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技术特点分析 被引量:25
1
作者 高原 徐晋勇 +2 位作者 高清 成均 徐重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6-59,共4页
详细介绍了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技术的基本原理、放电模式及渗金属过程。并就该技术的优势和特点进行了理论分析。结果表明,该技术在表面合金化技术领域中,是适合于高熔点金属表面合金化和采用高熔点金属对铁基或某些熔点较高的有色金属... 详细介绍了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技术的基本原理、放电模式及渗金属过程。并就该技术的优势和特点进行了理论分析。结果表明,该技术在表面合金化技术领域中,是适合于高熔点金属表面合金化和采用高熔点金属对铁基或某些熔点较高的有色金属表面进行合金化的实用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离子金属技术 高熔点金属 空心阴极效应 阴极溅射 扩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技术特点 被引量:40
2
作者 高原 徐晋勇 +2 位作者 高清 安晋平 徐重 《中国工程科学》 2008年第2期26-30,共5页
分析了双层辉光技术的特点,指出该技术在材料表面合金化方面,是一项适合于高熔点金属表面合金化和采用高熔点金属对铁基或某些熔点较高的有色金属材料进行表面合金化的工艺技术。
关键词 双层离子金属技术 高熔点金属 空心阴极效应 阴极溅射 扩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技术的效果及应用 被引量:20
3
作者 高原 徐重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2006年第4期1-7,12,共8页
综述了双层辉光等离子单元渗技术、多元渗技术、复合渗技术的研究成果及主要应用实例。结果表明,双层辉光等离子渗金属技术能成倍提高零件表面的耐磨性或耐蚀性、抗氧化性,从而延长零件乃至整机的使用寿命,对节能、节材、保护环境以及... 综述了双层辉光等离子单元渗技术、多元渗技术、复合渗技术的研究成果及主要应用实例。结果表明,双层辉光等离子渗金属技术能成倍提高零件表面的耐磨性或耐蚀性、抗氧化性,从而延长零件乃至整机的使用寿命,对节能、节材、保护环境以及降低机具运行成本发挥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离子金属技术 耐磨 耐腐蚀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16L不锈钢表面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技术制备Cr_2O_3涂层 被引量:4
4
作者 高强 陶杰 +3 位作者 骆心怡 刘红兵 李转利 徐江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B09期212-216,共5页
为改善不锈钢的阻氚渗透性能,采用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技术在316L不锈钢表面渗铬渗氧制备出了氧化铬涂层,对涂层的组织特征、相组成和合金元素成分分布及渗入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渗铬后表面主要形成Cr的沉积层和Cr在-αFe中的固溶... 为改善不锈钢的阻氚渗透性能,采用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技术在316L不锈钢表面渗铬渗氧制备出了氧化铬涂层,对涂层的组织特征、相组成和合金元素成分分布及渗入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渗铬后表面主要形成Cr的沉积层和Cr在-αFe中的固溶体相,渗层厚度可达21μm,铬含量最高可达92%,且由表及里呈梯度分布;随后对渗铬层进行渗氧处理,表面形成以Cr2O3为主的陶瓷层,其有效厚度约为45μm,渗层与基体结合牢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离子金属技术 316L不锈钢 氧化铬涂层 扩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展望 被引量:36
5
作者 徐重 《表面工程》 CSCD 1997年第1期4-10,共7页
本文概括地介绍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技术的基本原理、发展沿革、基础和应用研究、设备和开发研究、技术的延伸和扩展以及在生产力转化等方面的基本情况。重点介绍了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技术在手用锯条方面的成功应用。
关键词 双层离子金属技术 锯条 开发研究 延伸 扩展 现状 发展沿革 基本情况 基本原理 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技术制备Al-Y-Si氧化物涂层 被引量:2
6
作者 陈腾飞 林岳宾 +1 位作者 沈一州 陶杰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30-536,569,共8页
