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尾新小绥螨对土耳其斯坦叶螨控制效果评价 被引量:10
1
作者 董芳 符振实 +4 位作者 王嘉阳 苏杰 陈静 陆宴辉 张建萍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2,共12页
【目的】双尾新小绥螨是一种新疆本地的捕食螨,研究其对土耳其斯坦叶螨三种螨态(卵、幼螨及若螨)捕食偏好性和田间控害效果。【方法】采用室内试验及田间不同益害比释放双尾新小绥螨,评价该捕食螨对新疆棉田土耳其斯坦叶螨的控制效果。... 【目的】双尾新小绥螨是一种新疆本地的捕食螨,研究其对土耳其斯坦叶螨三种螨态(卵、幼螨及若螨)捕食偏好性和田间控害效果。【方法】采用室内试验及田间不同益害比释放双尾新小绥螨,评价该捕食螨对新疆棉田土耳其斯坦叶螨的控制效果。【结果】双尾新小绥螨对土耳其斯坦叶螨三种螨态取食具有选择性,土耳其斯坦叶螨的幼若螨是双尾新小绥螨偏好虫态。在田间释放双尾新小绥螨,可有效抑制土耳其斯坦叶螨的卵、幼虫、若虫以及整个种群数量增长;不同益害比释放捕食螨时,1∶5和1∶10的控效较好,1∶20释放捕食螨效果较差。【结论】双尾新小绥螨可作为一种优良新疆本地天敌,应用双尾新小绥螨在棉田对土耳其斯坦叶螨进行生物防治时,推荐最佳释放比例1∶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尾新小绥螨 土耳其斯坦叶 控制效果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尾新小绥螨对烟粉虱和土耳其斯坦叶螨的捕食选择性 被引量:7
2
作者 韩国栋 唐思琼 +2 位作者 苏杰 陈静 张建萍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47-352,共6页
为了明确双尾新小绥螨Neoseiulus bicaudus Wainstein对不同密度下烟粉虱Bemisia tabaci (Gennadius)和土耳其斯坦叶螨Tetranychus turkestani (Ugarov&Nikolskii)的捕食选择性,在实验室条件下,测定24 h内双尾新小绥螨对不同比例下... 为了明确双尾新小绥螨Neoseiulus bicaudus Wainstein对不同密度下烟粉虱Bemisia tabaci (Gennadius)和土耳其斯坦叶螨Tetranychus turkestani (Ugarov&Nikolskii)的捕食选择性,在实验室条件下,测定24 h内双尾新小绥螨对不同比例下猎物的捕食情况(烟粉虱和土耳其斯坦叶螨数量比为20:10、15:10、10:10、10:15、10:20和10:40)。结果表明双尾新小绥螨雌成螨对猎物的捕食量随猎物数量的升高而增加,其中对土耳其斯坦叶螨幼螨的捕食量最高。双尾新小绥螨除对烟粉虱1龄若虫和叶螨卵在10:10的相同密度下选择指数无差异外,其他各密度下,双尾新小绥螨对土耳其斯坦叶螨的选择性均显著高于烟粉虱。当烟粉虱和土耳其斯坦叶螨同时发生时,双尾新小绥螨对土耳其斯坦叶螨的选择性高于烟粉虱,对土耳其斯坦叶螨控制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尾新小绥螨 烟粉虱 土耳其斯坦叶 选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杀螨剂与双尾新小绥螨联合防治棉叶螨 被引量:7
3
作者 符振实 白洪瑞 +4 位作者 唐思琼 苏杰 陈静 陆宴辉 张建萍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127-1135,共9页
