者 王虎 马淼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7-9,13,共4页
综述了基于钛合金的双层辉光等离子单元渗技术、多元渗技术的研究进展以及应用实例,目前主要包括等离子渗铬、渗铝、渗钼、渗镍等。
关键词 双层等离子渗金属 合金 硬度 耐腐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6Al4V钛合金表面双层辉光等离子钨-钼共渗层的制备及其高温摩擦磨损性能 被引量:2
7
作者 孙晓宾 骆心怡 +2 位作者 张平则 郑婷 崔宏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50-54,共5页
采用双层辉光等离子表面技术在Ti6Al4V钛合金表面进行钨-钼共渗,并对渗层的结构和高温摩擦磨损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Ti6Al4V合金表面形成了与基体结合良好的钨-钼共渗层;渗层由沉积层、过渡层和扩散层构成,渗层组织为钨、钼及其... 采用双层辉光等离子表面技术在Ti6Al4V钛合金表面进行钨-钼共渗,并对渗层的结构和高温摩擦磨损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Ti6Al4V合金表面形成了与基体结合良好的钨-钼共渗层;渗层由沉积层、过渡层和扩散层构成,渗层组织为钨、钼及其在钛合金中的固溶体TixW1-x、MoTi;与基体相比,在450℃条件下共渗层的摩擦因数稍有降低,而耐磨性却显著提高,且磨损后渗层表面磨痕显著减小,粘着和擦伤现象均得到明显减轻,其磨损机制主要是粘着磨损和少量的微切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离子表面技术 TI6A14V合金 钨-钼共渗 高温摩擦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锈钢的双层辉光表面合金化研究现状
8
作者 谭富煜 周宏伟 +3 位作者 谢瑞珍 邹娇娟 林乃明 唐宾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4期20-24,共5页
双层辉光等离子表面合金化技术是一种有效提高不锈钢表面性能的表面改性方法。介绍了该技术的工艺原理和特点,综述了该技术在不锈钢表面改性应用的研究现状。
关键词 不锈钢 双层 表面合金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技术特点分析 被引量:25
9
作者 高原 徐晋勇 +2 位作者 高清 成均 徐重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6-59,共4页
详细介绍了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技术的基本原理、放电模式及渗金属过程。并就该技术的优势和特点进行了理论分析。结果表明,该技术在表面合金化技术领域中,是适合于高熔点金属表面合金化和采用高熔点金属对铁基或某些熔点较高的有色金属... 详细介绍了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技术的基本原理、放电模式及渗金属过程。并就该技术的优势和特点进行了理论分析。结果表明,该技术在表面合金化技术领域中,是适合于高熔点金属表面合金化和采用高熔点金属对铁基或某些熔点较高的有色金属表面进行合金化的实用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离子渗金属技术 高熔点金属 空心阴极效应 阴极溅射 扩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技术特点 被引量:40
10
作者 高原 徐晋勇 +2 位作者 高清 安晋平 徐重 《中国工程科学》 2008年第2期26-30,共5页
分析了双层辉光技术的特点,指出该技术在材料表面合金化方面,是一项适合于高熔点金属表面合金化和采用高熔点金属对铁基或某些熔点较高的有色金属材料进行表面合金化的工艺技术。
关键词 双层离子渗金属技术 高熔点金属 空心阴极效应 阴极溅射 扩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_2AlNb双层辉光等离子渗Cr的摩擦磨损性能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梁文萍 徐重 +2 位作者 缪强 刘小萍 贺志勇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21-125,共5页
采用双层辉光等离子表面冶金技术对Ti2AlNbO相合金进行渗Cr处理,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辉光放电光谱分析仪及X射线衍射仪分析了渗Cr层的微观组织、化学成分及相组成,由表及里测试了渗层显微硬度分布,通过无润滑条件下的球-盘式摩擦磨损... 采用双层辉光等离子表面冶金技术对Ti2AlNbO相合金进行渗Cr处理,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辉光放电光谱分析仪及X射线衍射仪分析了渗Cr层的微观组织、化学成分及相组成,由表及里测试了渗层显微硬度分布,通过无润滑条件下的球-盘式摩擦磨损试验研究了渗Cr处理对其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渗Cr层厚度约30μm,表面Cr含量达38%且由表及里呈梯度分布;渗Cr层主要由Al8Cr5、AlNb2及Cr2Nb、Cr2Ti等相组成,硬度达950HV,渗Cr试样的平均摩擦系数为0.10;磨损率仅为Ti2AlNb基材的1/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2AlNbO相合金 双层等离子表面渗Cr 显微硬度 摩擦磨损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技术的效果及应用 被引量:20
12
作者 高原 徐重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2006年第4期1-7,12,共8页
综述了双层辉光等离子单元渗技术、多元渗技术、复合渗技术的研究成果及主要应用实例。结果表明,双层辉光等离子渗金属技术能成倍提高零件表面的耐磨性或耐蚀性、抗氧化性,从而延长零件乃至整机的使用寿命,对节能、节材、保护环境以及... 综述了双层辉光等离子单元渗技术、多元渗技术、复合渗技术的研究成果及主要应用实例。结果表明,双层辉光等离子渗金属技术能成倍提高零件表面的耐磨性或耐蚀性、抗氧化性,从而延长零件乃至整机的使用寿命,对节能、节材、保护环境以及降低机具运行成本发挥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离子渗金属技术 耐磨 耐腐蚀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16L不锈钢表面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技术制备Cr_2O_3涂层 被引量:4
13
作者 高强 陶杰 +3 位作者 骆心怡 刘红兵 李转利 徐江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B09期212-216,共5页
为改善不锈钢的阻氚渗透性能,采用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技术在316L不锈钢表面渗铬渗氧制备出了氧化铬涂层,对涂层的组织特征、相组成和合金元素成分分布及渗入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渗铬后表面主要形成Cr的沉积层和Cr在-αFe中的固溶... 为改善不锈钢的阻氚渗透性能,采用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技术在316L不锈钢表面渗铬渗氧制备出了氧化铬涂层,对涂层的组织特征、相组成和合金元素成分分布及渗入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渗铬后表面主要形成Cr的沉积层和Cr在-αFe中的固溶体相,渗层厚度可达21μm,铬含量最高可达92%,且由表及里呈梯度分布;随后对渗铬层进行渗氧处理,表面形成以Cr2O3为主的陶瓷层,其有效厚度约为45μm,渗层与基体结合牢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离子渗金属技术 316L不锈钢 氧化铬涂层 扩散渗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层辉光等离子体渗金属中的热电偶测温 被引量:5