本文采用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技术,在316L不锈钢表面进行Al-Y-Si共渗后氧化处理,制备致密的氧化物阻氚渗透涂层。通过XRD、SEM和EDS分析制备涂层的组织和结构,通过划痕试验、电化学测试和抗热震实验对其进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Y、Si元... 本文采用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技术,在316L不锈钢表面进行Al-Y-Si共渗后氧化处理,制备致密的氧化物阻氚渗透涂层。通过XRD、SEM和EDS分析制备涂层的组织和结构,通过划痕试验、电化学测试和抗热震实验对其进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Y、Si元素的掺入能够生成连续致密的Al2O3涂层。用Y含量为10%的靶材制备的氧化涂层的组织和性能最佳,结合力为70.5N,涂层有很强的耐腐蚀性能,热震实验后表面无裂纹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氚 双层离子金属技术 316L不锈钢 Al-Y-Si氧化涂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6Al-4V表面双层辉光离子渗Cr研究 被引量:23
7
作者 张平则 李忠厚 +2 位作者 贺志勇 徐重 张高会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7-20,共4页
利用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技术,在Ti-6Al-4V的表面渗入Cr元素,形成Ti-Cr阻燃合金层。系统地研究了温度、保温时间、源极电压、工件电压、极间距等工艺参数对渗层显微组织、成分及厚度的影响,得出了合理的工艺参数。870℃渗Cr 2 h,渗层厚... 利用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技术,在Ti-6Al-4V的表面渗入Cr元素,形成Ti-Cr阻燃合金层。系统地研究了温度、保温时间、源极电压、工件电压、极间距等工艺参数对渗层显微组织、成分及厚度的影响,得出了合理的工艺参数。870℃渗Cr 2 h,渗层厚度可达到60μm以上。阻燃合金层的成分呈梯度分布,显微组织为基体组织加少量弥散分布的Cr2Ti金属间化合物。初步阻燃试验证明,渗Cr合金层起到了预期的阻燃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离子金属技术 合金层 显微组织 层厚度 TI-6AL-4V 表面 基体组织 阻燃 成分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纯铜双层辉光离子渗钛组织形成机理及性能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袁庆龙 池承忠 +1 位作者 苏永安 徐重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63-167,共5页
采用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技术对纯铜进行了渗钛处理。用配有能谱仪(EDS)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对合金层的显微组织形貌、钛含量分布、相组成及相结构类型进行了观察与测定,对合金层的形成机理进行了探讨,... 采用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技术对纯铜进行了渗钛处理。用配有能谱仪(EDS)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对合金层的显微组织形貌、钛含量分布、相组成及相结构类型进行了观察与测定,对合金层的形成机理进行了探讨,并对其性能进行了对比测定。结果表明:渗钛层由合金层和扩散层组成,合金层主要由TiCu+(Cu)固溶体+TiCu4构成,TiCu4为D1a型有序相,TiCu为B2型有序相,扩散层为(Cu)固溶体。渗钛处理后纯铜的表面得到显著强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铜 双层放电 钛处理 双层离子金属技术 扫描电子显微镜 X射线衍射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层辉光离子渗钼工艺及其组织性能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张扬伟 李德俊 余广华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68-471,共4页
采用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技术对纯铁、1 0、4 0、4 5、60、T8等碳素钢进行了渗钼工艺的研究 .探讨了加热温度、保温时间以及阴极 -栅极间距对渗层厚度的影响 .同时还研究了渗钼层的显微组织、渗钼层浓度分布 .实验表明 ,双层辉光离子渗... 采用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技术对纯铁、1 0、4 0、4 5、60、T8等碳素钢进行了渗钼工艺的研究 .探讨了加热温度、保温时间以及阴极 -栅极间距对渗层厚度的影响 .同时还研究了渗钼层的显微组织、渗钼层浓度分布 .实验表明 ,双层辉光离子渗钼技术是一种新的离子渗金属技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等离子体 表面合金化 表面热处理 双层离子金属技术 钼工艺 加热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辉光等离子体形成TiN/Ti复合渗镀层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燕萍 徐晋勇 +1 位作者 高原 徐重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12-114,共3页