【目的】研究3种杀螨剂对双尾新小绥螨Neoseiulus bicaudus和土耳其斯坦叶螨Tetranychus turkestani的毒力,筛选出1种对土耳其斯坦叶螨毒性高而对双尾新小绥螨毒性低的安全药剂,测定安全药剂与双尾新小绥螨单独和两者联合应用对土耳其... 【目的】研究3种杀螨剂对双尾新小绥螨Neoseiulus bicaudus和土耳其斯坦叶螨Tetranychus turkestani的毒力,筛选出1种对土耳其斯坦叶螨毒性高而对双尾新小绥螨毒性低的安全药剂,测定安全药剂与双尾新小绥螨单独和两者联合应用对土耳其斯坦叶螨的田间控害效果,为协调应用化学防治与生物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室内采用喷雾法测定3种杀螨剂对双尾新小绥螨雌成螨和土耳其斯坦叶螨雌成螨的LC50值,田间试验测定丁氟螨酯与双尾新小绥螨联合应用对土耳其斯坦叶螨的控害效果。【结果】炔螨特对土耳其斯坦叶螨雌成螨与双尾新小绥螨雌成螨的LC50分别是306.028和1197 mg/L;螺螨酯对土耳其斯坦叶螨雌成螨的LC50是326.394 mg/L,在1200 mg/L的高浓度下,双尾新小绥螨雌成螨的死亡率仅为13.80%;丁氟螨酯对土耳其斯坦叶螨雌成螨的LC50是65.081 mg/L,在1000 mg/L的高浓度下,双尾新小绥螨雌成螨的死亡率仅为12.71%。先施用丁氟螨酯后释放双尾新小绥螨的联防一区对棉叶螨的防治效果在57.00%以上,最高达到了93.34%,均高于先释放双尾小绥螨后施用丁氟螨酯的联防二区,明显好于只释放双尾新小绥螨的生防区和只施用丁氟螨酯的化防区。相比于化防区,生防区在试验后期的防治效果更好,最高达到了77.06%。【结论】丁氟螨酯是一种对土耳其斯坦叶螨毒性高而对双尾新小绥螨毒性低的安全药剂,在田间与双尾新小绥螨联合应用中对土耳其斯坦叶螨有良好的控制效果。利用不同药剂对害螨与捕食螨的毒性差异,最大限度的保护了捕食螨。协调化学防治与生物防治联合应用减少了化学药剂的使用次数,保障捕食螨发挥持续控害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尾新小绥螨 土耳其斯坦叶 毒力 联合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温度下双尾新小绥螨对西花蓟马的捕食功能反应 被引量:8
4
作者 朱安迪 王映山 +5 位作者 方晨 胡恒笑 王嘉阳 苏杰 李海强 张建萍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30-439,共10页
为明确双尾新小绥螨Neoseiulus bicaudus各螨态对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不同龄期若虫的捕食量及不同温度对其捕食量的影响。本研究通过测定不同温度下24 h内双尾新小绥螨各螨态对不同密度西花蓟马若虫的捕食情况(西花蓟马... 为明确双尾新小绥螨Neoseiulus bicaudus各螨态对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不同龄期若虫的捕食量及不同温度对其捕食量的影响。本研究通过测定不同温度下24 h内双尾新小绥螨各螨态对不同密度西花蓟马若虫的捕食情况(西花蓟马猎物密度分别为5、10、15、20和25头/室,温度分别设置为23、26、29、32和35℃)。研究结果表明,双尾新小绥螨各螨态对猎物的捕食量随猎物密度的升高而增加。当温度为29℃,雌成螨对西花蓟马1龄若虫捕食量最高,在猎物数为25头/室时,可达4.4头/日。23~32℃内,双尾新小绥螨的雌成螨的捕食量随温度的上升而增加,到达35℃时开始降低。29~32℃双尾新小绥螨的雌成螨对西花蓟马1龄若虫的捕食量最高,可达6.7头/日,最适于其捕食。结果表明双尾新小绥螨对西花蓟马若虫的捕食功能反应类型符合Holling II模型,其对西花蓟马有较好的捕食能力,可利用于西花蓟马的生物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尾新小绥螨 西花蓟马 捕食评价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尾新小绥螨对花蓟马的捕食控害评价 被引量:4
5
作者 王嘉阳 蓝碧云 +6 位作者 方晨 胡恒笑 杨瑞彤 母凯琴 苏杰 陆宴辉 张建萍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71-279,共9页
