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双密度小波变换的纹理图像检索 被引量:5
1
作者 尚赵伟 张明新 +1 位作者 沈钧毅 相明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081-1084,共4页
为了进一步提高纹理图像的检索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双密度小波变换算法.该算法根据双密度小波分解变换的特点,从系数角度出发首先对子带进行组合,然后提取一阶和二阶统计矩并将结果作为纹理的特征用于图像检索.由于组合双密度小波变换... 为了进一步提高纹理图像的检索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双密度小波变换算法.该算法根据双密度小波分解变换的特点,从系数角度出发首先对子带进行组合,然后提取一阶和二阶统计矩并将结果作为纹理的特征用于图像检索.由于组合双密度小波变换采用了过采样,具有时移不变性,所以据此生成的算法具有特征数少、检索精度高等特点.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的检索精度比单小波和双密度小波变换分别提高了10%和7%,性能最好的是一阶和二阶统计矩组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密度小波变换 图像检索 纹理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密度小波变换的自适应电能质量信号去噪 被引量:2
2
作者 曹世超 张国勋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2012年第13期244-248,共5页
为改善电能质量信号的去噪效果,提出一种基于双密度小波变换的自适应电能质量信号去噪算法。双密度小波变换具有近似的平移不变性,能更准确地描述信号的真实特征。而双变量收缩函数充分考虑小波系数的层内层间关系,对小波系数采用结合... 为改善电能质量信号的去噪效果,提出一种基于双密度小波变换的自适应电能质量信号去噪算法。双密度小波变换具有近似的平移不变性,能更准确地描述信号的真实特征。而双变量收缩函数充分考虑小波系数的层内层间关系,对小波系数采用结合局部方差估计的双变量收缩函数进行去噪处理,并用收缩后的小波系数重构信号。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有效滤除噪声的同时,能够更好地保留电能质量信号的特征信息,使去噪信号的视觉信息有较大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密度小波变换 变量收缩函数 电能质量信号 信噪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密度双树复小波变换的局域自适应图像去噪 被引量:11
3
作者 龚卫国 刘晓营 +1 位作者 李伟红 李建福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171-1180,共10页
为了改善降质图像质量,提出一种基于双密度双树复小波变换的局域自适应图像去噪算法。分析了双密度双树复小波变换的原理及特点,推导了双变量收缩函数(BSF)。通过并行使用4个2D双密度离散小波变换,且行和列采用不同的滤波器组,实现了对... 为了改善降质图像质量,提出一种基于双密度双树复小波变换的局域自适应图像去噪算法。分析了双密度双树复小波变换的原理及特点,推导了双变量收缩函数(BSF)。通过并行使用4个2D双密度离散小波变换,且行和列采用不同的滤波器组,实现了对噪声图像的双密度双树复小波分解。根据小波系数的统计特性以及层内和层间系数的相关性,采用结合局域方差估计的双变量收缩函数对小波系数进行处理,并用收缩后的小波系数重构去噪图像。最后,将该算法用于灰度图像和彩色图像去噪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与噪声图像相比,在噪声方差为30时,经该算法去噪后的图像获得的最高峰值信噪比增益达11.72 dB,平均结构相似度最高增加了2.7倍,复合峰值信噪比增益达11.68 dB。此外,对不同噪声方差下的不同噪声图像,该算法在滤除噪声的同时可保留更多的图像细节,极大地改善了去噪图像的视觉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去噪 密度树复小波变换 变量收缩函数 平均结构相似度 复合峰值信噪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密度双树复数小波变换的图像融合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岳晋 杨汝良 宦若虹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29-133,共5页
双密度双树复数小波变换综合了双密度小波、双树小波和复数小波的优点,具有平移不变性以及良好的方向性,将其引入图像融合能够更好地提取原始图像的特征,为融合图像提供更多的信息。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双密度双树复数小波变换的图像融合方... 双密度双树复数小波变换综合了双密度小波、双树小波和复数小波的优点,具有平移不变性以及良好的方向性,将其引入图像融合能够更好地提取原始图像的特征,为融合图像提供更多的信息。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双密度双树复数小波变换的图像融合方法,首先将图像进行双密度双树复数小波变换,然后在相应尺度上利用融合规则将变换系数融合,最后进行重构得到融合结果。采用多组具有不同特征的源图像进行融合实验,并对融合图像进行了主客观评价。实验结果表明,该文方法的融合效果优于传统的小波变换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图像融合 密度树复数小波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密度双树复数小波变换的合成孔径雷达图像降噪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郭巍 张平 +1 位作者 陈曦 朱良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747-2752,共6页