14
作者 池成忠 高原 徐重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4期457-458,464,共3页
分析比较了几种应用在双层辉光等离子体渗金属中的测温手段存在的问题 ,采用阴极屏蔽技术 ,研制出一套适合双层辉光等离子体渗金属工件热电偶测温的实验装置 ,并介绍了其结构和工作原理。实验结果表明 ,该装置工作稳定 ,安全可靠 。
关键词 双层等离子体渗金属 热电偶 放电 温度测量 工作原理 结构 实验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技术的现状及发展 被引量:13
15
作者 徐重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1997年第3期1-3,共3页
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技术是在离子氮化的基础上发展的表面冶金技术。它是利用双层辉光放电特性,使普通金属材料表面形成具有特殊物理化学性能的合金层的新方法。本文介绍了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技术的基本原理、工艺研究及该技术在工业上... 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技术是在离子氮化的基础上发展的表面冶金技术。它是利用双层辉光放电特性,使普通金属材料表面形成具有特殊物理化学性能的合金层的新方法。本文介绍了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技术的基本原理、工艺研究及该技术在工业上的应用和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 表面合金化 合金 金属 表面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铸铁的等离子表面合金化 被引量:1
16
作者 贺志勇 高原 +2 位作者 古凤英 徐重 赵普香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8-10,共3页
采用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技术对铸铁进行了等离子表面合金化.介绍了经渗钨钼、镍铬的表面合金层的组织、成分及性能,分析了温度、时间、试样成分及放电条件等因素对渗层形成过程的影响.
关键词 铸铁 放电 等离子 表面合金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技术 被引量:12
17
作者 徐重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1993年第S1期30-35,共6页
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技术是在离子氮化基础上发展的表面冶金技术。它是利用双层辉光放电特性使普通金属材料表面形成具有特殊物理化学性能的合金层的新方法。已取得美国等多国发明专利权。本文重点介绍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技术的基本原理... 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技术是在离子氮化基础上发展的表面冶金技术。它是利用双层辉光放电特性使普通金属材料表面形成具有特殊物理化学性能的合金层的新方法。已取得美国等多国发明专利权。本文重点介绍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技术的基本原理、形成和发展以及该技术在工业的应用和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 表面合金化 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展望 被引量:36
18
作者 徐重 《表面工程》 CSCD 1997年第1期4-10,共7页
本文概括地介绍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技术的基本原理、发展沿革、基础和应用研究、设备和开发研究、技术的延伸和扩展以及在生产力转化等方面的基本情况。重点介绍了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技术在手用锯条方面的成功应用。
关键词 双层离子渗金属技术 锯条 开发研究 延伸 扩展 现状 发展沿革 基本情况 基本原理 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技术制备Al-Y-Si氧化物涂层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腾飞 林岳宾 +1 位作者 沈一州 陶杰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30-536,569,共8页
本文采用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技术,在316L不锈钢表面进行Al-Y-Si共渗后氧化处理,制备致密的氧化物阻氚渗透涂层。通过XRD、SEM和EDS分析制备涂层的组织和结构,通过划痕试验、电化学测试和抗热震实验对其进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Y、Si元... 本文采用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技术,在316L不锈钢表面进行Al-Y-Si共渗后氧化处理,制备致密的氧化物阻氚渗透涂层。通过XRD、SEM和EDS分析制备涂层的组织和结构,通过划痕试验、电化学测试和抗热震实验对其进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Y、Si元素的掺入能够生成连续致密的Al2O3涂层。用Y含量为10%的靶材制备的氧化涂层的组织和性能最佳,结合力为70.5N,涂层有很强的耐腐蚀性能,热震实验后表面无裂纹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氚 双层离子渗金属技术 316L不锈钢 Al-Y-Si氧化涂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纯Ti及Ti-6Al-4V双层辉光离子渗Mo 被引量:11
20
作者 张平则 徐重 +3 位作者 张高会 张艳梅 吴红艳 姚正军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82-586,共5页
针对钛(T i)合金存在的耐磨性较差的问题,采用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技术,在工业纯T i和T i合金T i-6A l-4V合金表面渗钼(M o),制备出T i-M o合金层。渗层组织为-βT i(M o)固溶体,成分及硬度均呈梯度分布。利用划痕法研究了渗层与基体间... 针对钛(T i)合金存在的耐磨性较差的问题,采用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技术,在工业纯T i和T i合金T i-6A l-4V合金表面渗钼(M o),制备出T i-M o合金层。渗层组织为-βT i(M o)固溶体,成分及硬度均呈梯度分布。利用划痕法研究了渗层与基体间的结合强度,结果表明:渗M o后,持续加载100 N未发生渗层剥落现象;球盘磨损实验表明,T i-6A l-4V渗M o后,比磨损率降低为基体材料的1/500。磨损性能的提高得益于表面合金层中M o元素固溶强化而产生的高硬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金 双层离子渗金属 等离子渗钼 磨损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