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双层翻斗式雨量计翻斗特性的试验和模拟分析
被引量:
4
1
作者
蔡钊
王海鹏
+5 位作者
刘九夫
廖爱民
廖敏涵
刘宏伟
周斌
姚业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9-85,共7页
为探究双层翻斗式雨量计(DTBR)减小计量误差的作用机理以及进一步提高DTBR的计量精度,利用试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通过高速摄像掌握翻斗翻转特性,结合动网格和流体体积法(VOF)模型对DTBR上层翻斗的翻转过程进行流体动力学模拟,并...
为探究双层翻斗式雨量计(DTBR)减小计量误差的作用机理以及进一步提高DTBR的计量精度,利用试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通过高速摄像掌握翻斗翻转特性,结合动网格和流体体积法(VOF)模型对DTBR上层翻斗的翻转过程进行流体动力学模拟,并进一步优化了DTBR的结构设计。结果表明:DTBR依靠上层翻斗,通过中间漏斗将自然降水强度下的出流量稳定在1.01 g/s左右注入下层计量翻斗,可明显降低降水强度对雨量计计量误差的影响,且在高降水强度下的效果更加明显;中间漏斗在不同降水强度下的流量均稳定在1 g/s(等效1.91 mm/min降水强度)左右,在DTBR标定中,可考虑只对下层的计量翻斗进行1.91 mm/min降水强度的标定,即可满足DTBR的计量要求;中间漏斗存在震荡出流过程,出流最大可达2 g/s左右;降低上层翻斗的中轴高度可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中间漏斗的出流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网格
双层翻斗式雨量计
降水强度
流体动力学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双层翻斗式雨量计翻斗特性的试验和模拟分析
被引量:
4
1
作者
蔡钊
王海鹏
刘九夫
廖爱民
廖敏涵
刘宏伟
周斌
姚业
机构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水文水资源研究所
红河州南源供水有限公司
出处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9-85,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1647203,51609145)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C0405700)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Y517018,Y517019)。
文摘
为探究双层翻斗式雨量计(DTBR)减小计量误差的作用机理以及进一步提高DTBR的计量精度,利用试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通过高速摄像掌握翻斗翻转特性,结合动网格和流体体积法(VOF)模型对DTBR上层翻斗的翻转过程进行流体动力学模拟,并进一步优化了DTBR的结构设计。结果表明:DTBR依靠上层翻斗,通过中间漏斗将自然降水强度下的出流量稳定在1.01 g/s左右注入下层计量翻斗,可明显降低降水强度对雨量计计量误差的影响,且在高降水强度下的效果更加明显;中间漏斗在不同降水强度下的流量均稳定在1 g/s(等效1.91 mm/min降水强度)左右,在DTBR标定中,可考虑只对下层的计量翻斗进行1.91 mm/min降水强度的标定,即可满足DTBR的计量要求;中间漏斗存在震荡出流过程,出流最大可达2 g/s左右;降低上层翻斗的中轴高度可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中间漏斗的出流过程。
关键词
动网格
双层翻斗式雨量计
降水强度
流体动力学模拟
Keywords
dynamic mesh
double tipping bucket rain gauge
rainfall intensity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simulation
分类号
TV123 [水利工程—水文学及水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双层翻斗式雨量计翻斗特性的试验和模拟分析
蔡钊
王海鹏
刘九夫
廖爱民
廖敏涵
刘宏伟
周斌
姚业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2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