针对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相干斑噪声抑制问题,本文将双密度双树复数小波变换(DD-DT CWT)结合具有局部方差估计的双变量收缩阈值函数(BSF)构成一种新的SAR图像降噪算法实现合成孔径雷达图像降噪.首先将SAR图像用双密度双树复数小波变... 针对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相干斑噪声抑制问题,本文将双密度双树复数小波变换(DD-DT CWT)结合具有局部方差估计的双变量收缩阈值函数(BSF)构成一种新的SAR图像降噪算法实现合成孔径雷达图像降噪.首先将SAR图像用双密度双树复数小波变换进行多尺度分解,考虑小波系数间的相关性,用双变量概率密度函数作为小波系数及其父代系数的统计关性的模型,并通过Bayesian估计理论导出相应的非线性双变量收缩函数对图像不同方向的小波系数进行非线性自适应的处理,最后重建降噪后的图像.分别用仿真SAR图像和实际图像对算法进行验证,并与其它方法的性能进行比较,对不同算法处理后图像进行了主客观评价,分析结果表明,新算法的去噪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小波变换方法,不仅有效实现了图像降噪,而且较好保留了图像细节.含噪SAR图像经该算法处理后,图像性能指标均有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图像 密度树复数小波变换 相干斑噪声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密度双树小波变换的图像去噪 被引量:3
6
作者 姚斌 郑汉垣 +1 位作者 张衡 杨玲香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0年第2期261-264,共4页
为了使图像的不同增量同时达到最优的去噪结果,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双密度双树小波变换的图像去噪方法。首先使用Vese和Osher的图像分解模型把图像分成结构和振荡分量,然后根据各个分量的不同特性进行双密度双树小波变换域阈值去噪。实... 为了使图像的不同增量同时达到最优的去噪结果,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双密度双树小波变换的图像去噪方法。首先使用Vese和Osher的图像分解模型把图像分成结构和振荡分量,然后根据各个分量的不同特性进行双密度双树小波变换域阈值去噪。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不但有效的去除了噪声,而且去噪后图像的视觉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小波变换 图像去噪 Vese—Osher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密度双树小波变换的电能质量扰动识别方法 被引量:6
7
作者 王林泓 陈学昌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8-21,26,共5页
针对电能质量扰动的识别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双密度双树小波变换(DD-DT DWT)小波熵和支持向量机的扰动信号识别方法。该方法首先对电能信号进行DD-DT DWT变换,然后分别提取其小波能量熵和小波系数Shannon熵以描述不同扰动信号的特征,最后... 针对电能质量扰动的识别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双密度双树小波变换(DD-DT DWT)小波熵和支持向量机的扰动信号识别方法。该方法首先对电能信号进行DD-DT DWT变换,然后分别提取其小波能量熵和小波系数Shannon熵以描述不同扰动信号的特征,最后采用二元树结构支持向量机分别对提取的两类小波熵特征向量进行分类。仿真实验表明:所提出的基于DD-DT DWT小波熵的特征提取方法能有效识别常见的8种扰动信号,并具有正确识别率高及噪声鲁棒性强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能质量 密度小波变换 小波能量熵 小波系数Shannon熵 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密度双树复小波变换多字典的人脸特征稀疏分类方法
8
作者 王成语 李伟红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2115-2118,共4页