利用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技术和空心阴极效应,在低碳钢表面形成 TiN/Ti 复合渗镀层。用 LEC 图像分析仪、M-400-Hl、GDA750型辉光放电光谱成分分析仪和 WS-97型发射划痕分析仪进行检测。结果表明:TiN/Ti 复合渗镀层厚度约7μm 左右;表面 ... 利用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技术和空心阴极效应,在低碳钢表面形成 TiN/Ti 复合渗镀层。用 LEC 图像分析仪、M-400-Hl、GDA750型辉光放电光谱成分分析仪和 WS-97型发射划痕分析仪进行检测。结果表明:TiN/Ti 复合渗镀层厚度约7μm 左右;表面 Ti 含量达65%,N 含量达18%,Ti 和 N 原子按一定的重量百分比呈梯度分布;渗镀层表面形貌是均匀致密细小的胞状物组织,表面越粗糙,胞状组织也粗大,反之则细小;表面硬度在1600~3000Hv 之间;渗镀层与基体是冶金结合,不仅具有高硬度而且膜基结合强度也非常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 双层离子金属技术 冶金结合 表面 低碳钢 镀层 组织 复合 重量百分比 高硬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辉等离子表面冶金Ti-Cu阻燃合金的制备工艺 被引量:11
11
作者 张平则 徐重 +1 位作者 张高会 贺志勇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10-115,共6页
为解决整体阻燃钛合金存在的比强度低、加工性差及价格昂贵等问题, 利用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技术,在Ti 6Al 4V的表面渗入Cu元素, 在其表面形成Ti Cu阻燃合金层。研究了温度、保温时间、源极电压、工件电压、极间距等工艺参数对渗层显微... 为解决整体阻燃钛合金存在的比强度低、加工性差及价格昂贵等问题, 利用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技术,在Ti 6Al 4V的表面渗入Cu元素, 在其表面形成Ti Cu阻燃合金层。研究了温度、保温时间、源极电压、工件电压、极间距等工艺参数对渗层显微组织、成分及厚度的影响, 得出了适合的工艺参数。870 ℃渗铜 3.5 h, 渗层厚度可达到200μm以上。阻燃合金层的成分呈梯度分布, 显微组织为基体组织加弥散分布的Ti2Cu金属间化合物。初步阻燃实验证明, 渗Cu合金层起到了预期的阻燃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燃钛合金 双层离子金属技术 表面合金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 Mo Co多元共渗扩散交互作用规律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艳梅 李忠厚 徐重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83-286,共4页
采用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技术分别对工业纯铁进行了单元渗W、W-Mo二元共渗、W-Mo-Co三元共渗。通过相同渗金属工艺条件下合金层厚度对比,利用扩散热力学、扩散微观理论以及渗入原子的空位占有率等理论,揭示了渗金属条件下W、Mo、Co三种... 采用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技术分别对工业纯铁进行了单元渗W、W-Mo二元共渗、W-Mo-Co三元共渗。通过相同渗金属工艺条件下合金层厚度对比,利用扩散热力学、扩散微观理论以及渗入原子的空位占有率等理论,揭示了渗金属条件下W、Mo、Co三种合金元素的扩散交互作用规律。分析结果表明,多元共渗过程中,共渗元素之间会对彼此的化学势、元素的空位浓度、元素的空位占有率等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到元素的扩散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离子金属技术 扩散热力学 扩散微观理论 入原子的空位占有率 W MO Co扩散交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表面冶金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被引量:102
13
作者 徐重 《中国工程科学》 2002年第2期36-41,共6页
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技术已成功地在普通碳钢表面形成高速钢、其中包括时效硬化高速钢、不锈钢以及镍基合金等 ;该技术已成功地应用于手用锯条和机用锯条 ,使其齿部形成高速钢 ,锯条不仅具有高速钢的切削性能 ,而且柔韧不断 ;钛合金表面... 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技术已成功地在普通碳钢表面形成高速钢、其中包括时效硬化高速钢、不锈钢以及镍基合金等 ;该技术已成功地应用于手用锯条和机用锯条 ,使其齿部形成高速钢 ,锯条不仅具有高速钢的切削性能 ,而且柔韧不断 ;钛合金表面经离子渗钼等工艺处理后 ,Ti6Al4V的耐磨性得到大幅度提高 ;经离子渗铌等工艺处理后 ,TiAl金属间化合物的抗高温氧化性能明显改善。在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技术的基础上 ,又发展了加弧辉光离子渗金属 ,双辉钎焊技术 ,双阴极辉光放电超硬薄膜合成技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表面冶金 双层离子金属技术 技术发展 表面合金化 金属材料 表面处理 锯条 钛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纯钛表面渗钽改性层在硫酸中的耐腐蚀性能 被引量:3
14
作者 宣伟 张平则 黄俊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50-53,共4页
