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层永磁体结构高速永磁电机转子涡流损耗解析模型 被引量:3
1
作者 佟文明 杨先凯 +2 位作者 鹿吉文 贾建国 李文东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6293-6304,共12页
对于采用低电导率护套高电导率永磁体的表贴式高速永磁电机,在永磁体和保护套之间增加一层低电导率的永磁体,可有效降低永磁体上的涡流损耗。目前,对于双层永磁体转子结构的电机在使用有限元软件进行转子涡流损耗计算时,因为需要寻求两... 对于采用低电导率护套高电导率永磁体的表贴式高速永磁电机,在永磁体和保护套之间增加一层低电导率的永磁体,可有效降低永磁体上的涡流损耗。目前,对于双层永磁体转子结构的电机在使用有限元软件进行转子涡流损耗计算时,因为需要寻求两种永磁体不同厚度配比下的最优方案,所以要进行大量参数化,导致计算时间长、效率低。针对这一问题,该文基于精确子域法,建立了一个考虑定子开槽以及涡流反作用影响的双层永磁体结构转子涡流损耗解析模型,可同时对电枢磁场和负载磁场下双层永磁体结构转子涡流损耗进行求解,并且该模型可扩展至多层永磁体复合结构的转子涡流损耗计算。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双层永磁体结构下外层永磁体不同厚度和不同材料对转子涡流损耗和内层永磁体消耗量的影响。最后通过有限元仿真和C型铁心实验验证了该解析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永磁体 高速永磁电机 精确子域模型 C型铁心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汽车用双层永磁体IPMSM优化分析 被引量:17
2
作者 刘细平 刘章麒 +2 位作者 李亚 凌涛 任志斌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30-39,共10页
提出一种电动汽车用双层永磁体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interior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achine,IPMSM),分析其基本电磁关系,进行优化分析。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电机结构模型,分析单边气隙长度不同时气隙磁密及谐波畸变率变化规... 提出一种电动汽车用双层永磁体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interior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achine,IPMSM),分析其基本电磁关系,进行优化分析。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电机结构模型,分析单边气隙长度不同时气隙磁密及谐波畸变率变化规律;研究了不同定子槽口宽度下电机齿槽转矩的变化趋势;通过改变第二层永磁体两侧隔磁桥间距Rib及第一层永磁体中间隔磁桥与转轴距离O2,获得电机输出转矩与转矩纹波的变化规律;分析双层永磁体尺寸变化时的电机效率,得到最优永磁体尺寸参数。样机试验表明:实测值与仿真值基本吻合,验证了样机设计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双层永磁体 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 优化分析 样机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用双层内嵌式永磁电机转子磁极优化设计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李琦 孙承旭 +2 位作者 范涛 温旭辉 李晔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56-64,共9页
针对双层内嵌式永磁(IPM)电机现有空载气隙磁密解析模型与实际波形存在误差的问题,根据电机空载磁力线分布情况,提出一种考虑气隙磁密极弧边缘效应的空载气隙磁密解析模型。该模型能进一步提升空载气隙磁密谐波计算精度,并通过与有限元... 针对双层内嵌式永磁(IPM)电机现有空载气隙磁密解析模型与实际波形存在误差的问题,根据电机空载磁力线分布情况,提出一种考虑气隙磁密极弧边缘效应的空载气隙磁密解析模型。该模型能进一步提升空载气隙磁密谐波计算精度,并通过与有限元分析(FEA)法和传统解析法进行对比,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采用定子齿滤波系数和定子轭滤波系数分别描述定子齿磁密和定子轭磁密与气隙磁密的内在联系。根据铁心损耗公式,引入定子谐波铁耗表征系数,采用改进磁路模型,保证空载气隙磁密基波幅值不变,以电机谐波损耗为优化目标对转子磁极进行优化。采用有限元法对比基准电机和优化后的电机空载定子铁耗和负载工况下的电机性能,验证了优化结果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嵌式永磁电机 双层永磁体 空载气隙磁密 极弧边缘效应 铁心损耗 谐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卡绕组双层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设计与研究 被引量:15
4
作者 谢颖 李厚宇 +1 位作者 蔡蔚 何自豪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7-56,共10页
针对目前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高功率密度和高效率的要求,设计一台发卡绕组双层永磁体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首先,根据驱动电机设计指标与基本方程,利用有限元方法建立电机的二维模型,研究发卡绕组尺寸、定子槽口高度和宽度对绕组涡流损耗... 针对目前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高功率密度和高效率的要求,设计一台发卡绕组双层永磁体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首先,根据驱动电机设计指标与基本方程,利用有限元方法建立电机的二维模型,研究发卡绕组尺寸、定子槽口高度和宽度对绕组涡流损耗以及转矩性能的影响。其次,利用田口算法对双层V型磁极的永磁体尺寸进行优化,并且采用转子分段斜极降低了电机转矩脉动。通过对电机空载反电势、空载气隙磁密、齿槽转矩以及额定负载工况下的磁场分布与输出性能的计算与分析,表明电机具有良好的电磁性能。通过计算电机的各项损耗,得出了电机在不同工况下的效率Map图。最后,为保证电机安全运行,对转子结构进行机械强度校核,结果证明了电机设计方案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置式永磁电机 双层永磁体 发卡绕组 有限元计算 田口算法 转矩脉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体双层盘式永磁涡流联轴器及其转矩特性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郑红梅 郑明睿 +2 位作者 陈科 史洪扬 殷磊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0期2395-2402,共8页
基于对传统单层盘式永磁体涡流联轴器的磁路分析,设计了一种整体双层盘式永磁体涡流联轴器。该联轴器将两个单层盘式永磁涡流联轴器的永磁体以N-S对应的方式安装到一块背铁的正反面上,减小了背铁磁阻在磁路中带来的损耗,提高了永磁体的... 基于对传统单层盘式永磁体涡流联轴器的磁路分析,设计了一种整体双层盘式永磁体涡流联轴器。该联轴器将两个单层盘式永磁涡流联轴器的永磁体以N-S对应的方式安装到一块背铁的正反面上,减小了背铁磁阻在磁路中带来的损耗,提高了永磁体的磁能利用率,增大了转矩。通过等效磁路法建立该结构的数学模型,并与有限元法仿真模型相结合,综合分析了其转矩特性。搭建了该永磁涡流联轴器的样机,通过实验验证了上述分析的可靠性。结果表明:所建数学模型准确,并且该联轴器的转矩相对于传统永磁涡流联轴器转矩有较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流联轴器 双层永磁体 等效磁路 仿真分析 实验验证 转矩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