基于超完备字典的人脸稀疏表示方法的难点是其字典构成。针对此问题,首先采用双密度双树复小波变换(DD-DT CWT)提取人脸图像不同尺度的高频子带,然后根据能量平均分布最大原则选择能量较大的部分子带构成对应尺度的超完备字典。同时,将... 基于超完备字典的人脸稀疏表示方法的难点是其字典构成。针对此问题,首先采用双密度双树复小波变换(DD-DT CWT)提取人脸图像不同尺度的高频子带,然后根据能量平均分布最大原则选择能量较大的部分子带构成对应尺度的超完备字典。同时,将测试样本相应的人脸DD-DT CWT子带特征看成超完备字典中原子的线性组合,并组合多字典上的稀疏表示进行识别。在AR人脸图像库上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是一种有效的人脸特征表示及分类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完备字典 稀疏表示 密度树复小波变换 特征提取 多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密度双树复小波的结构化CS图像重构 被引量:2
9
作者 王海旭 吴绍华 +1 位作者 杨竞然 丁婵娟 《应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15-126,共12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双密度双树复小波(double-density dual-tree complex wavelet transform,DDDT-CWT)基的结构化CS图像重构算法,该算法将图像在双密度双树复小波变换下的系数呈现的树结构化特征与Co Sa MP重构算法相结合,实现了对原始图... 提出了一种基于双密度双树复小波(double-density dual-tree complex wavelet transform,DDDT-CWT)基的结构化CS图像重构算法,该算法将图像在双密度双树复小波变换下的系数呈现的树结构化特征与Co Sa MP重构算法相结合,实现了对原始图像的更精确重构.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压缩比的前提下,与传统使用DWT基且未考虑变换系数结构化特征的重构算法相比,使用DDDT-CWT基和融入结构化特征的重构算法分别可获得2.9~3.2 d B与0.2~1.2 d B的增益,综合两者后的重构算法可获得3.8~4.3 d B以上的增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缩感知 密度树复小波变换 小波树结构 CoSaMP重构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复—方向小波变换和视觉表示的图像增强 被引量:1
10
作者 严奉霞 成礼智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3-57,共5页
针对复—方向小波变换具有好的平移不变性、方向选择性、对图像边缘特征的表示比传统实小波要好等优势,提出了一种基于视觉表示统计特性和复—方向小波变换的图像增强新方法。该算法在图像的多尺度复—方向小波变换域内进行动态范围(亮... 针对复—方向小波变换具有好的平移不变性、方向选择性、对图像边缘特征的表示比传统实小波要好等优势,提出了一种基于视觉表示统计特性和复—方向小波变换的图像增强新方法。该算法在图像的多尺度复—方向小波变换域内进行动态范围(亮度)修正和局部对比度调整以增强图像。实验结果表明,与目前经典的多尺度增强算法相比,运用本文的算法增强的图像视觉效果好,在边缘和细节处失真小,而且对图像源的变化具有很好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增强 二元树复数小波 密度二元树小波变换 对比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波熵的低误报率人体热释电红外信号识别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林泓 龚卫国 +2 位作者 刘晓营 梁光清 贺莉芳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485-2490,共6页
提出一种基于双密度双树复小波变换小波熵特征的热释电红外(PIR)信号人体识别方法。首先对人体和狗的PIR探测器输出信号进行去噪预处理,然后提取信号的双密度双树复小波变换的小波熵作为特征,最后采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对特征进行分类... 提出一种基于双密度双树复小波变换小波熵特征的热释电红外(PIR)信号人体识别方法。首先对人体和狗的PIR探测器输出信号进行去噪预处理,然后提取信号的双密度双树复小波变换的小波熵作为特征,最后采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对特征进行分类。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取的特征及分类方法对人体与狗的热释电红外信号的识别率可达93.6%。因此该识别方法能大大降低PIR探测器的误报率,并可进一步提升PIR探测器在安防和智能家居系统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释电红外探测器 密度树复小波变换 小波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复小波方向信息的SAR图像斑点噪声抑制 被引量:2
12
作者 许慰玲 沈民奋 方若宇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179-1183,共5页