为了提高纯钛在强酸中的耐蚀性能,采用双层辉光等离子渗金属技术对纯钛表面渗钽;使用电化学扫描法和失重法对比研究了钽改性层及纯钛基体在硫酸中的耐腐蚀性能,并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其腐蚀形貌。结果表明:改性层厚约15μm,由沉积层和扩散... 为了提高纯钛在强酸中的耐蚀性能,采用双层辉光等离子渗金属技术对纯钛表面渗钽;使用电化学扫描法和失重法对比研究了钽改性层及纯钛基体在硫酸中的耐腐蚀性能,并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其腐蚀形貌。结果表明:改性层厚约15μm,由沉积层和扩散层组成,与基体形成了冶金结合,钽呈梯度分布;在质量分数10%和40%硫酸中,钽改性层年腐蚀速率分别只有纯钛的30%和1.2%,在75%硫酸中改性层年腐蚀速率依然很小,只有0.008 8 mm·a^(-1);纯钛基体在浓硫酸中腐蚀120 h后,腐蚀表面已出现许多腐蚀坑,而钽改性层腐蚀前后的试样表面没有明显变化,整个改性层依然完整致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等离子金属技术 钽改性层 耐腐蚀性能 腐蚀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合金等离子表面舍金化技术
15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2007年第1期89-89,共1页
本发明钛合金等离子表面合金化技术属于金属材料表面改性领域。具体来讲在于将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技术拓展到钛合金表面舍金化领域,使钛合金表面形成包含钼、镍、铬、铌、钨、钯、钽、锆等单元素或多元素共渗合金层。合金层较基体材料... 本发明钛合金等离子表面合金化技术属于金属材料表面改性领域。具体来讲在于将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技术拓展到钛合金表面舍金化领域,使钛合金表面形成包含钼、镍、铬、铌、钨、钯、钽、锆等单元素或多元素共渗合金层。合金层较基体材料具有良好的抗蚀、抗磨及抗氧化能力。也可形成记忆合金,超导舍金以及储氢材料等。该技术可节约贵重舍金元素,节约能源,无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离子金属技术 等离子表面合金化 材料表面改性 钛合金 抗氧化能力 基体材料 记忆合金 储氢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5Cr2Mo2V基表面时效高速钢的时效硬化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忠厚 任乃娟 +1 位作者 张艳梅 徐重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2004年第4期1-4,共4页
对利用双层辉光渗金属技术在25Cr2Mo2V基材表面形成W、Mo、Co高合金层进行固溶时效处理之后,研究了渗层的组织和性能。结果表明:在1240℃,5min固溶处理之后,渗层组织为低碳高合金马氏体,其表面层硬度较低,为430HV0.2。于540℃时效30min... 对利用双层辉光渗金属技术在25Cr2Mo2V基材表面形成W、Mo、Co高合金层进行固溶时效处理之后,研究了渗层的组织和性能。结果表明:在1240℃,5min固溶处理之后,渗层组织为低碳高合金马氏体,其表面层硬度较低,为430HV0.2。于540℃时效30min,由于细小的金属间化合物和碳化物的析出,表面合金层硬度从固溶态的430HV0.2升高到1 130 HV0.2。同时该表面时效高速钢具有较高的回火稳定性,在700℃回火2h,其硬度值仍保持在680 HV0.2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5Cr2Mo2V钢 双层辉光渗金属技术 固溶处理 时效硬化 回火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双向硬密封大口径旋球阀性能实验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雷吉平 鄂加强 陈健美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849-1854,共6页
为提高新型双向硬密封大口径旋球阀的密封性能,采用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技术使其球密封面硬化,并对其球密封面的抗擦伤性能和静压寿命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硬化后的新型双向硬密封大口径旋球阀球密封面的硬度较高,测量各点的硬度均在4... 为提高新型双向硬密封大口径旋球阀的密封性能,采用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技术使其球密封面硬化,并对其球密封面的抗擦伤性能和静压寿命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硬化后的新型双向硬密封大口径旋球阀球密封面的硬度较高,测量各点的硬度均在42以上,其中,硬度为56的硬化厚度达到0.2 mm,硬度为51的硬化厚度达到0.3 mm,硬度为46的硬化厚度达到0.6 mm;该技术能够同时有效确保其球密封面的硬度和硬化层厚度,能够使其球密封面的抗擦伤性能和静压寿命得到有效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双向硬密封大口径旋球阀 球密封面 双层离子金属技术 硬度 静压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淀硬化不锈钢表面冶金工艺
18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68-68,共1页
关键词 专利 太原理工大学 山西 沉淀硬化不锈钢表面冶金工艺 双层离子金属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