双尾新小绥螨Neoseiulusbicaudus是一种重要的捕食性天敌。为明确双尾新小绥螨对花蓟马Franklinilla intonsa的捕食控害作用以及寄主花粉对其取食花蓟马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室内测定不同螨态双尾新小绥螨对不同密度花蓟马若虫的捕食量;... 双尾新小绥螨Neoseiulusbicaudus是一种重要的捕食性天敌。为明确双尾新小绥螨对花蓟马Franklinilla intonsa的捕食控害作用以及寄主花粉对其取食花蓟马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室内测定不同螨态双尾新小绥螨对不同密度花蓟马若虫的捕食量;在棉花新鲜花粉影响下捕食螨对花蓟马1龄若虫捕食能力,进而在棉田花期时测定捕食螨对花蓟马的实际控制效果。结果表明,双尾新小绥螨各螨态对花蓟马若虫的捕食量随着猎物密度的增加而升高,对1龄若虫捕食量显著高于2龄若虫,其捕食量最高可达6.1头/日。加入花粉后,双尾新小绥螨成螨对花蓟马的捕食量随着花粉数量的增加而降低,足量的花粉处理使其捕食量显著低于不加花粉处理,其捕食功能反应类型也由Holling-Ⅱ型变为Holling-Ⅲ型。将捕食螨以1:1的益害比释放至棉田中对花蓟马的防治效果相对最好。综上,双尾新小绥螨对花蓟马1龄若虫有较好的捕食能力,可用于花蓟马的生物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尾新小绥螨 花蓟马 花粉 捕食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寄主植物对双尾新小绥螨运动速率及捕食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1
6
作者 张燕南 顾佳敏 +2 位作者 陈静 王佩玲 张建萍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047-1053,共7页
【目的】捕食螨运动速率直接影响其捕食能力。本研究分析了5种寄主植物对捕食螨——双尾新小绥螨Neoseiulus bicaudus运动速率的影响,旨在探究双尾新小绥螨在不同寄主植物上对土耳其斯坦叶螨的捕食能力。【方法】采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 【目的】捕食螨运动速率直接影响其捕食能力。本研究分析了5种寄主植物对捕食螨——双尾新小绥螨Neoseiulus bicaudus运动速率的影响,旨在探究双尾新小绥螨在不同寄主植物上对土耳其斯坦叶螨的捕食能力。【方法】采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分析双尾新小绥螨雌成螨在菜豆Phaseolus vulgaris、棉花Gossypium hirsutum、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茄子Solanum melongena和黄瓜Cucumis sativus上的运动速度,进一步采用小室观察法比较了寄主植物对双尾新小绥螨捕食功能反应的影响。【结果】双尾新小绥螨在5种寄主植物上的运动速度依次为:菜豆(0. 62 cm/s)和棉花(0. 60 cm/s)>黄瓜(0. 38 cm/s)和茄子(0. 36 cm/s)>番茄(0. 27 cm/s)。进一步捕食功能反应结果表明,在5种寄主植物上,双尾新小绥螨对土耳其斯坦叶螨的捕食量均随猎物密度的增加而升高,增加到一定程度后趋于缓和,其捕食类型均属于HollingⅡ型。双尾新小绥螨在菜豆上对土耳其斯坦叶螨的攻击系数(a)最高,为1. 124;在棉花上的处理时间(Th)最短,为0. 059。同时,在菜豆和棉花上的捕食能力较强,a/Th值分别为18. 177和16. 763;而在番茄、茄子和黄瓜上的捕食能力较弱,a/Th值分别为6. 780,6. 537和6. 369。【结论】双尾新小绥螨在棉花和菜豆上的运动速度最快,同时捕食能力也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尾新小绥螨 土耳其斯坦叶 寄主植物 运动速率 捕食功能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