针对一般小波去噪方法在去除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图像斑点噪声时不能有效保持图像边缘信息的问题,提出结合双密度双树复小波变换(Double-Density Dual Tree Complex Wavelet Transform-DD_DTCWT)方向信息进行边... 针对一般小波去噪方法在去除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图像斑点噪声时不能有效保持图像边缘信息的问题,提出结合双密度双树复小波变换(Double-Density Dual Tree Complex Wavelet Transform-DD_DTCWT)方向信息进行边缘检测的SAR图像噪声抑制算法。本文对边缘检测指标进行改进,利用DD_DTCWT方向复小波系数的相对方差作为边缘检测指标,通过相对方差分布密度函数获取阈值处理的自适应门限,由此实现SAR图像的自适应滤波。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边缘检测和主方向高频复系数提升方法可以有效保持并增强图像的边缘信息。与SRAD算法和基于DD_DTCWT的双变量收缩函数(Bivariate Shrinkage Function-BSF)算法相比较,本文算法具有更好的边缘保持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图像 斑点噪声 密度树复小波变换 相对方差 边缘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响应非均匀性的WhatsApp压缩视频来源识别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懿辉 田妮莉 +1 位作者 潘晴 苏开清 《应用光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37-345,共9页
光响应非均匀噪声(photo response nonuniformity,PRNU)是光学成像传感器成像时引入的一种独特噪声,可有效识别压缩视频的来源。针对现有算法提取压缩视频的PRNU效果并不显著的问题,论文提出了一种改进PRNU提取算法。首先,去除视频编解... 光响应非均匀噪声(photo response nonuniformity,PRNU)是光学成像传感器成像时引入的一种独特噪声,可有效识别压缩视频的来源。针对现有算法提取压缩视频的PRNU效果并不显著的问题,论文提出了一种改进PRNU提取算法。首先,去除视频编解码的环路滤波器,对视频帧使用双密度双树复小波变换进行分解;然后对高频子带使用基于贝叶斯阈值估计的双变量收缩算法进行估计,再使用自适应加窗维纳滤波进行二次估计,得到噪声残差;最后用基于量化参数值加权的最大似然估计法聚合噪声残差,再与视频帧估计得到PRNU。实验结果表明:该文提出的方法在20 s时WhatsApp视频的识别率为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响应非均匀性 源相机识别 压缩视频 密度树复小波变换 变量收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SP与FPGA的实时电能质量监测终端系统 被引量:22
14
作者 王平 高阳 +3 位作者 王林泓 陈民铀 许琴 熊兰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25-129,共5页
针对目前电能质量扰动识别的实时性和识别率不高的问题,研制了一种基于DSP与FPGA的实时电能质量监测系统。该监测系统采用FPGA控制高精度的8通道16位同步AD转换器AD7606完成电能质量信号的同步采集,DSP(TMS320DM642)从FPGA内部的FIFO存... 针对目前电能质量扰动识别的实时性和识别率不高的问题,研制了一种基于DSP与FPGA的实时电能质量监测系统。该监测系统采用FPGA控制高精度的8通道16位同步AD转换器AD7606完成电能质量信号的同步采集,DSP(TMS320DM642)从FPGA内部的FIFO存储器读取采集的电能质量数据,然后对其进行双密度双树离散小波变换(DD-DTDWT),并计算其小波系数Shannon熵,最后用训练得到的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分类树对扰动信号进行分类识别。实验测试结果表明:该电能质量监测系统能够连续实时对8路电能质量进行准确监测,对8种常见扰动信号的平均识别率可以达到9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能质量 密度树离散小波变换 小波系数Shannon熵 支持向量机 识别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D-DWT和Log-Logistic参数回归的癫痫脑电自动识别方法 被引量:11
15
作者 李明阳 陈万忠 张涛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368-1377,共10页
