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电碳耦合的多园区综合能源系统双层博弈优化模型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永利 周含芷 +2 位作者 姜斯冲 张云飞 李雨洋 《可再生能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88-399,共12页
随着用户侧分布式能源的不断发展,多主体资源间逐渐呈现互动态势。由于分布式能源设备自主调控以及新能源、负荷等主体的运营方式多样化明显,亟须建立多主体博弈优化模型,满足多样化利益诉求。文章以多园区综合能源系统为研究对象,构建... 随着用户侧分布式能源的不断发展,多主体资源间逐渐呈现互动态势。由于分布式能源设备自主调控以及新能源、负荷等主体的运营方式多样化明显,亟须建立多主体博弈优化模型,满足多样化利益诉求。文章以多园区综合能源系统为研究对象,构建双层博弈优化调度模型。首先,综合考虑园区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所产生的碳排放量,构建考虑等效抵消机制的阶梯碳-绿证交易模型;其次,依据园区实际合作情况,构建多园区博弈优化模型,研究系统运营商动态定价与园区优化运行调度问题;最后,通过算例分析验证所构建模型能够在保证经济性的同时降低系统碳排放量,实现了经济与碳减排效益相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园区综合能源系统 双层博弈优化调度模型 阶梯碳-绿证交易机制 动态定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层博弈的虚拟网络带宽分配模型
2
作者 贾晓光 王聪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10-514,共5页
在云计算的多租赁市场环境下.虚拟化技术的应用使得同一物理主机上运行有若干不同的虚拟主机,而这些虚拟主机将竞争同一物理链路的带宽资源,而如何应对不同虚拟机对于带宽的需求和竞争是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为此,本文借鉴了经济学理论中... 在云计算的多租赁市场环境下.虚拟化技术的应用使得同一物理主机上运行有若干不同的虚拟主机,而这些虚拟主机将竞争同一物理链路的带宽资源,而如何应对不同虚拟机对于带宽的需求和竞争是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为此,本文借鉴了经济学理论中的Stackelberg博弈理论,提出一种虚拟网络带宽分配模型.端交换机作为领导者,声明带宽租用价格;虚拟网络作为参与者,在给定带宽租用价格的情况下运行非合作的博弈,通过选择可行的策略来实现自身的最优收益.本文提出的带宽分配模型能够实现虚拟网络租用者和物理网络所有者各自的最优利益.实验数据表明即使对于承载非友好数据流的虚拟网络,该模型仍然能够提供足够的带宽分配公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计算 网络虚拟化 虚拟带宽分配 双层博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交易模式下日前电碳耦合市场运行策略
3
作者 李宏仲 孙孟珊 魏静怡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48-155,164,共9页
在电碳耦合市场发展的过程中,需要结合碳市场实际交易模式分析发电商电碳耦合市场报价策略和出清结算问题。提出日前电碳耦合市场交易框架,统一2个市场时间尺度;将年度初始碳配额逐层分解到日,并根据实际碳配额消耗量建立滚动修正模型,... 在电碳耦合市场发展的过程中,需要结合碳市场实际交易模式分析发电商电碳耦合市场报价策略和出清结算问题。提出日前电碳耦合市场交易框架,统一2个市场时间尺度;将年度初始碳配额逐层分解到日,并根据实际碳配额消耗量建立滚动修正模型,实现碳配额的及时预测和修正;考虑碳市场成员之间的竞争博弈关系,构建双边协商和集中竞价交易模式下的电碳耦合市场双层博弈模型;采用改进差分进化算法和CPLEX求解器分别求解上、下层模型。利用MATLAB进行仿真分析和方案对比,结果验证了所提模型的有效性以及最优报价策略和动态碳价机制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碳耦合市场 双边协商 集中竞价 双层博弈模型 滚动修正 报价策略 出清结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大气污染协同减排补偿机制研究 被引量:20
4
作者 唐湘博 陈晓红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76-82,共7页
在环境规制逐步从污染排放控制向环境质量管理转型的背景下,现行的单一行政区属地治理和管理模式对区域性流动性的大气污染已力不从心,导致减排目标与环境质量改善不对应,因此,跨行政区域的合作治理亟需管理手段和机制的创新。本文基于... 在环境规制逐步从污染排放控制向环境质量管理转型的背景下,现行的单一行政区属地治理和管理模式对区域性流动性的大气污染已力不从心,导致减排目标与环境质量改善不对应,因此,跨行政区域的合作治理亟需管理手段和机制的创新。本文基于大气环境质量目标视角,构建了区域上层管理部门(如国家或区域)和下层所辖各区的双层博弈模型,明确了大气污染减排成本与减排量的函数关系,利用定量分析方法模拟计算出区域减排总成本最小化状况下的污染协同减排补偿标准及各辖区所承担的污染物减排量,提出对实际减排量低于(超过)责任减排量的辖区给予补偿费的征收(奖励)的管理机制,通过市场调节手段实现区域内大气污染协同减排的目的。在此基础上,以我国大气污染重点防控区(长株潭城市群)为例,采用2004—2015年的统计面版数据,对区域内所辖各区二氧化硫减排量和协同减排补偿标准进行了定量测算。计算结果表明:为达到国家设定的2030年环境空气质量总体目标,长株潭区域二氧化硫协同减排的补偿费标准为1 506元/t,以该补偿标准作为区域层面二氧化硫协同减排调控手段,可在区域污染治理总成本最小化的同时,实现域内各辖区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文章最后就区域污染协同减排补偿机制提出了实施思路及保障措施。基于此研究,区域环境管理部门应设立专项的协同减排基金,专门用于区域大气质量的改善和提高:一方面用于激励大气污染实际减排量超出本行政区域责任减排量的辖区,目的是为区域空气质量比预期目标更高、对居民健康产生的正向外部性买单;另一方面用于对历史包袱重、减排压力大、治理能力弱的辖区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或扶持;同时,区域环境管理部门还应从组织机构、交易平台、法律法规等方面提供保障措施,确保协同减排补偿机制的顺利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博弈模型 协同减排 补偿机制 合作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监测与控制功能的电力信息物理系统关键输电线路辨识方法 被引量:26
5
作者 遆宝中 李庚银 +1 位作者 王剑晓 周明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2556-2565,共10页
先进信息通信技术提升了电力系统可观可控性,同时也加剧了故障的跨空间传播风险。针对这一问题,该文提出一种考虑信息系统监测和控制功能与电力系统耦合作用的关键输电线路辨识方法。根据信息网与电力网之间的多重耦合关系,分别以断路... 先进信息通信技术提升了电力系统可观可控性,同时也加剧了故障的跨空间传播风险。针对这一问题,该文提出一种考虑信息系统监测和控制功能与电力系统耦合作用的关键输电线路辨识方法。根据信息网与电力网之间的多重耦合关系,分别以断路器和发电机作为信息–物理交互作用点,建立监测功能模型和控制功能模型,分析其失效对电力网连锁故障传播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建立基于攻防博弈双层优化模型的关键线路辨识方法。上层模型以负荷损失最大为目标制定线路攻击策略,下层模型以负荷削减量最小为目标制定发电机出力方案。采用Karush-Kuhn-Tucker (KKT)条件将其转化为单层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求解。仿真结果表明,信息网对电力网的依赖程度是影响事故规模的重要因素,所提方法能够综合考虑供能和监控等耦合关系以及信息系统的运行特点,通过模拟故障传播过程中系统的响应能力,提高了辨识结果的精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信息物理系统 监测功能 控制功能 信息流量模型 攻防博弈双层优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