针对现有癫痫脑电(EEG)识别算法分类模式单一、普适性不强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双密度离散小波变换(DDDWT)和Log-Logistic参数回归(LLPR)的脑电信号自动识别方法。不仅利用了DD-DWT算法的分解特性,还建立了脑电信号的LLPR模型,并... 针对现有癫痫脑电(EEG)识别算法分类模式单一、普适性不强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双密度离散小波变换(DDDWT)和Log-Logistic参数回归(LLPR)的脑电信号自动识别方法。不仅利用了DD-DWT算法的分解特性,还建立了脑电信号的LLPR模型,并将二者有机的结合,从而更好的发挥算法的优势。滤波后脑电信号由DD-DWT进行6层分解,提取各子频带系数的小波域能量波形,并结合LLPR模型计算尺度参数α和形状参数β以表征信号,将构成的特征向量送入遗传算法(GA)优化的支持向量机(SVM)得出识别结果,从而实现脑电信号的自动识别。所提方法在处理A\D\E与AB\CD\E两种多模式脑电分类问题时,识别率分别为98.90%和97.75%。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更符合实际应用需求,可以较好地解决多类脑电信号识别问题,具有良好的普适能力和分类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脑电 密度离散小波变换 Log-Logistic参数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D-DT CWT和SIFT的体数据数字水印算法
16
作者 崔汉国 刘健鑫 李彬 《图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48-151,共4页
为了确保三维体数据数字模型信息在网络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完整性,对体数据数字水印算法进行研究。提出基于双密度双树复小波变换的体数据数字水印嵌入算法,算法提高了水印的嵌入容量,在兼顾水印不可见性的同时提高了水印抵抗压缩、... 为了确保三维体数据数字模型信息在网络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完整性,对体数据数字水印算法进行研究。提出基于双密度双树复小波变换的体数据数字水印嵌入算法,算法提高了水印的嵌入容量,在兼顾水印不可见性的同时提高了水印抵抗压缩、噪声等攻击的能力;提出基于尺度不变特征变换的体数据数字水印提取算法,实现了水印嵌入和提取时的同步性,提高了水印抵抗旋转、缩放等几何攻击的能力。实验证明:算法不可见性好,实现速度快,在盲检测下能够抵抗压缩、滤波、噪声、平移、旋转、缩放、剪切等攻击,具有较好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水印 体数据 密度树复小波变换 尺度不变特征变换 奇异值分解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视觉的不同类型甘蔗茎节识别 被引量:13
17
作者 石昌友 王美丽 +3 位作者 刘欣然 黄慧丽 周德强 邓干然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208-1213,共6页
针对不同种类甘蔗表面多样性和复杂性等因素导致甘蔗图像的茎节难以识别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机器视觉且适合各种类型甘蔗的茎节识别方法。首先,通过迭代拟合法从原始图像中提取甘蔗目标区域,并估计甘蔗目标与横轴的倾斜角度,根据倾斜角度... 针对不同种类甘蔗表面多样性和复杂性等因素导致甘蔗图像的茎节难以识别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机器视觉且适合各种类型甘蔗的茎节识别方法。首先,通过迭代拟合法从原始图像中提取甘蔗目标区域,并估计甘蔗目标与横轴的倾斜角度,根据倾斜角度参数旋转甘蔗目标成近似平行横轴姿态;然后,利用双密度双树复小波变换(DD-DTCWT)对图像进行分解,使用不同层次的垂直和近似垂直方向的小波系数重构图像;最后,运用图像直线检测算法对重构图像进行检测,得到甘蔗茎节部位的边缘线,对边缘线的密度、长度、相互距离信息进一步验证便可实现甘蔗茎节的识别和定位。实验结果显示甘蔗茎节完整识别率达到92%,约80%的茎节的定位精度小于16个像素,95%的茎节的定位精度小于32个像素,所提方法在不同的图像背景下,都能够成功地对不同类型的甘蔗进行茎节识别,并且定位精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茎节识别 机器视觉 密度树复小波变换 直线检测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脑电信号间Granger因果关系特征的情感识别 被引量:6
18
作者 赵亮 方芳 +1 位作者 王伟 董寅冬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7-95,共9页
鉴于人情感变化时不同脑区与频段间脑电(EEG)信号会交互作用、形成因果相关信息流,其特征应是情感识别的关键点。因此拟将不同脑区通道、不同频段的EEG信号之间Granger因果系数差值作为特征在愉悦度、唤醒度以及控制度这3个维度上分别... 鉴于人情感变化时不同脑区与频段间脑电(EEG)信号会交互作用、形成因果相关信息流,其特征应是情感识别的关键点。因此拟将不同脑区通道、不同频段的EEG信号之间Granger因果系数差值作为特征在愉悦度、唤醒度以及控制度这3个维度上分别进行二分类的情感识别以进一步提升其效果。采用国际情感数据集DEAP,首先小波包变换将脑电信号分解成θ、α、β、γ4个频段,双密度双树复数小波变换对信号去噪,再分别计算每个频段以及每两个频段组合下各脑区之间因果关系值,将它们分别单独作为特征,用支持向量机(SVM)分类,最后将识别率高(>70%)的频段特征送入分类器,情感分类识别对象是单独被试,32名被试的平均识别率为96%,用功率谱密度(PSD)、不对称系数(AI)、能量、熵这4种特征的识别率为80%左右,因此将Granger因果关系用于基于脑电的情感分类与识别是一种有效提高情感识别率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识别 GRANGER因果关系 密度树复数小波变换 脑区 频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